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挑花结本

织机上的经纬线,一上一下的交织,怎样才能织出花纹呢?必须用缎纹的方法,即让纬线能够跨过数根经线。如果单纯用手拨动,不但太慢,也不易准确。于是,设计一个能控制少数经线的装置,装在花楼上提经,这装置叫做“花本”。

它是由花纹图样转化(织造)成锦缎的关键,是丝织的灵魂所在。在画好的图纸与织造之间,要先用丝线(俗称“脚子线”)作经线,用棉线(俗称“耳子线”)作纬线,对照图样上所打的方格,以竖格为经,横格为纬,编挑成“花本”。花本就是样本。然后将其装到花楼上,与牵线等相接,起提经织纬的作用,织出花纹。挑花工作非常繁杂,而且要通观全局,细心谨慎,如若弄错一根丝就会造成缺陷。

0052
0053
织物基本组织:缎纹
0054
往时的挑花稿样,选自金文《南京云锦》。

现在的挑花方法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首先是将图案纹样的彩稿制成严格准确的“意匠图”,即在细密的方格纸上标出经纬线的交错关系。挑花时按照意匠图将耳子线、脚子线和明纤等装上挑花绷子(挑花架),即可挑出原始花本(俗称“祖本”)。一般说祖本也可上机,但多不轻易使用,只作复制的模本。复制花本叫做“倒花”,有的在上机前还要做对称纹样或连续纹样的拼接,叫做“拼本”。

过去清代官办的江宁织造局,专门设有“挑花堂”,人数不多,但很重要,技术水平也最高。他们不但设计纹样,并且做挑花结本。宫廷为皇帝设计的龙袍等,一般是送来彩色的纹样稿,由织造局的挑花堂进行挑花。在民间的云锦织造业中,也有专门从事“挑花业”的,他们人数不多,不受雇于任何业主,有相对的独立性,是个不挂牌的小行业,但在丝织行业中颇有名气,大多求他们“出花样”或是“挑花本”。至20世纪中期,云锦的“挑花业”只有张福永、吉干臣、任寿彭、李宝桂等几位老艺人。 NmsgX0ZuqlKnDYvc5a9b5H2FxdC/u9WjFhGxXk6tCm6hCzq/ptAt3DgnWSq/w2x/

0055
清末卧式挑花架,选自戴健《南京云锦》。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