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过云楼藏明刻本

明朝统一全国后,执行偃武修文的国策,成就了中国雕版印刷业的一个繁盛时期。这一时期,发明了饾版、拱花,套印本和插图本大量出现。印刷专用字体形成并广泛使用。除雕版外,活字印刷得到了应用,木活字本、铜活字本也成为明本的一个特色。线装取代了包背装,成为古籍的主要装订形式。流传下来的明刻本以中后期作品较多。明刻本依然分官刻、家刻、坊刻几种。明朝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以南京国子监刻书多且好。官刻本中有内府本(包括经厂本)、国子监本以及其他中央机构和地方官刻的书帕本,还有介于官刻和家刻之间的藩府本。内府本即皇家刻本。后期大藏书家毛晋,其家刻书品种之多超过任何一家坊刻,甚至超过北京国子监,因毛晋的藏书处叫汲古阁,其刻本被后人称为汲古阁本。

《易解十卷附录后语一卷》——黄丕烈校批的罕见之物

李鼎祚撰,明万历三十一年(1604)胡震亨刻本,4册,纸本,黄丕烈通校通批注,实为罕见之物。此书卷十后张绍仁题记云:“借影宋本易传于荛翁所,荛翁以此校本属为重勘,拾遗补缺又得一百五十余字,记于下方云”,古籍专家从字迹审之,书口上及行间墨笔校注者为黄丕烈手迹,下方小字者为张绍仁手迹。黄丕烈士礼居藏有汲古阁旧藏明抄本易传十卷本,张绍仁借影宋本校此本。书中有张绍仁题跋。

0071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藏 李鼎祚撰 《易解十卷附录后语一卷》
0072
李鼎祚撰 《易解十卷附录后语一卷》
0073
李鼎祚撰 《易解十卷附录后语一卷》

《中吴纪闻》—《四库全书》收录的汲古阁刻本

《中吴纪闻》(六卷),龚明之撰、毛晋订。明末汲古阁刻本。此书卷首第一页书口中缝有“汲古阁”、“毛氏正本”字样。首有淳熹九年龚明之原序,尾有毛晋跋。序后录有何焯跋,并校注。据《顾鹤逸藏书目》此本下省注曰:“何义门批”。《中吴纪闻》版本较多,而《四库全书》本即“据毛晋本缮録”。松道人、思斋、梁溪秦玉斋藏书印。此书為秦鼎云旧藏。秦鼎云,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为如皋教谕。常集课诸生,与邑人徐观政等为诗社。好古博览,藏书甚富,鼎彝书画,无不精审。著有《慎战慎守编》《见闻随笔录》。 F6dsiz0vq73U9P4FB8an9JHA6JyU+zTCKkMvgcsE2DV/wRqxqK4Ii4u6ukm7r8Ls

0074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藏 龚明之撰、毛晋订 《中吴纪闻》六卷
0075
龚明之撰、毛晋订 《中吴纪闻》六卷跋
0076
龚明之撰、毛晋订 《中吴纪闻》六卷序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