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是指血流不能自然地流出和流入心脏。呼吸骤停就是指心(心脏)和肺(肺部)停止活动——心脏不搏动,人就停止呼吸。
造成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意外伤害,如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自缢等。
(2)慢性病急性发作,如脑血管病、心脏病等。
(3)严重酸中毒、高血钾、低血钾。
(4)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
(5)手术意外,如心、脑、肺的手术,麻醉意外等。如严重创伤、各种休克、溺水窒息、脑卒中、药物过量、心脏病发、失血过多、电击伤、一氧化碳中毒等。
置患者于仰卧位,不用枕,并解除舌根随下腭后坠而对气道的阻塞,使气道通畅。托起患者的下巴下方正中的部位(颏部),打开气道,抢救者耳贴患者的口鼻部,如听不到患者口鼻的呼吸气流声,面部感觉无气流和患者无胸部和腹部的呼吸活动,就可认为呼吸停止。切忌浪费时间,应在3~5秒内完成检查。
抢救者立于患者左侧,将示指和中指置于气管正中部位;若是男性可先触摸其喉结,然后向旁移动2~3厘米(约2指),在气管旁表面轻触即可感到颈动脉搏动。如果颈动脉搏动消失,说明心跳已停止。触摸颈动脉时,应注意用力不能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妨碍头部血液供应。触摸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以免耽误抢救时间。
因此,神志不清的患者只要摸不到颈动脉搏动,就可判定其心脏停止跳动。
抢救者站在或跪在患者头部的一侧。清除口腔内的食物、痰液和义齿,解开领扣和腰带。用一手托起患者下巴,并用拇指把下腭打开。另一手的拇指和示指捏紧患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后紧贴患者双唇,尽力吹一下。立即移去自己的嘴,让患者的胸廓自身的弹力将气呼出。每三四秒钟重复一次。要坚持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抢救的医师赶到现场为止。自主呼吸刚恢复时,人工呼吸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其节律应与自主呼吸一致。
使患者仰卧于硬木板或硬地上,救助者跪在患者身旁,用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两乳之间),另一手重叠于前一手的手背上,两肘伸直,借操作者的体重、肘及臂力,快速、有节奏地垂直向下按压患者胸骨,施压的力量应足以使胸骨下沉4~5厘米,然后迅速解除重压,使其胸骨靠弹性自行复位,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00次以上。
(1)按压位置必须准确,手掌不能离开患者胸壁,以保证动作的连贯性和弹性。
(2)按压的力量大小应依伤员的身体、胸廓情况而定。身强力壮胸肌发达者按压力量可适当增大;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儿童用双指按压的力度即可;老年人骨质较脆,一旦用力过大容易导致骨折发生,所以按压时要倍加小心。
(3)每次向下按压时间较短,只占一个按压周期的1/3,放松时间应占2/3。
(4)按压有效时必须坚持不懈,胸外心脏按压的心排血量仅为正常的40%左右,故按压不可稍停,一般不超过10秒。
①在快速按压时,颈动脉处可触及搏动;②按压后病人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等色泽变红;③按压后患者扩大的瞳孔缩小;④按压后患者的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
每按压30次需做人工呼吸2次,连续做5个周期后重新评估患者的呼吸和循环体征。否则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很难奏效。无论心肺复苏是否见成效(心跳、呼吸暂时恢复),在不间断心肺复苏的情况下,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
最新心肺复苏操作顺序改为C-A-B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最新(2010)国际心肺复苏的标准(成人)如果以最简单的非专业人士单人野外复苏,就是:
(1)判断意识、呼吸、脉搏。
(2)呼叫120急救电话。
(3)胸外(3)心脏按压(要求位置为双乳头连线中点),一单手掌紧贴胸壁跟覆其上,另一手从掌背交叉握紧,按压每分钟至少100~120次,按压深度至少5~6厘米。
(4)口对口人工呼吸(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清去除口腔异物,人工呼吸),未受过训练者可以不做此步。
(5)进行上述3、4步5个循环,再次评估。如有需要,继续循环,直到救援人员到来。另外还有双人、多人、专业人士、患者为儿童等多种情况。
心肺复苏开始越早,抢救成功率越高,统计如下: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8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