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讲

穴位性能和针刺手法的临床研究

针刺疗法是针刺与穴位相互碰撞或相互作用的结果。针刺穴位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性能:

1.整体性

针灸治病绝不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治疗法,它能疏通经络,宣导气血,扶正祛邪,调和阴阳,对全身产生治疗影响。日本灸家泽田先生特别推崇整体疗法。他认为任何疾病都是由于五脏六腑不调而引起的,因此不论任何疾病只要调整五脏六腑,则疾病自然治愈。体现整体调整作用的代表穴有中脘、脾俞、肾俞、次髎、身柱、曲池、阳池、足三里、后溪等。目前大量的临床实践与实验资料,充分说明针刺穴位对机体许多系统的功能都有积极的调整作用。而这种调整作用不仅是直接的外因作用,而且是通过神经反射,或神经体液调节,或神经-内分泌-免疫综合作用,使机体原来造成失调的病理生理和生化功能重新调整,得到新的平衡,以调动机体内的抗病能力,达到镇静、止痛、消炎、抗敏,以及调整免疫和脏腑功能的目的。

2.多样性

根据临床上“一病用多穴,一穴治多病”的丰富经验,穴位的多样性大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针刺一个穴位,可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如针刺足三里,可影响机体的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针刺三阴交,可影响消化、泌尿、生殖、神经精神系统功能。针刺内关,可影响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精神系统功能。②针刺多个穴位,对同一个器官的功能都有影响,如针刺百会、印堂、素髎、人中、十宣、涌泉、关元(灸)等急救穴,可以用于抢救中暑、昏厥、惊厥、癫痫等急症;针刺合谷、曲池、大椎、太冲、内庭、少泽、十宣等解热穴,一般都有退热、消炎和镇静的作用;针刺风池、风府、身柱、肺俞、心俞、膈俞、肾俞、命门、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强壮穴,可以用于治疗病后体虚、神经衰弱和精神失常;针刺足三里、中脘、天枢、胃俞、脾俞、曲池、内庭、内关、公孙等穴,都能治疗消化系统的病症;针刺定喘、肺俞、心俞、膈俞、内关、太渊、印堂、天突等穴,都能治疗呼吸系统的病症;针刺三阴交、太冲、内关、足三里、曲池、合谷、光明等穴,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压效能。③针刺同一穴位,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某一器官功能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在下面的双向性中专门讲这个问题。

3.双向性

针刺对机体有一种良性的双向调整作用。其影响主要决定于针刺时的机体状态。当机体状态高时,针刺可使之降低;反之,可使之增高;不平衡时,又可使之趋于相对平衡。如原来心率增快的,针刺可使之减慢;心率迟缓的,针刺可使之增快。胃肠蠕动功能亢进的,针刺可使之减弱;胃肠蠕动功能减弱的,针刺可使之增强。所以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都可以取内关穴;腹泻或便秘都可以取大肠俞穴。这一点是药物治疗所无法比拟的,也说明了针刺的安全度大和副作用小。

4.特异性

我们必须看到针刺穴位既有普遍性的一面,又有特异性的另一面。这种特异性就像在上面双向性里讲的一样,它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研究其相对特异性,不但对提高针刺临床疗效,而且对揭露经络本质,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如落枕可选取天宗、后溪、列缺、养老、悬钟、落枕穴;肩周炎可选取后溪、养老、申脉、条口透承山、中平穴;高血压可选取印堂、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光明、三阴交、太冲、太溪穴;阑尾炎取上巨虚、内庭、阑尾穴;腰腿痛于脊中可选取水沟、印堂、大椎穴;脊旁可选取环跳、秩边、委中、昆仑、申脉、腰痛穴;胃脘痛多选取足三里、内关穴;胃酸过多选取内关、公孙穴;胃酸过少多选取足三里、中脘、天枢穴(加灸);胁肋痛多选取支沟、四渎、光明、阳陵泉穴;失眠多选取内关、神门、三阴交、太冲透涌泉、合谷透劳宫穴。关于穴位在针刺调整作用中的相对特异性的解释,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神经观点,认为穴位的特异性主要是由于神经节段分布,同一体节的神经既有分支到体表,又有分支到内脏,从而形成了一定体表区和相应内脏之间的特殊联系。另一种是经络观点,认为机体的体表和内脏是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着。这种经穴—经脉—脏腑活动之间的联系,由于经脉都有特定的走行方向,各经脉间又存在着特殊的联系,所以就形成某些经穴对某些脏腑功能调整作用的特异性。这里必须强调指出:针刺穴位的相对特异性,不仅取决于穴位本身所在的部位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还包含有针刺技巧及补泻手法问题。

5.层次性

某些穴位随着针刺深浅度的不同,其针感和适应证也就各异。如针刺内关穴,一般可分为三层:浅层:刺入2~3分,得气时出现一种细微的触电样的舒适感,并向手掌方向传导,侧重治疗心绞痛;中层:刺入3~5分,得气时出现另一种难以忍受的触电感,亦向下手掌方向传导,侧重治疗胃痛、呕吐和神经精神病症;深层:刺入5~8分,得气时出现局部沉重感,一般可用于治疗与其相应的表里病症或留针。再如针刺次髎穴,一般可分为四层。皮层:用梅花针叩打,可出现痒麻不耐的感觉,侧重治疗神经衰弱或小腹病症;上层:刺入3~5分,针在骶前孔前,得气时出现局部酸胀感,侧重治疗局部风湿痹痛;中层:刺入8分~1.5寸,针在骶管内,触到马尾神经,针感可向下传导,侧重治疗下肢、肛肠、会阴及精神病症;深层:刺入3~4寸,针已穿出骶前孔到了盆腔,针感可向前后阴和盆腔传导,侧重治疗生殖泌尿系统病症,特别是妇女盆腔疾患。诸如针刺大椎、阳陵泉、光明、委中、睛明等穴均可以发现穴位这种层次性能及治疗特点。

6.方向性

某些穴位随着针刺方向的不同,针感和适应证也就各异。如针刺三阴交穴,方向靠近胫骨,得气时出现酸胀感,并可向上下窜动,侧重治疗下腹病症;方向偏离胫骨,得气时可出现相应肌肉跳动或抽动,并向下肢放散,侧重治疗下肢及精神病症。再如直刺合谷穴,针感放散到食指,侧重治疗面部病症;方向对拇指侧,针感放散到拇指,侧重治疗拇指腱鞘炎;透劳宫穴,侧重治疗疼痛及精神病症;透后溪穴,侧重治疗头项及上肢病症。又如针刺翳风穴,方向对着对侧耳尖,针感可向耳部周围放散,侧重治疗耳部病症;方向对着对侧乳突,针感向面部周围放散,侧重治疗面部病症。诸如针刺风池、阳陵泉、秩边、血海等穴均可以发现穴位这种方向性能及治疗特点。

因此,要提高针刺临床疗效,必须从穴位和手法这两方面着手:

1.穴位是针灸施术的部位。最初可能是从“按之快然”和“以痛为腧”的形式出现,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才逐渐地把它确定下来。每个穴位都有其固定位置和治疗效能,取穴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穴位一般都在骨旁陷处,皮肤横纹上,两骨、两肌或骨肌之间,并可以依据指压的反应来检验穴位定得是否准确。一般说来,穴位对指压反应要比非穴位来得强,就是压痛的感觉来得大。关于取穴要点,在这里特别指出五点供同道参考。

(1)穴位在精不在多:曾有人统计过,经穴由《内经》的160个,《明堂孔穴》、《针灸甲乙经》的349个,发展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的354个,《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的359个,以后人们在经穴以外又发现许多有效穴,就把他列为经外奇穴或新穴。到目前为止,穴位大约有一两千个,真可谓之“人身分分寸寸皆是穴”。然而每一个穴位的发现,都有其一定的疗效与理论根据,我们必须通过临床实践反复筛选,找出性能较强的穴位来。一般熟练掌握常用的有效穴位100个左右就可以了,关键在于灵活应用。

(2)穴位是立体空间:由于经络在体表分布有深浅和大小的不同,所以它不仅仅是点或面的概念。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立体空间。这就不难理解经络居深,穴位面大,其立体空间相对亦大;经络居浅,穴位面小,其立体空间相对亦小。因此,不必拘泥在体表上取穴如何准确,可通过刺激穴位的深浅和方向来掌控它,并采用一种手法技巧,以提高中穴“气至”(即得气)的成功率。《内经》书上早就提出“刺五体”之说,即刺皮(包括皮下)、刺筋(包括深浅筋膜)、刺脉、刺肌、刺骨(指骨膜)。其实,这里的脉应包括神经、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其中神经又可分神经干、神经分支或神经末梢。而神经还可分躯体性神经传入或传出纤维和内脏性(自主性)神经传入或传出纤维。它们总是像树一样从里及表、从粗到细有规律地分布于全身。所以上面所说皮、筋、骨、肉都离不开所谓的脉。正由于针刺穴位下有不同组织(即五体),机体才可能产生不同的针感,如酸、胀、麻、重、冷、热、痛等,甚至在有些穴位上还可以出现向一定方向传导的触电感或肌肉跳动与抽动感。一般浅刺络脉,很容易出现局部针感;深刺经脉,却需要花功夫去寻找它。如果有人问我经络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神经+血管+淋巴管+X。

(3)宁可错穴不错经:正如《针灸大成》所说:“宁失其穴,勿失其经”,这里特别强调循经取穴的重要性。如六阳经用以治疗躯壳和六腑病;六阴经用以治疗五脏病。临床上可以把经络与神经,特别是与神经干和神经分支结合起来思考与运用。在同一条经脉或神经干上的任何一点或一穴,一般都具有同一个主治效能,如“痿症独取阳明”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当面神经炎急性期的时候,我们常取足阳明胃经上的足三里、上巨虚或下巨虚穴;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合谷、手三里或曲池穴。但是经找对了,在经上的穴却没找好也会影响疗效的。如足阳明胃经,它是主治消化系统病症的,不等于说扎准足三里就能治疗整个消化系统病症,它主要是用来治胃;治小肠宜取上巨虚;治大肠宜取下巨虚,如果出现呕吐、腹胀、泄泻,还得取内关、阳陵泉、三阴交等其他经的穴位来帮忙。在这里,我们还要在足阳明胃经上查出阳性反应点(区),包括按压有明显的压痛点,触摸皮下有结节,或条索状物,或肌肉张力异常,还可以测定出有皮肤导电量改变等。这些做法都是让取穴更具有特异性和有效性。

(4)远近配穴相结合:现代配穴,离不开经络学说的指导,一般多采用远近配穴法。由于经络的相互联系多种多样,因此穴位的配穴方法亦非常灵活。从古到今,大约有以下几种:①前后配穴法,这是经络前后联系规律在临床上的运用。如胃脘痛取中脘、胃俞穴。膀胱炎取关元、膀胱俞穴。腰脊痛取水沟、风府穴。②上下配穴法,这是经络手足上下联系规律在临床上的运用,如牙痛取合谷、内庭穴。偏头痛取外关、足临泣穴。脱肛取百会、长强穴等。③表里配穴法,这是经络表里联系规律在临床上的运用,如咽喉炎取合谷、列缺穴。肺部手术取三阳络透郄门穴等。④左右配穴法,这是经络左右联系规律在临床上的运用,如眼病取左右养老或光明穴。局部肢痛取对侧相应的阿是穴等。临床上常常将这几种配穴法熔成一炉,一般急性病症以远道穴位为主,多采用四肢经穴分经主治,多选取肘、膝以下的特定穴和八脉交会穴;慢性病症取邻近或局部穴位为主,多采用躯干经穴分部主治,多选取躯干背腹的特定穴;慢性病症急性发作多以远近配穴法相结合的原则加以应用。任何配穴法,如按部位配穴法,或按作用配穴法,或按系统配穴法,或按压痛配穴法,或按病种配穴法等,都必须遵守这一原则。

(5)不断寻找有效穴:我们应当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要有所突破、创新,以临床疗效和各种理论为依据,不断寻找新穴,如臂中穴、胆囊穴、阑尾穴、腰痛穴、提胃穴、治呛1穴、治呛2穴等皆是。特别要发现某些穴位的新用途。古代的根结理论,突出四肢穴位在远道治疗作用方面的重要性,这固然是极其可贵的取穴经验,但不能因此束缚手足,不去根据其他理论寻找穴位。如根据神经分布规律,针刺天鼎穴,其下有颈、臂丛神经,可以治疗胸胁、上肢病症。针刺大肠俞,其下有腰、骶丛神经,可以治疗腰背、下肢病症,只要病症适应,手法得当,一般就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也可以参考生物全息论,根据“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和“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原则,选取止痛较好的穴位。

2.手法就是针刺的操作技术。穴位定得再准,手法不过硬,也无法取得满意的疗效,所以对基本手法应精益求精。毫针的针刺过程,大体分五个步骤,就是持针、进针、得气、行针和起针。一定要反复实践,才可以熟能生巧,巧能升华。关于手法要点,在这里特别提出五点供同道参考:

(1)知为针者信其左:《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难经•七十八难》亦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荣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标幽赋》中还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这都说明针刺时左右手互相配合的重要性。古代针灸家特别强调左手押手的作用,这是很有道理的。它可以防止弯针,避开血管、瘢痕,减轻进针时的疼痛。更重要的是固定穴位下面的经络,便于得气,准确而自如地行针。

(2)针刺以得气为先:针刺治病在于调气,《灵枢经》说:“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凡刺之道,气调为止”,“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仍去之,无复针”。都强调得气和调气的重要性。但是要调气,首先就要先得气,不得气其气何以调也?《灵枢经》又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标幽赋》引申其义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都指出了得气快慢可以用来估计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所谓“得气”,即气至或针感,是机体对针刺的一种正常反应。一般说来,早得气针感好,表示机体反应好,病易治易愈;迟得气,针感差,表示机体反应差,病难治难愈。气迟至或不至,一方面可能是病人的机体反应不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术者的操作技术有问题,所以术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消除由于技术不高以致不得气的因素,并且能够自如地通过针穴的巧妙运作,以激发经气。得气的感应可以由两方面来察觉:一方面是病人有一种特殊感觉出现,如酸、胀、麻、重、冷、热、痛等,还可以有触电感,或肌肉跳动或抽动感;另一方面是术者觉得针下有肌肉跳动感,还能目睹针穴及其附近有肌肉跳动或抽动,并沿着一定方向传导。当针刺入皮肤时,就要用一定的手法去寻找各种针感。而且还要把握得气后慎守勿失,最好使刺激穴位整个过程一直保持得气的状态,因为它与针刺疗效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要获得确切的针感,刺中络脉一般比较容易;刺中经脉就必须采取特殊手法才能刺中。这种直接刺中经脉所产生的针感,不同于牵动周围组织而间接产生的针感。它是以向一定方向迅速传导感觉或运动形式出现(一般是指针触碰到神经干及其分支上的反应)。用什么手法技巧才能触碰到它呢?根据本人临床经验,可以用“按、找、中”三个字来概括之。按,就是用左手押手固定穴位下面的经脉,以防止其滑动。找,就是右手刺手用提插手法,沿假设与经脉相垂直的平面,按次序做扇形寻找。一般都能较快地找到针感。中,就是找到针感后,必须将针固定在一定的深度,保持针感,切勿失去!以便进一步行针补泻,这就可以做到“针下有气,随心所欲”。

(3)要讲究补泻手法:古代针灸家非常讲究补泻手法。这在临床上有其重要的意义,就以疼痛和麻痹为例,疼痛宜泻,不泻而补,往往效力不佳。麻痹应补,不补而泻,往往反加其害。《灵枢•经脉》明确指出了“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针刺原则。《标幽赋》说:“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也都是特别强调了针刺治病,必须掌握补泻手法。古人对针刺补泻手法的确下了不少工夫,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如呼吸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提插补泻,还有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等。近代则以轻刺激为补,重刺激为泻。不论何种手法,都是为了提高疗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现将本人常用的补泻手法介绍如下:

1)捻转补泻法:捻转轻而角度小,则反应弱,为其补法;捻转重而角度大,则反应强,为其泻法;适中为其平补平泻法。

2)提插补泻法:轻插快插,轻提慢提,则反应弱,为其补法;重插慢插,重提快提,则反应强,为其泻法;适中为其平补平泻法。

补泻手法形成因素,取决于针刺的强度、幅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特别是刺激强度。欲知补泻手法成功与否,一是可以从施术前后患者脉搏的变化来观察,脉由虚转实则为补法;脉由实转虚则为泻法。二是可以从针下肌肉的状态估计之。如施术后针难拔出,肌肉呈紧张状态,则为补法,表明机体已由抑制而达兴奋。施术后针易拔出,肌肉呈松弛状态,则为泻法,表明机体已由兴奋而达抑制。

(4)深刺浅刺相结合:针刺穴位不同组织,可以产生不同的治疗效应。这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即刺五体:刺皮、刺脉(包括刺神经)、刺肌、刺筋和刺骨。无论是直接刺法(刺局部、阿是穴),还是间接刺法(刺远道、邻近穴)均可适用。为了加强针感,提高疗效,本人常用深刺浅刺相结合的针法,其具体运作有二:其一,根据病情需要,可以用一根针先刺某一组织,待得气行针后,再略刺另一组织(单针式)。其二,根据病情需要,可以用两根针,仿古代傍针刺或多针刺的刺法,用在同一穴位上,一根针直刺(深刺)某一组织,另一或两根针斜刺(浅刺)另一组织(多针式)。

(5)掌握有效刺激量:遵循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求行针时应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如针麻镇痛效果,需经过诱导期15~20分钟才起作用。故不能找到针感就立即起针,而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需要行针或留针一段时间。关于针刺时间一般为隔日或三日一次。病情急的每日1~2次或3~4次,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急性炎症,有人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于针后1小时增强,4小时达到最高峰,7小时开始恢复,故认为稍重患者每日需要针刺3~4次。

【按语】

一般而言,针刺作用于人体,只要大体取穴正确,无论多针、少针、电针或磁针等,均可取得一定疗效,这是由于穴位整体性、多样性和双向性等内在特性决定的。然而,验之临证,何以医工有高下,疗效有优劣之分?这确是值得针灸医生深入思考的课题。

王教授从数十年临床实践中总结提出了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三大要素,即:①正确选择穴位;②把握治疗时机;③重视针刺手法。要做到正确选穴,了解穴性和精取要穴这两点至关重要。本章提出穴性六种,尤其是正确掌握后三种穴性,是针灸医家借以提高技术水平的必由之路。正确施用针刺补泻手法,使虚者得实,实者得虚,闭者得通,散者得收,遂臻“阴平阳秘”,实为用针之妙道。历代医家,补泻手法繁多,学说不胜枚举。王教授撷多年实践经验,在前人以医者施针快慢、轻重、提插、捻转等主观操作论补泻的基础上,提出以凭脉搏、悟针感两种方法检验施针补泻作用的思路,这确为实用的经验之谈。当然,要把握好补泻的尺度,是需要临床上反复揣摩的。 nd245OEIqZ1euGtGWxPRk2g2Hi9cyDCy1OHV4xIr3sxuCpjLA7IsiKwOFK+XIZs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