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鹿畏
②
,
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
③
,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
④
,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
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豸区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挽裂而食之
⑤
。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
①罴(pí):哺乳动物,体大,肩部隆起,能爬树、游水。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子,胆入药。亦称“棕熊”“马熊”“人熊”。
②
(chū):一种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野兽。
③被(pī)发:披散毛发。被:同“披”。
④寂寂:清静无声的样子。罂(yīng)火:装在瓦罐中的灯火。罂:一种小口大肚的罐子。火:燃烧。
⑤捽(zuó):揪住。
【译文】
鹿害怕豸区,豸区害怕虎,虎又害怕罴。罴的样子是头上披散着长长的毛发,可以像人一样站立着行走,特别有力气,害处非常大。
楚国的南部有个打猎的人,能用竹笛模仿出各种野兽的叫声。他悄悄地拿着弓、箭、装火的瓶子和火种来到山上。模仿着鹿的叫声误导鹿群以至于把鹿引诱出来,等到鹿一出来,就用火种向它们射去。豸区听到了鹿的叫声,就会快速地跑过来,猎人见到豸区很害怕,于是就模仿老虎的叫声来吓唬它。豸区听到虎叫声就会被吓跑,老虎听到了同伴的叫声也跑来了,猎人更加惊恐,就赶紧吹出罴的叫声来,这样老虎又被吓跑了。这时,罴听到了声音就出来寻找同类,找到的却是人,罴就揪住猎人,把他撕成碎块吃掉了。
如今那些没有真正的本领,只想着依靠外部力量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一个不成为罴的食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