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图的作用

学学:维维同学,除了你,我们已经知道答案了。而且我已经把答案擦掉了,你可以放心转过身来。我会把你问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写到白板上,以便你在大脑中构建出更加清晰的思路。

维维:好的。

学学:开始提问后,大家一块儿回答,我保持沉默。我只负责把大家回答的答案依次写到白板上。准备好了吗?

维维:准备好了。

学学:开始。

维维:是天然的吗?

众人:不是。

维维:是人造的吗?

众人:是的。

维维:是有生命的吗?

众人:不是。

学学:我插一句。人造的东西能有生命吗?你是指克隆羊吗?

众人笑。

学学:我们的答案都是常见的物品,不会是很奇葩、很特殊的东西。还有就是你要保持头脑清醒,自己问过什么,已经排除的物品一定要记清楚。如果你记不清,就看看白板上我写出来的答案。

维维:好的。

学学:继续。

学学在白板上写下“人造的”三个字。

维维:它是用电的吗?

众人:是的。

维维:它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吗?

众人:不是。

维维:它是家用的吗?

众人:不是。是的。不是。是的……

众人开始出现争议,最后大家想起了学学老师前面讲的内容,给了个统一的答案:不知道。

学学在白板上依次写下了:

人造、用电、不能随身携带、不知道是不是家用

维维:是可以显示图像的吗?

众人:不是。

维维:是能发光的吗?

众人:不是。

维维:是教室里有的吗?

众人:不是。

学学:我打断一下。请问维维同学,你现在根据我写下的内容,已经能够排除的物品有哪些?

人造、用电、不能随身携带、不知道是不是家用、

不能显示图像、不能发光、不在教室里

维维:首先不是厨房的电器,不是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吹风机、电脑、音响等家里常用的电器,也不是投影机、电子屏幕、灯等教室里的电器。

学学:很好,思路非常清晰。继续提问。

维维:是常见的吗?

众人:是的。

学学:我保证大家都见过。

维维:是比这本书大的吗?

众人:是的。

维维:是比这个桌子大的吗?

众人:不是。

维维:是风扇吗?

众人:不是。

学学:很多人家里都是有风扇的。

维维:哦。对对。

学学:你最好先确定是在什么场合用的。

维维:不是家用……是商用的吗?

众人:是的。

学学:你们明白商用是什么意思吗,就回答是的。

维维:就是商务办公场合用的?

学学:哦。那是的。

维维:是电脑主机吗?

众人:不是。

学学:电脑主机家里也有啊。

维维:哦哦。又忘了。

学学:你再看一眼我已经写下的答案,再整理一下思路。

人造、用电、不能随身携带、

不知道是不是家用、

不能显示图像、不能发光、不在教室里、

比书大、比桌子小、商务办公用

维维:是话筒吗?

众人:不是。

学学:为什么商务办公要用到话筒?

维维:开会啊!

学学:好吧。不过话筒的大小好像比这本书小啊。

维维:哦哦。是电话吗?

学学:家里也有电话的。

维维:那办公用的电器还有什么?是饮水机吗?

众人:不是。

维维:冷饮柜?

众人:不是。

学学:你的办公条件不错啊,什么都有。

众人笑。

学学:现在你应该尝试我们之前学过的发散思维了。看看你能想到的办公室用品中有多少东西是用电的。

维维:好。是传真机吗?

众人:不是。

维维:是复印机吗?

众人:不是。

学学:很接近答案了。

导导:老师,你不能提示。你赖皮!

众人笑,维维脸上露出了笑容,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

维维:是打字机吗?

众人:是的!不是!

学学:请问什么是打字机?难道你生活在30年前?

维维:那个东西不叫打字机。叫什么来着?打印机!对!是打印机吗?

众人:是的。

学学:恭喜你,答对了!

维维:老师,这也太难了。再说了,谁家还没有打印机啊?

学学:我家没有!

维维不高兴地嘟着嘴回到了座位上。

学学:其实我家也有。

众人笑。

学学:关键是我们要严谨。因为还是有很多人家里没有打印机,把打印机归为家用电器确实有些不合适,它属于办公用品。

众人点头。

学学: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刚才的思路。

学学:如果我们能够一边提问,一边根据大家的答案整理出这样一张图,就能够更快地找到答案。大家现在看看这张图,是不是感觉思路就非常清晰了?

众人点头。

学学:其实,玩这个游戏最忌讳的就是自己在脑海中预先设想了答案,然后通过提问来验证。这样往往会走很多的弯路。刚才有没有人这样做?

众人有人摇头,有人点头。

学学:大家好像有些不服气。假定答案并不是完全不可取,但是要注意时机。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在大脑中假定一个答案并通过提问来确认呢?就是答案“区间”已经缩小到一个很小很小的范围的时候。比如刚才已经明确到了办公场所的电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快速地提问: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点名机……

导导:老师,点名机是什么?

学学:就是那种通过按指纹或者人脸识别来看谁迟到谁早退的那个机器,叫什么来?

维维:老师那叫考勤机。

学学:对!对!考勤机。比如我们已经把答案锁定在水果,我们就可以快速提问:苹果、橘子、橙子、梨、桃子、西瓜、香蕉、荔枝、芒果……如果觉得水果太多的话,我们还可以通过形状、颜色、味道再进行一次分类和排除。

维维:老师,如果遇上我猜到那个东西了,但是跟答案的说法不一样,怎么处理?比如我猜到了是“电视”,但答案是“电视机”,这种情况我会不会错过这个答案。

学学:有这种可能。所以还有个办法,就是在猜答案之前,我们可以先确认答案是几个字。这个一会儿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更“变态”的玩法来让大家体验一下。我们先来玩一个稍微难一点的玩法:猜人名。

导导:猜谁?

众人笑。

学学:就是我写一个人名,然后找一个人来猜这个人是谁。当然,我写的人名肯定是大家都认识的人,否则如果我写一个我同学的邻居的大哥的二舅的外甥的三姑姥爷,估计大家这辈子都猜不出来了。

众人笑。

学学:这个人名可能是中国的,也可能外国的;可能是现代的,也可能是古代的;可能是名人、领袖,也可能是历史人物或者网红。但总而言之,肯定是90%的人都知道的人物。大家明白了吗?

众人:明白了。

学学:好。大家思考一分钟,先想想如何提问。

一分钟后。

学学: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挑战?

没人主动,学学老师点名让天天上来挑战。

学学:你不用紧张,这次我们这样来玩。这个人的名字我也不让大家看到,我会把白板转过去写在上面,防止大家觉得我随时改变答案。然后大家跟你一起猜,这个过程中大家也可以提示。看看凭借众人的力量,能不能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导导:老师,你越来越“变态”了。

学学:我不“变态”,你们的思路怎么能“变态“啊?!怎么变成更好的状态啊?!

众人笑,学学老师把白板转过去,背对大家,然后写下了一个名字。(为了引导广大读者思考,在此也暂不公布答案。请读者朋友一起思考。)

学学:现在我已经没有白板可以用来帮助大家整理记录了。下面的同学可以拿出纸和笔,一边提问一边根据答案整理出思维导图。天天同学就只能靠你聪明的脑袋来记录和整理了。

天天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

学学:天天同学,准备好了吗?

天天:准备好了。

学学:好。开始提问!

天天:请问是中国的吗?

学学:是的。

天天:请问是名人吗?

学学:是的。

天天:请问是唱歌的吗?

学学:不是。

天天:请问是演员吗?

学学:不是。

天天:请问是作家吗?

学学:不是。

天天:请问是网红吗?

学学:网红是什么?

众人笑。

学学:你应该先确认是什么年代的。比如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是还活着的还是已经去世的,是男人还是女人?然后猜其他的内容。

天天:请问这个人还活着吗?

学学:不是。

天天:请问是古代的吗?

学学:不是。

天天:请问是近代的吗?

学学:不是。

天天:请问是现代的吗?

学学:不知道。我不知道近代、现代、当代是怎么划分的。

天天:请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吗?

学学:是的。这个问法太聪明了。

天天:请问是科学家吗?

学学:不是。

天天:是作家吗?

学学:不是。这个好像刚才回答过一次了。

天天:哦。请问是政治家吗?

学学:是的。

天天:请问是国家领导人吗?

学学:是的。

天天:请问是毛泽东吗?

学字:不是。

天天:请问是邓小平吗?

学学:不是。

天天:已经去世的国家领导人……

众人:孙中山!

学学:孙中山似乎在1949以前就去世了。

众人:周总理!

天天:请问是周总理吗?

学学:算你们对了吧,不确切。我这说不对,估计你们猜不出来了。

众人:人名!人名!周恩来!“周总理”不是人名,“周恩来”才是。

天天:请问是周恩来吗?

学学:恭喜!回答正确。

众人鼓掌。

学学:如果在大家猜出是周总理的时候,我说“不是”,但我不提醒大家,我想可能你们今天是猜不出来了。

众人:点头。

导导:老师,你有点坑人。周总理和周恩来难道不是一个人吗?

学学:是的。但是答案却不一样。我们一开始就说了,猜人名。周总理并不是人名,而是一个职务的尊称,周恩来才是人名。所以,遇上这样的情况,大家觉得怎么解决呢?

会会:能不能这样问?请问有“总理”二字吗?

学学:聪明。其实对于很多答案,我们可以加上无数的限制条件,这样就会让答案的范围越来越小。比如我们可以问:

请问答案是两个字吗?

请问是三个字吗?

请问是四个字吗?

请问是一万八千四百六十三个字吗?

众人笑。

导导:一万八千四百六十三个字,老师你在白板上写得开吗?

学学:写不开我可以写到你的后背上。

众人笑。

学学:其实还有更“变态”的玩法,就是猜任意词语。比如我写一个词“发散”,那大家该如何猜起呢?大家思考一下,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思路?

维维:可以先问词性。是动词吗?是名词吗?是形容词吗?是副词吗?

学学:不错,然后呢?

会会:然后问出是几个字。

学学:不错。那么,如果我们现在确定答案是两个字,副词。下一步怎么问?

维维:就问是用来修饰什么的:是修饰动作的吗?是修饰心情的吗?是修饰思想的吗?……

学学:可以。大家的思路变得越来清晰了。但是这种“变态”的答案最后还是很难找到,因为它不像名词那样,我们很容易能想起有哪些东西。谁还能想到更简便的解决方案?

众人思考之后,没有人想出更好的思路。

学学:图图,告诉他们我们更“变态”的应对思路。

图图:按照拼音字母进行拆分。最后一点点拼出这个词语的拼音全拼,然后答案就很容易找到了。

众人:哦!这也行啊?!

学学:对付“变态”的题目,我们当然要用“变态”的方法。

知识点总结:

用思维导图来理清自己的思路,让自己在“茫茫大海”中逐渐认清方向,直到找到目标。

作业:

找人玩猜词游戏,直到越来越熟练。 8Xe3C7hYsqtOGQNRPDiHHPV4zY9zdGCm4VlMD5kKlnFmOOzb9WT+c5ik5uGfCA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