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其实刚才会会同学非常聪明。她首先把范围锁定在了咱们的这间教室里,然后又锁定了课桌。这时候已经很容易找到答案了。即使不再进行分类,课桌上能够说出名字的东西也不会超过20件,挨着问一遍也能问出答案。
会会同学点头,众人附和。
学学:但是,这并不是最快的方法。我们之所以玩这个游戏,是想让大家学会分类。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完全未知的很多很多物品进行分类。而且尽可能分为两类,然后逐步进行细化,直到找出问题的答案。
维维:老师,为什么非要分为两类呢?
学学:不分两类也可以,但分为两类是最快的归类方法。比如还是刚才的问题,当我们锁定教室这个范围之后,我们怎么对教室里的东西分类呢?
导导:分为课桌上的和不在课桌上的。
众人笑。
学学:如果我的答案不是橡皮呢?这时候大家怎么分类?比如我现在已经重新想好了一个答案,大家现在来提问,答案就是这个教室里的物品。大家想想怎么分类?
导导:是课桌上的吗?
众人笑。
学学:你不要总想“课桌上”。大家可以随意提问,但是我都不回答。我只是看看大家怎样对教室里的东西进行分类。
维维:是用电的吗?
学学:很好,这是一种分类法。还有呢?
会会:是可以装进包里的吗?
学学:这个也不错,从大小上来区分。还有呢?
七七:是可以吃的吗?
学学:哈哈,这个也不错啊。其实我们教室里可以吃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不过好像不可以吃的东西更多啊。
七七不好意思地笑,众人跟着笑。
学学:天天,如果是你,你怎么分类?
天天:是个人的吗?
学学:我没听懂什么意思!
天天:就是说是我们自己带来的,还是教室里原来就有的公用物品。
学学:哦。这个分类方法也很好。大家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没有?
众人思考中。
学学:这个游戏的正确玩法,就是不断地分类。当然不一定非要分为两类,也可以分为三类,或者四类、五类。但是分类越少,你查找答案的速度就越快。比如我们教室里的东西,如果你觉得分两类确实有些困难,你可以这样来提问:
是墙上的吗?
是天花板上的吗?
是课桌上的吗?
是地板上的吗?
是人身上的吗?
学学:这是按位置分类的方法,我们通过上面的五个问题,就可以把物品进一步定位到一个更明确的位置。我们也可以这样提问:
是用电的吗?
是含有纸的吗?
是含有布的吗?
是含有木头的吗?
是含有金属的吗?
是含有塑料的吗?
学学:什么意思呢?其实每一次提问不仅仅是要确定一个分类,更重要的是我们每次得到一个“不是”的答案后,都会排除掉很多很多的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每次回答的“是”和“不是”逐步缩小物品所属的范围。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回答是“不知道”的时候,我们要特别关注,因为答案就在“不知道”里面。比如刚才“橡皮”这个答案,如果你问“它是随身携带的吗?”,怎么回答?
众人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
学学:大家知道为什么你们的答案不统一吗?
众人还在讨论应该回答是还是不是。
学学:好了,大家先别争论。你们之所以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争议,是因为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一样。刚才的问题是:
它是随身携带的吗?
学学:有人理解为它能不能随身携带?当然能,握在手里、装在口袋里都可以,非常容易随身携带啊!但我想问的是:你天天出门随身装块橡皮做什么?
众人笑。
学学:所以,还有一些人的理解是它是不是很多人经常随身携带的,就像“伸手要钱”(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一样。因为很少有人随身携带橡皮,所以应该回答“不是”。
众人点头示意明白。
学学: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当听到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的时候,其实也就证明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知道”,这时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问法是不是不严谨。我们换一个问法:
它是可以装进口袋的吗?
学学: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回答?
众人:是的。
学学: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当回答是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就要特别关注,到底“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好了,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如何分类?我先给大家一些答案,大家看着答案来反推一下,如果是你,你第一个问题应该问什么?
松树、吹风机、火星、石头、空气、面包、恐龙、
军人、杂志、金鱼、布娃娃、香菜
学学:我为什么要给大家这些词呢?我是要告诉大家,答案是不一定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吃的喝的用的,大自然中的,人造的,什么都有可能。那么问题是,第一个问题应该问什么才能快速限制答案的范围呢?给大家5分钟时间讨论,我们一会儿再进行一轮游戏。
众人讨论五分钟。
学学:好了,时间到。哪位同学先来说一下自己的思路?
导导:先问天上的还是地上的,再问是不是人造的,然后问是在什么地方的。
学学:不错,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维维:先问是不是人造的,再根据回答逐步分类。比如天然的,就问是动物、植物还是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如果是人造的可以从是否用电、什么材质、形状大小等来区别。
学学:很好,还有其他的思路吗?
……
学学:好。哪位同学上来挑战猜词?
维维同学主动举手,来到白板前面。
学学老师在白板上写下了一个“×××”,待其他同学看清后,立即擦掉,并示意维维同学可以开始提问了。(为了让读者一起思考,这里先把答案隐去。读者可一边阅读,一边跟随主人公的提问来思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