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天下五大都会,其中曰:‘夫自鸿沟以东,芒砀山以北,属巨野,此梁、宋也。陶、睢阳亦一都会也。’
越国的范蠡定居于此,成就了千古商祖。
孔子门生子贡倡儒门之风,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取其利,必先喻其义’,成为儒商之首。
我们上面学过谥法,曹共公的‘共’字,《谥法》曰:‘既过能改曰恭。’,又恭字古与共通。可见其人国君做得也不错。
能引起一国之君曹共公偷窥雅兴的,是重耳的异相。
在座的因为中外文化差异,可能不了解。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天生异相’之人,认为他们都是天命所归之人。
比如,刘安的《淮南子·修务训篇》和王允的《论衡·骨相篇》都提到黄帝龙颜。颛顼戴午,也就是头上长角。帝喾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也就是耳朵各有三个窟窿。汤臂再肘——多了两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远视眼。周公背偻。皋陶马口。孔子反羽——中间凹四周高的头顶。等等。
人生百相,各有不同,但是这些罕见的‘异相’也有相对常见和不常见的。
‘重瞳’就有很多历史名人具备的,比如舜、重耳、项羽、李煜等等。
也有不常见的,比如头上长角,这可能是一种身体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另有所指。清末重臣曾国藩,就因为生有一种皮肤病,被说成了蟒蛇转世。
重瞳,顾名思义就是一只眼睛长有两个瞳孔。根据古代的说法,若是一个人生有重瞳,那么此人必是圣贤。相术里面则认为,重瞳是帝王之相。重耳不但是重瞳,还有‘骈肋’。所谓的骈肋,就是人体的肋骨结构方式和常人不一样,它们是紧密地连接长在了一起。
除了晋文公,‘骈肋’的历史人物还有不少,而且通常力气都很大。比如唐朝的回鹘人,安东都护府将领王廷凑,骁勇善战,就是骈肋。
《金史》记载,宗室完颜惟镕,骈肋多力。
元朝的兵马都元帅史天祥,定远将军王玉,也是骈肋有力。
后面会涉及到,当时许多人包括楚成王,都认为重耳是天命得晋国之人,不可害之。估计除了德行,还有重耳天生异相的功劳。而晋国那么多栋梁之才甘心放弃国内家人和荣华富贵跟随重耳出奔,是不是也是因为重耳的异相呢?或多或少起了点坚定大家信心的作用吧。
曹共公估计不是一个人偷窥,还带了几个亲信卿大夫有福同享,‘奇人共赏’。其中有一个大夫叫僖负羁的,估计当时也看得津津有味,回到家还和老婆八卦重耳的裸体。结果没想到,他老婆的见识,比当大夫的丈夫和当国君的曹共公都高明。看出上到重耳,下到他的随从,都非池中之物,将来必然会联合掌管晋国,到时定会讨伐曾经对重耳无礼不敬之人,让丈夫赶紧去示好,将来才能脱罪。
僖负羁还算听老婆的话,给重耳送饭送玉,赔礼示好。通常听老婆的话,总是吃不了亏的。
重耳饭吃了,玉还了,行事有理有节。
僖负羁老婆料事如神,重耳后来果然兴兵讨伐曹国,生擒了偷窥他的曹共公,但下令全体晋国兵将不许动僖负羁家一砖一瓦。”
佩内洛普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士可杀不可辱’,男人被男人偷窥这种奇耻大辱,普通人可能都会拔刀相向,更不用说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了。无论是政治投机还是经济投机,都要趁早,都要敢下注,僖负羁这一票就赚了。重耳此人真是个恩怨分明的大丈夫!”
这时敲门声响起,进来两个明眸皓齿的女服务员,给每人上了一碗热热浓浓的牛奶桃胶炖官燕。
读书还有补品吃,有钱人真会享受,周玄心里暗暗酸了一句。此时他依然没有转过弯意识到自己房产加股权已经有十几亿资产了。
吃完收拾好,大家明显精神多了。
周玄继续诵读:“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这句不用翻译大家都能看懂,重耳又到了宋国,宋襄公赠给重耳二十辆马车,和齐恒公一样慷慨大方。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私心,当时宋襄公刚和楚国在泓水对决中战败,希冀得到这位未来晋国君主的援助,所以礼遇重耳,做政治投资。
宋国是被周灭掉的商人的后裔,被周天子封为五等爵中最高的公爵,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
另外一个地位非常特殊的诸侯国就是鲁国。因为鲁国首任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周成王赋予鲁国‘郊祭文王’、‘奏天子礼乐’的尊崇资格,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鲁国礼乐祭祀等相当于周王室的‘镜像’。
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
国君是商的子姓、宋氏。共传三十四君,享国七百五十五年。
宋国版图跨有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国都商丘。
周武王伐纣,商朝覆亡后,按照分封制的礼法,国家虽然覆亡,胜利者仍然不能让以前的贵族宗祀灭绝。周人相信‘事死如事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给被灭掉的商留有一个诸侯国,继续让商的祖先香火不断,也可以在政治上安抚商的贵族和遗民,起到怀柔和安抚的作用。
当武王分封诸侯时,仍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宗祀。
《论语》尧曰篇曾记载这一原则叫做‘兴灭国,继绝世’。
春秋时期,齐国内乱时,宋襄公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宋国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思想之发源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四位圣人皆出自于宋国,商丘由此被誉为‘中国圣人文化圈’。
宋国人的特点是有点‘轴’,脑子刻板。先秦文献中很多寓言和故事,都是以宋国人为主角的地域黑。比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智子疑邻等。究其原因,是宋人仍多以商朝人自居,保留了大量殷商的的礼仪,如好占卜、信鬼神等。始终游离于中原姬周主流文化之外,这就与其它姬姓国显得格格不入。
而宋襄公,是所谓的‘春秋五霸’中,最弱的一个,无论是会盟还是战争的成就,都乏善可陈,但他是一个有鲜明宋国人特点,颇有古风之趣人。类似于你们熟悉的堂吉诃德。”
将宋襄公比喻成堂吉诃德,众女一下子就明白了。
周玄继续朗读:“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翻译一下,这段有点艰深:
到达郑国,郑文公也不以礼相待。
叔詹进谏说:‘我听说上天赞助的人,一般人比不上。晋公子有三点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上天可能将立他做国君吧。您还是以礼相待吧!
父母同姓,生育必不蕃盛。晋公子是姬姓女子所生,却能活到今天,这是一;
遭到逃亡在外的患难,而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大概是要赞助他了,这是二;
有三个贤士,足以超过一般的人,却都跟随着他,这是三。
晋国和郑国是处于同等地位的国家,晋国的子弟来往经过郑国,还要以礼相待,何况是上天赞助的人呢!’郑文公不听。
先谈谈郑国,这个国家,在我看来,是春秋时代最为苦命的国家。整部春秋史,几乎就是晋、楚两大国‘吃饭睡觉打郑国’的血泪史。你方打罢我登场。郑国只能墙头弱草两边倒,谁打上门就跟谁结盟,全无气节和风骨可言。直到春秋最牛政治家子产登场,局面才改观。这是后话,先不提了。
虽然郑国在春秋中后期各种惨,各种花式求饶。但在春秋初期,郑国可是不折不扣的霸主,和齐国一起号令诸侯。那时后来称霸的晋国和楚国,还都很弱小。
郑国建立于公元前806年,灭亡于公元前375年,一共有24位国君,前后经历了432年。
首任国君是郑桓公,他是周宣王的弟弟王子友,末代国君是郑康公,最终由于内乱被韩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