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兼并与收购

伯克希尔的投资政策通常采用双管齐下的方式进行:整体收购全部股份,或仅仅收购部分股份。前提是这些企业至少具备两点:

(1)具有优秀经济特征,即拥有所谓“护城河”的竞争优势。

(2)拥有巴菲特和芒格喜欢、信任、欣赏的管理团队。

与通常的做法相反,巴菲特认为在进行整体收购时,没有理由支付溢价。

有两类企业是极其稀缺的。

第一类是为数不多的具有护城河特征的企业——它们可以提高售价但不会使销售数量减少,或不会使市场份额降低,仅需内生性增量资本即可提高两者。即便管理层平庸,这类具有护城河的企业也能提供资本高回报。

第二类稀缺的企业是其高管具有出色的管理能力。他们善于挖掘运营不佳企业的潜力,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壮举,运用杰出的才能释放企业那些隐藏的价值。

上述两类公司是稀缺的,这也就无法解释为何每年市场上都有数以百计的高溢价收购。对于那些以高溢价并购普通企业的行为,巴菲特将主导收购的管理层的动机归为三类:收购的快感,扩大规模的快感,对于协同效应的过分乐观。

在支付收购的方式上,伯克希尔只有在物有所值的情况下,才会以发行新股的方式进行支付。但这种方式变得越来越难以施行,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伯克希尔收购、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企业聚拢在旗下,就像拥有大批珍贵艺术品的法国卢浮宫。想通过增加一幅波提切利(Botticelli)的作品,而再次大幅提升整个艺术馆的价值是很难的。如果你打算通过放弃伦勃朗(Rembrandt)的作品而得到增值则更加困难。

让其他企业的高管遵循这一规则的确困难,但其实也不是那么难,因为他们自己旗下也拥有运营良好的公司。与他人不同的是,巴菲特注意到,以发行新股为手段的并购,卖家通常以股票市价作为依据,而不是以其内在价值作为依据。一个以发行新股作为支付手段的买家,如果其股价较低,比方说,只有内在价值的一半,那么,这就等于给对方支付了双倍的价格。这样做的公司,高管们会以合并后的协同效应或公司规模作为理性的辩护,但实际上是图一时之快,并将过分乐观置于股东利益之上。

此外,以发行新股的方式进行收购,通常被称为“买家去买卖家”或“买家收购卖家”。巴菲特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这其实是“买家卖出自己的一部分去收购卖家”,诸如此类。无论如何,真实的情况就是:它能使人评估一下买家是放弃了什么进行收购。

另一种拿股票当现金使用的滥用是绿票讹诈(greenmail),也就是从狙击公司的手中以溢价回购股份,以阻止收购提议。尽管回购股份可以提升股东价值,但巴菲特谴责这种行为,因为这是另一种对公司的打劫。

芒格在本书第2章中指出,80年代盛行的杠杆收购(LBO)也应该受到谴责。法律的许可使得LBO获利巨大。但芒格告诉我们,LBO使企业变得脆弱,巨大的财务杠杆必须支付巨额的代价,并且提升了整个收购成本。

不用增加额外负担,同时能提升价值的收购,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实际上,大多数收购都是贬值的。巴菲特说,发现最佳提升价值的收购机会,必须专注于机会成本,主要是以股市上优秀公司的股价作为衡量。这种专注不同于那些一心想着协同效应和扩张规模的公司高管们的行为,这也是伯克希尔双管齐下进行对外收购或投资的原因。

伯克希尔的收购还具有额外的优势:支付高含金量的股票,以及在收购之后,给予公司高管高度的自治权。巴菲特说,在收购行为中,这两样都不常见。

巴菲特很看重言行一致,他会提醒潜在卖家,伯克希尔以前从不少家族和他们相关者手中买了不少企业,他也会邀请买家与之前的卖家聚会,看看伯克希尔之前的承诺是否兑现。

简而言之,巴菲特希望,对于那些持有优秀企业的卖家而言,伯克希尔是个好的买家。这是巴菲特给人们上的重要一课,它解释了为什么巴菲特倾向于持有公司而不是卖出公司,即便在这些公司面临困境的时候,他也会这么做。 H4kv6wh3jsz6vd6LEHscRswy+T6LUrWlBPtoEXuWwcM+hGjAg9fHYc+SoRskgZ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