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问题发生的根源通常在于只有一方努力。人类是社交动物,而社交是双向的过程。被说教让人感到反社交。我们需要倾听,因为我们知道不被倾听是什么感觉。倾听行为可以被定位得很微妙,但是让我们用三种并非倾听的行为来给“倾听”定义一个范围。
1. 假装倾听。 我们都有能在别人面前做出准备专心的能力。我可以在合适的时机点头,让对方觉得我在倾听,可对他的话,我一个字都没听进去,而是在想着晚上吃什么、我怎么准备我的会议等杂事。如果你让我重复你刚才说的话,或者询问我的意见,我的形象就可能破灭。但即使这样,我也可以让你澄清你最后的观点,给我自己争取一些时间,让画面更协调。假装倾听,而非真实倾听的艺术可以成为有用的手段,但是这并不导向健康的对话。
在一个相似的场景下,你遇到过有些第一次遇见的人,在互相介绍之后,你很难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告诉你他们的名字,然后你告诉他们你的名字。你们握手,说见到你很高兴,你可以发誓你有听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你就是没办法记起来他们到底是利兹、玛格丽特还是杰米亚。
你就是没有在听,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有许多场合,我们的注意力是被其他事情占据了,在这些分心的时刻,我们可以大方地定论:这次对话中没有倾听发生。
2. “正常”倾听。 我们通常认为对话由一个人说,另一个人听组成。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让我们来看看拉维和米亚的例子。他们在进行一场关于周末计划的谈话。这不是一次争论,但是他们都有打断对方、抢对方话的习惯。
通常是这样:拉维在说话的时候,米亚在准备说话;然后米亚打断他,在拉维准备说话的时候成为谈话者;然后他切进来,因为他觉得轮到他说话了;然后米亚又一次准备说话。谈话就是两个人轮流讲话,这带来一个问题:到底谁在倾听?
当然,他们双方在某种程度上都在倾听,但很明显是非常随便的,而倾听变得随便的时候,关系也会变得随便起来。如果这种对话的方式是他们主要的对话模式,就会限制他们深入他们的关系。
有两个随便或者正常倾听的例子。
(1) 有顺序地倾听前一个成型的观点。 人脑有能力在每一秒都接收大量的信息,但是它不可能消化这么多数据。为了做到这一切,我们的大脑需要比脊椎大许多,就像现在这样,大到脊椎没有可能去承受这种重量。一个聪明的解决办法,就是依赖语言的存储认知,所以大脑不需要持续地再调取信息。想象这是一个计算机的缓存系统:通过存储一定数量的数据,计算机可以比搜索新信息快得多地提取信息。
不幸的是,这个解决方案有一个缺点。我们都会发展出基于大脑存储认知的观点,然后在整个对话中侧重倾听它。
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个深刻展示这个观点的故事。每一次他的儿子想要从他那里借钱的时候,他都会用类似的声调说“爸爸”。他如此熟悉这个方式,以至于他每次都会立刻意识到后面跟着钱的需求,或者他这样认为。有一次,他的儿子又用这种方式跟他讲话,这个爸爸立刻皱眉翻白眼。他的儿子就嘟哝道“算了吧”,然后走开了。直到当天晚上,这位父亲有一个印象去问他儿子他要说什么。儿子回答说,我想你知道我今天在学校过得很糟糕。
有多少次我们错失了这样的生活机会,因为我们忙着确认建立过的主观认知?确认一个观点比质疑一个观点要容易得多,特别是那个人是我们亲近的人的时候。
(2) 自恋的倾听。 一个男人在排队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女人,然后他们开始了一段对话。这个男人不停地把对话带向自己。到了晚上要离开的时候,他说:“对不起,我一整夜都在谈论我自己。”这个女人长出了一口气。“所以,”他说,“你怎么想我的?”
这个小故事是一个完美的自恋倾听的故事。我们都会这样做。我们希望按照自己的步调来掌控一段对话,这样我们就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这个模式中,谈话就会快速进入支配者模式,最终会毁掉整段谈话的节奏和走向。
“讨论”这个词的词根恰如其分地来自“粉碎”,有许多的对话都符合这个定义。一个理应直率的主题变得令人沮丧的复杂和困难,看上去是进入了一个不断开始又结束的重复过程。如果你是在一边喝酒一边聊天,那并不会怎样,但是,如果这是一个有明确目的的工作谈话,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我们假设倾听使我们有可能融入广阔的大海。我会觉得我们的桨只划到了脚踝处。如果这一切只是发生在交易层面,那么不成问题,你去找最近的银行,然后有人告诉你先右转,再左转,你依然会得到你想要的。然而,如果你一直这样做,终究会付出代价。
如果你总是在这样肤浅的层面倾听你身边的人,他们可能不会提出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担心被你贬低胜过被你倾听。你的伴侣不会提出对你们关系的深度顾虑,因为担心这会引发一场灾难。有许多情况我们需要进入深海,认真倾听。2013年,普林斯信任调查发现,22%的英国年轻人感到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找不到任何人去倾诉问题。2大部分人都有朋友和家人在身边,但是他们并不相信他们会被倾听。
3. 从虚无中倾听。 有深度的倾听,需要在他人说话的时候完全地关注。这并不像听上去那么容易,因为在许多对话中,我们的精力常常被许多额外的事情占据,包括:
·组织一个聪明的回答;
·争取占领上风;
·评价另一个人说话的优点;
·思考如何修复你的问题;
·等待另一个人停止谈话然后你一开始说话。
我将深入的倾听称为“从虚无中倾听”,这和通常意义上按照自己的习惯倾听并不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放弃你的观念,或者变成谈话中的被动参与者。相反,你付出所有的注意力,给别人作为为自己发声的前导。你会更有可能了解双方的谈话内容、情绪和价值。你会沉浸在当下,而不是向前或者向后推断调整你的意识,在别人看来你的回应会更快、更有深度、更融入情绪。
如果你在别人的深度倾听中,你会感到你真的被听到了,而你的谈话对象能了解你和你的世界。根据你谈话对象的不同,尊重感、自豪感或者爱会成为自然的结果。
我在南非和一个资深经理团队谈过这种倾听的方法。他们中的一个成员菲利普,想到了自己的故事。他描述了他的妻子是如何欢迎当地的孩子和青少年来他们家玩的。菲利普询问其中一个孩子为什么选择在他家玩,而不是去城里的足球队和其他的年轻人玩。这孩子回答说,我来你家是因为你的妻子真正在听我说话。
这段话值得反复阅读。就个人而言,我因为每天都在脑中重复这句话,而从中得益。这样它在我的意识里一直存在,我会忍不住要仔细地观察我的朋友和家庭,思考我做得是否合格。
人们回想自己拥有鲜花掌声的人生时刻时,能一直想到家庭成员、同事或者朋友在认真地倾听他们。我知道有时候我能达到标准,但是有时也办不到。这么多年过去,我总结出来,这将是我留给子孙最重要的遗产之一,它并不是钱或者恩惠所能买到的,而是需要与他们数千次的互动才行。然而我觉得,无论我多努力地在试图倾听他们,他们都将决定我是否成功。
怎么做
第一步:沉浸在对话中
努力进入你现在的对话中,而不是在脑子里想着上一个或者下一个。真相就是你只能在一个对话中。你如果要从一个跳到另一个,就努力确保沉浸其中。
就好像一个专业运动员不会想要在每一场比赛中都尽全力一样,你也不可能在每一次交互中使出全力。但是,持续的练习会让你变得更好。
第二步:注意力涣散时努力集中
你开始更有参与度地倾听的时候,你就会更容易保证你的思路不被打断。可以用如下的例子来解释。
米亚和拉维在讨论他们儿子的老师。拉维说“嗯,好吧”,试图掩盖他内心真实的想法,类似这样:
“好吧……可以了……什么时间?我需要在5:00前回复邮件……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我昨天忘记叫电工了……我在想刚才谁给我打电话了……”
拉维经历了一次持续思维涣散,要么他在想过去的事(“我昨天忘记叫电工了”),或者以后发生的事(“我需要在5:00前回邮件”)。有许多时候,冗余的事情在他的脑子里,而他无法不关注它们。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在他发现自己走神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努力回到当下的对话中。如果他可以持续地这样做,他的交往能力可以大幅度提升。
试着在每一次对话中都锻炼这个能力。如果有时候,你脑子里没有空这样做,你可以这样说:“真的很抱歉,我们可以等我能集中注意力听你说话的时候再谈吗?”
当然,这样比随随便便地继续一段对话更尊重对方,也更有效率。
第三步:允许暂停
一段对话中的间歇和暂停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我们倾向于哪怕只是说废话,也要填满它。在肤浅的倾听中深入一步,意味着要给对方空间去结束一个句子,也要有足够的停顿允许他们回想自己刚才说了什么。这样总能创造惊喜。
有人可能说:“我根本没办法改变我的工作境况。”如果我们记得退后一步,不要在他们说完之前开口,他们在一段时间的沉默后可能会继续说:“好吧,当然,这也不完全正确……我可以找另一份工作……或者我可以跟我的老板谈话……我不确定他会听我讲话……不过,如果这样出了问题,我也没什么好失去的。”这种时候,沉默可以允许人们说出他们深层的感受和顾虑,提出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有时候,你能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关注地倾听,给谈话对象时间和空间去了解他们的感受、他们真实的想法和他们下一步的行动。有时候,一段对话真实的进展是发生在暂停、什么话都没有说的时候。
经验6:有时候你能提供的最有力的帮助就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