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弗雷迪·默丘里(1946—1991)
流行音乐大师

由弗雷迪·默丘里(Freddie Mercury)创作的《波希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来自皇后乐队(Queen)于1975年发表的专辑《剧场一夜》(A Night at the Opera)。这支流行单曲的出现打破了所有流行音乐作品创作的法则。在当时,绝大多数的流行歌曲是简单、程式化的。默丘里的这首作品由许多支离破碎且风格步调差异甚大的部分构成。它一共有6个独立的部分:密集和声的清唱开场、民谣、吉他独奏、歌剧模仿、摇滚主歌部分和优美的终曲部分。它冗长的歌词迷幻地描写了杀人的场景。

当乐队向他们的唱片公司百代唱片公司(EMI)提出发表这支单曲的时候,唱片公司断然拒绝了。这支单曲时长5分55秒,在当时,电台一般只播放时长小于3分半钟的音乐作品。

因此,默丘里绕开了百代,直接找到了他的朋友、电台DJ肯尼·艾弗利(Kenny Everett)。他给了肯尼一张拷贝,条件是肯尼只能播放其中的一些片段,原因是他们仍旧觉得这首作品对于流行音乐电台来讲还是太长、太复杂了。肯尼如约在首都调频(Capital Radio)首播了这首歌,没想到听众反响如此强烈,以至于肯尼在周末的节目中多次完整地播放了这首长度近6分钟的单曲。之后的那个周一上午,大批的歌迷到音像店中去购买,却被告之没货。百代唱片公司被迫发行了这首作品。这支曾被认作不能面世的作品却成为该乐队的经典曲目。这首歌是第一支同一版本两次登顶冠军的作品,一次是在1975年的发表之初,一次是在1991年默丘里死后。在美国,这首作品拥有超过100万张的黄金销量。1992年,它被选为电影《反斗智多星》(Wayne抯World)的插曲,而再次风靡全球。

其实弗雷迪·默丘里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构思这首作品。他从不为取悦听众,或为了打榜、销量而妥协。他忠诚于自己内心对音乐创作的自由而写出了极富创意的作品。以当时的音乐制作设备水平,要完成如此的音乐作品就如同与魔鬼打交道;事实上,在歌词的创作和作品结构上也同样极尽风险。然而,在2002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授予这首歌“英国最佳流行单曲”的称号。

弗雷迪·默丘里出生于1946年,原名法鲁克·布勒萨拉(Farrokh Bulsara),出生地是东非的桑给巴尔(现为坦桑尼亚的一部分)。他的家庭是都是帕西人,出身英属印度,信奉琐罗亚斯德教。为了躲避发生在桑给巴尔的革命运动,17岁的时候,法鲁克随家人逃到了英国,成千上万的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在当时的那场革命中被屠杀。默丘里进入了西伦敦的艾尔沃思工艺学院(Isleworth Polytechnic)主修艺术,在那期间,他加入了很多乐队。1970年。他遇到了吉他手布赖恩·梅(Brian May)和鼓手罗杰·泰勒(Roger Taylor),他们组建了乐队,这就是后来默丘里命名的皇后乐队,与此同时,他改名为弗雷迪·默丘里。在这之后,皇后乐队一直是当今摇滚乐坛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乐队之一。默丘里创作了多首该乐队的流行经典,他也被公认为是流行乐舞台上的大明星。

默丘里的作曲融合了极其丰富种类的音乐,多首作品成为卖座的经典。他习惯用非比寻常的音乐方式挑战传统,在音乐中融入了多种调性的变化、迷幻的和弦和奇怪的和声。他实验性地尝试着各种音乐题材,其中包括迪斯科、舞曲风格、拉格泰姆爵士风格、歌剧和重金属摇滚。

弗雷迪·默丘里逝世于1991年。在离世后的岁月里,他的个人认知度和流行度达到了空前的高潮。1992年,伦敦温布利体育场举办了他的纪念音乐会。2001年入选摇滚名人堂,2003年入选歌曲创作名人堂,2004年入选英国音乐名人堂。2005年被音乐杂志Blender和MTV音乐台评选为“当代最佳男歌手”。2009年,荣获由Classic Rock杂志投票选举出的“当代最佳摇滚歌手”奖。

事例简析

创新者的初衷不是始于对现存事物的推敲。他们不会迁就顾客的需求、老板的吩咐甚至批评。他们遵循自我的具有革命性的理想,并且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们从不循规蹈矩、从不受任何限制、从不为别人的期许而工作(甚至是掏腰包的金主)。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代创造了杰作。

有时,你不得不充当自己的最佳代言人,来推销你的离经叛道的想法和创作。如果你真的坚信某种信念,放手去做吧!

你的作品也许太过激进,当被正规渠道拒之门外时,请绕开它们,直接找到你的客户,就如同默丘里推销自己的《波西米亚狂想曲》那样。 GFqYLt7AzSBue6IHZ/YU+qUiqYy7r+Qk6sZGffizqz+eufNrh1H2oFpMm9Onhl0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