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安妮·马尔卡希(1952—)
施乐公司前主席、首席执行官

2001年,当安妮·马尔卡希(Anne Mulcahy)被任命为施乐公司(Xerox Corporation)首席执行官时,许多人非常惊讶,包括马尔卡希本人。她以前从来没有执掌过任何一家企业,财务方面的经验非常缺乏,自己之前主要从事销售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当时的施乐公司面临巨大的财务问题,在她上任的任命公布之后,施乐的股票价格下跌了15%。股票市场对她的能力缺乏信心,不相信她能力挽狂澜,拯救这个步履蹒跚的巨人。

她接管了这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施乐在过去的6年中业绩不断下跌,债台高筑,负债高达170亿美元。它的信用评级被大幅降低,开支失控。由于涉嫌财务违规,施乐当时正在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用户和股东们非常不开心。

她开始与员工和顾客进行交谈,倾听他们的想法。她说:“当我上任成为首席执行官伊始,我花了90天的时间飞往各地的办公室,去倾听大家的心声,看看他们对于公司的困境是怎么看的,到底是哪儿出问题了。我想,如果你打算花大量的时间去倾听和交谈,这个时候就该去这样做了。”

由于负债累累,幕僚建议她尽快宣布公司破产,但与此相反,她制订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复兴计划。资本支出被削减了一半,日常开支被削减了1/3,但是她没有接受任何有关削减科研和开发经费的建议。她着力于创新。为了保证公司的销售和研发,她卖掉了一些不赚钱的业务,裁减了2.8万个工作岗位,大幅度压缩管理开支。最终,她拯救了公司。

在公司刮骨疗伤的过程中,她将工作重点全部放在了沟通上。为了能够让所有人看到她设想的施乐公司的未来,她请当时的《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假想了一篇有关施乐公司2005年企业发展的文章。她说:“我们概述了所要达成的愿景,就如同我们已经将它们完成了一样。”“我们的愿景包括绩效指标,甚至如华尔街分析师们所言的那样苛刻。这的的确确是我们所希望的。”这篇文章被发放给了企业的每一名员工,让他们知道施乐的路在何方。

施乐公司的起死回生有赖于公司的重组和对产品以及服务的创新。2008年,安妮·马尔卡希被《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杂志评选为“年度最佳首席执行官”。

安妮·马尔卡希出生于1952年。1976年入职施乐公司,当时只是一名卖场的销售代表,之后逐步走上最高领导岗位,可谓是发迹于寒微。2009年,她正式卸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正如美国财经杂志Money所描述的那样,她成就了“在过去的大萧条时期,最伟大的起死回生的传奇”。

事例简析

如果你想引领变革,那么一定要让自己的愿景在沟通中完善。马尔卡希在倾听与交谈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她曾说:“好的领导者善于倾听。”她为公司构想了不一样的美好未来,将未来公司的模样,通过《华尔街日报》刊发的文章彰显于世。在一家大型企业中,她通过沟通的方式,制订了改变企业文化的清晰而坚定的行动方案。

相信自己、相信你的员工。很多消极主义者都认为施乐玩完了。他们督促公司按照相关法规申请破产,并停止一切新产品的开发投放。马尔卡希听到了他们的言论,但是最终选择采纳顾客和员工的意见,因为只有这些人能够看清公司的问题所在,这也促使她下定决心改变公司的命运。她希冀未来,并付诸实际。

你知道吗

20世纪70年代,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the 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re,PARC)研发了大量卓越的、极具突破性的计算技术。这其中包括第一款鼠标的问世、位图显示技术(Bitmapped Display)、基于视窗系统的用户图形界面(Windows-based GUI)、以太网(Ethernet Networking)、文件存储、打印机服务器和电子邮件。但是这些技术并没有被成功地商业化运作。史蒂夫·乔布斯曾经拜访过PARC,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乔布斯聘请了其中一些顶级的工程师加盟苹果公司,践行他们的创意。 gibXZmCpJtLr0Lp6+vKD27Obq4Pgm7p8m6g+WVxaKSv4/ArwOEU2+Xjm263tUR6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