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红皇后比赛

就算是在遗传学实验室的核心地带,研究人员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拒绝接受“突变是纯粹随机、没有意图(尽管选择并非随机)”的设想。定点突变的理论来来去去,虽然证据渺茫,但是许多享有很高声誉的科学家信奉它们。分子生物学家盖比·多弗(Gabby Dover)在《亲爱的达尔文先生》(Dear Mr Darwin)一书里,试图解释某种身体分173节的蜈蚣不是完全依靠自然选择出现的。他的论点基本上是这样的:较之腿的数目较少的蜈蚣,随机生成346条腿的蜈蚣不太可能生存下来,繁育下一代。他认为,蜈蚣如何变成了这么多节,还需要其他一些解释。他在“分子驱动”中找到了这样一种解释:在多弗的书里,这个设想仍然模糊得令人沮丧,但是带有强烈的自上而下的色彩。自多弗提出分子驱动这个概念以来,它跟其他许多定向突变的理论一样,已经渐渐湮灭,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倒也难怪,如果突变都是定向的,那么就需要有人指引,我们就回到了老问题上:指引者是怎么形成的?是谁指引了指引者?洞悉未来,赋予一个基因规划合理突变的能力,这种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在医学界,对基因层面演变的理解,既是问题,也是解决方案。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化疗药物在肿瘤内部产生耐药性,都是纯粹的达尔文演变过程:通过选择自然出现了生存机制。使用抗生素,选择了细菌基因里的罕见突变,使之得以抵抗药物。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是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也只能通过渐进演变的过程予以对抗。期待有人发明出完美的抗生素,并找到不会引发耐药性的使用方法,这不是什么好事。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这都是一场人与细菌之间的军备竞赛。红皇后那句口头禅(来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镜中奇遇记》)很适合放在此处:“你看好了,在这里,你要拼尽全力奔跑才能保持原位。如果你想到其他地方去,你必须至少跑快两倍!”寻找新抗生素的任务,必须赶在前一种抗生素失效之前早早开始。

说到底,这就是免疫系统的运作方式。它不光能产生最佳的抗体,还实时地进行实验和演变。人类一代人的寿命很长,不能指望通过让易感人群的选择性死亡,迅速演变出对寄生虫的抵抗性。我们必须允许身体内在数天或数小时内发生演变,而这就是免疫系统想要实现的目的。它包含了一套系统,能重组不同形式的蛋白质以提升多样性,并且快速繁殖任何突然能发挥作用的抗体。此外,该基因组包括一套基因,名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它们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维持形式的庞大多样性。这240多种MHC基因的任务,就是向免疫系统提供来自入侵病原体的抗原,以便引发免疫反应。它们是迄今所知变数最大的基因,有一种(HLA-B)在人类种群中存在近1600个不同的版本。有证据表明,许多动物会寻找携带不同MHC基因(通过气味检测)的配偶,努力维持或者进一步提高该基因的变化性。

如果说,对抗微生物的战斗是一场永不结束的演变军备竞赛,对抗癌症的战斗也是一样。转为癌化,逐渐长成肿瘤,然后扩散到身体其他部分的细胞,必然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遗传选择演变出来的。它必须获得鼓励自己生长、分裂的突变,获得无视停止生长或自杀指示的突变,获得让血管生长进肿瘤、为之提供养分的突变,获得推动细胞挣脱、迁移的突变。这些突变很少出现在第一个癌细胞里,但肿瘤通常能获得其余的突变,它大规模重新排列自己的基因组,进行规模庞大的尝试,无意识地用试错来寻找出路,获得所需突变。

肿瘤“试图”成长,“试图”获得血液供应,“试图”传播散布。当然,实际上的解释还是自发自然:肿瘤中的许多细胞存在资源和空间上的竞争,获得了最有用突变的细胞最终会胜利。这跟生物种群里的演变非常类似。近来,癌细胞往往需要其他突变(即能智胜过化疗或者放疗的细胞)才能茁壮成长。在身体某处,有一个癌细胞碰巧获得了能抗击药物的突变。癌变的其余部分死掉,而这个流氓细胞的后代却逐渐繁殖,使癌症复发。让人心碎的是,这种情况经常见于癌症治疗过程中:治疗最初取得成效,最终却还是失败了。这是一场演变军备竞赛。

我们对基因组学越是了解,它就越是证实了演变。 bhPuR/QHFcMve4CC+JDX5XH/Wf5XdOrY95D78swW0ep+VVaw9Rtw6z+NtdYrkS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