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曹蓓蓓(26B01)·我心中的戈壁玫瑰

好吧,我承认,我偏心了。

戈10的大幕落下,各路英雄,各领风骚。而在这各色的大小人物中,我能最近距离观察到,也最能用我女性笔触展现出的,就是那些在茫茫戈壁上,无畏骄阳,不惧风沙,含蓄却坚定绽放的戈壁玫瑰们。她们有的炽烈热情,有的温柔内敛,却都一样地毅然而不愿退却。我爱她们,从内心深处,深深地敬畏她们。

外表柔弱、内心强大——梁慧思

(新国大商学院副院长,戈10领队)

“新国大的女老师们都是外表柔弱,内心却无比强大的。”这不是我说的,但我却十分认同。

从她说要全程参加戈10开始,她就用行动实践着她的诺言。从三亚拉练第一次在沙滩上尝试跑步开始,到成都拉练坚持完成三天全程,没有抱怨、没有退却。踏踏实实地准备每个细节:上网自学肌贴的各种复杂绑法,为的是不给队医增加负担;在家反复练习帐篷的搭法,并计算所用时间,为的是在营地不拖团队的后腿;每次都准时参加营地的团队会议,服从安排,再艰难的时候都不埋怨……所有的点点滴滴,我们都看在眼里。从心里敬佩您,敬佩您的行胜于言!

绝不成为团队的负担——陈春花

(新国大亚太EMBA客座教授、新国大中国商务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戈10B队队员)

戈10战队有她的加入,绝对是我们的无尚荣耀。

羡慕嫉妒恨吧:她为我们写了戈10的战歌,找人配唱,制作MV,带给全体队员无限的精神食粮;她为我们准备了四天的补给,千里迢迢送到敦煌;她布置了作业,要和我们一起记录戈10征程,留下永远的纪念;她一边走路,一边给同行的组员开小灶上课……只有你想不到的,绝对没有她做不到的。

她说,她争取不做团队的负担。这是负担吗?若是,也是我们最甜蜜的负担吧!

李越治(新国大亚太EMBA 22班,戈10A队队员)

她本不爱长跑,为了集体的荣誉,挺身而上。教练布置的任务,再忙再累也竭尽全力完成,即便是去参加李光耀先生的追悼活动,都背着跑鞋。活动结束,再晚都要跑完任务,打卡报到!

她牺牲了陪女儿复习功课的时间,换来了一身晒黑的肌肤。在40岁的生日那天,心里默默念着“不惑、无悔”,借此规律呼吸,飞奔向终点线。

我想,她的汗水、泪水是戈10玫瑰上最动人的露珠!

杜晓玲(新国大亚太EMBA 22班,戈10A队队员)

或许她不是身体条件最适合跑A队的,或许她的跑步基础几乎是零,但她是意志最坚定的,且最不愿放弃的一位。

还记得,她喊别人教练,虚心讨教最基本的呼吸步伐技巧。夜幕中的NUS校园操场一定记得那个绕着一圈圈奔跑,一心要“瘦成一道闪电”的她,戈壁风车阵一定记得那个跌倒了爬起来继续飞奔的她,我的耳边总是想起她那句“怎么样,曹教练,没丢脸吧”和那抹小小的得意。

张渝涓(新国大亚太EMBA 22班,戈10B队队长)

从戈9的C队到戈10的B队队长,她原本是一走路就起水泡的菜鸟,而上了戈壁却变成不仅可以管好自己还能照顾团队的队长。她总说在平时训练时多吃点苦,到戈壁上就少受点苦,看来没错。

她的责任心我们从戈9就看出来了。当时她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的戈9,手机不离手,拍下其他院校可以借鉴的做法,到戈10的时候一一落实。

本来觉得我自己已经够啰唆了。不过跟她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线上线下、队员组长,一个不差,事无巨细,统统叮嘱到。打字迅速,上面教练督促还未停,坐在下面的她就已经一字不差地将教练的叮嘱转换成了文字,分享到了微信群中。学霸就是学霸啊!

黄丹枫(新国大亚太EMBA 22班,戈10B队队员)

台湾女子在我眼中总是细声细语、无限温柔,甚而有些柔弱的。她是细声细语、无限温柔,只是绝对不柔弱。

最后一天,她肚子痛,本组的组长不得不将她送到收尾队中。吃了止痛药、喝了热水,没有多说什么,她休息了一下,就又出发了。问她怎么样,回答总是简短的:老样子,我再走走,看看情况。

风车下,娇小的背影,映着尘土微扬的沙土路,让我想起岩石缝中的小草,温柔而倔强。

杨嘉(新国大戈5B队队员、戈8领队、戈10B队队员)

她应该是最为倔强的那个了吧,毋庸置疑。

第一天晚上在营地,病了,吞了药。第二天一早问她,她说:“没事。”第二天,高温、酷热、中暑、血压升高……12个小时后,她出现在了旗门边。

三上戈壁的老戈友,用实际行动实践了沙克尔顿精神。

陈朝晖(新国大戈10B队队员,随队影像师)

她大概是我认识的第一个三更半夜练习走路,一走一宿的家伙了,也是她那些边走边拍的照片让我认识到原来新加坡清晨的街景是那么美。

戈壁行走,对她来说不是难事。回来后因为没有大感慨,居然质疑自己是不是已经不是热血青年了。其实,平淡才能长久。只有像她这样“心如止水”的家伙,才能没过几天就甩出“再去又何妨”的豪言壮语吧。

陈春喜(新国大亚太EMBA 21班,戈9C队队员,戈10B队队员)

戈9的时候,因为身体的原因她遗憾换去了C队。2015年她有点担心却又带着勇气问我:“我可以吗?”可以,当然!每个有准备的人都可以做到!

所以,她来了。第三天的时候,因为意外的生理期提前,差点放弃,最终在队员的鼓励下,坚持到了最后。

就说吧,可以的!

栾奕(新国大亚太EMBA 22班,戈10B队队员)

你相信吗?曾经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被抬进医院的她,竟是戈9A队出成绩的“前六”,是戈10B队的荣誉队长。

作为参加过戈9的老戈友,她和自己的“戈”们一起,扛起了B队各组小组长的艰巨任务,将水平参差的B队队员们,一个不差地、安全地带回了营地。

当然,作为爱漂亮的女生,她成功地将人家正正经经的围脖改造成了本土“脸基尼”,打了一个漂亮的防晒保卫战。

多想用我的拙笔,将每朵娇艳的玫瑰,一一描绘出来啊!但是往往一下笔,即觉词不达意、力不从心。可是,请相信,她们的样子,在我的心中,永远生动,一直精彩,也绝不磨灭。

后记:以上文字多是26日从敦煌飞回新加坡途中辗转时留下的,带着戈壁的温度。 SHax6oe/BLvVLu8rhmY7NjDd7XYdoKcMdS/1yrzI1KPnz8GYXxFjcvOF/ib8fC2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