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5章 |

什么是激励

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只会降低不满。

每次讲激励理论的时候,我都会先讲一个故事。

有一对很老的夫妇,他们决定不再做任何工作而去享受生活。为了享受生活,安度晚年,他们决定选一个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去住。两位老人就在城市里面找,终于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房子很漂亮,也很安静,打开房门,外面就是社区最大的一片草地,房子的窗户面对的是社区里最漂亮的一棵大树。两位老人拿出所有的储蓄,把这个房子买下来。可是等他们搬进去住的时候才发现买错了。为什么买错了呢?因为这块草地和这棵树是这个社区唯一可以让孩子们娱乐的地方,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聚集在这里玩耍,非常嘈杂,每天都是吵吵闹闹,喧喧嚷嚷。两个人就难过了,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显然这里不是他们想要的地方。两位老人该如何办?

有些人回答说跟小孩一块玩,融入孩子当中去。这是一个方案,但是老人没有体力且喜欢安静。一些同学更大胆地假设把树挪走,我们知道这是公共财产,做不到。还有同学说把房子租出去,再另外找个安静的地方,这个方案对花光积蓄的他们来说应该是比较难的。更有意思的答案是养一条大狗,把小孩吓跑,虽然这是一个方案,但显然这个方案是不会被采纳的。

我们看老人怎么做。

小孩子来了之后,他们就把房门打开走出来,对所有的小孩子说:“孩子们,你们太好了,你们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我必须有所表示,我决定给每人一块钱来表达我的谢意!”拿到一块钱,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就来更多的小孩。老人又走到小孩当中说:“我实在是太老了,我很想跟你们在一起,你们给我的快乐太多了,我应该有所表示,但是我的钱不多了,我只能给每人一毛钱。”这个时候昨天拿到一块钱的小孩就火了,昨天的快乐值一块钱,今天的快乐值一毛钱,这些孩子们认为不公平,决定不来了。还有一半人觉得一毛钱也不错,第三天还来。老人又走到大家面前说:“我真的是太穷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一分钱。”这一下,小孩子全都生气了,因为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快乐才值一分钱,他们都决定离开。老人的目的达到了。

这就是激励,激励就是让人们自己做出选择并愿意付出。本来到这块草地来玩是这些小孩的娱乐,其实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但是老人成功地把小孩子的娱乐变成工作,因为他付费给孩子们,付费让娱乐变成工作。一旦变成工作了就会讲报酬,报酬就要讲合理性,当报酬越来越低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不公平,就做出选择。

把工作看成是游戏,这个时候人们就会投入和愿意付出,因为这是他喜欢的东西。

这个故事里大家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当每一次我拿这个故事的问题来问询大家的时候,几乎所有答案都是把树移走、搬家、养大狗。这就提醒我们,当我们给出这样答案的时候,说明我们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没有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从孩子们的角度看,这三个方案都不是有利于他们的。这也是大家没有找到答案的原因,就是因为从自己的角度去寻找答案。这个故事提醒大家,激励一定站在对方角度去做,不能从自己角度去做。你站在对方角度去做,你就要问:怎么使这些小孩子愿意离开呢?只要这么想的时候,激励的方法就是对的。

这就是激励的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激励一定要想办法让工作变成游戏;第二个角度是激励要永远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做,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这两个问题也是激励的核心。 /xLNAQ4Jji1DqFWLS1D77gbpaCnxEavfjELwj2LgkPFUDYgr7Unbc+CrBPrACOE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