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2 小心“尖角效应”

说到影响力,相比“光环效应”而言,至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那就是“尖角效应”。它发生的方式与“光环效应”类似,但是引起关注的是人们不喜欢的特征。

以一双邋遢、没有擦干净的鞋子为例。鞋脏了是一件大事情吗?谁又会在意你有没有擦过鞋?可惜答案是,这是一件大事情。很多很多的人都会因此把你看扁了。正是由于“尖角效应”,他们可能会认为你懒惰、小市民或者缺乏对细节的关注——而所有这些罪名竟然皆源于那双脏鞋。

再说开会迟到,迟到有那么糟糕吗?不就是几分钟吗?可是,事实上迟到真的影响很大。很多很多的人会给你记上一笔。由于“尖角效应”,他们会进一步推断出你不恭敬、缺乏专业素养、没有条理。

这种毫无根据地放大某人所不为你喜欢的特征,仅凭臆断把其他属性归咎此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模式化”和“偏见”所形成的方式。它不仅仅是涉及肤色、种族、性别、文化、年龄、宗教和性别等偏好,也可以是关乎身高、体形、面貌颜色、穿戴某种特定的服饰或不正确地使用刀具。

我们把不喜欢的特征或行为联系起来,然后再去为证明这种模式寻找证据。这并非故意,它常常是我们无意识的行为。

和“光环效应”一样,“尖角效应”也有很多个人偏好,但是常常容易被人诟病的有:小到电子邮件中的拼写错误,大到没有起身迎接,甚至于握手时软弱无力。因此,我们再次提醒大家,如果你想在初次见到某人时最大限度地提升第一印象,那么不妨把可能引起“尖角效应”的行为降低到最低水平。

提前构建他人对你的认识

当你知道自己将遇到某人时,这不仅仅是一次偶遇,你有很多机会可以提前构建他人对你的评价。如果你不去提前准备,他们对你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已有的评价。在商界,人们评判你,很可能是揣度你的身份地位,依据你所做的工作,或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你的故事。在面试中,可能是依据你的简历;在会议中,则可能根据你之前发的邮件。在社交聚会中,人们则根据他们所了解的你的兴趣爱好以及你交往的圈子来形成对你的评价。一旦你知道自己的名声原来在见面之前早已传播,你就可以提前规划。想想自己在哪些方面可以改变别人对你的评价。充分发挥你书面沟通能力的优势,但切忌自吹自擂,通过专注你的强项把可能的弱点最小化。 l4Et3zMYhk8P7LjYtqtzZYbfhwe6mmNylFQFzqJoeqNGkGCdihLrBNMJLshuLd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