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印度的制药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对我国制药业造成冲击。不少业内人士甚至惊呼,印度制药业已经成为我们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中印两国的制药业在制造能力上都已进入世界大国行列,尤其是大宗抗生素的生产,两国基本能左右国际市场行情;两国都是世界上非专利药物的主要生产者。目前,中国能生产1400多种原料药、4000余种制剂产品、8000余种中药,并且在维生素、解热镇痛药、激素类药物、青霉素及β-内酰胺类药物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印度能生产的原料药超过400种,印度的民族药总数也超过1000种,在磺胺类药物(如新诺明)、部分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部分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中国在全面推行GMP,有1800余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而印度医药工业也拥有良好的设施,有20多家制药商得到美国FDA的合格认定。在成品药出口方面,印度将继续领先。下面从不同侧面对两国的制药工业做一详细的分析比较。
印度制药业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印度生产的药品可以销售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1996年,印度太阳制药公司收购了美国底特律的Caraco制药公司,进入了美国市场;南新收购拜耳的非专利药子公司Bayer Basics,进入了德国市场,该公司在海外6个国家建有制造厂。这些印度公司在世界医药市场上的影响力高于我国企业。
中国的药品也可销售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附加值较低的原料药。我国的制剂很难走出国门,多年来西药制剂出口一直徘徊在10亿美元左右。在药企的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上,中国也落后于印度。中国虽然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少数合资制药企业,但是很少在资本市场收购或兼并发达国家的制药企业,也很少直接投资西方国家,我国甚至没有在印度建立药品生产与经营企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缺乏既懂技术、懂管理,又有良好外语基础的复合型人才,阻碍了中国制药企业走向世界。而印度相对发达的教育事业为其储备了数量巨大的科技人才,其中3500万英语熟练的人口,使印度制药企业到海外兼并或收购当地企业时,与当地人很容易沟通。而中国制药企业打入世界市场,往往采用传统的出口贸易方式。二是中国缺乏对国际市场资本运作法律法规的熟悉与了解。
为了培育民族制药业,多年来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1970年,印度颁布的《专利法》,确认了程序专利(给予某一用以制造合成药物的程序以专利),但并未确认产品专利,即对于食品、药品的物质不授予专利,仅对制造方法授予专利。这鼓励了印度制药企业大量仿制药品替代进口。中国在1985年制定了第一部《专利法》,出于同样的原因,中国的《专利法》也只对药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保护,并没有对药品本身进行专利保护。1994年印度加入WTO后意识到,专利法必须符合国际准则。太阳制药公司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西普拉公司已经开始在美国独立研发的药物。可以看出,印度正在向高端的专利药物领域进军。
2009年9月,中国医药产、学、研三界近200位代表参加了中国抗生素60年高峰论坛,论坛上,中国医药企业普遍表示看好印度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并表示力争早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2009年9月28日《医药经济报》刊登的一篇文章,分析认为本来中印两国制药产业历史国情、产业企业硬件、研发水平和发展时间都差不多,甚至中国制药产业还具备更多的先天优势,但是经过多年发展,印度已经产生了如南新、Dr Reddy、西普拉等大型制药企业,且研发创新水平飞速提高,国际市场地位日益提升,而中国制药企业至今还处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内部低价竞争阶段。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印医药贸易摩擦不断,以青霉素工业盐反倾销案为核心的一系列贸易纠纷,涉及的相关产品贸易额动辄上亿美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国竞争的激烈。在印度医药领域不知不觉中崛起的同时,我们不能犯“恐慌综合征”。
一是用仿制药进行原始积累,“仿中有创”。印度抓住那些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或即将过期的专利药的仿制和创新策略,为其快速崛起积累了原始资金,并赢得了绝佳的机遇。仿制药做大后,印度药企则开始考虑投资开发创新药,完成了由仿制到创新的过程。多年来,我国的药品生产也同样以仿制为主,与印度不同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药企的仿制更多地表现为低水平的改剂型几乎很少有创新可言。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药品仿制的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我国制药企业应该用两条腿走路,仿创结合,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尽快完成从单纯的仿制到“仿中有创,自主创新”的角色转变。
二是及时进行产业升级。在制药界,典型的“印度模式”所代表的方式是,大部分企业先做普通原料药的生产,然后转型做特色原料药,最后拓展制剂生产领域,直至介入新药研发领域。从中间体到原料药再到制剂,由低附加值的原料药出口转向高附加值的制剂生产,这是中国绝大多数药企已经或正在走的路,但中国一些药企并没有像印度那样及时进行产业升级,必将导致后劲不足,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低下。
三是有效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制药企业开发国外市场的经验不足,难以将制剂产品打入欧美发达国家。而印度制药企业采取与目标市场的本土药企合作的做法,从而克服了这一难题──通过欧美经销商组织和主要的非专利药公司建立联系,利用合作伙伴的销售渠道经销自己的产品;与跨国公司进行新药研发合作并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资源。同时,为进军发达国家,印度一些有实力的药企主动收购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利用其成熟的品牌、对当地法规政策的熟悉程度、某些产品的特许经销权和本国销售渠道,整合延长自己的产业链。而中国制药企业打入世界市场,往往采用传统的出口贸易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药企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制药业需要确立适合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与最先进的制药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带动整个企业理念的发展、设备的更新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
四是重视人才培养。印度制药企业通过高薪吸引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据悉,印度制药企业的技术人员工资相当高,而且印度属于英语系国家,具有语言上的优势。中国的人才问题则主要表现在:缺乏既懂技术和管理、又有良好外语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工资较低也直接导致了难以留住高层次人才。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担当公司管理和业务骨干;二是借鉴别国经验,大力实施海外机构人员本地化战略;三是通过提高待遇,给予高素质人才更多的机会,使他们愿意留下。
中国制药业发展离不开与国际制药强国的竞争,同时还要和印度这样的后起之秀角力,我们不能畏惧,更不能惊慌,关键是了解自身特点,并以此制定明确的目标,有准确地发展定位。只有如此,才能在国际药业版图上圈上属于自己的地盘。
在过去30年里,西普拉、南新和瑞迪博士实验室等印度仿制药生产商通过在药品定价上与西方跨国公司展开激烈的竞争推动了该行业的转变。这不但对该行业,而且对消费者也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使患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处方药的印度仿制品了。印度2005年在成品仿制药出口市场所占的规模为40亿美元左右,远远超过了中国同期的3.80亿美元。
1. Ranbaxy Labs
2. Dr. Reddy's
3. Sun Pharma
4. Cipla
5. Glenmark
6. Divis Labs
7. Lupin
8. Nicholas Piramal
9. Biocon
10. Wockhardt
11. Cadila Healthcare
12. Jubilant Orgaosys
13. Matrix Lab
14. Aurobindo Pharma
15. Torrent Pharma
备注:按照2009年年底孟买证券交易所市值排名。
1961年南新在新德里注册成立。
1988年南新的工厂获得了FDA的认证,得以向美国出口原料药。
1992年与美国制药业巨头礼来制药签订了市场协议,这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1993年南新在中国广州成立制药合资公司,这是第一家在中国成立制药公司的印度药企。
1995年收购了总部位于新泽西的Ohm实验室,从而拥有了在美国市场的第一家制造工厂。
1998年南新开始以自主品牌在市场上营销非专利产品。随后在巴西开展营销业务,为其开拓拉丁美洲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得到FDA批准,在美国推出了首个自己的产品──抗生素头孢克洛。
2007年8月16日南新第三个研发中心落成,印度总统卡拉姆亲自出席了揭幕典礼,他对南新为印度制药业和印度赢得的荣誉予以充分赞赏和肯定。
2008年6月,日本著名药企第一三共购买了南新约46亿美元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