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用愿景和努力付出别人3倍的努力

山中: 无论是从事研究还是做人,想成功的话都需要Vision和Work hard,学到这个之后,我在美国的研究所里做了差不多其他研究者3倍的实验。我认为实验的次数做3倍,研究本身也就会比别人快3倍,所以在进行一个实验的时候,我就利用等待的时间去做另外一个实验,尽量把时间表安排得满满的。实际上这样做了,也没有觉得疲惫,而且研究本身也的确有很快的进展。在大学时代,我一边学习医学部的课程,一边参加了橄榄球队的训练,为了让学习和训练都能顺利进行,我当时总是琢磨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进行学习。可能是这种习惯让我的实验更加高效。

稻盛: 您在学医的时候也做到了兼顾橄榄球队的训练啊?真是了不起。我在家里基本上什么也不做,而在工作上则是完美主义者。带着完美主义的想法活着,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习惯了也就不会感到辛苦了。

山中: 以前我自己动手做实验,无论多么复杂的实验,多么困难的研究,我也不会感觉疲惫,而现在虽然是个很小的研究所,但我作为所长要把握研究的方向,维持研究所的运营,所以现在更像是个经营者。每天都需要自己做出一些判断,也经常会为如何进行判断而困惑。稻盛先生从技术人员成为经营者,而且迄今为止也做过了无数的重大决策。我很想请教一下,您都是怎样对待困惑,如何进行判断的呢?

稻盛: 只要决定了的事情我就不会困惑。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从来不会去想“会不会成功啊”“好担心啊”。这在1984年成立第二电电(现在的KDDI)的时候是这样,在2010年答应就任JAL会长的时候也是这样。责任非常重大,这个我知道,但从来不会去疑惑或心怀不安。

山中: 您太了不起了。

稻盛: 如果中途疑惑了,或者头脑中存在一丝担心,那可能就很难取得成功了。祈祷的事情,如果没有纯粹无杂念的心,那就不会有结晶,自然也就不会成功。不过在做出决断或决定之前,我会花上很长时间非常谨慎地进行自问自答。比如说设立第二电电的时候,我不断地问自己这个问题:“动机是否至善,私心是否不存?”动机是否至善?也就是说做这个事情,是否符合世间大义。就这么严肃认真地问自己的内心。

山中: 私心,也就是得失?

稻盛: 私心是否不存,是在告诫自己不能为了自己的得失而行动。自己是不是为了自己的名誉,或者金钱上的利益在思考问题和行动呢?是不是真的在为社会谋利益、为他人谋利益?我想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间大义的支撑,我才能拼命地去把决定的事情做好吧。

山中: 太伟大了。 rCDTwyWdyOqsY6dshJwnTe+8fspBIaFVpQ1OCNPoPZ613i1DUatoYTo2dvGcYV3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