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父亲那里遗传的制造精神的灵魂

稻盛: 从刚才的谈话中,我感觉我们有不少相似之处。我出生在鹿儿岛市的药师町(现在的城西),我父亲也曾经经营一家小小的印刷厂。对我来讲,我的制造精神的原点,就是在这个小作坊里辛勤劳作着的父亲的身影。父亲是1907年出生的,可能应该跟山中老师的祖父是同年代的人吧。

山中: 嗯,祖父应该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出生的。

稻盛: 我父亲只是小学毕业,之后在一家印刷厂做学徒工的时候,印刷厂的一个纸张供货商看好父亲的技术和认真劲儿,就把一台旧印刷机低价转让给了我父亲。在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就以“稻盛调进堂”这个商号办起了自己的印刷厂。然而在经商的才能上,可能还是我母亲更胜一筹。父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实人,技术非常精湛,但没有什么欲求,对什么事情都十分慎重。他以“与其做大,不如做强”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尤其不愿意借别人的钱财。他从早到晚不停地忙碌,透露出一种工匠精神,即便是通宵达旦,也坚决遵守交付期限。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觉得我从父亲的背影当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山中: 那的确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环境。

稻盛: 现在想想,其实父亲的手还真的是很巧。因为是工厂,从早到晚印刷机都在不停地运转着,而就在印刷机的旁边还有一台叫作自动制袋机的机器,是用来制造纸袋子的。记得那是一台带有比较长的回转传送带的机器,从这边将薄薄的纸放进去,传送带就不断地向前运转,最后从那边就出来纸袋子了。说起来简单,实际上那是一台非常复杂的机器。因为是昭和初期,所以我想在当时应该是一台比较新式的机器,但父亲还是能非常熟练地进行操作。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在工厂里到处乱跑,所以也是一直看着父亲劳作的身影长大的。

山中: 工厂对小孩子来讲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我家的工厂以前是做缝纫机零件的地方,所以有各种各样的工具。记得我经常偷偷地将它们拿出工厂带到家里来,用来拆钟表、收音机什么的。还有,就是现在几乎是很难想象的,当时记得一些很危险的药品都是随便放在工厂里的。

稻盛: 是啊。现在想想当时那样的工厂的确是很危险。记得当时我也是很喜欢看那个自动制袋机的传送带咕噜咕噜地转,所以经常站在那里看。但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的话,那也是一台很危险的机器。扁平的传送带不断地转动,将本来在下面的纸张带到上面去,然后带动上面的滑车也转,主轴承就“嘎”的一声也跟着转起来,然后再转到下面来,当时看着机器这么转,觉得很有趣。因为发动机上面比较暖和,所以在冬天我总是会坐在上面(笑)。当时那些机器也都没有盖什么盖子、罩子什么的,所以如果被卷进去了,那肯定就是很大的事故。

山中: 昭和初期的印刷机器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呢?还是靠工匠一个字一个字地用手来摆放活字来印刷吗?

稻盛: 是的。用铅做成的活字,按照要求摆放整齐再来印刷的活版印刷。我觉得父亲当时的嵌字技术也非常高,能正确地使用各种各样的机器,机器出现故障的时候还能够自己来修理。可能是因为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大学的时候虽然我学的是有机化学,但因为对机械工学也很喜欢,所以还去学了机械工学方面的课程。也正是有了这些学习,我也能自己进行机械绘图,而这在京瓷创立初期的时候帮了大忙。

山中: 所以说您也能自己制造机械吗?

稻盛: 嗯,为了制造新的陶瓷产品就需要新的机器设备,而机器设备价格很贵,按照当时的日元也需要几十万,创业初期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所以只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了。

山中: 那真是很了不起。

稻盛: 所以说继承了父亲的血脉,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

山中: 我的父亲也是这样。以前的日本人基本上不论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动手来想办法解决的吧。小时候我一直非常崇拜什么都会干、什么都能干的大人。现在,虽然我自己很少亲自动手做实验,但实际上还是想什么事都自己动手做一下。

稻盛: 制造业真的很有趣。我一直认为通过产品能够体会到生产者的心。粗心大意的人制造的产品也会比较粗糙,而细致的人制造的产品就会非常细致。这也是我从父亲工作时的身影里面学来的。记得在进行陶瓷研发的时候,我总是对部下说“请大家一定学会聆听产品的声音,它们在对我们说话”,也就是告诫大家在制造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聚精会神,如果不这样,就不可能制造出好的产品。这种勤奋和细致,我想应该是父亲传给我的吧。 Rt+24XgYTX7czds9RAjV3w7YKw2OkBYulee8n8pZQFCGZIARHzUuh4S268lMaF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