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个不安:在市场竞争中我们到底靠什么活着?

市场竞争是企业最为致命的话题,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在市场中获得自己的生命力。德鲁克先生明确地告诉我们:企业就是创造顾客;企业只有两个功能——营销和创新。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地理解顾客的价值,企业需要不断地通过营销和创新来体现顾客的价值,这样才能够在市场中存活下来。那么中国的企业又做得如何呢?

我们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对顾客价值的定位上

图1-1 家电企业不同阶段的竞争要素

1994年,我开始关注消费市场,之后一直关注最具市场化程度的中国家电行业。由此我得出了这样一个坐标,如图1-1所示。

这是追踪中国家电行业10年变化得出的一个结论。我们可以在这10年间看到不同家电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取得的成就:1980~1985年,价格是市场的关键要素,这个期间长虹、康佳做得很好;1985~1990年,质量是市场的关键要素,格力、新飞、容声做得很好;1990~1995年,服务是市场的关键要素,海尔做得很好;1995~2000年,速度是市场的关键要素,海尔、美的、TCL做得很好;2000~2005年,创新是市场的关键要素;2005~2010年,国际化、全球化是市场的关键要素,目前表现较好的是海尔、格力和美的。企业的营销就应该是与市场的各个时间段相匹配。我们看到海尔、海信、美的、创维等在相应的阶段把握住了相应的要素,因而一直处在领先的地位;而长虹的被动就是因为过长停留在价格这个时间段,造成了现在的结果。但是,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在今天还是以价格、质量和服务来存活,而这些要素却是20世纪90年代顾客价值的要素。

无法在实现顾客价值的关键点上有所作为

企业赖以存活的空间不在于企业自身,而在于顾客价值,也就是说,你能在实现顾客价值的哪一个关键点上有所作为,这一点就是企业的生存空间。我可以用一个很老的案例来说明这个观点。实际上,今天成功的企业都表现出了强劲地实现顾客价值的能力,比如IBM的“服务转型”。1996年,郭士纳就非常清楚地定义了IBM的电子商务管理目标:使企业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增加企业整体的运营竞争力——而不是单个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这样一个概念出发,郭士纳带领IBM开始了著名的“服务转型”。郭士纳以自己做服务和消费品的经验,为IBM指出了一个新的逻辑:技术与功能都不等于客户价值;创造价值的关键点在于提供解决方案,在于用户如何用这种设备去创造出商业价值,而不是完全在于技术本身。这一主张是划时代的,因为这等于指出了微软、英特尔这批公司的“死穴”:微软和英特尔等高科技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是工具效率,而IBM提供的是提升客户价值的解决方案!到2001年,IBM的服务收入达到349亿美元,占总收入的42%,首次超过硬件销售而成为IBM的第一收入来源。IBM在为顾客提供解决方案这一点上最能够提升顾客价值,所以到了2004年,IBM干脆直接放弃硬件业务而专心全力开发增值服务,从而保持了持续增长。解决方案成为了IBM的生存空间,借此IBM也获得了市场的空间。中国的许多企业还处在与顾客对立的状态,它们甚至并不知道它们的顾客是谁,更不用说顾客价值的实现了。我内心深深不安的是,我们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而时代已经走进新世纪的下一个10年了。 Wvf5H1tBUdlTyLz9mJUquALZ51fFwY7W/iBZrLxumeKws6iyQvAg6TDo/EE7CDm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