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我一直想不通的现象:为什么曾经非常发达的两个地方在今天相对于发达地区有些滞后?一个是晋商所在的区域,一个是徽商所在的区域。当我看完山西王家大院和常家大院之后,我有了一些不同的思考。
晋商的成功自然有很多原因,不过我自己在山西的感受,有两点深深地打动了我。一是看到常家的家训,知道在晋商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学而优则商”,晋商是标准的儒商。他们要先求学,真正具有了学问,了解了做人做事的事理,明白外物的逻辑,才可以去经商。因此,在那个时期,学识和做人的准备都优异的人才可以去经商,这一点保证了晋商基本素质优秀,而如此的基础自然可以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二是到了平遥古城,在“日升号”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制度安排”。想不到在今天谈论的期权、股权、薪酬和绩效,在这里已经是非常成熟而有效的管理制度了。大掌柜的子孙都可以承继他的股权,这使得所有的掌柜都非常忠诚,而且忠诚一辈子,几代人都要忠诚。“日升号”用的所有管理方法,甚至超出我所学到的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晋商能够非常富有而且影响深远的原因,也许可以从时代、环境去寻找原因,不过我更倾向于以下两点:深厚的学而优则仕的文化底蕴、明确而坚守的绩效分配制度。
但是,为什么到了现代晋商反而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呢?这也是我站在宏大的王家大院想到的最多的问题。在看介绍和听讲解的时候,给出的最多的答案是战乱开始。从环境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绝对的原因,因为战乱,导致晋商开始衰落。但是如果还是这些优秀的人,还是这样的绩效激励制度,为什么环境改变后就无法有所作为了?重要的原因也是更深层次的一个原因,就是晋商离开了现代化的进程。当晋商依然在茶马古道上运输商品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在铁路和轮船上前行。晋商之所以衰落,和中国文化在商业体系走到现在还这么弱的根本原因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离开了现代化的进程和现代的技术。其实在研究中国管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管理技术的现代化问题,这是根本性的问题。如果在现代化的领域没有任何建树的话,把理念说得再好,再努力付出,也不会得到很好的结果。
从基本假设层面来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引,即使在今天,面临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这些基本假设还是给我们以支撑。从价值观方面来讲,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人们也已经非常清楚价值取向上应该如何判断,应该怎么融合与世界的交流。但是人为饰物的层面,我们却非常弱,基本假设和外显价值观无法在人为饰物这个表层体现出来。基本假设和价值观最终要表现为人为饰物,没有最后的这个载体,文化不可能体现出来。文化需要载体,需要一个产品,一个物化的东西,才可以被人们感受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当中缺乏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理念,不是习惯,而是物化的产品。晋商时代,因为银票、因为茶叶,这些物化的东西承载着文化,影响甚远,成就了晋商的辉煌,但是当技术成为载体的时候,晋商没有和技术组合在一起,没有了技术与产品作为载体,也就没有晋商强大的精神理念的载体。其实晋商就是这样衰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