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化之义

从1967年到1973年,霍夫斯泰德在IBM公司这家大型跨国企业中进行了一项大规模文化价值观调查。他和他的同事们对IBM公司的各国员工先后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用20种不同语言在72个国家发放了116000多份调查问卷并回收了答案。调查和分析的重点是问卷回答中各国员工价值观上表现出来的国别差异。

1980年,霍夫斯泰德根据这项历时多年的调查研究,发表了《文化之重》(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 in Work—Related value),提出了能够对企业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差异的四个指标,即权力差距可接受程度的高与低、防止不确定性的迫切程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及男性化与女性化。他认为,这四种文化指标或因素对于管理中的领导方式、组织结构和激励内容,将产生巨大影响。后来,霍夫斯泰德又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加入了“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这一指标。

首先,对企业领导方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及“接受权力差距的程度”。他认为,美国是个人主义至上的国家,因此美国的领导理论以领导者追求个人利益为基点。然而美国的领导理论并不适用于第三世界各国,因为这些国家属集体主义社会,职工关心群体,希望从群体中得到保障,并且愿意以对群体的忠诚为酬报,而“接受权力差距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实现职工参与管理的情况。法国和比利时“接受权力差距的程度”很高,因此人们通常没有参与管理的要求。而美国“接受权力差距的程度”处于中间状态,因此企业中存在参与管理,但有一定限度。

其次,对企业组织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接受权力差距的程度”和“防止不确定性的迫切程度”。这是因为组织的主要功能,就是分配权力以及减少或防止经营中的不确定性。法国“接受权力差距的程度”较大,又迫切要求防止不确定性,因此倾向于“金字塔”式的传统层次结构。原联邦德国虽有较强的防止不确定性的心理,但“接受权力差距的程度”较小,因此注重规章制度。美国、荷兰、瑞士等国接受权力差距的程度处于中间状态,因此在这类国家中是各种组织并存。

最后,对企业激励内容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防止不确定性的迫切程度”和“男性化与女性化”。对于美国这样个人主义程度很高的国家,激励方法多从个人出发,以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获得尊严作为激励的主要内容。而对于日本这样集体主义程度较高的国家,激励就需要着眼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过分奖励个人往往行不通。美国人倾向于“男性化”,所以适于将风险性目标或高竞争性任务作为激励的内容。日本和法国虽然也倾向“男性化”,但“防止不确定性”的心理较强,因此分配一种无危险才安全的工作岗位就成了激励因素。荷兰和北欧各国的价值观倾向于“女性化”,防止不确定性的心理又较强,因此应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激励因素。

通过大量研究,霍夫斯泰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管理不是处理具体的东西,而是处理对人有意义的“信号”。这种信号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此文化渗透于管理和组织的全过程。

因此,我们不得不回归到文化的认识上来。文化从定义上来说是非常丰富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甚至不同的时代,对文化都有着不同的诠释,但是在所有这些诠释中,最可以让我们理解文化内涵的定义是:文化是人群为了生存而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方式。这个定义非常明确地界定了文化,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

文化是生存方式并无高雅低俗之分

一个朋友讲述了他的经历。1988年他到美国去求学,生活了一段时间,决定开始谈恋爱。同事介绍了一个女生给他,晚上两个人约会,聊得很开心,到了很晚时候,他送这位女生回宿舍,路遇一个红灯,因为已经是深夜同时路上并没有任何行人和车辆,他为了赶时间,就没有按照信号灯显示的情况驾驶,结果这位女生因为他不遵守规则这一点放弃他。之后的日子里他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一直到2000年回国,国内的朋友又给他介绍女朋友,两个人也是聊得很不错,同样是到了深夜,依然是他需要送女生回家,也是同样遇到了红灯,同样是没有车和行人,但是这一次他习惯了按照信号灯的显示来行动,结果是这位女生认为他太古板,选择放弃了他。他发现自己都没有做对,如果他刚好做了相反的行动,结果一定会不同,其实这是两地的文化所导致的人们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文化就是这样,也许很多人无法说清楚文化是什么,但是人们很清楚如何生活,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行为符合文化的要求。在美国文化下长大的人,会更关注自我实现、实用主义以及挑战自我;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下长大的人会更注重融入集体、组织实现以及如何符合大家的要求,这些不能说好与坏,只是必须符合文化对于大家的要求,因为只有符合文化的要求,你才可以存活下来,也就是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

因此,这就要求人们以文化认知来生活,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或者意愿来生活,因为后者是无法做到的。在现实生活里,一些人之所以觉得无法与世人融合,觉得与社会格格不入,更大程度上是文化上无法认同。很多时候人们会认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但事实是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就如今天很多人并不喜欢这样快速生活但是又不得不快速生活一样,因为今天的生存方式就是快速的变化,技术的巨变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需要每一个人去适应。文化既然是人群的生存方式,也就不分高低、不分好坏了。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西方的文化较之东方的文化会好一些,其实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知。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误解常常存在。2007年前后有一个现象非常有意思,这个现象就是被称之为“学术超女、超男的于丹和易中天”,因为于丹和易中天两个人都是大学教授,又因为是被众人追捧的明星,加上探讨的是《论语》和《三国》,结果很多人开始评论,一部分人喜欢,一部分人认为太庸俗了,没有品位,没有文化,甚至有10位博士联名抵制,公开批评,媒体上大大热闹了一阵子。该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呢?其实之所以出现这个现象,就是因为人们习惯认为文化有高雅、低俗之分。认为大学教授谈论的《三国》和《论语》,就该是高雅之说,而不应该成为通俗的明星,成为通俗的明星就不该是大学教授,也不该是国学。

但是,如果真的了解文化,就该理解于丹和易中天的方式恰恰是中国人现在能够重回《论语》和《三国》状态的一个最合适的方法,而不是其他教授所追求的学术性论文和演讲,也不是那种研究性的论文以及自己的见解。于丹和易中天选择了公众看得懂、听得懂的方式,他们之所以成为学术明星,是因为他们选择的方式就是现在的人群的生存状态。如果没有他们,可能还没有这么多人在这样短的时间重新去谈论和学习《三国》、《论语》。如果我们仅仅用学术研究的标准来理解这个现象,认为教授就应该做学术研究而非迎合公众的口味,认为研究论文就是专业的、学术的,而目前于丹和易中天的方式就是太庸俗了,这些看法本身是极其错误的,因为文化没有高雅、低俗之分,文化就是一种生存方式。很多读书人觉得自己生活的状态不好,认为自己不该活成这个样子,但是如果读书人自己习惯性地把知识和专业变成与生活有着一定距离的状态,自以为这是维护学术的专业性,维护知识的高度,那就离这个时代远一点,当然也就陷入了非常郁闷的状态。因为文化本身并没有区隔距离,而是读书人自己区隔了自我与环境的距离,所以会有怀才不遇的感觉和境遇。对于那些强调精英、品味、学位的人,我一直反复强调还是回归到环境中,不要把自己抬高,这样反而显得没有文化了。

文化是对环境的认同并不等同于知识

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着“真实的文化意义”,我用这个说法,是因为改革开放让中国开始融入国际环境,正是因为改革开放让中国能够认同并利用国际环境,正是因为改革开放让中国能够加入WTO,能够站到世界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所以当中国人能够改革观念融入环境的时候,中国也具备了今天全球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而且也正是这样,中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并且得到世界的认知和认同。如果我们把文化看成是一个非常独立的状态,不明白文化就是一种理念、一种生存方式,就是对环境的认同和认识,那么中国就不可能融入全球,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竞争力。1979年的中国从经济上开始腾飞,更多人认为这是中国成为经济强国的起点,但是也正是这一年,中国开始开放自己,开始以全球的视野来看待自己和他人,开始融入世界并利用世界发展的机遇来发展自己。一方面中国的企业融入国际分工中,另一方面中国市场融入更多的跨国企业,这些努力让中国了解了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所以我更认为这是中国成为现代文化强国的起点,而这也正是文化定义给予我们的又一层含义。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容易了解文化的意义。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我所认识的一位顺德的老板,决定收购一家软件开发企业。他去北京收购的时候,希望我和他一起去,我同意了。当我们到了北京的时候,这家公司安排文员到机场迎接,我发现这个文员是一名博士,到了公司才发现从行政主任到总裁,直到董事长都是博士。在会议室里交流了很长时间之后,我明白这是一家拥有很多博士的软件公司,在人力资源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只是经营上出了问题,所以需要把公司卖掉。在闲聊的过程中,顺德的老板朋友开玩笑说:“陈老师,您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请您来了吧!他们都是博士,您是博导,您一搏,他们就都倒了,而我只是小学毕业,我搏不倒他们!”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是的确说出了问题的实质,小学毕业的老板,比起博士毕业的老板,因为前者更能够认识环境并利用环境,所以获得了更大的成功,而后者相比之下没有获得成功。也就是说,有知识和有文化并不是一件事情,只有能够认识环境并利用环境,才是有文化,单单是有博士学位,也只能够说明具有知识而已,并不能够以此就认为拥有了文化。

常常有学生问:“为什么这个老板没读过书,还赚了那么多钱?我把博士都读完了,现在要去他那儿面试,要由他决定要不要录用我。”这些学生觉得很郁闷,遇到这个问题,我往往会很认真地和学生们分析文化与知识的区别。其实学习到博士阶段,只能说明具有了一定的知识,但是有知识并不等同于有文化,因为知识只是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但并不能保证我们可以以此而生存得很好,相反,很多人因为掌握了知识,反而更加远离现实社会,更多地评判社会,批判社会,以致于让自己无法融入社会,这恰恰是因为知识远离了文化。文化则是一种生存方式,具有文化的人,能够认知并认同这个社会,寻找到社会认同的生存方式。也就是说,有文化的人能够知道环境要什么,能够适应环境,并可以利用和创造环境,这就是文化和知识的不同之处。这个老板可能没有博士读的书多,没有博士的知识多,但是他很了解环境,并且能够找到自己适应环境的生存方式,取得成功;对于博士而言,虽然拥有博士学位,但是并没有完全了解环境,也就没有找到适应环境的生存方式,因此目前只能够交由没有读多少书的老板来判断博士的能力。大家需要知道,有知识不等同于有文化,有文化才能够被社会认同并认同社会,就如顺德的这位老板。多年后,这位老板也回到学校学习工商管理课程,因为他开始意识到环境需要知识,小学毕业已经不能够让他认识环境,更加无法利用环境,而他的文化要求他必须回到学校。这个时候,我依然知道,在一个以知识为背景的环境下,他依然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今天读书人更需要了解一件事情:很多老板在先有文化之后来学知识,这样他们也成为既有文化又有知识的一个阶层,竞争力更加强大,因为他们再一次寻找到适应今天环境的生存方式。

文化是群体行为而非“精英”概念

文化的定义具有的第三个含义就是,文化是人群为了生存所做的共同的努力,而非个人或者精英所做的努力。在这一点上更需要我们正确的理解。因为大部分情况下,人们会认为“英雄创造历史”,“精英代表文化”,这些认知是一种误解。很多时候,推动文化变革,或者更新或创新文化的时候,的确是英雄或者精英起着决定的作用,但这仅仅是启动的作用而已,形成文化的过程一定是群体行为的共识过程,如果英雄或者精英的认识无法成为公众的认识并成为公众的行为,文化是不会形成的。

观察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成功的企业的文化,也许它们有着不同的经营条件、发展历程,但是却有着非常相同的特点,那就是企业文化是全员的行为共识而非创业者或者老板的文化。这些公司认为:只有把员工看成是公司的成员,员工才能真正成为公司的成员。因此,员工的参与便成了形成企业凝聚力的基本要求;也因为此,这些公司员工一同来讨论企业的发展目标,一同来探讨管理的体制,一同来实施经营的策略,一同来找寻解决企业所遇到的难题的方案,一同来分享公司的成果。如福特公司正是员工的参与,才使得公司的各项制度和计划及方法相互充实、相互协调地聚集在一起:统计质量管理方法受员工参与计划的充实;员工参与计划受参与性管理培训计划的充实;管理参与性计划受以参与性管理技巧为基础的提升标准的充实。沃尔玛公司让级别最低的雇员都能看到所有的财务报告,这个细节发出的信号是:“你是公司合伙人,我们要你像经营自己的小企业一样经营你的部门。”

这些公司做到了让企业与员工形成了共同的理念,与企业成员共同”编织”企业的共同愿景。我们可以将《孙子兵法》所总结的五种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理解为影响竞争胜负的因素,这五种因素即“五事”:道、天、地、将、法。其中,“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从“道”的意义上看,企业的员工能够具有依此为统一的意志,并为之合力奋斗,共经患难。

这些公司让员工具有了“目标认同与自我超越”的能力。“自我超越”虽然以磨炼个人才能为基础,却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创造,而不是反映观点,因此自我超越是与目标认同结合在一起的。高度自我超越的人具有共同的基本特质。他们对目标和愿景所持的观点和一般人不同,对他们来说,目标是一种召唤及驱使人向前的使命,而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构想。“自我超越”可以让人们认清当前的形势,知道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并能够把目前的真实情况看做盟友而非敌人。他们学会如何认清以及运用那些影响变革的力量,而不是抗拒这些力量。“自我超越”能够激发员工个人对于生命崇高意义的追求,企业应该以此作为其存在的目的之一。反过来,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有极大的作用。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些强大的、可以持续发展的公司都是以员工的共识来体现自己的企业文化,而不是以创业者或者老板来表现自己的企业文化。 9eKfGrH1Sbr+3500L6AX82ES9NpeYUuOPEFbiuRV+zudfdjiNfuKJIo+LxxsHB4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