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互联网生态正向移动互联网逐次转移,移动服务的机会窗口刚刚开启,如图3-3所示。微信被视为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船票,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超级应用”,媒体也好,电商也好,互联网金融也好,O2O也好,都在这个超级应用上展开。
与桌面类似,移动应用也追寻着这样一种规律:工具、渠道、平台。2013年12月20日,Winamp停止服务。这款在1997年就已经出道的知名播放软件走到了尽头。或许,这是工具时代的终结标志之一吧。
有一类工具产品的特点在于:如果只是用户和它两个角色,这类工具就很难完成什么东西。Winamp这一点特别明显,如果你不去找点MP3之类的音乐文件,这款播放器本身没有任何价值。
还有一类工具产品,需要用户深度参与。比如说笔记类产品、Office套装。不那么恰当地套用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的分法,前一类工具可视为“热工具”,后一类属于“冷工具”。热工具用户点点鼠标就可以了,冷工具需要用户开动大脑。通常来说,前者用于休闲,后者用于工作。
早年工具类软件的商业模式都是“收费”,后来有了互联网,慢慢出现了一种免费+广告或者收费的模式:功能全部有,但有广告。如果不想看广告,缴费—这也是很多共享软件走的路径。通常来说,越是复杂及越是瞄准特定人群的工具,收费的可能性越大。比如SPSS这种一般只有搞研究的人才会用的软件。复杂,意味着需要学习,学习意味着学习成本,轻易抛弃不得。特定人群意味着有特定需求,这种需求通常意义上是刚需。
但大众型的工具就不好讲了。Winamp显然是面向8~80岁的人群的,国内其实早期赫赫有名的Foxmail也有这个特点。在网络人口不过数千万的当年,居然拥有五百万用户,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但Foxmail很快沉寂了下去,今天还在用这个软件的人,怕是极少了。类似的还有一些下载工具,如网络蚂蚁、网络快车,等等。
做面向纯工具的模式很容易被大公司击溃,或者说被有其他资源的大公司利用捆绑的方式击溃。Netscape 就是非常经典的例子。纯工具开始慢慢转型,一个方向就是:成为一种渠道。有两个现成的例子可以说明纯工具转型的可行性。
第一个例子是暴风影音,作为一款视频播放工具,它非常有名。不过,2008年的时候,CEO冯鑫意识到了问题,据说他认为单纯靠这款工具而来的用户价值只有一分(如果总分是10分的话)。后来暴风影音开始进入“视频内容供给”的领域,虽然限于实力所限,能供应的内容总量上比不过优酷土豆、搜狐、爱奇艺之类,但绕开“首播”、“独播”的高额采购,大体上也能基本满足视频观看需求。在移动领域中,暴风影音这款App还可以搜到来自优酷(比如《万万没想到》)、搜狐(比如《生活大爆炸》)的独家内容,算是在搞视频聚合了。
第二个例子是迅雷,作为一款下载工具,同样非常有名。早些时候,eMule 下载更受欢迎一些,但随着盗版清理,VeryCD 转型。离开了内容的支持,纯工具就出现了问题。迅雷后来推出了“迅雷看看”的视频服务,利用迅雷下载技术,还可以支持下载。迅雷在一大堆消亡的下载工具之中杀了出来,今天的迅雷,已经不能再视其为一款“纯工具”了。
Winamp的沦落,就在于它和内容没有任何关系。用户在使用这款工具时,内容全部是自己找来的。工具升级为渠道的必经路径在于:用户利用这款工具所消费的内容,与工具本身有着利益关系。作为一件音乐播放器,iTunes就和内容供应者有着很强的利益关系—事实上,我们今天已经很少把它看成是一件音乐播放器,更多地视其为一家音乐商店。到了这个份上,工具成为了渠道,用户对其依赖度会更强。
但事情没有结束。
渠道只是单一的内容推送,尽管根据数据挖掘和分析,有可能做到所谓的精准推送,但用户的迁移成本很低,如果这个渠道不能取得垄断性优势的话—无论是在用户端的垄断,还是在合作伙伴前的垄断—被抛弃是很常见的事。但如果在这个渠道上再植入一点东西,比如,进行“社交”,那就完全不同了。由此,渠道开始向平台转化。
所谓平台,应该包括四个元素:海量端点、统一运营规则、吸聚和重组。重组是最困难的地方。微博做到了前三点,但用户与信息的重组上出现了问题,比如说,用户被太多的无关信息所干扰,他们并没有感觉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信息。微博全盛时每天要产生数亿条信息,重组不佳造成用户的困扰,平台优势就开始慢慢减弱。
当一个平台将海量信息重组得更好,然后被高频使用时,“入口”便产生了,比如说微信。这已经是另外一个话题。但我们的确从Winamp、暴风影音、微博乃至微信中,发现了这样一条路径:工具、渠道、平台、入口。进化得越深,它的优势时间就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