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0章
全球化投资和中国、印度及新兴市场的崛起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产业——全球化投资。现代社会中,全球证券组合投资正在加速成长。

——约翰·坦普顿

在第1章,我们提到股票投资的长期优势并不局限于美国,许多其他国家的投资者也通过股票投资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由于考虑到距离和外来投资者产生的风险问题,外国市场几乎全被本土投资者所占据。

但这样的情形不会再持续下去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我们目前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美国曾经是资本市场的霸主,但现在只是投资者获取财富的众多国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股票几乎占全球股票市场资本额的90%;1970年,这个数字仍然保持在2/3左右;但是如今,美国股票市场价值仅占全球股票价值不到一半的比重,而且这个比重还在逐渐减少。那些眼中只有美国市场的投资者会忽略掉世界大部分的股票资本。

世界人口、产值和股票资本

尽管全球许多国家的股票市场都在迅速发展,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势力仍然占据了绝对优势。 图10-1a到图10-1c反映了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权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不到世界总人口的15%,但其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50%以上,而世界股票资本的93%也都集中在发达国家或地区。

图10-1

图10-1 (续)

但是这种产出和资本分布严重不平衡的局面将不会再继续下去了。新兴市场的产出和股票资本份额正在快速增长,而且这种增长趋势还将持续。正如我们马上要谈到的,通信革命和市场资本化的进程将推动诸如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走向世界经济的最前列。

然而,投资者也不能过度迷信于经济增长,我们在第8章已经了解到经济高速增长并不代表较高的股票回报率。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发现,投资者对高回报率的梦想就曾经多次因为一些突发事件而破灭。

外国市场周期

过去,当美国市场走高时,外国市场通常处于衰退状态,反之亦然。表10-1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股票回报率落后于欧洲和日本,90年代迅速崛起,然后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重新跌落的过程。回报率的这些差异显示出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多样化投资组合的重要性。

日本市场泡沫

日本1980年的牛市是世界股票市场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市场泡沫。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股票的年平均回报率比美国股票的年平均回报率高出10%以上,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的回报率。日本的这次牛市如此之繁荣,以至于在1989年年末,美国股票市场价值第一次失去了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一直保持的世界第一的位置。日本这个人口仅占美国人口1/2、土地面积仅为美国4%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其国内经济几乎全部被摧毁,如今却变成世界上价值最高的股票市场所在地。

日本市场的超额回报率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外国投资,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许多日本股票价值达到了一个顶点,无法再继续上升。与美国原先的电信业巨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类似的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市盈率达到300倍以上。仅一个公司的市值就达数千亿美元,相当于世界上除少数几个国家外的股票价值总额。日本在这个时期的股票市值比起2000年美国或欧洲的科技股泡沫中的股票市值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主席里奥·梅拉米德(Leo Melamed)1987年到日本时,曾经问过东道主,监管当局怎么会容许如此高的股价呢。他们回答说:“你不明白,日本股票的估价方式正在发生着全新的变化。”那时候,梅拉米德就已经预见到日本股市的厄运了,因为当投资者将历史教训抛置一边时,那些惨痛的教训就会重新找上门来。

曾经在1989年12月超过39 000点的日经指数在1992年8月跌至近14 000点,接着在2002年又跌到了8 000点以下——这一跌幅比美国和欧洲股票市场自从1929~1932年股灾后经历的任何一次市场下跌都要严重。至此,日本股市的神话破灭了。

新兴市场泡沫

日本股市的崩溃使世界投资者的热情转移到了新兴市场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股票市场。投资者亲眼目睹了中国台湾、韩国和泰国股市的繁荣,而现在印度、印度尼西亚甚至中国也开始崭露头角。

而且,参与到这一游戏中的并不仅仅是亚洲国家,长期处于独裁统治之下,反对自由市场机制(左派和右派的观点都是一样)的拉丁美洲国家也开始走出狭窄的圈子,积极寻求外国投资,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这些国家的股权收益也备受关注。

中国也开始积极发展其股票市场。1990年 中国第一个股票交易市场在深圳开放,当时,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千上万的人们排了几天的队等待购买公司股票。另外,尽管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但出乎意料的是在上一个10年里,香港的股票投资收益超过了美国。

新兴市场就像美丽的蝴蝶一样破茧而出,准备在蓝天里翱翔。但我认为用“消沉的市场”来形容它们更加适合,投资者对这些市场的预期远远超过了它们的实际表现,就像蝴蝶在第一次学会飞翔不久后很快被小鸟吃掉一样,在投资者大规模涌入这些市场后,熊市很快出现了。

1997年标志着新兴市场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危机的开始。投资者醉心于不断发展的亚洲市场并一再哄抬股价,却在不久之后就经历了货币和股票价格的垂直下跌。1998年,这次危机越过太平洋地区,延伸到了拉丁美洲、东欧和俄罗斯。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一个新兴市场能够幸免于难。这些国家大部分——即使不是全部——的股票市场以美元计算的跌幅都至少在50%左右,有些甚至更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俄罗斯股市跌幅超过90%;菲律宾和韩国的股票市场下跌达80%。甚至是这些发展中国家中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其股市市值也缩水了70%。

严重的经济衰退打击了投资者对海外投资的热情,而且也让那些在发达国家寻求财富的美国投资者麻烦不少。随着美国股市的繁荣和美元的升值,欧洲和日本市场上的美元股票回报率降到美国以下。投资者多年海外投资积累的高额收益就这么消失了,许多人开始质疑全球化投资的正确性。

新千年和科技股泡沫

20世纪的最后3年里科技股泡沫出现,世界所有股票市场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欧洲和美国股市更是全面飘红。但是,这种情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新千年刚开始不久,科技股泡沫就破灭了,股票市场进入一个严重的熊市。所有发达国家的股市缩水50%以上:从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美国股市下跌50%,与1972~1974年熊市中的跌幅相当;欧洲和日本市场的跌幅分别为60%和63%,在2003年3月——美国股市触底之后5个月——也跌至最低,之后不久,美国开始入侵伊拉克。

当世界经济从“9·11”恐怖袭击和衰退中逐渐恢复时,美国和欧洲股市开始上扬,到2007年达到一个新的高点,但是美元的走势开始发生急剧变化。美元在1995~2001年的大幅升值以后开始迅速贬值,到2004年年末贬值幅度达到1/3。因此,那些以美元为基础货币的投资者的外国股票业绩通通超过了国内股票,与20世纪90年代的情形恰好相反。

那些在经济衰退时期业绩远远次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的新兴市场在2000~2002年的熊市中却出乎意料地表现稳定,这成为其未来良好业绩的征兆。事实上,当世界经济开始复苏时,这些新兴市场的确又一次高涨,甚至超过了其10年以前的业绩。

这些市场周期让我们对国际股票了解多少呢?没有哪一个市场会永久性繁荣,而世界市场的全球化让投资者有更多机会将他们的投资风险分散到国内市场以外的地方。

全球市场的多样化投资组合

多样化投资组合的原则

进行海外股票投资的根本动机并不是因为外国经济增长较快,从而使得股票回报率较高,这个结论或许会让许多投资者感到奇怪。我们在第8章已经谈到过,经济高速增长并不能保证高额的股票回报率。

投资者进行全球化投资的原因在于加大投资组合多样化程度并降低风险。 海外投资增加投资多元化程度的原理其实与国内不同行业多元化投资一样。寄希望于一只股票或者一个行业的投资策略都是不恰当的;同样,将所有的资金都投资于本国的股票市场也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发达国家股票市场所占世界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的时候。

因为不同国家股票价格升跌的时间有所差异,所以全球多样化投资可以降低风险,而且各个市场不同期的回报率变化还有助于减少资产组合回报率的波动性。但是,近年来特别是在短期内,世界股票市场变化日趋一致。我们将在稍后讨论这个问题。

一项资产的回报率跟市场上其他资产回报率的相关性越低,分散化作用就越好。股票或者股票资产组合的回报率相关性是用相关系数来衡量的。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情况就是两个国家的股票回报率没有相关性,即相关系数等于0。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将其资金平均分配在每个国家的市场上,比起那些只投资于单个国家股市的投资者,前者几乎可以将风险降低1/3。随着相关系数的增大,多样化投资的收益就会逐渐减小。如果资产回报率之间高度相关,导致相关系数等于1,那么多样化投资组合就不存在额外的收益了(但也没有损失)。

“有效”资产组合:初步分析

投资者应该如何决定资金在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上的分配比例呢?正如以上分析所言,每个国家的投资额取决于投资者对各国预期风险和收益以及美国股市和这些新兴国家股市回报率之间相关性的估计。估计这些预期收益、风险以及相关性的一个方法是分析回报率的历史数据。一旦我们能够确定这些预期数据,那么通过数学方法对资产组合进行初步分析,就可以确定“最佳的”或是最“有效的”风险——回报率配置方式了。

表10-2分别列出了美国和海外市场风险和回报率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从1970~2006年,摩根士丹利EAFE指数——发达国家股票市场指数 ——的美元回报率超过了美国股市回报率,那些以美元为基础货币的投资者的年均复利回报率达到11.57%,而美国股市回报率仅为10.84%。

尽管外国股市的回报率稍高,但同时风险也相对较高。这些外国市场上的美国投资者回报率的风险来源有两个:外国股市本身的波动——被称为当地风险(local risk);外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波动,被称为汇率风险(exchange-rate risk)。

必须注意到,持有外国股票的总体风险是大大小于当地风险和汇率风险之和的,因为这些变量并不是完全相关的,所以汇率的变动和当地股票市场的变动很有可能相互抵消。

国外市场上以美元计算的回报率的标准差大约为22%,比美国市场高5%左右。美国股市和非美国股市的年均回报率之间的历史相关性约为57%,这意味着非美国股市回报率大约57%的变化也会体现在美国股市回报率上。

用上述历史数据可以绘制出图10-2。图10-2反映了以美元为基础货币的投资者在国外股市(用EAFE指数来衡量)和美国股市中不同投资比例的风险——回报率权衡系数(叫做有效边界)。实现最小风险的组合是22.5%的EAFE股票加上77.5%的美国股票。

图10-2

但是“最佳”的风险——回报率权衡组合——叫做有效资产组合——并不仅仅要实现风险最小化,而且要达到风险和回报率之间的最佳权衡。“最佳”资产组合中国外股票所占比例应该上升到37.8%。 相对于这个数字,2007年7月,全球投资多样化组合中EAFE指数占总市值的57%,而美国股票占43%。

美国和国外股票投资组合比例的估计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预期。比如,如果我们忽略了汇率风险,那么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就可以买入多个不同国家的股票,并且不需要兑换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国外股票所占最佳比例应该上升到52.6%,比其在2007年全球股票总市值中所占比重稍低。

表10-3列出了预期风险和回报率的改变对美国和国外股票组合比例的影响。美国股市预期回报率每增加100个基本点或者EAFE指数回报率每下降100个基本点,美国股票所占比例就上升11.1%。美国股市预期回报率风险每上升1%点或者EAFE回报率风险每下降1%点,美国股票所占比例就下降6.5%。EAFE指数和美国股市回报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每增加0.10,EAFE指数所占比例就下降2%。

我们必须特别注意最后一个结果。根据历史数据,美国股市和EAFE指数之间相关性的增加会减小国外投资的吸引力。而有证据表明,美国股市和国外市场之间的短期相关性正在增强。图10-3描述了美国股市和EAFE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的一个2年期移动平均线。21世纪第一个10年,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幅上升,之后稍有跌落。那些反对进行国外投资的评论家通常喜欢用相关性为他们的观点做辩护。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我们对风险和回报的假设稍做变化,不断增加的相关性对资产配置的影响作用就会发生逆转。如果预期EAFE指数回报率仅比其历史平均水平高60个基点,或者国外股市的预期风险稍微降低,那么相关性的增加实际上会增加投资者国外股票的持有比例。因为在这种预期下,投资者在国外股市上获得的风险——回报率权衡将优于其在美国股市上获得的这个权衡比例。因此,国外和美国股市的相关性越强,美国股市的吸引力就越低。

图10-3 美国股市和EAFE指数回报率的相关性

投资者是否该规避汇率风险

既然汇率风险会增加持有外国证券的兑换风险,那么国外市场上的投资者就应该希望能够规避汇率波动。外汇套期保值就是签订货币期货合约来补偿未来可能发生的汇率风险的一个方法。

尽管外汇套期保值看起来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但从长期来看,它是不可行而且有害无益的,因为套期保值的成本取决于外国和本国利率的差异,而这个差异很有可能非常大。

比如,在过去1个世纪以来,英镑从4.8美元/英镑贬值到了2.00美元/英镑,但是因为英国平均利率大大高于美国利率,所以套期保值的成本也就超过了英镑的贬值幅度。因此,如果投资者不对其持有的英国股票进行套期保值,他们的美元回报率将高于那些进行了套期保值的投资者的回报率。

而且,对于那些有长远投资规划的人,采用套期保值来规避国外股市风险就没那么重要了。事实上,长期证据显示,外汇套期保值可能反而会增加美元回报率的波动性。 长期来看,汇率变动主要是由各国通货膨胀的差异所决定的,这个现象叫做购买力平价。既然股票是投资者对实业资产的所有权,那么它们的长期回报率将对投资者所承受的通货膨胀变化进行补偿,从而帮助投资者规避汇率风险。因此,长期投资者没有必要对货币汇率风险进行套期保值。

行业多样化投资

尽管国外和美国股市回报率之间的相关性正在不断增强,但国际工业部门回报率之间的相关性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图10-4显示了由摩根士丹利资本市场指数划分的世界主要工业部门的相关性趋势。

图10-4 世界主要工业部门的相关性趋势

行业之间的相关性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所下降,在2000年科技股飙升而其他行业股价下跌时达到低点。但是即使在科技股泡沫破灭以后,行业相关性也比以前低。行业之间相关性降低的一个原因是经济周期波动性的降低,这意味着投资者更加关注单个行业或企业的利润,而不是整个经济的变化。那么行业回报率的相关性小于过去,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认为在未来的日子里,国际化投资中的行业投资将会取代国家投资。当然,即使企业大部分的销售、利润和生产都来自于国外,政府法规和法律体系也仍然十分重要。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母国的这些影响可能会不断削弱。事实上,可以预见未来的国际企业将会受到一系列超出于国家之上的国际规则的规范,这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所采用的会计标准的日益盛行是一个道理。如果国际企业成为主流,那么“总部所在国”这个概念也就不存在了,而资产配置也就需要从全球行业或者地区性生产和分配的角度来考虑了。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包括美国股票的资产组合是远远不够的。

世界行业配置

让我们进一步研究地区性和国家性工业部门的重要性。表10-4列出了按照权重分类的10个全球国际工业部门集中的5个地理区域(美国、EAFE、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 表10-5则列出了总部设在美国以及不设在美国的按照市值排名的前20家最大公司。

金融部门是世界各个地区最大的部门,这说明了商业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经纪人公司对经济增长是多么的重要。市值最大的金融部门出现在欧洲,属于诸如汇丰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之类的公司。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也使得这个部门成为新兴市场上最大的行业。美国最大的金融公司则是花旗银行、美洲银行和美国国际集团。

在非必需消费品行业,日本股票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其他地区,主要原因是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非美国公司之一——丰田汽车公司。非必需消费品行业所生产的多是消费者用可随意支配收入购买的商品。索尼公司、本田汽车公司和松下电器公司均属于该行业。美国非必需消费品行业中最大的公司是康克斯特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Comcast)、时代华纳和家得宝,而欧洲的同类企业中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规模最大。

美国在必需消费品行业中股票份额最大,欧洲紧随其后。美国此类行业中的大公司包括宝洁、奥驰亚和沃尔玛,而欧洲则有雀巢、联合利华和英美烟草公司。新兴市场国家在这个行业中涉及较少,而日本则几乎没有相关的大型企业。

能源部门在除了日本——该国能源十分匮乏——以外的其他地区都占有相当分量。美国大型石油生产商包括埃克森美孚公司、雪佛龙和康菲石油公司,欧洲最大的石油公司则是英国石油公司、法国的道达尔公司和意大利的埃尼集团。新兴市场国家的最大能源公司是中国的中石油集团,第二大公司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部分私有化的。

医疗行业在美国股票中份额最大,而新兴市场国家最小。美国最大的制药公司是辉瑞制药、强生和默克公司;欧洲的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罗氏集团和诺华制药名列前几位;日本的第一大制药公司则是武田药品株式会社。对于工业企业股票份额来说,日本占比最高,新兴市场国家占比最低。日本的三菱株式会社和三井株式会社规模最大,而欧洲有西门子和德国邮政集团,美国则以通用电气为代表。

信息技术行业最大股票份额所在地是新兴市场国家,不过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亚洲信息技术巨头——韩国三星电子。高科技公司股票剩下份额中的80%则被印度软件巨头Infosys和Wipro占据。

到现在为止,由于中国台湾地区中华电信、美洲移动、墨西哥S.A.B.de C.V.公司和中国移动的存在,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电信行业所占份额是最大的。沃达丰集团是欧洲最大的电信公司,西班牙电信和德国电信分列第二和第三位。美国最大的电信公司则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和Verizon集团。

最后,美国公用事业股票所占份额仅为3.5%(最大的公司是Exelon电力公司),欧洲所占份额为7%左右,最大的公司是意大利电力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后者是市值排名第10位的外国企业。

私人资本和公共资本

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也是所有私有化公司中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最多的公司(200亿桶)。但是如果我们将政府所有的企业也计算在内的话,这家美国石油巨头就只能排名第14位了。 沙特阿拉伯国有石油公司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的储备量就达到了3 000亿桶!如果我们以2007年石油价格的5%来计算,这两家公司价值就都已达1万亿美元了。这充分说明了世界上无数财富仍然掌握在国家手里。在许多国家,天然气、电和自来水供应仍然由政府所有和经营,而在另外许多行业里,政府即使没有全权控制,也有巨大利益牵涉其中。

甚至在像美国这样的私有化国家,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同样以土地、自然资源、道路、大坝、学校和公园的形式拥有上万亿美元的财富。对于这些财富有多少应该被私有化的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见解。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私有化企业效率更高。世界资本的增长不仅仅来源于私人企业,也来源于许多政府所有资产的私有化过程。

2050年的世界

我们在本章的开头部分就用图表的形式显示了世界人口、产出和股票资本的分布情况。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发达国家产出占世界绝大部分比重,其股票资本所占份额更是超过了产出比重。

但是发达国家的这种主导地位将不再继续。20世纪以来市场导向型经济的成功为未来描绘了一幅美妙的蓝图。25年以前,中国开始承认市场经济的优势;15年后,印度也开始走市场经济道路。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其后也加入了市场经济的阵营。许多拉丁美洲国家——尽管不是全部——都接受了自由市场的理念,智利的人均收入因此上升到整个拉丁美洲的第2位。

中东地区和非洲的市场化进程是最为缓慢的。中东地区高额的石油收入和宗教纷争是导致其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而非洲则是因为政府当局统治局面过于混乱。但是这两个地区仍然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迪拜经济的显著增长表明阿拉伯地区的繁荣并不一定需要以石油开采为基础,而非洲经济同样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甚至为这个地区取了一个新的合名:MENA,即中东和北非(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这些国家的发展将引领世界在21世纪中期进入一个新的局面。通过联合国人口统计委员会对世界生产力的保守估计并将这些估计与人口数据联系起来,我们在图10-5中反映出了对21世纪中期人口、GDP和股票资本分布的估计情况。

图10-5

图10-5 (续)

我们从图10-5a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经济产出份额会急剧下降,从目前世界总产出的50%以上下降到21世纪中期的25%。美国的份额将从19%下降到12%,西欧国家产出份额则将从19%下降到9%,日本则从6%降到2%。而在21世纪中期之前,中国就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预计时间为2025~2030年)。到2050年,中国产出占世界总产出的份额将达到23%,相当于美国、西欧和日本的总和。印度的产出份额将不少于15%,印度和中国的产出相加将占世界总产出的1/3。

尽管中国的整体经济将超过西方,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均数据将超过欧洲、日本和美国。预计2050年中国人口将是美国的3.5倍,其人均收入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如果中国生产力增长率超过预期水平,那么人均收入将上升到美国的60%,而中国的GDP将占到世界的25%以上。

中国和印度令人震惊的增长率将会导致世界产出分布与人口分布日趋一致。据经济史学家估计,在17和18世纪,印度和中国的经济产出总和曾占到世界总产出的1/3。 但是由于政治原因,当欧洲工业革命爆发并迅速传到美国时,这两个经济巨头就黯然失色了。现在,印度和中国或许会再次崛起,成为21世纪的经济领导者。

世界产出分布的巨大变化也会引起资本的再分配。根据对一国股票市场规模与GDP关系的分析,我认为完全能够预测到21世纪中期世界股票市场的重心在哪里。

目前占世界股票市场总值90%的发达国家的比重将会减少到1/3多一些。这不仅仅是因为国外会出现大额资本,而且还因为上一章里谈到的,西方国家会将资本出售给新兴市场国家以换取老龄化经济所需的商品。

投资者应该意识到,从图10-1c到图10-5c所反映的国家股票资本份额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已有股票的资本升值。相反,大部分的份额增加都是来源于新资本的发行和旧有资本的认购。正如我们在上一章认识到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保证回报率的增加,也就是说投资者在购买那些经济高速增长国家的股票时所付出的成本太大了。

小结

毫无疑问,世界经济和市场一体化不可阻挡的趋势将在新千年里继续向前发展。没有国家能够垄断所有的市场,行业领导者可能出现在世界任何地方。世界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在获取成功的过程中,管理、生产和营销的优势比公司母国所在地重要得多。

仅仅投资于美国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是相当危险的。没有投资顾问会建议投资者只持有那些名字以A开头的股票。因为到21世纪中期,美国股票占世界股市的份额很有可能缩水到18%以下,所以只持有美国股票绝对是拿你的资金在赌博。中国和印度的股票占全球股票的份额将上升到1/3,几乎是美国股票规模的2倍。只有那些在世界范围内充分进行多样化组合投资的投资者才能以最低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

附录10A 最大的非美国公司

表10-5列出了按照市值排名前20的美国和非美国的大企业(假设所有股票都是未偿付的,没有经过流动性调整,部分国有和全部私有企业都算在内)。

1.中石油(中国)

中石油是国有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的一个子公司,中国2/3的石油和天然气都由它生产和供应。公司石油储备量为115亿桶,名下有15 900多个加油站。为对国内石油生产进行统一管理,公司创建于2000年,2007年10月,公司市值达到4 380亿美元,仅次于埃克森美孚。

2.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公司,其石油储备量占世界石油储备的25%,收入占俄罗斯政府税收收入的25%。作为最初的国有天然气垄断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1993年改组为股份制公司。国家最初持有40%的股份,2003年增加到51%。1996年,该公司将其股份的1%卖给外国企业。

3.皇家壳牌石油(荷兰)

如今著名的皇家壳牌石油是2003年由两个国际石油巨头——荷兰皇家石油(1890年由一个荷兰人创办)和壳牌运输贸易公司(1897年由一个英国人创办)合并而成的,这两个石油巨头在过去1个世纪以来联系都非常密切。皇家壳牌石油在27个国家设立了石油和天然气运作机构,并向130个国家销售产品。2006年的销售额超过3 200亿美元。

4.英国石油(英国)

跟竞争者皇家壳牌石油、埃克森美孚和康菲石油公司一样,如今的英国石油也是于1993年由两家石油集团——建于1911年的英国石油和同样建于1911年的标准石油托拉斯的一个分公司阿莫科合并而成的。英国石油公司是一个跨国企业,其收入的29%来自于英国本土,31%来自于美国,22%则来自于欧洲大陆。因为英国本身的石油储备很少,所以该公司几乎所有的生产都在国外进行。2006年的销售额超过2 600亿美元。

5.中国移动(中国)

中国移动的用户几乎达到3亿人,占中国市场的67%,是世界上用户最多的无线网络公司。与中国的其他许多现代化公司一样,中国移动曾经是国有垄断企业的一部分,但现在已经公开上市。2007年10月,其总市值达到3 700亿美元。

6.丰田汽车公司(日本)

市值最大的外国公司是创办于1950年的丰田汽车公司,它是由丰田喜一郎创办的丰田织布机工作室逐步发展壮大而成的。2008年,丰田汽车公司取代通用汽车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这家最近正积极向金融服务业方向扩展的公司在27个国家生产汽车,在日本本国生产的汽车仅占其产量的37%。

7.中国工商银行(中国)

中国工商银行以前一直属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2005年10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从一家国有企业改组为一家股份制银行,中国财政部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有1 240亿美元的股份。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市值创历史纪录,在香港和上海股票交易所交易额达219亿美元,其83.5%的股份仍然归政府所有。

8.汇丰控股(英国)

1865年,由托玛斯·萨瑟兰德领导的一队香港商人在香港创办了香港和上海银行(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也就是后来的汇丰银行。1955年,上海办事处关闭;1993年,考虑到香港将回归中国,银行总部迁移到伦敦。汇丰银行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超过10 000个办事处,总资产超过1.8万亿美元。

9.道达尔公司(法国)

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的前身法国石油公司创办于1924年。1954年公司创立道达尔石油品牌,并在1991年更名为道达尔石油公司。道达尔是一个垂直整合型的跨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哥伦比亚和北海都有石油储备。该公司旗下有130多个分支机构,其收入仅有不到1/4来自于法国。

10.法国电力集团(法国)

法国电力集团是在1946年私人公用事业公司国有化过程中产生的。2005年,法国政府将法国电力集团15%的股份公开出售,并解除了70%的市场管制。法国电力集团主要是一家水电供应商,但现在也在运营许多核电站。公司63%的收益来源于法国,而剩下1/3的收益则来源于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其他国家。 fGZam69qMTtIejxJwXBnYlxaQ0zPFkkRgmKNzkvCeLuYpADB95DrXqp/P0MRhOe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