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标准普尔500指数:半个世纪的美国企业史

大多数我们所认为的生活中的变化都是因为事实有时会与我们的喜好相反。

——罗伯特·弗罗斯特,《黑色农舍》,1914年

目前世界上有三个主要的股票指数,即道琼斯、纳斯达克和标准普尔500,但只有一个成为了衡量美国股票业绩的世界标准。它诞生于1957年2月28日,逐步成长为标准普尔综合指数——这是一个从1926年开始编制的包含了90只大盘股的资本加权指数。具有讽刺意义的是,1926年的指数并没有包括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只股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因为标准普尔不希望这样一个大公司的业绩主导了整个指数。为了弥补这个遗漏并考虑到20世纪50年代许多新公司的成长,标准普尔选择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500只最大的股票编制指数,这500只股票涉及的公司包括工业、铁路和公用事业公司。

1957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值占主板股票市值的85%,很快它就成为衡量那些投资于美国大盘股的机构和基金经理人业绩的标准。标准普尔500指数最初包括425只工业股票、25只铁路股和50只公用事业股。但这个分类标准在1988年被放弃了,正如标准普尔宣称的那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指数中的股票涵盖经济中主导行业的500家最大的企业”。

自从创立以来,标准普尔指数根据公司的市值、盈利和股票的流动性等标准,不断地更新其样本股。从1957年到2006年,标准普尔指数中新增公司数量为987家,平均每年增加20家。新公司市值平均约占指数总市值的5%。

新公司数量增加最多的一年是1976年,标准普尔指数新纳入了包括15家银行和10家保险公司在内的60家新公司。1976年以前,指数中唯一的一只金融股是消费者融资公司,因为在1971年纳斯达克出现前,银行和保险公司股票都是在场外交易市场交易的,不能获得其实时报价。2000年,科技股泡沫的顶峰时期,标准普尔指数新纳入了49只股票,是自从1976年加入纳斯达克股票后新增公司数量最多的一年。在2003年熊市尾声时,新增股票数量降到历史最低,仅有8只股票。

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行业兴替

过去半个世纪,美国经济变革促进了工业领域的深刻变化。钢铁、化工、汽车和石油公司曾经一度统治了美国经济,如今,轮到卫生保健、科技、金融和其他消费者服务行业崭露头角了。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从行业角度来分析其资产组合的合理性。1999年,标准普尔与摩根士丹利合作创建了最流行的工业分类体系——全球工业分类标准(GICS)。该体系来源于早期美国政府建立的标准工业代码(旧的标准已经不能适用于我们基于服务业的经济体系)。

全球工业分类体系(GICS)把经济分为10个部门:材料(化工、造纸、钢铁和煤矿),工业(资本品、国防、运输、商业和环境服务),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矿的开采、生产、营销),公用事业(电、天然气、水和核电站或者传播公司),电信服务(固定电话、手机、无线设施和宽带),非日常消费品(家庭耐用品、汽车、服装、旅馆、饭店、媒体、零售业),日常消费品(食物、烟草、个人用品、零售、超市),卫生保健(设备生产商、医院、制药和生物科技),金融(商业和投资银行、抵押、经纪、保险和房地产)以及信息技术(软件服务、互联网、家庭娱乐、数据处理、计算机和半导体)。

图4-1显示了从1957年到2006年各行业的市值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所占的比重,这期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57年规模最大的材料行业现在变成了规模最小的行业。1957年,材料和能源部门市值几乎占总市值的50%,但如今这两个行业的市值加起来仅有12%。相反,金融、卫生保健和科技曾经是规模最小的3个行业,1957年仅占指数总市值的6%,2007年却几乎达到了50%。

图4-1 行业比重的变化(1957~2006年)

我们应该认识到,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份额的升降并不一定能与投资者回报率的升降联系起来,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行业份额的变化通常反映了公司数量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单个公司价值的变化。特别是在金融部门,像商业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经纪公司和政府名下的企业如范妮梅(Fannie Mae) 和弗雷德马克(Freddie Mac) 公司都在1957年后逐渐被纳入指数。科技部门的份额也因为新公司数量增加而大幅度上升。1957年,IBM市值占科技行业市值的2/3;2007年,IBM在包含了74家公司的科技行业中仅列第三。

图4-2中反映了过去50年里,全球工业分类体系中10大类行业回报率与其市场份额变化的对比。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的金融和科技行业的回报率仅为中等。这些行业比重的增加不是因为个别公司价值的增加,而是因为指数中新增的许多公司都属于这些行业。

图4-2 行业比重和回报率的变化(1957~

相反,指数中能源行业的市场份额从22%下降到了8%,但是其12.87%的市场回报率却在指数平均回报率之上。统计分析显示,在过去50年里,一个行业的扩张或是收缩对回报率的影响仅为20%。这意味着其他80%的回报率取决于该行业中公司的价值,而非行业本身的成长。扩张迅速的行业往往需要投资者支付高额的价格,从而降低股票的回报率。因此,反而是那些被投资者忽略的停滞不前或是发展缓慢的行业回报率最高,而其价格与基本面相比也较低。

表4-1中列出了1957年标准普尔第一批样本股前20位的公司的业绩。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样本股中9个石油公司都位列前十,只有通用电气一家非石油公司位于菲利普斯石油和德士古公司之上,名列第8。尽管石油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正在严重地收缩,但所有石油公司的回报率仍然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平均回报率高出80~130个基本点。

最初的20家最大公司中业绩最优的是苏康尼美孚石油公司,1966年苏康尼从公司中分立出来并更名为纽约标准石油。美孚石油公司于1999年与埃克森公司合并。业绩排名第二的公司是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当它于2002年撤回了所有的外国分公司后,标准普尔将它从指数样本股中剔除。排名第三的公司是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1972年改名为埃克森,现在是美国乃至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

第四大公司是美国的壳牌石油公司,1985年被荷兰皇家石油公司收购。接着是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1998年与阿莫科石油公司合并。第六位是海湾石油公司,第七位是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第十位是后来与雪佛龙德士古石油公司合并的得克萨斯石油公司(德士古),而排名第九的则是菲利普斯石油公司,2002年与大陆石油公司合并组成了康菲石油公司。

处于众多石油公司之中的唯一一家非石油公司是通用电气,创建于1892年,由汤姆森-休斯敦电气公司(Thomson Houston)和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创建的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ic)合并而成。正如我们在上一章提到的,通用电气是道琼斯原始样本股中唯一一个保留至今的公司。尽管通用电气属于工业行业,但它几乎一半的收入来源于其金融和卫生保健的分公司以及全国广播电台NBC。

标准普尔500指数中还有两家原始样本股公司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表现不俗。一家是西尔斯·罗巴克公司,这要感谢艾迪·兰博特对该公司进行了成功的改组使这个繁杂的零售企业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对冲基金运营商。另一家则是IBM公司,1957年该公司市值占科技行业总市值的2/3,并且从1957年开始,其回报率就一直高于标准普尔的平均回报率。

排名前20位的公司中有8家公司的回报率低于标准普尔平均标准,其中有两家值得我们关注:曾经一度是世界上最大公司的美国钢铁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经过工业改革和公司重组以后,虽然其规模急剧缩小,但是并没有就此衰落,反而在2007年走上了复兴之路。

美国钢铁公司于1901年在安德鲁·卡内基和J.P.摩根的主导下,由10个小型钢铁公司合并而成。合并之后,它成为历史上第一家销售额过10亿美元的公司,垄断了美国2/3的市场。为了缓冲能源成本上升的冲击,它于1982年兼并了马拉松石油公司,并将其更名为美国钢铁马拉松。1991年,美国钢铁被分离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2003年,其股票价值缩水到10亿美元,跟1个世纪之前的规模相当。然而,大力削减成本的方针挽救了这家公司,使它成为仅次于美国米塔尔钢铁公司的第二大钢铁生产商。美国米塔尔钢铁公司则在与其他钢铁公司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接收了伯利恒钢铁公司——1957年位列标准普尔500指数第18名的公司——的破产清算资产。

当美国电话电报公司1957年被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并将世界第一的位置保持到了1975年。1957年,该公司市值达112亿美元,但在2007年,这个资本额仅能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排在倒数第200名。这家以“Ma Bell”出名的电话垄断巨头在1984年分立成为“Baby Bell”地区供应商。2005年,分离出来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被它其中的一个分公司SBC通信公司吞并,在经过其他的兼并活动以后,又于2007年重新回到美国股票市值前20名的位置。如果在23年前Ma Bell分立后,你仍然继续持有Baby Bell的股票,那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50年的年均回报率将达到10.77%,几乎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平均回报率相当。

1908年由17家汽车公司强强联合组成的通用汽车公司注定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即使到了2007年这种局面也不会发生改变。而且,在2007年丰田汽车销售额超过通用之前,通用汽车一直是世界汽车销售额排名第一的公司。然而,国外的竞争者和退休员工的医疗保险消耗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大量资源,其曾经达到“A”级的信用度也有所下降。但是,尽管遇到了这些困难,通用汽车公司仍然是中国——世界上需求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最大的国外汽车制造商。我们都想知道,通用汽车是否能像美国钢铁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一样,重新获得其在汽车世界里的领先地位。

剩下的4家公司中的3大公司——联合碳化公司(如今是道氏化学公司的一部分)、杜邦和美铝公司全部属于材料行业,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表现一直不佳。第4家公司伊士特曼柯达公司在向数码相机生产商转型时遭到了失败。工会的存在和国外企业的竞争是导致这些公司表现逊色的部分原因。这些从前的商业巨头是否还能重整雄风,我们将拭目以待。

业绩最佳的公司

表4-2列出了标准普尔500指数原始样本股中仍然保持其公司独立结果的排名前20名的公司。表4-3中的前20名公司则包括那些仍然独立存在的公司和被兼并的公司。

直到现在,排名第一的还是飞利浦-莫里斯公司,它在2003年改名为阿尔特里亚集团。 早在标准普尔500指数创立的两年前,飞利浦-莫里斯就将万宝路牛仔成功地推向了市场,并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形象之一。万宝路也变成了世界销路最好的香烟品牌,并推动飞利浦-莫里斯股价持续上涨。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飞利浦-莫里斯的年均回报率都保持在19.88%左右,几乎是标准普尔500指数10.88%的平均回报率的两倍。该回报率意味着如果投资者在1957年3月1日花1 000美元买入飞利浦-莫里斯股票,2006年年末他的总资产就达825万美元,几乎是标准普尔500指数170 000美元的50倍。

飞利浦-莫里斯公司骄人的业绩并不限于20世纪中期。当1925年个股的综合回报率指数刚刚开始编译时,飞利浦-莫里斯就已经是表现最好的公司了。从1925年末到2006年年末,飞利浦-莫里斯股票的年均复利回报率达17.2%,比市场平均回报率高出了7.4%。如果投资者在1925年买入1 000美元的该公司股票,并用以后各年的股利收益进行再投资,那么到2007年其累计资产将达到3.8亿美元。

飞利浦-莫里斯公司的巨大成功不仅让持有期股票的投资者受益,它甚至兼并了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其他10家原始样本股公司。持有这些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因为上述的兼并活动而大赚了一笔。对于许多股票投资者来说,这是意想不到的财富。

公司的坏消息如何变成投资者的利好消息

尽管政府在法律和政策上对烟草业的严格限制不仅威胁到了整个烟草行业,还导致飞利浦-莫里斯公司成本增加了数百亿美元,但该公司的回报率仍然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名列第一。许多读者或许会对这个消息感到十分吃惊。

因为,在资本市场里,公司的坏消息对于那些长期持有股票并用股利收益进行再投资的投资者来说却可能是个好消息。如果投资者对一只股票的前景过于悲观,那么这只股票的低廉价格就会使再投资的投资者受益。这些再投资股利收益让那些长期持有飞利浦-莫里斯股票的投资者身价倍增。

留存下来的业绩最佳股票

飞利浦-莫里斯并不是唯一一家令投资者满意的公司。其他19只排名前20的股票回报率也超出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平均回报率3%~5%左右。在这20家公司中,有16家公司集中于两大行业:由国际知名消费品牌公司代表的日常消费品行业和卫生保健行业,特别是大型制药企业。 好时巧克力,亨氏番茄酱和白箭口香糖,以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拥有很高的品牌价值,受到消费者的信赖。另外4家公司是由理查德·克瑞创建于1855年的机械工业品制造企业克瑞公司;富俊品牌的前身是创建于1910年的美国烟草公司,之后从烟草控股公司中分离出来;全球信息提供商麦格劳-希尔公司,由詹姆斯·麦格劳创建于1899年,现在是标准普尔的大股东;1919年法国人斯伦贝谢兄弟创建了斯伦贝谢石油公司。尽管经济和政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所有这些公司仍然积极朝着国际市场扩展。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CVS公司,1957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将当时还是梅尔维尔制鞋公司的CVS公司纳入样本股计算范围。梅尔维尔制鞋公司初创于1892年,1922年以创建者弗兰克·梅尔维尔的名字命名。

过去1个世纪以来,投资者都认为制鞋公司股票没有前途,即使是沃伦·巴菲特也为在1991年收购了Dexter制鞋公司而后悔。但是梅尔维尔制鞋公司十分幸运,1969年公司收购了消费者价值连锁商店(Consumer Value Store chain),专门生产个人保健产品。这个连锁店很快就变成了公司盈利最多的部门,梅尔维尔于1996年更名为CVS连锁药店。所以虽然制鞋公司股票并不是好的投资选择,但它在收购连锁零售药店后,就变成了一座金矿。

表4-3中的其他公司也有相似的情形,业绩最佳的20家公司里既包括那些一直保持独立结构的公司,也包括那些被兼并了的公司。萨奇尔玻璃公司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所有原始样本公司里业绩排名第二的公司,仅次于飞利浦-莫里斯。这是一家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大型牛奶瓶生产商,但是妇女逐渐开始亲自哺乳,更加轻便的硬纸盒代替了牛奶瓶,萨奇尔玻璃公司的生意就开始逐渐萧条。对于持有萨奇尔玻璃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比较幸运的是,这家公司在1966年被rexall连锁药店收购,后来更名为达特工业公司(Dart Industries)。1980年,该公司与卡夫集团合并,最终于1988年被飞利浦-莫里斯收购。1957年购买100股萨奇尔股票的投资者如果用股利收益进行再投资,那么到2006年年末,其所持有飞利浦-莫里斯股票的数额将达到14万股,市值为1.3亿美元。

扭转劣势的其他公司

随着20世纪80年代媒体、法律和公众对烟草的控诉加剧,飞利浦-莫里斯和另一个烟草业巨头雷诺烟草开始经营品牌食品。1985年,飞利浦-莫里斯收购了通用食品公司,1988年,它又以1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最初名为国家奶制品公司的卡夫食品公司——也是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原始样本公司之一。2000年,飞利浦-莫里斯成为纳贝斯克公司的控股公司,最终完成其食品行业的一系列收购行为。

纳贝斯克公司先前的持股公司是KKR。该公司在1989年以290亿美元收购了雷诺兹·纳贝斯克——这是当时历史上最大的一起杠杆收购案——之后,于1991年进行分立。根据我们计算长期回报率的方法,如果一个公司被私有化,在公司分立之前,从收购案中获得的现金都应该放在一个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中,之后,其股票又可以作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面世。 雷诺烟草公司则陆续收购了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6家原始样本公司:Penick&Ford、加利福尼亚包裹公司、德尔蒙食品公司、麦乳公司(1971年被纳贝斯克收购)、标准品牌以及1985年收购的国家软饼公司(National Biscuit Co.)。这些公司最后之所以能够名列业绩最佳前20名,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飞利浦-莫里斯的兼并行为。

梅里尔公司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形。1985年,梅里尔公司被宝洁公司收购,之后又被创建于1901年的生产屋顶材料的弗林特马公司购买。1980年,金斯塔成为公司的大股东后紧接着又被伊马斯科收购,最后,英美烟草公司于2000年将其买入。这一连串的收购案对于股东来说是好消息,因为弗林特马在2004年由于一起石棉诉讼案破产了。

弗吉尼亚卡罗来纳化工被排名前20公司中表现最佳的美孚石油公司收购。由法国人莫里斯·霍戴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建立的Houdaille Industries公司于1979年被KKR收购,这是当时第一起以1亿美元全部买断的杠杆收购案。1957~1979年,Houdaille Industries公司17.78%的年均回报率已经使得公司能够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名列第12位。

标准普尔500指数原始样本公司的超常表现

指数中500家原始样本公司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那些从一开始就买入原始的500只股票,并且在未来50年里并不因为标准普尔新增了近1 000只股票而改变其资产组合的投资者的收益将高于最新的指数回报率。原始500家样本公司的年均回报率为11.72%,而最新指数的平均回报率仅为10.83%。这个差距意味着原始股票的累积资产几乎比新增股票累计资产多50%左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那些促进经济增长并促使美国成为经济大国的新增企业比老企业的表现还差?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许多新增企业的盈利和销售额都大大超过了原有企业,但投资者为了购买这些股票所支付的价格也远远高于以前。

有资格进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股票市值都必须位居世界500强之列。由于某些投资者的盲目乐观,很容易就将股票的市值哄抬到超常的规模。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能源危机中,Global Marine、Western Co.一类的公司也被加入到了指数中的能源行业,但它们紧接着就破产了。事实上,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加入指数的13只能源股票中,有12只都达不到能源行业或者标准普尔平均回报率水平。

标准普尔自1957年以来在科技行业新增的125家公司中有30%都是在1999年和2000年加入的。不用说,这些公司的回报率大多低于市场平均水平。通信行业从1957年到90年代早期几乎没有新增任何公司,但是在90年代后期,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环球电信(Global Crossing)和奎斯特通信(Quest Communicatons)高调入场,但不久之后就宣布破产了。

在上述10个行业中,只有非日常消费品行业新增股票的回报率超过了原始样本股。这个行业的主力是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和福特及其供应商凡士通和固特异)以及大型零售商,如J.C.Penney和Woolworth’s等。

小结

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原始样本股的骄人业绩让许多投资者大吃一惊,但是价值型股票投资者知道,成长型股票往往定价过高,导致投资者的购买成本加大。而那些被投资者忽略的盈利公司的股票价格却往往被低估,如果投资者将其股利收益再次投资于这样的公司,那么其再投资的成本将相对较低,从而增加其最终的累积收益。

对指数中原始500家公司的研究也会让你惊叹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许多表现名列前茅的公司在保持其50年前的品牌的同时,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像亨氏番茄酱、白箭口香糖、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Tootsie Rolls这样的名牌产品一如既往地享有国际声誉,有些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许多公司在与另一家更强大的公司合并以后,获得了新生。如业绩排名前20的公司中的4个——Dr.Pepper公司、塞拉尼斯公司、美国罐头公司和弗林特马公司现在都属于外资企业。事实上,虽然很多业绩优秀的公司目前还以美国为基地,但以后其总部可能都不设在美国了。外资企业,特别是在1957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创建时还处于二线的企业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成为如今的大企业的所有者。 GSak4ahFqKM8Yug4CRw6fDAdj2Uxls6VAI2XyXEaZB7K3NSHLz0B4woQYGFLivV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