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
题解 |
本文叙写曾巩与孙侔人品相类、志趣相合、言行相近,表达了相警以慰、相辅以进,共求圣贤之道、直达中庸境界的志向。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郡临川县(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经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期两次出任宰相,主持政治改革。因削弱权贵利益,遭到保守派攻击和排挤。元祐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新法尽废,在南京钟山郁郁而终,谥文,世称王文公。王安石精研经学,创“荆公新学”,世称通儒。文学建树甚多,诗词文俱佳。诗作有“王荆公体”之称,文列“唐宋八大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传世。
曾巩(1019—1083):字子固,谥文定。北宋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曾久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读诗书,脱口能诵,12岁即能为文,深得欧阳修赏识器重。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后久任地方官。元丰四年(1081),受命入宫整理历史典籍。其文典雅清纯,合于圣道,入列唐宋八大家。明清文坛认为,要学司马迁,先学班固,要学班固,先学欧阳修,要学欧阳修,先学曾巩。许多名家以学习曾巩文法步入文坛。
孙侔(1019—1084):字少述,初名处,字正之,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四岁亡父,随母客居江淮间。早年屡试不中,后一心向学,无意仕途。母亲辞世后,守墓终身,至死清贫。晏殊、唐询、刘敞、钱公辅、沈遘、王陶、曾巩等达官硕儒皆重其学,惊其为王安石式大才,当为朝廷所用。屡屡荐举,皆坚辞不就。《宋文鉴》卷一五○、《宋史》卷四五八有传。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 [1] 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 [2] 也,口未尝相语也,辞 [3] 币 [4] 未尝相接也。其师若 [5] 友,岂尽同哉?予考 [6] 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7] 。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子固作《怀友》一首遗 [8] 予,其大略 [9] 欲相扳 [10] ,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 [11] 徐行,轥 [12] 中庸之庭,而造于 [13] 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 [14] 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
[1]慕而友:慕,仰慕。友,与之交友。
[2]相过:拜访;探望。
[3]辞:这里指书信往来。
[4]币:帛,丝织品,这里指礼品。
[5]若:或;或者。
[6]考:考察。
[7]适然:理所当然的事情。
[8]遗(wèi):赠予;送给。
[9]大略:大体上。
[10]扳(pān):同“攀”,攀缘。
[11]安驱:小心翼翼地驾车,稳稳当当地前行。
[12]轥(lìn):车轮碾过,经过。
[13]造于:到达。
[14]同学:同师受业的人。
江南有位贤人,字子固,他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愿和他做朋友。淮南有位贤人,字正之,也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也和他做朋友。这两位贤人,不曾互相探望,不曾互相交谈过,也无书信往来,更不曾互赠礼品。他们的师友,难道相同吗?我考察其言行,不相似的地方实在太少了!应该说,这是他们学习圣人的结果。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或朋友,也必定是学习圣人的人。圣人的言行难道会有两样的吗?他们的相似相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怀疑我的话。回到江南,我向子固提起正之,子固也很相信我的话。由此我又知道所谓贤人,他们的言行既相似,彼此之间又互相信任而不猜疑。子固写了首《怀友》诗送给我,大意是希望大家互相促进,不达中庸之境不可懈怠。正之也经常这样说。驾着车子稳步前进,经过中庸的门庭而进入内室,除了这两位贤人还能有谁呢?我过去不敢肯定自己能有此造就,唯愿追随他们左右。在他们帮助下,大概也能达到目的吧。
唉!为官各有职守,还有私事牵累,没有条件经常相聚,特作《同学一首别子固》,用来相互告诫,相互勉励。
此文讨论交友。三人都是读书人,交友肯定以读书问学为主要内容。古人读书非读文句,皆读圣贤之道,故以向圣贤学习为宗旨。
可将此文理解为《三人朋友圈章程》。章程规定了他们的共同目标和关系模式等内容。其内容条例如下:
目标:至乎中庸。
门径:学圣人。
心态:安驱徐行。
关系:慕而友之,辅而进之。
前不久,一位学习中文的美国朋友,请教一位中国文化人:用一个汉字,表达生活有目标的意思,何者合适?这位中国文化人跟我认识,他发微信问我。我给他回复了一个字:志。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元末明初学者宋濂给其弟子的书房取名“尚志斋”。“志”字以上“士”下“心”构成,意为士子最需立志。
志既包含事业上的目标、学科上的目标、仕途上的目标,也包含价值目标。正之抵制仕途,一心以布衣精神求学履道,即其独有之志。《同学一首赠子固》,圈定了三人朋友圈。三人都是求学履道之士。文中虽无“志”字,所谈都是志,而且是价值层面的志——成为圣人,达乎中庸。“同学”本指同师受业者,可是王安石与子固并非同师,而子固与正之甚至缘悭一面,王安石却以同学称之,乃因他们皆师事古今圣人及圣人之道。共以圣人为师,而且志同道合,不是同学是什么呢?
立志难,履志尤难。我们需学习三人“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之志,更需学习其履志过程中的刻苦精神、自律精神和献身精神。“学”是关键。孔子自述他一生的历程,从“志于学”发轫,其意何其幽深哉?
王安石是如何履志的呢?
著此文时,王安石20岁出头,正担任淮南节度判官。他未带家属,住在寮舍。琐碎公务之外,全部业余时间都在精研经史子集,为革除国家弊政、提高生民福祉寻找良方。由于长期劳多睡少,衙门点卯常常到得很晚,有时衣帽不整,冠带黯然,面显憔悴,眼撑困乏。当时大宋枢密副使兼淮南节度观察使富弼(后来为大宋军政统帅),一度认为王安石沉溺风花雪月、过度寻花问柳,好心劝他不要因此耽误进学和仕途,后来才知纯属误会。
王安石才学日长,出类拔萃。朝廷多次调他入京升官,他一概谢绝,原因是他自以为对社会现实的研究思考还未成熟。
王安石的“后来”人人皆知。他高瞻远瞩,精研深思,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政治与经济、富国强兵的方案,并两次出任宰相,主持改革大业。其改革虽然因利益集团的阻挠破坏而失败,但却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他本人也成为与商鞅并驾齐名、相互辉映的改革巨人。
从其主观努力而言,其志其学已成功,其道其德已圆满,问心无愧啊!而其履志的关键,在于付诸行动。何行何动?曰好学也,曰苦学也。志若仅书于纸帛,不过一梦哉。后世君子,能不憬悟乎?
臣则徐谨案:天下事创则难与虑始,因则易与图功,故治地莫善于因。明臣左光斗《水利三因策》曰:因天之时,因地之利,因人之情,明课稻于北,似创而实因也。
时韪其言,水利大兴。邹元标尝言: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是,此三因之明效也。
臣窃谓今日用因之法,莫如因故人之遗迹而修复之,因现在之成效而推广之,非特施功易奏效速也。西北水田久置不讲,一旦兴举,事同创始。利益虽宏,土宜虽得,而未经试可,人将不信。
宋何承矩规画塘泺,人多议其非便,发言盈廷。承矩援汉、魏至唐屯田故事以折之,众始信服。不二年,辇(车)穗送阙,功效大著,至今畿南粳稻犹其遗泽。承矩盖善于用因者矣。
今历稽开垦成绩,著之于篇,某州邑某泉某水,按图可索,信而有征。主议者既决然于说之必可行,任事者亦晓然于功之有可据,或就废堰古渠之迹,寻访遗规,或即羹鱼饭稻之乡,讲求成法,而一切营垦事宜可举而措之矣。
——〔清〕林则徐《畿辅水利议》
1.本文认为:“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你想证明之还是想反驳之,为什么?
2.请将下列文字,翻译为白话文:“农夫服田力穑,沾体涂足,终岁勤动,所积不过锱铢之赢;独士大夫居则高堂大厦,出则结驷连骑,衣锦绣,食粱肉,与若辈苦乐奚啻天渊。即令尽心民事,不敢怠荒,已恐折福,况复骄奢淫佚,贪饕无厌,广积金帛,谓可遗之子孙。昭昭在上,决无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