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课
王冕传

〔明〕宋濂

题解

寒门子弟王冕,天资聪慧,一心向学,自学成才。本文通过王冕学舍听课、寺庙诵读、送母回乡、谢绝入仕、慷慨豪饮、帮助亡友、预言乱世、隐居耕读、画画养家、奇志待时、雪天品仙等11个故事,刻画了他极具个性的文人形象。

人物故事

宋濂(1310 — 1381):字景濂,浙江金华人。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自幼多病,家境贫寒,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文名昭彰。元末辞谢朝廷征命,一心修道著书。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征为顾问。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担任《元史》总裁。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与高启、刘伯温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与章溢、刘伯温、叶琛并称“浙东四先生”。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有《宋学士全集》75卷传世。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竹斋等。浙江诸暨枫桥(今浙江绍兴)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行为异于常人。常头戴高帽,身披绿蓑衣,足穿木齿屐,手提木制剑,引吭高歌,往返于市中。或骑黄牛,持《汉书》诵读,人以狂生视之。一生爱梅、种梅、咏梅、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集》等传世。

主课文

王冕者,诸暨 [1] 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 [2]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 [3] 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 [4] 若不见。

安阳韩性 [5] 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 [6] 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著作郎李孝光 [7] 欲荐之为府史 [8] ,冕骂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高庭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使者行郡,坐马上求见,拒之去。去不百武 [9] ,冕倚楼长啸,使者闻之,惭。

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

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华家 [10] 。泰不华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 [11] ,会其友武林 [12] 卢生死滦阳 [13] ,唯两幼女、一童留燕,伥伥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

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冕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 [14] 、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人寂,辄挑灯朗讽,既而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 [15] 事业,不难致也。”

当风日佳时,操觚 [16] 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骞 [17] 海怒,读者毛发为耸。人至不为宾主礼,清谈竟日不倦。食至辄食,都不必辞谢。

善画梅,不减杨补之 [18] 。求者肩背相望,以缯 [19] 幅短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

未几,汝颍兵起 [20] ,皇帝 [21] 取婺州 [22] ,将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府,授以咨议参军,一夕以病死。冕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

史官 [23] 曰:予受学城南时,见孟寀 [24] 言越有狂生,当天大雪,赤足上潜岳峰,四顾大呼曰:“遍天地间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及入城,戴大帽如簁 [25] ,穿曳地袍,翩翩行,两袂 [26] 轩翥 [27] ,哗笑溢市中。予甚疑其人,访识者问之,即冕也。冕真怪民哉!马不覂驾 [28] ,不足以见其奇才,冕亦类是夫!

(选自《宋濂散文选集》)

注释

[1]诸暨:今浙江诸暨市。

[2]蹊田:踩踏田间庄稼。蹊,踩踏。

[3]策:同“册”,即书册。

[4]恬:安然。

[5]安阳韩性(1266—1341):字明善,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安阳。元代学者,理学家。曾被举为教官,不赴。卒后谥庄节先生。著有《礼记说》等书。

[6]越城:今浙江绍兴市。

[7]李孝光(1285—1350):字季和,浙江乐清人,元代诗人、学者。至正年间(1341—1370)任秘书监著作郎。

[8]府史:府衙小吏。

[9]武:半步叫武,一步为五尺。

[10]馆秘书卿泰不华家:住在秘书监长官泰不华家里。馆,住。泰不华(1304—1352),字兼善,世居白野山。西域伯牙吾台氏,色目人。曾任绍兴路总管。后召入史馆,参与编修辽、宋、金三朝史书,书成以后,授秘书卿。升礼部尚书。秘书卿为秘书监长官。

[11]南辕:车辕向南,即南归。

[12]武林:杭州的别称。

[13]滦阳:今河北承德一带,在北京之北。

[14]薤(xiè):百合科植物,鳞茎可作蔬菜。

[15]伊吕:伊尹、吕尚。伊尹为商汤贤相,吕尚扶助武王灭殷建立周朝。他们是古代王佐的代表人物,功勋卓著。

[16]操觚(gū):执简,即写作。觚,古人书写时所用木简。

[17]鹏骞(qiān)海怒:喻极有气势。鹏骞,大鹏高飞。骞,高飞。

[18]杨补之(1097—1171):名无咎,字补之,临江清江(今江西省樟树市)人。宋代画家,善画梅。

[19]缯(zēng):丝织物。

[20]汝颍兵起:指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元末红巾军起义。他们率先占领了汝宁府(今河南省汝南县)、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故称汝颍兵起。

[21]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22]婺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

[23]史官:作者自谓。

[24]孟寀(cǎi):生平不详。

[25]簁(shī):筛。

[26]袂(mèi):衣袖。

[27]轩翥(zhù):飞举的样子。

[28]覂(fěng)驾:翻覆车驾。指不受驾驭。

参考译文

王冕,诸暨人。七八岁时,父亲要他在陇上放牛,他却偷偷地溜进学舍听课,听了就默默记住,竟忘了牵牛回家。常有人牵牛告状,责备说踩了他的庄稼。父亲生气,狠狠打他。过后他依然不改。母亲说:“儿子这样痴迷,何不由他去呢?”王冕于是离家,住到寺庙旁,晚上出来坐在佛像大腿上,就着长明灯读书,声音清朗,直到天亮。佛像是土造,狰狞凶恶恐怖,王冕虽是孩子,好像没看到,一点也不怕。安阳韩性听说,重其个性,收他为弟子。王冕跟韩性求学后来成为通儒。韩性死后,其门人对待王冕就像对待韩性一样尊重。

当时父亲已去世,王冕把母亲接到绍兴奉养。时间久了,母亲思念故乡,于是他买了头白牛,驾着车送母亲回乡,自己穿戴着古式衣帽跟在车后。乡间孩童拦道观看,讪笑不已,王冕也跟着笑。

著作郎李孝光想推荐王冕做小吏,王冕骂道:“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为何还要整天抱着文案,站在官府让人奴役呢?”他住小楼上,门童报有客人了,他要客人爬上去,客人才可以上去。有官府使者经过,在马上要求见他,他拒绝了。使者离开不到几百步,他倚在楼上长啸,令使者很惭愧。

王冕多次考进士,都落榜。他叹道:“这是小孩都羞于做的事,我怎可沉溺其中呢?”遂放弃。他雇船下东吴,过大江,入淮楚等地,遍游名山大川。有时遇到奇才侠客,谈及古时豪杰,就一起喝酒,吟诗抒怀,慷慨铿锵,被人骂为狂奴。

北游燕京时,他住在秘书卿泰不华家。泰不华推荐他到史馆供职,他说:“你真是傻啊!不出10年,这里就要变成狐狸兔子的天下,还当什么官?”那天正要南归,得悉杭州的老友卢生死在滦阳,遗下两个幼女、一个书童在燕京,无依无靠,不知道该怎么办。王冕得知后赶赴滦阳,取回卢生骸骨,并送两个幼女回到她们家。

王冕回到绍兴,又竭力宣扬天下即将大乱。当时国内无事,有人骂他妄言。他说:“我不说点妄言,还有谁敢说呢?”从此携妻儿隐居九里山。种豆3亩,粟6亩。种梅花千株,桃杏500。种薤和韭各100多棵,还有芋头。引水挖池,养鱼1000多条。搭3间茅屋,自己题名梅花屋。还仿《周礼》写书1卷,随身带着,却不给人看。夜深人静时自己拿出来朗读,接着又抚书自叹:“只要我不马上死,持此书遇上明主,像伊尹、吕尚那样辅佐圣王的大业,就不难实现。”

风和日丽时,他挥笔写诗,千百首而不停,皆气势恢宏,令读者血脉偾张,毛发耸立。客来不行宾主之礼,日夜纵论天下,意气铿锵,不知疲惫。饭来就吃,不用推让。

他擅长画梅,不逊于宋代江西大画家杨补之。求画者很多,他以画卷长短论价。有人讥笑他这么做,他说:“我借此养家糊口,岂是喜欢给人画画。”

没多久,汝颍地区发生武装起义,迅速席卷江淮。朱元璋攻下婺州后,即将进攻绍兴,到处网罗人才,找到了王冕,请他入幕府,任命为咨议参军。谁知他一夜之间病故。王冕相貌魁伟,有副美髯,磊落有大志,还未一展才能就辞世了,有识之士为之惋惜。

笔者按:我在城南求学时,听孟寀说绍兴有个狂人,大雪天赤脚攀登潜岳峰,四顾高呼:“天地都是白玉做的,使人心胆清澈,吸引人登仙远去。”下山回城时,戴着筛子般的大帽,穿着拖地长袍,翩翩而行,衣襟飞舞,满街都是哄笑声。我想这能是谁呢?找到知情人一问,果然那人就是王冕!他真是个奇人啊!烈马如果不蹶蹄翻车抗拒驾驭,何以体现它的奇才呢,王冕也是这样啊!

赏析与写作指导

写活人物靠故事

写活一个人物,需用若干材料,材料就是故事。故事可多可少,一般需要三四个。本文用了11个故事,多了点。但王冕境遇和行为都与众不同,故事多,不多讲几个,不足以表现其独特性和丰富性。学舍听课、寺庙诵读、送母回乡、谢绝入仕、慷慨豪饮、帮助亡友、预言乱世、隐居耕读、画画养家、奇志待时、雪天品仙等,塑造了奇人王冕的形象。如果我们能读懂他所处的时代,即知奇人不奇,而是另有内涵。

咱们先看王冕的奇怪故事,再探讨他为何如此奇怪。

学舍听课。“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寺庙诵读。“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送母回乡。“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谢绝入仕。“著作郎李孝光欲荐之为府史,冕骂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高庭下,备奴使哉?’”“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华家。泰不华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

慷慨豪饮。“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

帮助亡友。“即日将南辕,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唯两幼女、一童留燕,伥伥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

预言乱世。“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冕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

隐居耕读。“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

奇志待时。“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入寂,辄挑灯朗讽,既而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骞海怒,读者毛发为耸。”

画画养家。“善画梅,不减杨补之。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

雪天品仙。“当天大雪,赤足上潜岳峰,四顾大呼曰:‘遍天地间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及入城,戴大帽如簁,穿曳地袍,翩翩行,两袂轩翥,哗笑溢市中。”

对一篇散文来说,塑造一个人物,并不需要11个故事。宋濂只是感动于王冕的特立独行和高迈志节,才不厌其烦地罗列其形状。

延伸知识

救世方略今何在?

众人都觉王冕表现怪异,却很少思考他为何如此怪异,更少细思他怪异的背后有何深刻原因和内涵。

比如曾经热衷于功名,却坚决不当官。他有两次入仕机会,都坚决辞谢。为什么?他曾游历祖国的南北河山,越发觉得元朝统治者对人民的不公平不合理,感受到深刻的民族矛盾,所以拒绝入朝做官。他游历塞北之后,画了一幅梅花,贴在墙壁上,并题诗:“冰花个个团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表现了对元朝统治者的蔑视。他还预言这个入主中原的政权已经摇摇欲坠。所以他告诫朝廷命官泰不华:要不了10年,元朝首都就将变成狐狸野兽的乐园。他含蓄地预言了元朝的灭亡。

他放言无忌,当时官府想逮捕他,他赶紧回到南方,继续宣传他的预言:元朝死期快到了。为了避免在政权崩溃中遭受灭顶之灾,他主动隐居深山老林,耕读自养,同时研究经国治世方略,写成文字,以待圣主出现。

此事文中仅一笔带过,分析人物时却需格外关注。他不满于元朝统治,耕读于深山以待时变。他对太平盛世有自己的理想和方略,期待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届时好闪亮登场,建“伊吕事业”。可是,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兴起时,曾两次征召他,他都没有应征。第一次是文中所写,朱元璋攻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府,授以咨议参军”,他没有出山。那是至正十八年(1358)。宋濂、刘伯温等名儒就是这次应征入幕的。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再次征召,“以兵请冕为官。冕以出家相拒,并扩室为白云寺。旋卒于兰亭天章寺”。

宋濂《王冕传》和赵廷玉主编的《明史·王冕传》,都只说他拒绝入仕元朝,没有明确说他也拒绝入仕明朝,甚至以“一夕病卒”模糊事情真相。大概是为了给明王朝留点面子吧。

王冕为何宁愿出家,也不肯入仕明朝呢?他不是怀有“伊吕事业”的远大志向吗?

鄙意以为,像王冕、施补华(《别弟文》作者)这种贫寒子弟,对王朝和政治中的黑暗面十分敏感,内心难免有种疏离感,任何时候都不会倾力去钻营。王冕既痛恨元朝的民族压迫政策,也不认为朱元璋是一代圣主,所以宁愿怀抱金玉之志老死深山,而不愿意混迹官场。

王冕并非一个穷困潦倒、疯疯癫癫的落魄文人,而是一个胸怀天下、守志不阿的理想主义者。孟子在总结伯夷的性格特点时指出:“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王冕就是这样一位“非其君不事”的、有节操的儒者。

王冕不但是一位名重一时的篆刻家、名垂千古的画家,也是一位杰出诗人。试看其《悼止斋王先生三首·其三》诗句:

三月燕山听子规,

追思令我泪垂垂。

虽然事业能经世,

可惜文章未际时。

霜惨晴窗琴独冷,

月明秋水剑双悲。

山河万里人情别,

回首春风说向谁?

此诗较好表达了他的心境。“虽然事业能经世,可惜文章未际时。”他知道自己没有呼风唤雨的机会。

“霜惨晴窗琴独冷,月明秋水剑双悲。”他对乱世持冷眼相向的疏离态度,只得以疯疯癫癫的外形包裹他琴冷剑悲的深刻孤独。

正所谓:“救世方略今何在?金玉埋在九里山。”

副课文

曾国藩秘荐李鸿章

文正每日黎明,必召幕僚会食。而江南风气,与湖南不同,日食稍晏。傅相欲遂不往,以头痛辞。顷之差弁络绎而来,顷之巡捕又来,曰:“必待幕僚到齐乃食。”傅相披衣踉跄而往,文正终食无言。食毕,舍箸正色谓傅相曰:“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遂无他言而散,傅相为之悚然。盖文正素稔(rěn)傅相才气不羁,故欲折之使就范也。

傅相初掌书记,继司批稿奏稿。数月后,文正谓之曰:“少荃天资于公牍最相近。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傅相亦自谓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南针,获益非浅。

既而文正进驻祁门。傅相谓祁门地形如在釜底,殆兵家之所谓绝地,不如及早移军,庶几进退裕如,文正不从。傅相复力争之。文正曰:“诸君如胆怯,可各散去。”会皖南道李元度次青率相守徽州,违文正节度,出城与贼战而败,徽州失陷,始不知元度存亡。久乃出诣大营,又不留营听勘(听候勘问、审讯),径自归去。文正将具疏劾之。傅相以元度尝与文正同患难,乃率一幕人往争。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文正曰:“我自属稿。”傅相曰:“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不能侍留矣。”文正曰:“听君之便。”

傅相乃辞,往江西。闲居一年,适官军克复安庆,文正移建军府焉。傅相驰书往贺,文正复书云:“若在江西无事,可即前来。”傅相乃束装赴安庆,文正复延入幕,礼貌有加于前。军国要务,皆与筹商。明年吴中绅士,雇轮船来迎援师。文正奏遣傅相募淮军赴沪上,而密疏荐其才大心细,劲气内敛,可胜江苏巡抚之任。抵沪未及一月,奉命署理江苏巡抚。练兵选将,克复苏、常、嘉兴等郡。遂实授巡抚,加太子少保,赏黄马褂双眼花翎,封一等肃毅伯,勋名几与文正相并。距出幕府时,仅逾两年耳。

未几,绩望日隆,卒蒇(chǎn,完成)文正未竟之绪。文正之志业,傅相实继之。同治十一年,文正薨于两江总督官廨,傅相邮寄挽联云:“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盖纪实也。

——〔清〕佚名《咸同将相琐闻》

思考与训练

如果将本文缩写为一篇300字的短文,最应该保留的材料,是哪几个?以下是缩写范文,请习者评议一番,这样缩写是否是最佳方案?

王冕,字元章,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暮乃返,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屡应举不中,弃去,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华家,拟以馆职荐,力辞不就。既归,每大言天下将乱,携妻孥隐九里山,树梅千株,桃杏半之,自号梅花屋主,善画梅,求者踵至,以幅长短为得米之差。尝仿《周官》著书一卷,曰:“持此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太祖下婺州,物色得之,置幕府,授咨议参军,一夕病卒。

——《明史·王冕传》 VHuQ5jkeYYaTr+sfmk4/8pcqNBtBcYHAmwaDuXHYMdKsdlPu8gzFBAnTvI/CaqF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