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虞集
题解 |
作者为门生黄济的书斋命名为尚志斋,并应邀著此说。文章以射箭必须以中靶为目的设喻,强调学习必须有目的(志),那就是成为圣贤。若无此目的,为何要学?为何要刻苦学好? |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元代巨儒,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孙。祖籍成都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宋末乱世,随父迁居江西临川郡崇仁县(今江西崇仁县)。元代历官国子助教、博士、集贤修撰、翰林待制、奎章阁侍书学士。曾领修《经世大典》。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与揭傒斯、范梈、杨载并称“元诗四家”。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传世。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 [1] 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 [2] ,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 [3] 焉以发,初无定的 [4] ,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尚;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选自《国学治要·古文治要上》)
[1]正鹄:箭靶的中心。
[2]视必审:瞄准一定十分认真。审,周到,准确。
[3]嫚(màn):轻视。
[4]定的:确定的目标。
你见过射箭吗?箭靶的中心,是射箭人的目标。于是要选择好的弓、直的箭,养体气,攒力气,站好姿势,遵守法度,来到靶前。拉弓必圆,瞄准必认真,发射必果断,以图射中靶心。如不设靶心,就无专一之志,就算有好弓箭、大力气,也茫茫然无处施展。至于懈怠游戏,随意发箭,本无目标,也不指望射中,这种事君子不做,这种人君子不交,因为他没有志向。
善于治学者,如懂此理,也就能稍有警戒了。读书人的理想就是成为圣贤,就像射箭者追求射中靶心一样。不以圣贤为标准,就像不设靶心而射箭。没有明确志向,就像在海洋航行而无目标,最终不沦为无知妄为的人很少!这是立志者首先要做到的。
有了目标,就该讲究到达目标之法,只有有志者能做到。所以拜师、交友,读书、研究事理,都是接近目标的途径。平时无事,对此目标不怠慢;待人接物之际,此目标也不错乱;安逸舒适,目标不丧失;患难忧虑,目标不放弃。时时刻刻为此目标努力,这就是矢志不渝。
如果立下志向,就算志在成为圣人,也可实现。古人说过:“有志者,事竟成。”又说:“志向不变,聚精会神。”就是此意。若不立志,就算细小事,也无成功之理,何况做学问之大事呢?从前孔子怀天纵之才,其求学尚且必须立志,何况我们这样蠢笨的后辈呢?一定要把立志作为紧迫的事情,的确如此。
如今大司寇的上客开封人黄先生,善于教育子女,温和但有制约,严格但没隔阂。曾让他儿子黄济跟从我求学。黄济请我给其书斋题字勉励,我写了“尚志”二字送他。有一天他需暂回老家,特来要我为其书斋写篇“说”。我挥笔而就,不厌其烦。黄济,正在立志呢。
用打比方来阐明一个抽象道理,这是古人作文、游说最常用的写作手法。战国纵横家常常打个比方就能让君王明白一个高远战略,或者打个比方就能让千军万马放弃围城,掉头回国。至于作家为文,这种方法就更常见了,从孟子、庄子,到荀子、韩非子,再到今天的文人学士,经常如此写作。
本文劝学,告诫学生首在立志。立何志呢?圣贤之志。怎样说服他呢?
打比方啊。
射箭是古代最常见的行为,三岁小孩都明白,就用射箭打比方吧。“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
射箭得要目的,有目的才知道如何射。“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明白了吧?学习得有目标,有了目标,才知道该学什么(内容),该怎样学(方法)。
如今的孩子,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写作文了。一直学到高中毕业,大家还觉得不知从何下手,可见文章难学啊。
现在好了,记住一点,打比方。无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先琢磨着找个人人明白的简单事物,打个比方,然后把这个比方,跟你的写作对象多多挂钩。每次挂钩,阐述事情的一个方面。三次挂钩,阐述三个方面,一篇文章也就成了,可以交给老师或编辑了。
打比方就这么有用,它是打开文章思路的万能钥匙。以后遇到难题不知怎么写,千万别忘了用上这把万能钥匙:
打比方。
远古时代,知识、宗教、学问都掌握在领导集团手里,教育也不例外。庶民的生活知识和生产经验,都是跟着父辈祖辈习得的。他们没有条件受专门教育,对于国家祭祀、天文地理、国家治理等知识,无法沾边。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权威丧失,诸侯各谋其私,天下失去秩序,也就失去控制。天子典籍,本来是给诸侯学习的,后来逐步流失民间,不断扩散。民间优秀士人,终于可以继承老祖宗千百年的创造与积累。孔子出身并不高贵,能学贯古今,就得益于此种历史背景。
既然民间可以学习文化,这就需要民间学堂。私人设堂授徒,逐渐流行。孔子未必是最早的民间教书先生,年轻时也不是影响最大的。被他诛杀的少正卯,生前影响比他还大,招生比他还多。但是孔子心通天理,志在大道,承继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道统,对后学具有非凡的感召力,于是逐步胜出,成为冠绝古今的大圣人和大教育家。
官学流失民间,激发了民间的求学热情,也必定激发民间思想。墨子的思想,跟官学距离很大,观点主张一般都代表社会最底层劳动人群的感情和利益,而且吸引了一大批劳动者及其子弟前来问学。这是私学独立发展的一个明显的例子。
秦统一六国之后,李斯认为战国时期私学发达是致乱原因之一,值得后世吸取教训。他说:“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以他主张烧尽杂书,禁绝私学,以便强化国家认同,实现天下齐一。
不但学问与思想有官学私学之分,学校也有官私之分。
出身高贵的儿童,可延聘老师到家里施教,长成少年则可以入朝廷太学。普通人的孩子,则可以上私校启蒙。
朝廷国学、太学里的老师都是学问宏博的官员,专教权贵子弟。身份略低的人,可到州县所设学校就读。这些都是官学,入学都有门槛,诸如几品官员的子弟,至少得是公职人员家属。纯粹的老百姓子弟,只能到名儒所设的民间私塾或书院就读,这个是私学。
孔子被看作历史上第一个影响巨大的教育家,其学校也是影响最大的私校,其生徒年龄,相当于后世书院生徒的年龄。既然孔子的学校是私学,为什么来求学的那么多(号称前后三千)?因为他满足了当时普通士子求学问道的社会需求。他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尊卑,随便交点学费(一般学生就送块腊肉作为学费)就可以入学。这为知识流向基层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入谁的私学,就是拜谁为师,这是一种郑重其事的选择。如果不是德高望重者,谁愿意拜你为师啊?而且,古人一旦师从某师,乃终身追随、终身求教。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古代开办私学者,不唯学问秀杰,而且品德尊贵,节操卓越,声望隆盛。所谓师道尊严,乃因兹师是道师,是华夏圣道的承载者。
道师开私学,是个令人向往的风尚。孔子为之,孟子为之,朱子为之,阳明子为之,朱九江和康有为也曾为之。
或以为庚申和后,乃有甲申之役,二十年中可图自强,今虽割弃,徐图补救。此又敢以美言欺皇上、卖天下者也。
夫治天下者势也,可静而不可动,如箭之在桰(guā,同“栝”,箭末扣弦处),如马之在埒(liè),如决堰陂之水,如运高山之石,稍有发动,不可禁压,当其无事,相视莫敢发难;当其更变,朽株尽可为患。
昔者辛巳以前,吾属国无恙也。自日本灭琉球,吾不敢问。于是,法取越南,英灭缅甸,朝鲜通商,而暹罗(泰国)半翦。不过三四年间,而吾属国尽矣。
甲午以前,吾内地无恙也。今东边及台湾一割,法规滇、桂,英规滇、粤及西藏,俄规新疆及吉林、黑龙江,必接踵而来,岂肯迟迟以礼让为国哉?况数十国之逐于后乎?
譬大病后,元气既弱,外邪易侵,变症百作,岂与同治之时,吾国势犹盛,外夷窥伺情形未洽比哉?且民心既解,散勇无归,外患内讧,祸在旦夕。而欲苟借和款,求安目前,亡无日矣。今乃始基耳。症脉俱见,不待卢扁(扁鹊),此举人等所为日夜忧惧,不惮僭越,而谋及大计也。
夫言战者,固结民心,力筹大局,可以图存;言和者,解散民体,鼓舞夷心,更速其亡。以皇上圣明,反复讲辩,孰利孰害,孰得孰失,必当独断圣衷,翻然变计者。不揣狂愚,统筹大计,近之为可和可战,而必不致割地、弃民之策;远之为可富可强,而断无敌国外患之来。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
——〔清〕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公车上书》
古人把修己达仁、治国安邦之学,名之曰圣贤之学。谚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圣贤书即圣贤之学。读圣贤书,目的是让自己成为圣贤。为什么要成为圣贤呢?古人认为,治国安邦、福佑苍生,只有圣贤才可为之。所以,成为圣贤,终极目的还在于为国效力,为民造福。你赞成上述人生观吗?你想成为何种人?君子乎?小人乎?圣贤乎?盗贼乎?英雄乎?凡人乎?请自己琢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