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伟大哲学家管子说:“言不得过其实,实不得过其名。”意思是我们说的话不要超过实际,也就是不要说大话,不要口出狂言。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是智慧的,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人是高明的。
纵观历史,很多狂妄之人,总是不知轻重,爱说一些狂妄的话。如今,这些话大都成为笑谈,这些人也就因此成为了历史的笑柄,成了愚蠢的代表。狂言者并非浅薄者的专利,很多在某一领域德高望重的人,也可能会一不小心犯此错误。
1889年,值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之际,法国为了纪念这一光荣时刻,决定在巴黎的战神广场修建一座高塔。设计师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了一座钢铁结构的拱门高塔,这个方案最终胜出。
然而,铁塔方案却遭到巴黎众多艺术家的强烈反对,如莫泊桑、左拉、小仲马等300多人,联名在巴黎《时代报》刊登了《反对修建埃菲尔铁塔》的抗议书。抗议理由是:“这样一座丑陋的铁塔不适合伟大的巴黎。”其中,素以短篇小说见长的莫泊桑更是扬言:“如果巴黎建成铁塔,我要永远离开这个城市!”
最后,埃菲尔铁塔终于落成,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世界人民的肯定。大家都拭目以待,看这位“短篇之王”如何收场,是否真正离开了巴黎?意想不到的是,巴黎铁塔建成之后,来这里吃饭和用下午茶最多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放出豪言的莫泊桑。当别人问起时,他只能尴尬又不失礼貌地说:“我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这是全巴黎唯一看不见埃菲尔铁塔的地方。”
当我们不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万万不可妄下结论。以狂妄为始,必将以悔恨为终。美国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说:“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狂言之人要么是缺乏谦虚,要么缺乏见识,给人们的印象是放肆自负、目中无人。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当我们盛怒和狂喜的时候,更要懂得闭嘴。明朝的吕坤在《续小儿语》中说:“怒多横言,喜多狂言。”狂言的戒条,要时刻牢记在心。
每个人都容易陷入自我认知的陷阱,喜欢一有机会就标榜自己的本事和功德,自吹自擂,仿佛周围人都是鼠目寸光、酒囊饭袋、碌碌无为之辈。殊不知,自己才是那个最大的傻瓜——
祢衡是狂妄的人,对于曹操帐下的武将谋士们,他曾说过一句狂言:“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许褚可使牧牛放马……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罢了!”在祢衡眼里,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是无足挂齿而已。
岂不知他自己才是一只夸夸其谈的井底之蛙,每天狂言一大堆空话,并没有做出什么实际作为。曹操深知这样的人是无法委以重任的。如果说祢衡不知轻重,那同一时期的谋士荀彧就是一个明智之人。他在帮曹操分析时局、对手以及贡献良策的时候绝不狂言空谈,而是真正做到了有理有据、丝丝入扣。
在官渡之战前,他如此分析道:“袁绍手下的谋士虽然众多,但都不足为虑。田丰这个人性格耿直,喜欢顶撞上司;许攸贪图功劳和钱财,容不得别人;审配有很强的权力欲望却没什么智谋,是个志大才疏的人;逢纪处事果断却非常自负。至于颜良、文丑,虽然名声在外,但只是两个有勇无谋的武将,一旦开战必定会被我们俘虏!更何况,袁绍的军队虽然众多却没有良好的军纪,一旦交战,内部一定会发生叛乱,相互猜忌、互不听从,最后土崩瓦解!”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对能否打赢这场战争,尚未有充分的信心。他就召集手下的谋士一起开会,此时荀彧的一番见解,彻底打消了曹操的顾虑。这才是真正分析问题发表言论的风格,有理有据,绝不狂言。事实上,战况的发展确实像荀彧的预测一样。与之相比,喜欢狂言的祢衡只是嘲讽别人,何尝贡献过良策呢?
在生活中,我们见过不少口出狂言的人,他们以“这事小菜一碟,包我身上了”为口头禅,最终却无法为自己的狂言买单。面对他们的狂言,我们不要深信,最好敬而远之。我们自己更要戒狂言,万不可等到后悔的时候再从梦中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