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口若悬河、聒噪不已,自认为口才很好。关于这一点,散文大师朱自清在《沉默》中写道:“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言不在多,少言则贵。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古语虽然平淡,但胜似万语千言。“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这些古话我们都耳熟能详,可大多数人真做到了吗?让我们看看苏格拉底是怎样教育自己学生的——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非常善于演说的哲学家,名声在外,自然有不少年轻人慕名拜师。一天,有位青年从远方赶来,虔诚地请苏格拉底教他演说的技巧。
为了表现自己,青年在苏格拉底面前大谈自己对演说的理解。苏格拉底耐心听他说完,向他索取两倍的学费。青年大惑不解,询问原因。苏格拉底答道:“因为我除了要教你演讲以外,还要教你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闭嘴。”
其实,苏格拉底说出了一句大实话,那就是:“戒多言”。世间的强者大都惜字如金,弱者才废话连篇。言多必失无益处,季布一诺胜千金。因为话语并不代表你的思想,沉默的思考才可能催生出一句有价值、有分量的话。让头脑在沉默中孕育思想,让思想在沉默中沉淀价值。
很多人都明白言多必失的道理,言多必失是让我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点到为止,恰到好处。要掌握深浅火候,掌握好“度”,既能把话说明白,还能少说话,免得“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如果不加节制,暴露出一些行业技术方面的秘密,甚至是国家机密,那损失的绝不仅是个人了。
在一次聚会上,张明和许久不见的同学李海聊了起来。原来李海一直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他说他犯了一点小错,结果被公司开除,要张明一定引以为戒。
李海说他本来是工作很努力的人,但太爱说话。有一次和客户谈生意的时候,客户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公司自己员工买房是不是便宜很多啊?李海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本来应该简单应付一下就可以的,结果随口说了一句——我们员工购房底价为多少多少。一句话泄露了全部的价格秘密。
谁知,这个客户把这个消息大肆传播,导致一大群购房者知道这个消息后,都取消了原来的购房计划,公司的房产一度滞销。老板气冲冲地找他谈话,把他直接辞退,因为他把公司底价透露了出去,这可是行业的机密,严重影响公司的业务。
后来他自己总结到:销售最重要的不是开口说话,而是如何闭嘴。一个连自己嘴巴都管不住的人,升职加薪就是奢望。
关于闭嘴的艺术,青帮大佬杜月笙深谙此道。杜月笙识人很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一群人中最安静的人,往往最有实力。”的确如此,话说多了,就会不严谨,就会暴露许多问题。古龙也曾有言:“愈是沉默寡言之人,其言语便愈可贵。其人若论武功、气度亦必有慑人之处。”少说话,保持沉默的状态,这是一种实力的体现,更是一种城府和智慧的象征。
鬼谷子在《中经》篇中说:“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言语越多,暴露的短处也就越多。这正是“言多必失”的诠释。口才好不只是会说,真正的口才大师必然深谙闭嘴之道。所以我们要善于保持沉默,少说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