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期望用言语说服别人为你做什么,那么你首先要确定这样做对对方也有好处,否则对方一定不愿意这样去做。当你试图将某个观念灌输给他人的时候,你要先确定这个观念能够被对方接受,否则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无用功而已。
麦肯锡咨询顾问 芭芭拉·明托
在沟通正式开始之前,我们有必要摸清对方的底线,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谈判就失去了“靶子”。沟通的本质是信息交换的过程,了解对方的底线,就能找到双方共同存在的利益交叉点,以此出发,沟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与客户聊天时,面对明码标价的产品,客户嘴上说着“好好好”,转眼间却立即反悔,找出种种借口,例如“今天钱没带够”“我还想再考虑一下”等。不要为客户的不讲信用而愤慨,因为这毫无意义,你改变不了他们,倒不如想一想是不是我们触碰了他们的底线。
其实,在客户心里,销售都是不可靠的,有的人或许有过被销售欺骗的经历,或者听闻过相关的事迹。他们认为,销售就是试图掏空他们口袋里的每一分钱。虽然商品都是明码标价的,但是客户明白,这里面肯定有利润空间,否则店铺早就倒闭了。有经验的客户,不会立即下决定购买,而是会找借口推脱,吊着销售员的胃口,逼得销售员主动让步。因此,谁能弄清对方的底线,谁就能在沟通中占据主动地位。
摸清底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这需要对心理学有深刻的理解,以及长期累积沟通经验才能做到。有时候,我们自认为找到了对方的底线,其实那不过是通过有限的资料得出的结论,距离真相还差得远。沟通本来就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不经过长时间的揣摩与练习,是无法真正找到对方的底线的。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虚虚实实的小技巧来试探对方,摸清对方的底线。
1.虚法:迂回询问
通常,人们不愿意与客户产生正面冲突,而是喜欢旁敲侧击,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对方的底牌。例如,在沟通过程中,主人会极力表现自己的热情与好客,将对方的生活和工作安排得十分周到,偶尔还会盛情邀请客人参加晚宴,或者外出旅游。正当客人沾沾自喜的时候,主人便会向客人询问他对一些小事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客人的思维模式,进而预测客人的底牌是什么。
2.实法:主动出击
不过,上面那种迂回询问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商务沟通通常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人们更喜欢三言两语达成协议,有些人会主动抛出一些带有挑衅性的话题,刺激对方表态,再根据对方的反应判断出对方的底线。
例如,有一位客人来到摊子前面,向小贩询问东西的价格,小贩无法确认客人究竟想买什么、客人能够承受的价位是多少。于是,小贩说:“我卖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就看您想要什么样的了。”只要客人一接话,小贩就会很容易地把握住客人的真实想法。
在行动之前先退后一步,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