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管理大师 罗伯特·凯利
举行会议是正常的商务活动,但是商务会议的作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批评传统决策会议的弊端,认为效率低下、毫无节制的会议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尤其是缺乏创新思维。针对这种状况,美国创造学家、BBDO广告公司创始人亚历克斯·奥斯本提出了“头脑风暴”这一理念,即用群体讨论的方式,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在头脑风暴会议中,人们群策群力,使思想的火花碰撞在一起,进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头脑风暴,原本是精神病理学中的内容,专门用于描述精神病患者身上出现的精神错乱的状态,就像在大脑内部掀起了一阵风暴一样,把正常的思维摧毁,转为无限制的联想。1953年,亚历克斯·奥斯本正式提出,利用头脑风暴的模式,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作为世界知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是最早使用头脑风暴法的公司之一。麦肯锡头脑风暴的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高效,会议非常简单,只需一间会议室、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纸、笔和一块白板。
当客户的需求与公司的判断出现偏差,导致沟通出现障碍时,往往说明公司对现实情况的掌握出现了问题。对于咨询公司而言,这样的失误是不可接受的。当遇到这类问题时,麦肯锡就会选择头脑风暴法。通常,他们会把项目涉及的人集中起来,一起讨论当前的问题,谁有想法都可以说出来,而项目主管以及更高级的咨询顾问,则要提出团队随后做破坏性检验的最初假设。有时,他们还会邀请客户一起进行头脑风暴会议,在激烈探讨氛围的影响下,客户和麦肯锡人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了。
麦肯锡人举行头脑风暴会议,为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对现实毫无意义的空谈。因此,麦肯锡的头脑风暴会议并不轻松。麦肯锡人事先要将有关资料准备齐全,并且做好分类。头脑风暴会议有时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从白天开到深夜,在此过程中,与会人员要持续数个小时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比平时的工作更加劳累。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会议方法,并不是麦肯锡的专用。事实上,除了麦肯锡以外,很多公司都爱用头脑风暴法。然而,真正取得效果的并不多,因此很多人怀疑头脑风暴法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头脑风暴法虽然好用,但是也要遵循一定的方法,错误的开展方法会阻碍会议的进行。
1.鼓励参与会议者畅所欲言
头脑风暴的重要特征就是群策群力,因此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员工开口,说出各自的想法。在此过程中,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有可能出现,这时,作为团队的参与者,就要懂得尊重其他人说话的权利。不要对他人的想法评头论足,不称赞、不贬损,这是极其重要的。
2.设定明确的问题点
用头脑风暴法分析问题,前提是问题足够明确,如果问题模糊不清,就会导致逡巡不前甚至失去方向。例如“公司盈利的难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就显得很宽泛、不具体,倒不如讨论其中具体的点,如“如何选择产品的颜色?”
3.没有后续执行
前面说了,头脑风暴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而不是空谈,如果没有后续执行,那么这次会议就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在进行头脑风暴时,应该快速记录下众人的想法,之后再看哪些想法是有见地的。如果有特别出色的点子,则应该立即把它设成一个实践项目,然后交给相关的执行者。
头脑风暴的基础是平等,而独断专行的主管往往会破坏这种平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