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用苦劳换功劳,这是一个伪命题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获得更多的收益,很多人都有拼命工作的倾向。然而事实上,做得多不等于价值大。做得多有时还可能会坏事,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特别是对我们自己而言,做得太多,所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不可否认,一定的压力对我们的成长会有好处,可以让我们更加坚韧,但是压力过大则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不利。

荣小姐在某公关公司担任特殊项目经理的职务。她的职责是为客户策划和协调所有特殊的活动。荣小姐对老板非常忠心,工作更是勤奋。老板在10年前雇用了27岁的荣小姐。那个时候她很不幸,她的爱人出了车祸,刚刚过世没几个月,她生活得很抑郁,几乎无法找到工作。

“在我最难过和最痛苦的时候,我的老板给了我一个重新站起来的机会,这份工作让我找到了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荣小姐非常感激老板。感恩的心使得荣小姐对工作极度负责,变成了工作狂人。无论什么工作,只要是她认为重要的,她就会尽力去做。这当然是极好的,至少她的老板是非常赞赏她的。然而她手下的两个助理却对她很不满。原来荣小姐工作太负责了,对各项工作的掌控简直到了令人厌烦的地步。特别让人郁闷的是,她从来不肯将那些重要的工作交给别人去做,只把一些最单调或最琐碎的杂活儿,比如装请柬、粘信封、寄快递等,交给助理去做。

助理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视,做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荣小姐却不同意:“要是你们把事情搞砸了,谁负责呢?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如果出了什么差错,我也不会怪你们。”荣小姐的话,让两个助理非常郁闷,他们觉得这样虽然很轻松,但是自己的职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荣小姐很不理解:“他们真傻,有好日子还不想过,非要给自己的工作加码。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工作带来的压力有多大,有的时候简直会把人逼疯。我不把这些工作交给他们做,也是为了他们好。”荣小姐的好心让助理很无奈,他们说:“她把这些会把人逼疯的工作压在自己的身上,岂不是更傻?”助理没能说服固执的荣小姐,便找老板提意见,希望得到一些更重要的工作,而不是总是干杂活儿,因为那样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他们希望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而不是成为表面风光的杂役。

荣小姐的“勤劳”,让他人诟病的同时,也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每当有特殊项目时,荣小姐都会把自己扔进“高压锅”里。在这期间,荣小姐几乎没日没夜地工作,再三地检查每一个细节。在压力之下,荣小姐性情大变,成了“火药库”。一旦工作出了差错,她便会尖叫,咒骂,厉声地批评下属。尽管她说过,如果出了差错,她只会怪自己,但是事实上好几次她当场大骂他人的不是。结果她让同事们感到难受,自己也弄得疲惫不堪。等到工作完成之后,她又会为自己的恶劣行为感到懊悔,接着买鲜花或其他礼物,送给同事和助理以示歉意,请求得到他们的谅解和宽恕,并承诺自己下次一定会保持冷静。但是历史不断重演。

老板从来没有处罚过荣小姐,反而会替她向员工道歉,同时也会提醒大家:“荣小姐是一个可以信赖的项目负责人,没有人能像荣小姐一样尽职尽责,她一定能够带领大家取得成功。”事实上也是如此,荣小姐负责的活动一般都非常成功,赢得了客户以及媒体的赞扬。然而后来因为某事,公司不得不让荣小姐休假。在荣小姐休假期间,公司老板发现,荣小姐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不久之后,因为出了差错,荣小姐被解聘了。这时,荣小姐很是伤心,她不理解:“自己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为什么还会被扫地出门?”

荣小姐的经历,你理解了吗?反思一下,我们身上或许有荣小姐的影子。因为我们心里往往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做更多的事情,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荣小姐最初的动机可能并非如此,她开始时或许只是出于感恩心理,但是后来她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她需要价值实现来提升自我存在感。

每个人都有存在感需求,而人们在满足自我存在感时,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价值实现的办法。只要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说明我们的存在是非常有意义的。每个人都担心自己成为无用的人,当自己无用时,我们的内心必定充满沮丧。几乎无人会为自己的无用而欣喜,因为我们会认为无用就代表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

在荣小姐因丈夫去世而倍感绝望的时候,她是最缺乏存在感的。她希望用工作来改变这种僵局,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然而心情低落、沮丧的她,却不被接受。在倍感无助之时,老板聘用了她,给了她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于是她的内心充满了感激。

感恩心理和意欲证明自己价值的心理,让荣小姐积极投入工作中,从而取得了极佳的业绩,因此也成了公司的经理。但是与此同时,她变成了一个工作狂人,养成了独揽全局、事必躬亲的习惯。她的内心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式:只有通过独揽全局、亲力亲为的工作方式,我的存在才有价值,我才是一个合格的项目负责人。

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也经常会有这样的错误认知,认为只有不断地忙碌,尽可能做得多,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做得多,就等于价值大”,我们的头脑中或许没有如此清晰的想法,但是我们的行为总是不自觉地体现着这种思想。当我们做了很多,却不被他人认可的时候,我们会不甘心地说:“做了这么多,勤勤恳恳,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不夸功而历数自己的苦劳,这实际上就是“做得多等于价值大”的思想的体现。然而,一个人的价值不能靠做得多来证明。以为做得多,自己的价值就大,这种人同样也会陷入不能拒绝的心理陷阱中。只不过他们的不能拒绝,可能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就像荣小姐那样,陷入无穷无尽的压力中,结果不仅使得自己身心疲惫、情绪失衡,还让他人感到不满。所以我们要改变“做得多等于价值大”的错误认知,修正我们内心的苦劳情结。在追求自我存在感和证明自我价值的时候,应拒绝过度的苦劳和压力,以免破坏良好的情绪,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89OFvHMzVgN/1fgk0YhhfSN3ibrw7h4YKPqTXk5Qb4IWuzNGyMCum1s4gXBVTZa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