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怀才不遇,是你怀的才还不够

经常听人说自己怀才不遇。许多人觉得自己懂这个理论、那个知识,看过很多书,会很多技能,就认为自己很有才了。还有的人以为从名牌大学毕业拿了硕士、拿了博士,就认为自己很有才了。如果说你还没有得到重用、发达起来的话,主要是没有碰到伯乐,没碰到真正知道、了解你的价值的人,所以你常常觉得怀才不遇。而我认为,如果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是因为你怀的才还不够。

人至少“怀”四种才能才算基本有才:

(1) 学识和技能,很多人把吟诗、绘画、弹琴,看了多少书,懂了多少天文地理,知道了多少世界大事,会修什么东西,掌握了什么技能,作为才能的全部。你可能“怀”了一些学识和能力,“怀”了学位和一些技能,但这只是才能的一部分。

(2)把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变为对别人有帮助的才能。你懂得再多,会的再多,如果不能对别人有所帮助,就毫无用处,也只能用来夸夸其谈、自我欣赏或消遣娱乐。

(3)让别人知道你具备某些知识和专长。你知道什么、能做什么,需要让别人知道。许多人因为害怕、不好意思,很少展示自己,别人也就没有机会了解你。最好的展示机会是发现别人的需求,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们。

(4)在发挥你的学识和能力时,让人感到愉快,可以信赖,可以合作。你有天大的本事,自视清高,但没人愿意和你共事,也于事无补。

你以为你怀才,其实你只是知识和技能的储存器

所谓怀才不遇,是因为你只怀了1/4的才,就以为自己是人才了,其实你只是知识和技能的储存器。不能对别人有帮助的才能,最多也只能是自己的装饰,所以就别喊“怀才不遇”了。

有许多名牌学校毕业的人,找工作时觉得自己就是人才了,摆出一副大材小用的姿态,提条件,要待遇,如果没有满足,就觉得是怀才不遇了。还有的人也自认为很有才,可工作很多年,甚至几十年,没有得到提拔和重用,也觉得委屈、怀才不遇。

自以为怀才不遇的人一般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知识渊博,夸夸其谈;以为自己懂很多,很有水平,能瞧得起的人很少;很少倾听,很少关注别人需要什么;自以为是,与人相处的能力比较弱;认为其他人得到晋升,主要是靠拍马屁。

如果你真像你自己认为的那么有才,那么你不需要伯乐,自己就可以当自己的伯乐,自谋出路,创造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的平台。你之所以说怀才不遇,其实潜台词是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得到别人的认可,你还需要具备上面其他三个要素。否则,你怀的是不是才很难确定。你以为是才,在别人眼里,可能是钢材,也可能是烧火用的劈柴,你痛苦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是钢材,别人认为是劈柴。

所谓的怀才不遇,只是才华配不上梦想

太多的人忙于到处学习,以为知识就是才华,知识越多就越有才华。远古时代或许如此,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知识大爆炸,上网一查,什么信息都有,不用写、不用记,也不用背,就在指尖,想知道什么,信手拈来。如果你还以知道什么而骄傲,你就out了。

是否有才能,重要的衡量标准不是你自己认为知不知道什么,会不会什么,而是你所拥有的对别人是否有用,是否好用,是否能带来好处和方便。比如说,金子是非常好的东西,可用金子做菜刀,菜都切不了。所以,如果你准备做菜刀,别把自己打磨成金子。

要知道自己是谁,想做什么,你想做的是否对他人有帮助,然后集中精力让自己成为这方面的高手,不是蜻蜓点水,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得不多。

从雇人和用人的角度来讲,许多高层管理者在选择人的时候,在能力和态度之间,首先选的是态度而不是能力,因为知识、技术是可以学的,而态度很难培养。态度代表你的品质和个性,也就是你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与人相处的能力。

没有人愿意和一个自以为是、难以相处的人在一起工作,不管Ta有什么才华,这就是职场的定律。 表面看起来,人的决定主要靠理智,实际上,主要靠感受。你可以认为别人是拍马屁,我想告诉你,拍马屁也是一种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拍马屁”是你对别人与人相处能力强的一种贬低的说法和情绪的发泄。拍马屁的核心是对别人的需求的了解。

如果你在现在的环境里感到自己怀才不遇,不是没有伯乐,而是你高估了自己的才能。不管你自以为怀了什么才,没被用上,可以肯定地说:你怀的才还远远不够,你需要做的不是抱怨没有遇到伯乐,而是好好反省、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去弥补欠缺的部分。 h/qBWHW/cauwC/EQ3d5pv0IS/8szh4OE0dt00vS0wPVkSy+4A0C+X366bJ1PR92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