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抗挫折能力是给孩子最好的生命礼物

经常有父母问,究竟是做虎妈狼爸,还是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我认为这些都是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在帮助家长和老师解决孩子教育中的问题和困惑时,我发现他们的问题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1)如何和孩子交流,孩子才会听你的话?

(2)如何让孩子有学习动力?

(3)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4)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5)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力?

(6)如何教孩子制定切合自己实际的目标?

(7)如何培养一个乐观开朗的孩子?

(8)如何教孩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

(9)如何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这些问题都是决定孩子们一生成败的关键问题。

我认为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生命礼物是:当Ta在这个世界上独立时,能够拥有独自应对挑战、驾驭自己跌宕起伏的命运之舟的能力——也就是抗挫折能力(Resilience),主要包含有八种能力:身体健康,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尊自信,乐观(现实),设立目标、解决问题,控制冲动,主动探求。

抗挫折能力才是决定孩子不管经历什么风雨都能继续向前、追求幸福的能力。

如何培养抗挫折能力?

近年来,心理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在经历了灾难、磨难、挫折和痛苦后仍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能造福于社会,享受生活的乐趣?而有的人却失去了自信自尊,退缩回避,怨天尤人,悲观绝望,一蹶不振,甚至犯罪,有害于社会?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同的命运?

作为家长,我们哪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充满竞争、变化、压力、磨难、痛苦和挫折的生活中充满自信,勇于面对,百折不屈,走向成功,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令人欣喜的是,科学家们找到了答案。他们发现抗挫折能力是在困境和苦难中,决定什么人成功,什么人失败的重要原因;更令人兴奋的是,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和掌握的。

对于8岁以下的孩子,父母需要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对于8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学习如何培养抗挫折能力。

个人生活环境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很难改变,我们不应抱怨环境和教育制度,因为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局限性。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在现实环境中不断成长,增加能力和智慧,面对困难和挑战,成就自己的梦想。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孩子每天的饮食起居,日常活动,甚至是在每一次与老师、同学和父母的矛盾冲突中,在Ta的需要和愿望中,在Ta的喜怒哀乐中,把关注点放在八项抗挫折能力的提高上,把抗挫折能力的提高作为评判与奖励孩子的标准。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慢慢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你的角色是陪伴、支持和帮助,而不是要求和主宰。

培养孩子面对逆境的能力是我的心愿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人生经历。我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所以,很小的时候就准备当医生。长大做了医生后,我发现对许多病,医生能做的只是诊断,却没有更多有效的治愈方法,于是我就想寻求更有效的解救人的方法,所以读了医学研究生,读了医学博士,后来又去美国做了医学博士后,前后我在医学实践和研究中历时20多年。

在美国从事神经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我接触了许多国际前沿的科学成果,逐渐知道:其实许多疾病皆源自恐惧、害怕、焦虑、愤怒、悲伤等情绪。“恐伤肾,怒伤肝,悲伤肺,忧伤脾”,中医古老的说法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科学。这一点也逐渐被近现代的西方科学界所证明和接受。

近期科学研究发现:内科门诊患者中有70%~90%的疾患和心理因素有关。WHO(世界卫生组织)所列的世界前十种疾病中有五种是心理疾病,其余的五种皆和心理相关。“情绪可以致病,情绪也可以治病。”这是21世纪科学研究的结果,也是21世纪科学健康管理的方向。

我曾经在美国最大的心理健康中心Centerstone为来自32个国家的移民和难民提供心理治疗服务,他们中间有参加过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的退伍老兵;有几乎全家被杀绝的索马里人民;有许许多多经历过战乱的不同肤色、说不同语言的各国人民;有经历和目睹过海啸、“9·11”事件的人;也有早年被强暴,遭受过或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孩子;有经历或目睹过暴乱、车祸或其他意外事件的人;也有亲身经历或目睹亲人罹患严重疾患的人;还有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的师生。

为他们服务使我有机会直接接触经历非人磨难仍然能成功的人,也有机会去帮助许多被命运折磨得惶惶不可终日、对生活绝望的人。

我深知,灾难、挫折和人与人的矛盾冲突不仅会造成身体疾病,对人们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也有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自伤自杀、他伤他杀。所以,培养孩子们面对逆境的能力成了我的心愿,我认为,抗挫折能力的培训和提升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我们在愤怒中无法思考,在躲避中无法发展,在恐惧中无法创造,在焦虑中无法快乐。那么,各位老师和家长,我们能不能帮助我们自己和孩子重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在淡定中追求人生的目标,在温暖和支持中感受生命的快乐?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人才,只要给足爱、支持和空间,Ta就会绽放。

孩子考砸了,正好可以提高抗挫折能力

以下是发生在我女儿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一次,我出差回来,女儿告诉我,她的期中考试考得不好,特别是数学考砸了让她很难过,因为数学一直是她的强项。

我:成绩下来了吗?

女儿:没有。

我:你怎么知道的呢?

女儿:我有一道题不会做,而且一点儿思路都没有。以前从未有过这种情况。

我:那你觉得你尽最大努力学习了吗?

女儿:没有。

我:你是想不努力就有好成绩?

女儿:嘿嘿(不好意思的表情)。

我:那你复习期间干什么了呢?

女儿:我不敢说,怕你惩罚。

我:你告诉我真实情况,这次不罚。

女儿:我每天晚上看小说看到很晚。

我:看到几点?

女儿:大概十一点。

我:这对你考试有什么影响呢?

女儿:我感到很疲倦,脑子发蒙没有灵感。

我:那你总结一下,这次考得不好主要是什么原因?

女儿:没有认真复习,睡觉不够,脑子发蒙。

我:以后怎么办呢?

女儿:认真复习,保证睡眠时间。

我:知道了去做就好。

女儿:但是妈妈,我一想到老师明天公布成绩就害怕。

我:怕什么?

女儿:不知道,就是很害怕。

我:那你想象一下老师公布考试成绩的情景,看看你什么地方害怕。

女儿:听到她念我的名字,然后说70分。

我:是老师的声音吗?

女儿:不是,是同学们讥笑的表情。

我:所有同学吗?

女儿:不是,两个同学。

我:哪两个?

女儿:我最好的朋友和我的竞争对手。

我:哪个人的表情让你最难受?

女儿:是我的竞争对手。

我:那你能仔细看看她的表情吗?告诉妈妈你难过的程度为几分(0~10)。

女儿:6分。

我:那是什么让你难过呢?

女儿:她有点儿幸灾乐祸的样子。

我:你继续看她的表情,感觉自己的难受程度有没有变化?

女儿:(过了几分钟)我已经不难受了。

我:为什么不难受了?

女儿:她笑一下,就去忙她自己的事了。

我:那现在难过程度是几分呢?

女儿:零分。

我:你现在什么感觉?

女儿:不害怕了。

我:宝贝,你想想,你的竞争对手让你学到了什么?

女儿:不受别人的负面影响,学会让自己镇定,做自己需要做的事。

我:那你应该怎样对待你的竞争对手呢?

女儿:感谢。

我:宝贝,妈妈为你的进步点赞!

我认为,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是帮助Ta成为健康、幸福和成功的人,这就要求Ta端正态度,拥有获得成功的能力,而这些态度和能力是在一件件小事中培养出来的。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把关注点聚焦于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控制冲动的能力,解决问题、主动探求、保护身体健康的能力上。

每个孩子都想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内心都有评判是非对错的标准,有的时候无法抵抗诱惑,在本来应该用来学习的时间,玩了电脑,看了小说,我们成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在诱惑和学习之间,学会平衡,打骂和责备并不能让孩子学会这种能力,孩子要有发自内心的动力和意愿,努力才能做得到。

父母爱成绩,但要取之有道

和许多妈妈一样,我特别希望女儿喜欢读书。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只喜欢看绘本,但在我眼里,绘本不算真正的书,满页都是字的才叫真正的书。但小孩一看,那么一大篇文章,能认识的字没几个,像看天书,啥都不知道,肯定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不愿意读。

我知道强迫没有用,得想个办法让女儿很快喜欢读整本都是文字的书。我认为,孩子在学校里所学的各种科目中,读书和写作是最重要的,它关乎孩子的人文修养,对人情世故的了解。

人只会做自己喜欢和愿意做的事,或者为得到自己喜欢的一切去努力。我知道女儿最喜欢的是迪斯尼电影中一匹紫色的独角马,正在热销中。我便有了主意,选了一本适合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看的故事书,其实是一套中的一本。我拿着这本书对女儿说:“宝贝,你想不想要独角马?”她的眼睛马上亮起来了,说:“想。”“你想不想自己挣钱买这匹独角马?”她说:“想,可是妈妈,我怎么挣呢?”我说:“你读完这本书的话,就可以得到这匹——独角马。”

她爽快地答应了,因为她知道,不到节假日,我不会她要什么就买什么的,这是一个早点儿得到独角马的机会。

我把独角马买回来放在客厅,她每天都可以看到。然后,在日记本里,我画了一匹独角马,又把书分成了13个部分,分别代表马头、马尾、马身子、马胳膊、马腿等等。她每读完一章,我就说,宝贝,你已经得到马头了,再读完一章,你得到马的前腿了,马背、马头等等,她仍然不喜欢读书,但她喜欢独角马,为了得到独角马,她坚持着。家里也经常有她的小伙伴来,都挺喜欢那匹独角马,他们会对她说:“你赶快打开给我们玩啊!”我女儿说:“不行呀,我妈妈说我把这本书读完才能玩。”小朋友们一听,立马和她一起读书,帮她查字典,很有意思。

几个月后的感恩节那一天,孩子们把最后一章读完了,欢欣雀跃,终于打开了盒子,那匹马还带四匹小马,音乐盒可以转来转去的,他们特别特别高兴。

看完第一本书,她就爱上了这一套书,因为很有意思,后来我不用再奖励了,她看完第一本以后,还要看第二本,一个系列十几本,她全看完了,后来读书的事我就不用管了,我女儿现在特别特别喜欢阅读。

帮助孩子养成新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挑战这个困难必须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动力一定源于满足孩子的渴望和需求。

你一定要知道孩子的需求是什么,不是指责、唠叨。如果你对孩子说“英文那么差,好好背单词吧”,孩子肯定有抗拒心理,要知道,背单词是你的需求,不是孩子的。你一定得把背单词、读书变成孩子的兴趣、需求,他才有动力去完成。

对大多数成人来说,上班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上班才能有工资,有了钱才能买房、买车、买衣服、买食品、去旅行。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人得为自己喜欢和需要的东西努力。

孩子也是,孩子的目标可能和我们以为的重要目标——升学、升职、升官、买车、买房不一样。但他们也有自己特别想要和感兴趣的东西,比如玩电脑、看画报、买东西、玩手机、吃麦当劳,和朋友一起玩等,也许你觉得没有价值,也许你觉得浪费时间,也许你觉得不够高大上,但你需要知道,那是孩子的需求,我们可以通过满足孩子的需求把我们的培养目标插进去,两全其美。因为没有人会为了别人的需求和愿望全力以赴,但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的需求和梦想奋不顾身。

父母爱成绩,但要取之有道。 ttkvY0h5LE2kLkK6a1NL/0rcYH1k3bzX3iXGxGZAnAkotV9xS1jOLhAMpTwAxMj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