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恋”是身体和精神的自然需求,给孩子信任和空间,他们的自控力超出你的想象。为人父母,我们可以收获和体会到信任的力量!一味地阻止不仅影响你跟孩子的信任关系,容易伤害到孩子,也说明你对人性的规律太无知。
父母也都曾年轻过,谁在青春期不曾对异性有过迷恋和心动呢?
(1)孩子早恋其实是父母了解孩子的好机会
早恋其实正好是你了解、发现和引导孩子的一个机会。
我经常问女儿:“你喜欢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喜欢这样的男孩?学校里有没有心仪的人啊?”还告诉女儿:“妈妈绝对不会反对你恋爱,只是万一恋爱了,得学会如何在恋爱的情况下,不影响自己的学习。还有,就是现在性病很多,艾滋病是一种致死的性病,是通过性传染的,所以,对性要特别谨慎,不能伤害到自己。”
女儿说:“我连男朋友都没有,你还告诉我这么多!”我说:“妈妈得提前让你知道啊,我可不能让我的宝贝女儿稀里糊涂地受伤害,还有,妈妈非常愿意做你的闺密,一起探讨关于男孩子的话题。”看得出,女儿对我的态度很满意。
对女孩子最好的保护,是成为她的闺密,这样你才有机会了解她,引导她,支持她,帮助她。
反对和阻挠不会停止一颗涌动的心,只会困扰孩子,使孩子更容易受伤,会加快孩子早恋的步伐,也会迫使孩子撒谎。
(2)早恋也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好时机
不怕孩子早恋,就怕孩子不会恋!
什么是会恋?就是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还能享受恋爱的甜美,而这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需要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学会如何驾驭情感与学习,并在其中找到支点,在放纵和自律间学会平衡。早恋也会让孩子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主动探求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承受失败的能力。
人的本能对人的驱动力是最强的,爱恋是一个动力,它所产生的能量远远大于很多说教。所以,妄图用说教的方式去压抑天性完全无效。
人不可能跟本能抗衡,父母对孩子青春期的活动只能因势利导。
(3)早恋是早点儿练习人生角色的契机
其实人生的角色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我们在任何时候,可能同时当妈妈、爱人、女儿、同事、朋友,其实这些角色并不是等到毕业以后才会开始“扮演”,可以很早就开始练习,家长可以把早恋看作是孩子早点儿学习人生规则的契机,让孩子学会如何把握自己人生的不同角色,学会怎样在各种角色中平衡责任、义务和情感的同时,还能不忘自己人生的主要目标——学业。
所以,早恋应该等于早练,也就是早点儿练习如何扮演好生活中的各种角色。
总之,孩子若能被正确引导,Ta会学习如何与异性亲密相处,如何把握和处理亲密关系,如何在激情中还能把握自己生命的主线——学业和事业。
作为父母,尊重孩子,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适应生活的各种挑战,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和最温暖的支持。
我的建议是在这一时期,父母可以和Ta做朋友,变成Ta无话不说的朋友。
我们每个人都年轻过,都恋爱过,女生曾经看着那个穿着海魂衫的男生,心就怦怦直跳,脸色绯红;男生看见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呼吸都变得急促了,痴痴地看着她,这些青春的体验我们都有过。
孩子早恋的时候父母不应干涉、控制和指责,不是一句“不准谈恋爱”就能使一颗澎湃激动的心安静下来,就能让Ta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上,而是怀着好奇、支持的态度,问问Ta感觉怎么样,喜欢Ta哪些品质,告诉Ta“我当年就是喜欢你爸爸/妈妈,乐观幽默,喜欢读诗,穿白衬衫,领子很干净,篮球场上很矫健……”和孩子一起寻找那个男孩或女孩身上的亮点,说:“妈妈觉得你眼光真不错!”“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保护好自己。”校园舞会的时候可以帮你的孩子挑选,穿什么礼服或是戴什么颜色的领带;对方过生日的时候,可以帮忙买花、选生日礼物……这样一来,你会成为孩子无话不说的朋友,Ta恋爱时也愿意与你一起分享那份甜美和喜悦,失恋受伤时也愿意向你倾述,如此,你就可以陪Ta走过那些青春激荡的日子。
接下来,你要和Ta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
孩子早恋时,你可能会面临“请家长”,这个时候,你是站在学校一边一起来批评指责孩子,还是站在孩子这边给予足够的理解和信任?
记得千万别站错队,你要让孩子感觉到无论Ta做了什么,你都和Ta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你是Ta的盟友,不是敌人,不是卧底和间谍。
疏导大于惩戒,越是这种时候,你越不能当“教务处”的老师,动不动就找Ta“谈话”“训话”。你要清楚地知道,最重要的是:要保护你跟孩子之间的信任、尊重和爱的关系。
你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成长,不是让老师高兴,更不是老师的帮凶。所以,不管说什么做什么,你都先想想是否对你和孩子的关系有帮助。你可以说:“宝贝,不管老师说什么,不管同学怎么看,爸爸妈妈都在你身边,我们都相信你,我们希望你快乐成长。”
孩子早恋时,有些家长气急败坏,手足无措,于是跟踪、盯梢,偷看日记、短信,背后找老师和对方家长,斥责Ta的小男友或小女友,总之穷极一切手段成为他们的“第三者”,棒打鸳鸯。其实,这是最愚蠢的做法。
在我们的青少年抗挫折能力训练营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说起她和一个男孩在交往过程中妈妈的一些作为时泪流满面,浑身颤抖。原来,有一天下午,她和那个男生放学后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突然从一棵树后蹿出来,当着很多同学的面大声骂她“不要脸”,还威胁那个男孩不能再和她往来,在场的同学嬉笑着看热闹。从那以后事隔两年了,这个女孩每当想起妈妈尖着嗓子喊出的那句刺耳的“不要脸”,以及同学们幸灾乐祸的嘲笑时便浑身发抖,而且变得不敢抬头,不敢再靠近同学和老师,不敢相信任何人,越来越孤僻,起了满脸的痘痘,封闭自己,也越来越抑郁,有时还会用刀片割自己的手腕。
一个年过30岁的男孩从法国留学回来,帅气又多金,受到很多女孩青睐,但他都不理不睬,他说:“当年我妈在我放学的路上跟踪我,在学校和家里各种闹腾,还把我关在房间里不给手机、电脑,只给饭和水,这样关了一个月后,我们自然就分手了,但我一下子瘦了20多斤,那种感觉我真是受够了……”所以长大后的他不找对象,谁都不找,因为当年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说,这么做是要报复妈妈。
不管你喜不喜欢,孩子经由你而来,并不属于你。你可以引导和关怀,但不能替代孩子的选择。有些你眼中的弯路,却是孩子的必经之路,他们在经历中学会选择、把握和创造自己的人生。有时候,最深厚的爱是看着孩子受苦,你仍然不插手,只是静静等候Ta在苦痛和迷茫中慢慢地找到方向和长大。
跟孩子对抗的结果是:Ta背着你悄悄地干,如此一来,你越怕的事就越可能发生。
青春期是人建立独立人格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愿意跟大人对着来,基本上老师和大人不让干什么就更想干什么。央视有一部纪录片叫“谜一样的青春”,片中主角是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成绩优异,直接被保送上高中。但他喜欢一个女孩,老师、爸爸都非常着急,多次找他谈话,不准他谈恋爱,后来男孩不堪重压,留下了一个诀别的字条就消失了。
青春期的孩子自杀,大多是因为失恋。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能做出特别极端的事情来捍卫自己的感情,家长在这方面需要深刻反省。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谈一场小恋爱呢?时代虽然不同,但人的本能和感情却是相同的。有网友留言给我们说:“我父母要有这样的觉悟,我现在就不至于对感情这么白痴了。唉!你们说早几年让我爸妈知道,现在不就没这么烦了吗?”
“没有早恋的人生真是很遗憾啊!”
“真正谈恋爱的时候也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研究证明,最容易产生早恋、厌学和各种不良行为的孩子都是在家里感受不到足够的温暖和爱的孩子,家里缺爱他们自然要到外面去获得,去寻找那种被关心、被关注的感觉和温暖的体验。
世界管理学之父Peter F. Drucker(彼得·德鲁克)的关门弟子詹文明老师说,他的小女儿上大学后依然每周都要回家,同学说:“你为啥每次都要回家,家里有什么好玩的?”她女儿回答:“我家里不是好玩,是好温暖,我们家除了笑声还是笑声。”
这样的家,谁不想回来呢,谁还会在外面流连忘返?
亲爱的孩子爸爸妈妈,你们拼命打拼的一切,孩子或许并不稀罕,他们需要的是温暖的爱的“心房”,这里有爸爸妈妈相爱的笑脸,有温暖的陪伴,有关爱的眼神,有信任、支持和鼓励,有爱的流淌,这样的家,孩子一出门就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