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伏羲与女娲

历史是求明白社会的真相的。什么是社会的真相呢?原来不论什么事情,都各有其所以然。我,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一个我?这决非偶然的事。个人如此,国家社会亦然。所以要明白一件事情,必须追溯到既往;现在是决不能解释现在的。而所谓既往,就是历史。

——第一编第一章《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

唐虞时代的文化似较黄帝时为高。这时代,有两件大事足资研究。一为尧、舜、禹的禅让,一为禹的治水。当时确有水患,而禹有治水之功,则是无可疑的。

——第二编第三章《唐虞的政治》

占卜龟甲正反面图示

公元一八九八、九九年间,河南安阳县北的小屯,曾发见龟甲兽骨。有的刻有文字。殷代政教,见于书传,确然可信的,则古书中屡说殷质而周文。可见其时的风气,尚较周代为质朴;一切物质文明的发达,亦尚不及周朝。

——第二编第五章《商代的政教》

战国秦 武士斗兽纹铜镜

秦国的民风,本较六国为强悍,而其风气亦较质朴。秦国的政令,又较六国为严肃。所以秦兵一出,而六国都不能敌。

——第二编第十章《战国的七雄》

秦坑儒谷(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焚书,是法家向来的主张。始皇、李斯,不过实行他罢了。至于坑儒,则纯然另是一回事。这件事虽然暴虐,却和学术思想,是了无干系的。

——第三编第一章《秦之统一及其政策》

伏生授经图(传为唐王维作)

自秦人焚书以来,博士一官,在朝廷上,始终是学问家的根据地。在教育、选举两途,儒家都占了优胜的位置。天下总是为学问而学问的人少,为利禄而学问的人多。于是“一经说至百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儒家之学遂臻于极盛了。

——第三编第九章《两汉的学术》

兰亭集序帖

颓废的人生观,是魏晋时人的一个大病。如王羲之作《兰亭集序》,说:“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一类灰心绝望,贪生怖死的话,到处都是。此时国势的所以不振,社会的所以无活气,这实在是一个大原因。

——第三编第十七章《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三彩骆驼载乐俑

其实文化只是生活的方式。各国民所处的境界不同,其生活方式,自然不同,文化也因之有异了。人类是富于模仿性的,见他人的事物和自己不同,自会从而仿效。而彼此的文化,遂可以互相灌输。西域文化,影响于我最大的,要算音乐。

——第三编第二十六章《中外文化的接触》

宋陵武将像

然而天下事有利必有弊。宋朝的政策,是聚天下强悍不轨之人以为兵,而聚天下之财于中央以养之。到后来,养兵未得其用,而财政却因之而竭蹶,就成为积弱之势了。

——第三编第三十章《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朱熹曾重建书院

天下事物极必反,有汉儒的泥古,就有魏晋人的讲玄学。有佛学的偏于出世,就有宋学的反之而为入世。朱熹读书极博,制行极谨严。对于宋代诸家之说,都有所批评,而能折衷去取,所以称为宋学的集大成。

——第三编第三十五章《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元至顺三年铜炮(刻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

火药的发明,虽起自中国,而火炮的制造,则中国人似乎反从欧洲学来。有最初的发明,而后来不能推广之以尽其用。这个,中国人就不能不抱愧了。

——第三编第三十八章《中西文化的交通》

万历元年起居注

明朝虽然驱逐胡元,把中国恢复过来,然而论其一代的政治,清明的时候,却是很少的。这个推原其始,亦可说是由于太祖诒谋之不臧。明朝的君主,视朝本不甚勤谨的。神宗则中年以后,不视朝者至二十余年。

——第三编第四十一章《明初的政局》、第四十四章《明末的政局》

明思宗殉国处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以中国之大,岂其区区东北一个小部落所能吞并?金朝的兵力,不算不强,然而始终不能吞灭南宋,便是一个证据。然则明朝的灭亡,并非清之能灭明,还只是明朝人的自己亡罢了。

——第四编第一章《明清之际》

《皇舆全览图》(局部)

东西文化最大的差异,为西洋近世所发明,而为中国所缺乏的,便是所谓科学。所以科学的传入,是近世史上最大的事件。科学与宗教,虽若相反,其最初传入,却是经教士之手的。基督教士东来以后,欧洲的各种科学,差不多都有输入。历法的改革,枪炮的制造,不必论了。此外很有关系的,则为清圣祖时,派教士到各省实测,绘成的《皇舆全览图》。中国地图中,记有经纬线的,实在从此图为始。

——第四编第三章《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

清人绘《广舆胜览图》之“鄂

清初的中、俄交涉,看似胜利,然得地而不能守,遂伏后来割弃之根。这是几千年以来,不勤远略,不饬守备,对于边地仅事羁縻的结果。中西初期交涉的失败,可以说是几千年以来,陈旧的外交手段不适用于新时代的结果,怪不得那一个人,其失策,亦不定在那一件事。要合前后而观其会通,才能明了其真相。

——第四编第五章《清初的外交》

香港开埠图

五口通商的条约,可说是中国人受了一个向来未有的打击。当时的不通外情,说起来真也可笑。而内政的腐败,尤可痛心。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这真可使人悚然警惧了。然而仅此区区,何能就惊醒中国人的迷梦?

——第四编第八章《鸦片战争》

太平军作战图

太平天国的灭亡,其中央无真长于政治和军事的人才,实在是其最大的原因。而其据天京之后,晏安鸩毒,始起诸人,不能和衷共济,反而互相残杀。又其后来,所谓老兄弟者日少,新兄弟日多,军纪大坏,亦是其致亡的原因。

——第四编第九章《太平天国和捻党之乱》

乾清宫皇帝宝座和“正大光明”匾

专制政体,把全国的事情,都交给一个人做主。于是这一个人的智愚仁暴,就能使全国的人民,大受其影响。而君位继承之法,又和家族中的承继,并为一谈。于是家庭间的争夺,亦往往影响于国事。这是历代都是如此的,到晚清仍是其适例。

——第四编第十三章《晚清的政局》

康有为变法条陈

专制君主的权力,在法律上是无制限的,在事实上则不尽然。历代有志改革的君主,为旧势力所包围,以致遭废弑幽禁之祸的,正自不乏。这其间,由于意见的不同者半,由于保存权位之私者亦半。康有为是深知旧势力之不可侮的。而那拉后和德宗的不和,尤其是维新的一大阻力。

——第四编第十七章《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

清彩绘本《桃花扇图》

宋、明两朝,士大夫都很讲究气节。物极必反,在清代,本已有动极思静之势,而清人又加之以摧挫,于是士大夫多变为厌厌无气之流,不问国事。清朝当中叶以后,遇见旷古未有的变局,而其士大夫,迄无慷慨激发,与共存亡的,即由于此。此等风气,实在至今日,还是受其弊的。

——第四编第二十四章《清代的社会》

南京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原址(位于江苏

革命是要把一切旧势力,从根本上打倒的,这是谈何容易的事?辛亥革命,不过四个月就告成功,自然不是真正的成功了。

——第五编第四章《二次革命的经过》

天坛圜丘(袁世凯称帝前曾在天坛祭天)

一场帝制的风波,表面上总算过去了。然而暗中隐患,还潜伏著。原来天下大事,都生于人心。当袁氏帝制自为时,虽然怫逆民心,而中外有权力的人,却多持著观望的态度。

——第五编第六章《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1926年《东方杂志》刊登

凡其性质超过于国际法的范围,而又系片面性质的,都可称为不平等条约。中国在国际间,不平等条约的造成,全由前清政府昧于外情之故。至其末造,则外力的压迫已深。帝国主义者,是很难望其觉悟的。无论共同或个别的谈判,都很难望其有效。

——第五编第十七章《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

八达岭长城

我国民族,现在正当变化以求适应于新环境的时候。一旦大功造成,其能大有造于世界,是可以豫决的。到这时代,我民族的发展,就更其不可限量了。

——第六编第一章《我国民族发展的回顾》 3FnNOObWrdc+MNrPi250Jqzmq84xJYXU5FF1wpoFylF+lVBaNQohDyKMHllZ1h9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