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化学视野下的文化和中华文化

我先就文化学理论的一般问题,讲几点概括性的观点。一是到底什么是文化,二是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曲折历程,三是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四是文化的大传统和小传统,五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质。

一、何谓文化

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迎面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定义很多,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有两位人类学家,克拉孔和克罗伯,他们写了一本书,叫《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他们在这本书里列举出西方关于文化的160多种定义。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符号学盛行,关于文化的定义更多了。我无法发明一个全新的定义,只能说我喜欢使用一个什么样的定义。

我经常使用的定义是,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

文化与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有关系,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就像我们看东南亚一些国家,他们的生活方式跟我们不完全相同,但又有很多相同的东西,比如他们也需要吃饭,需要穿衣服,需要行走,步行或者乘车……这些基本的机能方面和追求的目标方面,跟我们有很多是相同的,因为都是人类的生活。可是具体的生活方式又跟我们不尽相同,吃的东西不完全一样,穿的服装不完全一样,生活习惯不完全一样。这些就是文化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联系起来之后发生的文化差异。

还需要了解一个问题,文化不是凝固的东西。假如说文化是一个结构的话,这个结构是松散的,充满了张力,不是一个凝固的东西。文化不能像石头那样可以搬来搬去,文化是水,它只能流来流去,不能任你搬来搬去。

二、曲折的现代化旅程

我这里讲的中国文化的问题,关注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把传统跟现代做了一个划分。从晚清到民国以来,到现在的一百多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大体上是从传统社会往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但是这个进程还在继续,到现在也没有完成。我们仍然是处在走向现代的途路上,我形容为“人在旅途”。

中国近百年以来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的现代化的努力。

第一次是在晚清的时候,主要是1860年到1890年这三十年,这是清朝的洋务运动时期,代表人物是李鸿章。当时李鸿章等大吏意识到中国落后了,于是提倡学习外国的东西,办工厂,购买洋枪洋炮。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看作是中国早期的现代化的一次初步尝试。为什么是1860年?因为在那一年,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中国外交面临空前的危机,清朝才开始决定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在此之前,清朝政府不把外国人放在眼里,只知有中国,不知有世界,认为自己即使不跟他们建立关系也无所谓。从1860年到1890年,三十年的时间,我是举整数,实际上应该到1894年和1895年。1894年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战争结束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李鸿章辛勤建立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而在当时,中国人的眼睛里日本只是一个小国,称它为“蕞尔小国”,就是像一蕞草一样的小国,但这个看法实际上不对。因为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小国已经变成一个强国。所以当时的清朝被日本打败不是偶然的。清朝本身不肯变革,腐败得已经到了难以支持的地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现代化尝试,就这样由于中日甲午战争,被日本打败,不仅辛苦经营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赔款巨额的白银,而且把中国的第一宝岛台湾割让给日本。一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才把台湾归还给中国。所以中国现代化的努力是充满了悲伤和眼泪的。

中国在历史上第二次现代化的努力,是国民政府的现代化努力。从1927年到1937年经过十年的努力,现代化的建设有了相当的发展,经济、政治、教育、外交各个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成绩,现代化进程取得相当不错的成果。但是到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现代化的努力又被打断了,而且还是被日本人打断的。当然此前的1931年日本已经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

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走上了通往现代化的大道。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现代化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空前的,每个人都享受到了实惠,同时为全世界所瞩目。但这次现代化的努力还会被打断吗?我在十年前第一次担任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主讲嘉宾的时候,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的背景是,日本的“右翼”活跃,而台湾当政的是陈水扁政权,美国有的政客也居心叵测。所以我提出了这次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是否还会被打断的问题。我觉得十年前我提出的这个话题今天并没有过时,今天仍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醒和警觉,而且不仅需要有实力,还需要有文化的和政治的大智慧。

三、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传统社会的文化很多,首先是大量的不可胜数的文本经典,即存留下来的典籍,其数量之多,为全世界所仅见。单是乙部之学即史学方面的典籍,就多得难以计数。大家了解有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是二十五史,这是所谓官修正史。还有历朝历代的纪事本末、系年要录,以及关于皇帝活动的起居注。此外还有大量的野史笔记。这些都是研究历史可以参照的基本材料。至于集部之学,更是包罗万象,有各色人等刊刻的文集,包括诗人、作家的集子,政治家的集子,军事家的集子。也有什么家都不是,但身为富商或官宦人家,有钱,有雅兴,也会刻自己的文集。这个从汉代算起一直到晚清,集部之书之多也是难以想象。何况还有大量的丛书、类书。清代中叶修《四库全书》,把中国传统的文本典籍,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来编选,收书3500多种,大约有八亿字。何况《四库全书》收的书并不全,没有收入的仍然难以计数。

此外还有大量的文物遗存,包括地上的文物遗存和地下的文物遗存。地上的例如各种类型的建筑,寺庙、佛塔、民居等等,地下的则是永远也数不清的埋藏物和发掘物。近百年以来文物考古者的收获难以想象,大量的宝贝从地下发掘出来。很多不是自觉的发掘,而是在现代的工程建设当中无意发现的宝贝。我想可以叫宝贝,其中不乏国宝级的文物。宝贝全世界都有,但中国遗存的文化宝贝之多,不能不让我们感到自豪。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了解中国地上的文物遗存,哪个省份最多?应该是山西最多。地下最多的是陕西。河南也不少,湘楚地区,湖南、湖北,以及浙江,也多得不得了。这些大量的文化遗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贝,我们至今到各地旅游也好,或者有意识的到这些地方观赏也好,到处也可以看到这些宝贝,真令人感到惊叹。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大量的文本典籍,地上地下的文化遗存,它们是可以看得见摸得到的。

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背后的那个精神连接的链条,它是由理念、规则、秩序包括信仰构成。文化传统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它是一个精神脉系的长流,在民族文化的血脉当中由古及今地流动。

四、文化的大传统和小传统

文化传统可以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

大传统是指社会的主流思想形态,在中国来讲,主要是指汉以后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先秦时期,它只不过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并没有居于特别显赫的地位。孔子自然可以看作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孟子、荀子继其后,但孔子、孟子、荀子之外,还有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管子、孙子、公孙龙子等等。孔子在世时很不得志,他的思想并没有被采纳,他只不过是一个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和有系统思想的思想家。

到汉代前期,有另外一种思想很流行,叫“黄老之学”。黄是黄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老是老子,差不多与孔子同时的思想家。“黄老之学”主张无为,当政者采用此种学说来治理国家,成为“黄老之治”。在汉代主要指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政策宽平,与民休息,不折腾民众,社会氛围比较好,所以出现了繁荣、无为的“文景之治”。但是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个所谓励精图治的皇帝,内外作为很多。在思想方面,接受了大儒董仲舒的建议,施行史家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占据社会的主流位置。这种状况直到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大体上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可以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大传统。

但中国传统社会也不能说是儒家的一统天下。紧接西汉的东汉,佛教传来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产生了。

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思想、道教的思想、老子的和庄子的思想非常活跃,为很多士人所尊崇。这样一个长时间段,很难讲儒家还继续占据主流位置。当时盛行的思潮是玄学,他们反复讨论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一个是“有”和“无”的关系。“名教”指社会的礼法秩序,所依据的思想资源是儒家思想。“自然”是以老庄的思想作为依据,与“名教”相对立。当时以嵇康和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是“自然”派的代表,思想上“薄周孔”“轻礼法”。“有”“无”的问题是哲学命题,常人难以置喙。但魏晋那个时期,就是有一批思想家,像王弼、何晏、郭象等,长于思辨,越是高深的问题越感兴趣。他们争论得很激烈,也很有风度,玄学由此盛行。

隋唐时期,佛教大行其时,武则天就是有名的佛教信徒。不过儒家思想的影响仍然很大,孔颖达厘定注疏五经,所作《五经正义》成为儒家经典在唐代的新定本。

宋代的主要学术思潮是“理学”,以大儒朱熹为代表。但宋代的“理学”已经汇聚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明代则出现了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他觉得朱子的“理学”未免讲得太麻烦,这“理”那“理”,他认为都可以归之一心,心外无物,所以叫“心学”。

清代的时候,主要是清中叶的乾隆时期,学术上有很大的发展,以考据学为主,也叫朴学或乾嘉汉学。

就主流思想而言,儒家占据了社会的主流,但其他的学术思想也不是完全没有位置。学术思想的多元化是中国文化发展流变的历史事实。明清以后,由于科举考试以四书为依据,儒家思想跟社会制度完全结合起来了,其主流地位更加牢固,所以可以称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大传统。

小传统主要指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信仰。儒家思想占据社会的主流,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特征;另一个特征,则是民间社会发达,文化的小传统根深叶茂。传统社会是“家国一体”,而且“家”置于“国”的前面。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会的结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不是像西方那样,以契约关系作为社会的纽带。而家庭是落户在民间的,即使住在城市,也与乡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间社会广大深厚,使得中国的传统社会有很大的精神活动的空间,并不如以往的教科书讲得那样简单,笼统地把中国传统社会单纯地看作只是一个专制的社会,以为专制得让每个人都活得透不过气来。

如果说儒家思想作为传统社会的文化大传统主要是在朝的思想,那么佛教、道教和道家的思想则主要是在民间。过去史学界解释中国历史现象,采用“五种生产方式”的理论范式,把社会的历史变迁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个历史阶段。用这种理论范式解释中国历史,无法解释得通。一个是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阶段,另一个是被称为“封建社会”的那个阶段,从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算起,到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的1911年,竟然长达两千一百多年的时间。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近三十年以来,学术界不再使用“五种生产方式”的理论,而是把已往的历史社会称为传统社会,是与现代社会相比较而言的。那么传统社会的文化,自然就是传统文化了。

五、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质

中国文化到底有什么特点?首先中国文化是一个多元共生的文化系统,可以概括为多元一体。它的基本特质,第一是多元性,第二是包容性,第三是连续性。中华文化的多元性质表现在各个方面。

中国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儒家思想是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大传统。但实际上要从中国文化的整体来讲,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始终是并存的,这说明中国的学术思想具有多元的性质。学术思想多元可以使人不走死胡同,不钻牛角尖,每个人都有精神回旋余地。一个士人,仕途顺利,官做得好,儒家思想对他非常合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们大体上走的是读书做官,然后再为天下做贡献的这么一个路子。但是如果他的仕途受到挫折,甚至受到贬黜,流放到偏远地区,或者是南方的一些瘴疠地区,他们就不活了吗?事实上他们活得也不错。这时候道家的思想、佛教的思想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精神上自己并不孤独。儒释道三家思想共存,交互发用,使得知识分子、士大夫扩充了个人的思想精神空间,不至于走绝路。

再一点,中国文化的发生也是多元的。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是黄土地文化,是内陆文化,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我想大家在念书的时候,基本学的是这样的知识,但是这种说法有一个知识局限,就是忘记了中国还有另外一条大河,即长江。长江同样历史久远,与黄河是同一发源地,但在文化形态上,长江与黄河不同。长江自古航运便利,可以从四川一直航行到江苏的出海口。长江两岸的水土特点也不一样,如果仍然用黄河文化的特征来描述,说长江流域也是内陆文化、黄土地文化,恐怕就不那么合适了。从长江地区的人的文化性格上也可以看出与黄河流域的不同。

你看长江上游的文化,几十年前四川广汉的三星堆,有大量青铜器出土,这些青铜器的造型很怪异,叫作千里眼、顺风耳,夸张得像面具一样的造型。我们从四川人说话的声音里面,可以听到一点青铜器的声音,金属的声音。四川话其实是很好听的。可是你到长江中游的武汉地区,那是三楚文化区,包括湖南、湖北,或者叫湘楚文化。那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有一次我在武汉登黄鹤楼,在黄鹤楼上看长江两岸的态势,那真是雄伟得难以想象,有一种坚如磐石不可动摇之感。

长江文化是岭南文化的“后座”,两者是连在一起的。历史上常将湖、广并提,清代设总督,两个地区统管,叫湖广总督。岭南文化属于珠江流域,但岭南文化如果离开了长江文化这个“后座”,它就有孤立感。所以历史上任何时候珠江文化带从来不存在独立的问题,它离不开长江“后座”这个母亲。长江下游,就到江苏、浙江了。你看数年前河姆渡出土的大量玉器,如果光是一些饰品,首饰、耳环什么的,不足为奇,它居然有玉斧、玉镞,射箭的箭头是用玉做的。一次我在杭州演讲,我说你们浙江人好阔气,打仗都用玉,这的确是事实。我们从这些玉器可以隐约看到浙江人的文化性格。浙江人的面孔比较白皙,但性格中有硬性的东西,跟吴语地区的文化性格不一样。浙江的文化性格以浙东为代表,大量的历史人物出现在浙东。

所以长江流域地区的文化跟黄河文化确有所不同。在文化的思想结晶方面,黄河流域的诗歌代表是《诗经》,而长江流域的代表是《楚辞》,正好是中国文学“诗”“骚”传统的两个源头。如果讲《诗经》是写实主义文学的源头的话,那么《楚辞》恰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而哲学思想方面,孔子、孟子都属于黄河流域,老子、庄子属于长江流域,两者的精神向度是不同的。这其中也有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性格差异的问题。所以中国的学术思想是多元的,文化的发生也是多元的,不能简单把中国文化笼统概括为一个内陆的、黄土地的文化。

中华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排外,儒家思想对佛道的包容和吸收是一个显例。道教也是多方面吸收。中国人也不排外,即使是偏远的文化不发达的穷乡僻壤,那里的民众也不排外。遇有不同国度、不同风俗的人们,他们对不同的衣着打扮会好奇、会围观,但是绝不嘲笑。也可以说,包容性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

中国文化还有一个特征是它的连续性。五千年的文明,三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其文化的思想和礼俗,大体上延续下来了。中间当然有变异,有时也会产生文化的断裂,但中国文化的根脉、种姓特征、风俗习惯,可以说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和书写工具汉字有很大关系。我们现在用的汉字,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的“书同文”,到现在过去了两千多年,一直在使用,即使在数字化时代,也没有感到太大的不便。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符号。

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多元”已经在前面讲了,“一体”指什么?“一体”指的是中华民族。这个“一体”不是单指汉族,而是整个中华民族。20世纪的大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他特别强调,如果吸收外来的思想,包括北美和东欧的思想,也不能忘记本来民族的历史地位。这个“本来民族”,指的就是中华民族。

2017年1月14日刘梦溪先生在
敦和基金会年会上的演讲,根据录音整理 vfAbcXymSsKBXGb3llc9FZYxy9WIX31ereGtTpNw5+RUm5iNZATUFY3vRb3PDk9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