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文化的特质及其价值取向

一、“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现代形态逐渐凸显。当然无法用1911年把传统与现代做一截然划分,文化与社会的变迁比政治事变要复杂得多。宽泛一点看这个问题,也许讲清末民初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折时期,在语义和事实上比较恰当。总之晚清以前的中国文化可称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也就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内容,取决于我们对文化一词如何定义。

人类学家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和克拉孔(Kluckhohn)在他们20世纪50年代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列举出160多种西方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70年代以后,符号学盛行,对文化的定义就更多了。我个人使用的定义,是自己在研究中抽绎出来的看法。

我倾向认为,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这是广义的用法;狭义的用法,可以指人类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的结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

但如果说到文化传统,就是另外的概念了。

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连接链,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能够连接成传统。有的文化现象只不过是一时的时尚,它不能传之久远,当然不可能成为传统。按照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的观点,传统的涵义应该指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从过去传衍至今的东西(至少应该传衍三代以上)。文化传统当然存在于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之中,但它更多地是指这些文化现象所隐含的规则、理念、秩序和所包含的信仰。

能够集中地体现具有同一性的规则、理念、秩序和信仰的文化现象,就是传统的文化典范。我们面对一尊青铜器、一组编钟、一座古建筑或一个古村落,人们有时也说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这样说并不准确,实际上看到的是传统的遗存物,这些遗存物所涵蕴的规则、理念、秩序和信仰,才是传统。但能够留存至今的遗存物本身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典范,里面藏有该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系列密码。

对于文化传统来说,信仰的因素非常重要。因为传统之所以被称为传统,往往由于这些传统有一种神圣的感召力,希尔斯把这种现象叫作传统的克里斯马(Charisma)特质 ,即传统所具有的某种权威性和神圣性。可以说,如果没有信仰的因素掺入,能否形成真正的传统,都不是没有疑问。即使缺少信仰的成分,也必须融进崇拜的精神,才能凝结为传统。中国传统社会用儒家思想编织起来的纲常伦理,对家庭的结构和文化传承来说就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传统,但它里面崇拜的成分大大超过信仰。

二、文化传统的更新与变异

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连接和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儒家思想,在先秦、在两汉、在宋明、在清代,都有所不同,都有新的成分添入。希尔斯说,对传统而言,“增添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 。事实上,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但新增入的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处于边缘状态,而且会遭致固守既存传统人士的反弹。除非已经进入传统变异的另一情境,即固有传统和新成分实现高度融合,人们已经无法分清楚传统构成的新与旧,甚至以为新成分原来是旧相知,传统就成为既是现在的过去又是现在的一部分了。

文化传统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传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唐代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仪态轻松,就和大胆吸收西域文化、旧传统中融入了异质的新成分有直接关系。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传统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濡化过程。这种濡化过程一般不会引发激烈的冲突,也不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汉朝和唐朝的时候,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具备这种条件的,所以有佛教的传入,有和西域文化的交流。

到了晚清,国家处于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境地,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完全弱化,失去了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条件,更不要说文化的濡化了。张之洞算是有心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到底也不过是“应变”的一种方式而已。其实处于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与当时西方的社会与文化,彼此之间有好大一个时间差。西方已经是建构了现代文明的社会,中国还没有从几千年的传统社会里转过身来,双方没有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这种情况,不可能有中国文化传统对西方异质文化的正常吸收,必然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冲突的结果大家知道,是中国文化打了败仗。

我们常说的中国文化,就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部分。中国古代并没有中国文化这个直捷的概念。只有到了晚清,西方文化大规模进来了,与之相比较,才有中国文化之说。换言之,“中国文化”这个概念,是晚清知识分子自我反省检讨传统的用语,它既包括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又包括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连接链即文化传统。现在我们使用中国文化这个概念,已经把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古与今、传统和现代,都连接在一起了。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是一个包含着诸多类分的综合概念。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只能找出一些共通性的问题,从一个方面、一定角度、一些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而且只能理出一些最主要的特征。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特质呢?

第一,是历史悠久。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自夏、商、周三代的夏朝算起,有四千多年,所以号称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从周秦算起,有三千多年。世界四大文化圈:古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其中中国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古文明之一。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不间断的同时也是较少变化的传统社会形态框架内生存的文化系统。梁漱溟先生说:“百年前的中国社会,如一般所公认是沿着秦汉以来,两千年未曾大变过的。”秦汉到晚清都是封建制度,说社会形态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或较少变化,应该能够成立。但这不妨碍不同历史段落的文化有不同的特色。如殷周时期的青铜器文化、秦汉的制度文化、唐的多元繁荣、宋的思想、明代的城市生活、清的学术等等。就文化的形而上形态学术思想而言,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类型的高峰期,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子学、两汉的经学、魏晋南北朝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宋代的理学、明朝的心学、清代的朴学等。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多元文化形态。就其发生来说,是多元的。过去说中国文化是黄河文化。现在学术界的看法,长江文化是与黄河文化不同的一源。就其族群的构成来说,华夏文化为主体,同时包括众多民族的文化。就文化思想来说,儒、释、道三家主要思想学说,呈多元互补之势。

第四,中国文化是富有包容性的文化。它的同化的功能很强,孔子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文化是最好的溶解剂。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是惊人的,明显的例证是对佛教的吸收。华夏民族不排外,即使穷乡僻壤,也懂得尊重外来者的文化习俗。

第五,就生活形态来说,中国传统社会主要是一农耕社会,所以其文化精神,正面说有吃苦耐劳、生生不息的特点;负面说常常表现为自给自足的心理、缺少冒险精神、重农轻商等等。中国传统社会长期抑商,所以商品经济不够发达,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症结。晚清与外人打交道陷入被动,国力不强固然是主要原因,缺少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也是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六,中国传统社会属于宗法社会的性质。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是传统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重要特征。家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家庭成员一般不远离家庭。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如果一个家庭的成员长时间出离在外,就叫“游子”,“游子”如同幽魂离开躯体,其身份是很悲哀的。传统社会的家庭不只是一家一户的家,还要扩大、辐射出“家族”。因为家庭中以父亲为主轴,父的父是祖父,父的兄是伯,父的弟是叔,父的姐妹是姑;母亲方面,母的父是外祖父,母的兄弟是舅,母的姐妹是姨;父亲的兄弟生的孩子,又构成堂兄弟、堂姐妹系列;母亲的兄弟姐妹生的孩子,构成表兄弟、表姐妹系列。祖、父、兄、弟、伯、叔、舅都会娶妾,又会生育,于是又衍生出庶出的一大群。于是便有了嫡、庶的问题。而且每一枝系都有固定的名称。这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可以变得非常庞大,像《红楼梦》里的贾家那样。大的家族有族长、有管家、有佣工、有保安巡逻人员、有统一的祭祖活动,对有过失的家族成员可以刑讯处罚,甚至处死。俨然是一个“准”国家。

中国古代理念上(不是说事实上)没有“社会”这个概念,“家族”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或者说家族的分布和联结网络就相当于社会,它是以血缘为纽带,而不是靠契约来维系。家族还有传宗接代的功能,娶妾的直接目的就是对家族传宗接代功能的补充(对男性亦有性调剂的作用)。家的横向辐射是家族,纵的联系就是世系。因此传统社会常把“家族”和“世系”并称,叫“家族世系”。因此传统社会非常重视家谱,谱牒学是一项专门的学问。宋代的范仲淹呼吁,要切实保护宗族的利益,因此宋朝有“义庄”之设。明清两代更为普遍,至于聚族而居成为风气,常常一个村庄只有一个姓氏,甚至几个村庄都是一个姓氏,所谓“六乡一姓”的现象,史不绝书。西方人类学家重视“族群”的概念,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家族”。

中国古代甚至很少使用“国家”这个概念,经常使用的是“家国”。研究者也有的说,中国传统社会只讲“忠君”,不讲“爱国”。至少中国古代并没有“爱国”这个概念。但重视“天下”。“天下”包含“社稷”和“苍生”两部分内容。“社稷”原意是对土神和谷神的祭祀,后来用来指国家政权。和社稷连用的是“江山”,“江山”指疆土、国土。社稷和江山加起来,相当于国家。“苍生”本义是指长得很乱的草木,后专指百姓。总之,在中国传统社会:

社稷+江山=国家

社稷+苍生=天下

这个公式是我个人总结出来的,却觉得颇能反映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特征。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指单独的男性个人,而且是很普通的男性个人;如果是念过书的男性个人,就叫“匹士”了。明末还有“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说法,陈寅恪表彰的柳如是就有此种信仰。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顾炎武说“天下兴亡”,没有说“国家兴亡”,为什么?也许“天下”这个概念,既包括国家政权又包括老百姓(苍生)?而国家只包括“社稷”和“江山”,老百姓没有包括在内。

第七,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国家的政治结构和家庭网络主要靠儒家学说编织而成。因此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具体地说,“三纲五伦”就是这一核心价值的主要道德规范。“三纲”是对君臣、父子、夫妇关系的行为规范,第一项关乎国,第二、三项关乎的都是家,可见“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地位。“五伦”指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的关系。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称这“五伦”及其规范为“人伦”。后来汉代又有“六纪”之说,包括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对“五伦”做了外延性的扩大,其实就可以规范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

“师长”和“朋友”,是家族以外的取项。传统社会重教育和教化,师的地位很高,这是从孔子开的头。各级官吏实际上也担负着教化的任务。即使是王者,也需要有师。天、地、君、亲、师,师的排序仅次于君、父。师的含义不仅指直接的授业启蒙者,科举考试时代考取的进士,也称录取他的考官为师,考官视他录取的生员为门生,同榜进士则称同年。所以传统社会就是以家族为中心的一面大网,“三纲五伦”或“三纲六纪”是这面大网的纲,通过纲常伦理来维系家庭和社会的秩序。史学家陈寅恪甚至认为,“三纲六纪”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定义。他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

“三纲六纪”所规定的伦理规范和语词概念,有越来越细化的趋势。光是孟子讲的“义”和“信”,觉得还不够完善,所以又发展、衍生出一系列对应性的重要伦理概念。君臣关系使用“忠”、父子关系使用“孝”、夫妇关系用“义”、朋友关系用“信”。特别是“孝”,更居于核心位置。《孝经》上说:“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把君、父完全连接在一起,所以古代文本语言,常常以“君父”和“家国”并提。当然这些是道德规范,同时如陈寅恪所说,也是最高境界的文化理想。所以传统士人的最高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能否真正做到,是另一回事。但我有一个理念的同时也是经验的看法,就是如果了解了儒家思想及其道德规范,了解了家庭和家族的构成和来龙去脉,我们大体上可以了解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社会的文化。《红楼梦》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对传统社会的家族构成和文化结构做了一次总解剖。

第八,中国人的自然观、对自然的态度,是主张“天人合一”的,相信“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点许多学者都有过论述,我主编的《中国文化》还专门就这个问题做过讨论。“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使人与自然不那么对立,很适合现在的环保主张。但也有专家认为,中国人的这种哲学思想,是传统社会缺少系统的科学、科技不发达的原因。

“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包括天和人两个方面,实际上说的是两个对立体彼此的关系。既然是两个方面、两个对立体的关系,就有孰强孰弱、谁占的成分大、以谁为主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天人合一”这个命题是“天”的势力大,还是“人”的势力大?是天为主导还是人为主导?在观念上,恐怕是要人往天那边靠而不是相反,所以古代有“顺天”“听天命”等说法。当然这个命题也有要提升人的境界的意思,所以冯友兰讲“天地境界”。但要求太高,不容易达到。孔子讲的“五十而知天命”,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也只是说应该知道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人的一生能够成就到怎样的程度,是天命决定的,不可强求——这就是孔子的意思,如是而已。

第九,中国传统社会有最完整的文官制度,这在世界文明史上绝无仅有。文官制度和科举考试有关,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独有的。唐代以诗取士,后来考八股文增加试帖诗,所以传统社会的文官大都会写诗。文官制度的最高表现是宰辅制度。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分解作用,他可以让皇帝少犯错误。

第十,关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问题,总的看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比较马虎。孔子说:“祭神如神在。”那么不祭呢?难道神就不存在了?宗教的态度是不允许对信仰的对象做假设的。佛教中国化之后演变为禅宗,宗教的味道已大为减弱。民间化、世俗化的佛教,随意的成分也很强。道教是自然宗教,操作性强,信仰的力度不是很坚实。中国人对待超自然的力量,信仰的成分不如崇拜的成分大,但崇拜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在中国人的眼里,天是至高无上的,是最大的神。但对天是崇拜而不是信仰,因为天并不总是能满足人的愿望。对祖宗也是崇拜而不是信仰。拜天祭祖是中国人的最高礼仪,近似宗教仪式,但绝不是宗教仪式。

第十一,中国传统社会有发达的民间社会,朝野、官府和民间界限分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儒家学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道家和佛教主要在民间。因为有发达的民间社会,有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互动互补,中国传统社会反而有较大的思想空间和活动空间。

第十二,中国传统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风格的艺术与文学。古人的文章写得很好,记述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文体。诗学尤其发达。书法艺术很独特,中国文化的精神可以在书法中找到。

第十三,中国传统社会还有一些比较特异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比如阉官制度、有太监(明代和晚清的太监作恶多端);施行变相的一夫多妻制,即法定的妻妾制度,男人可以娶妾。还有女人裹小脚等等。这些恐怕就是传统文化中不一定很好的东西了。

我仅仅是为了讲述问题的方便,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标志性的现象列出了十三项内容,远不能概括于万一。这些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异现象,但中国文化也有另外的特质,我无法在一次演讲中穷尽。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社会的文化,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好有不好的,不能一概而论。

从上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中,我们大体也可以明了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形态的价值取向。比如,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社会文化以家族为本位;政治文化的家国一体;道德文化则崇尚家族伦理;思想文化中的“中庸”和“恕道”;自然哲学的天人合一;宗教文化的三教并存和三教合一等等,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方面的特点。这些价值取向方面的特点,不仅属于过去,也是今天现代中国人文化哲学和文化性格的组成基因。 3hoIHLRaZuwWUTXAQq7EMAvMMfPuHLbkhKZgm+gAJXbUY8pWTIeFese4QfgFdI+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