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郁贤皓教授考定本诗开元十六年(728)暮春由安陆游江夏(今湖北武昌)时作,可从。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隐鹿门山,四十岁方赴长安应试,不第而游于东南,一度入张九龄幕府,不久又归隐,疽发于背而卒。性格疏散狷介,尤工五言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王孟”。之:往。广陵:今江苏扬州。

②故人:郁考李白于上年与孟浩然会于襄阳,故称故人,即旧友。西辞:黄鹤楼在广陵西,西辞是相对广陵而言的。黄鹤楼:故址在武昌黄鹤山上。传说仙人费文祎乘黄鹤登仙,休憩于此(一说为王子安),因得名。

③烟花:花气似烟霭。下:顺江水而下行。

请尤其注意本诗的意象组合。

楼存仙逝、三春烟花、孤帆碧空、江流天际,叠合成空濛而又浩荡有远意的境界。“辞”、“下”、“尽”、“见”四个动词,则是全诗脉理所在,既指示故人去向,又似乎带有一种流动感。于是我们既能感到诗人对故人之思长情深,更能体味到这离思中融漾着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博大而又俊爽开远的气质。宋人陆游《入蜀记》记陆游登黄鹤楼评本诗三、四句云:“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这是说的本诗写景有生活经验为根本;然而写景传神的“神”,更重要的是一种即时即地的个性流露与心理体验。试问,“江行久”者多矣,又有谁能写得像李白这样浩杳中见清远之致呢?

“黄鹤楼”三字还当细味,不仅为实写送别地点,连下文意象观之,会感到与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有相似的况味,于是我们头脑中会浮现出那位故人孟浩然的形象,他,应当是飘逸似仙的。如参以后录《赠孟浩然》诗,可证实孟浩然在李白心目中的这种印象。传说李白至黄鹤楼,因“崔颢题诗在上头”而不敢再作题咏,后来便作《登金陵凤凰台》诗以角胜之。平心而论,那诗虽不错,但仍逊于崔颢《黄鹤楼》诗,倒是这首黄鹤楼送别诗,可与崔诗媲美。看来有心角胜倒不如无心插柳,不经意处往往便成佳构。 bScCSGx1ECCOmd+VuivrdH4joJ0CsQ+3nWksCfVNqWSA+1dwEQmM2EIYBXgMpVf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