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① 汉江:又称汉水,长江最大的支流,源出陕西宁强县蟠冢山,经湖北汉阳入长江。临泛:临流泛舟。

② 楚塞:襄阳一带的汉水,古属楚国的北境,故称。三湘:说法不一,古诗文中多泛指今洞庭湖南北、湘江流域一带。

③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相对。此地水势湍急,为长江险要之处。九派:长江的九条支流,此为泛指。

④ 襄阳:汉江边的重镇,在今湖北襄樊市,汉置襄阳郡。与:如。山翁:指晋代山简。山简字季伦,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儿子。曾当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豪族习家有一处很美丽的园林,山简经常至那里去饮酒游乐,每次都大醉而归。这两句说我愿意像山简那样,在这里流连醉饮。

王维这首作品,不是一般的登临望远之作,而是人在汪洋浩瀚的大江之上,动荡行舟时的所见。开元二十八年,王维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途经襄阳,舟行汉江之上,乘兴而有此作。关于这首诗的题目,元人方回《瀛奎律髓》题作《汉江临眺》、而更早的宋蜀本《王摩诘文集》作《汉江临泛》。从诗意来看,作“临泛”更为贴切。“临泛”,就是泛舟临眺,这首诗种种独到的命意,都切合泛舟于江水之上的特殊体验。

开篇两句,以宏伟的气势写江汉平原的开阔。唐人有很多描绘荆门景象的佳句,如李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王维不正面描绘原野的开阔景象,而以“三湘”、“九派”草草勾勒出一幅荆门楚地的水道图。这并非率然无意之举,而是在全诗的开篇就烘托出楚地一片水乡泽国的独特景象。这与下文的神来之笔,正有紧密的意脉相连。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古人称赞这两句气象阔大,但古来气象阔大之句甚多,而这两句的独到,在于写出了人在大江之上,于舟行的起伏动荡之间,看到的江天浩淼之景。浩浩的江水仿佛流向天外,而远处的群山,若隐若现,似有若无。天水相接的景象本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句,描写诗人站在江边,目送友人的船只远去,他的视线看到浩浩的长江流向天边;而在王维这首诗中,诗人则看到江水远落天外,这就令读者感受到诗人是在摇荡于大江之上的行舟中远望,视线没有那样凝定,江天交汇的界限也在不断变换,因此容易有江落天外的恍惚。“山色有无中”,正写出远山被大江的浩淼烟波所萦绕,而且山影随诗人动荡的视线而时隐时现的景象。由此“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两句的出现就毫不突兀。满载城池的水中陆地,仿佛是漂浮在江水之上,水中掀起的波澜,击荡着远方的天空。这种浑浑无涯、包载天地的浩淼江景,也只有在大江摇曳的孤舟之上才能真切地体会。

水的灵动曾经激发了古来诗人无穷的诗意,而王维在这里开出了新警的诗境。清人查慎行批评此诗:“篇中说水处太多,终是诗病。”(《瀛奎律髓汇评》)然而殊不知,“水”正是全诗的命脉所在,诗中的开阔雄壮乃是孕育于江水的浩淼动荡,故雄阔处见飘渺,飘渺处见雄阔。诗人的可贵,在于他把江水浩淼动荡所带给人的感受精当地表现出来,这里已经不完全是诗心的妙悟。水的空灵动荡,最能启人哲思,而从佛教的义理来讲,水的变幻不居,又最能使人领略万法皆空的本质。在这首诗中,王维真切地表现了江水的浩淼动荡,将看似有形而实在的天地山河写得气韵流转。这种独特的艺术感悟,也许正受益于佛理的浸润,当然,这种浸润并未落于行迹,诗心的妙悟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e8YDzK/PenT1flvt9BgaXaFBjn2GWVZ4N7PlrB5f1Wtbw2JbqPRXUz2BIWEWcLh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