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 ,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 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 ,归来且闭关。

① 嵩山:又名嵩高山,在今河南登峰县北。

② 带:围绕。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③ 闲闲:往来自得的样子。

④ 迢递:形容山势之高。嵩高:嵩山。

开元二十二年秋,王维的弟弟王缙正在登封做官,王维到嵩山隐居,开元二十二年五月,张九龄任中书令,王维作了《上张令公》请求举荐,差不多一年以后,王维在张九龄的举荐下出任右拾遗,于开元二十三年三月九日后上任,离开了嵩山,到洛阳赴任。王维一方面请求张九龄举荐,一方面又到嵩山去隐居,这里有弟弟在做地方官,便于关照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有待机取仕的考虑。当时唐玄宗正居东都洛阳,嵩山与洛阳为邻,高隐之名容易被朝廷所知。在唐代,嵩山对于隐士成名取仕的意义,并不下于以“终南捷径”闻名的终南山。开元初,唐玄宗备礼征召隐居嵩山的隐士卢鸿;“耻随常格仕进”的李泌,“天宝中,自嵩山上书论当世务,玄宗召见,令待诏翰林”(《旧唐书》)。王维自从贬官济州以来,仕途一直很不顺利,在请求张九龄举荐之后,归隐嵩山,大概也是希望以隐逸高名来呼应张的举荐吧。

这首《归嵩山作》就是这段归隐生活的写照。前人称此诗写“闲适之趣,澹泊之味,不求工而未尝不工”(《瀛奎律髓》),这个评语并不十分准确。虽然是描写隐逸的生活,但全诗的用意并不主要在“闲适”,而在一个“归”字。诗中日暮归飞的倦鸟和遍照秋山的夕阳,与流波动荡、荒凉萧瑟的清川古渡,交织而成的是诗人踏上归隐之路,虽闲散而又不无迟暮、萧瑟的独特心境。诗中“车马去闲闲”与“暮禽相与还”等句,都直接流露出取法陶渊明之诗句的痕迹,前者脱化于陶诗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后者脱化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但是,陶诗对田园的刻画,更为温情,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等诗句,充满田园生活的安详自适。田园对于陶渊明,固然是摆脱尘累的避风港,但更是躬耕以偿素质的心灵乐土和理想世界,因此,其隐逸虽有“穷巷寡轮鞅”的寂寞,但更多的还是“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的恬淡快乐。王维这首诗,虽有“闲”,但“适”并不多,多的是落寞。全诗的结尾“归来且闭关”,这个离绝人事的姿态,正点出了其内心的萧瑟。他并没有像陶渊明那样祛除尘累,在与自然田园的冥合中追求心境的恬淡自适,相反,他的内心还未能忘情于世事,还有惆怅的微波。联系他此次隐居嵩山的因由,以及他不久就离开嵩山赴任为官的举动,诗中的心情也就不是很难理解了。

这首诗虽然没有得陶诗恬淡的风神,但也开出了自身独特的艺术境界。作为一首五律,诗中的用笔极为凝练,“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一联刻画精工而又意境博大,诗中的构图极见匠心,荒城古渡与夕阳下的群山,在点与面的结合中,烘托出弥漫天地的寒山秋意。笔致的精工含情,可以见出取法南朝诗人谢朓的痕迹,而意境的开阔,又融入了北方山水的雄浑与诗人直探造化的深厚艺术功力。 XJTYzp0W0pXXp09gvbRen0hNFH2zcT8oGmbaGyarczQmt9dye4r67/piKu/Pnvh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