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① 鸟鸣涧:此为《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皇甫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下》有皇甫岳,其父为皇甫恂。涧,山涧。

② 桂花:也叫木犀,有春桂、秋桂、四季桂之分,这里当指春桂或四季桂。

这首小诗描写的,是一个安详静谧的春山良夜。诗题中的皇甫岳云溪究竟在什么地方,史双元认为是在浙江若耶溪边,王维在开元十五年到十七年之间,曾有过一次江南之游,到过越中地区(《〈鸟鸣涧〉别解》,《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1期)。

全诗情感的核心,在开篇的“人闲”两字,诗人下榻在山居,避开了尘世的烦扰,车马的喧嚣,心境十分悠闲而宁静。正因为如此,当桂花细小的花瓣从枝头飘落,他竟然可以感觉到。唐代诗人刘长卿刻画闲适之情的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在构思上与这首诗很有异曲同工之妙。

刻画闲适的情绪,本是古诗中十分常见的题材,在不同诗人的笔下,“闲适”也有着各各不同的面貌。刘长卿云:“懒从华发乱,闲任白云多。”(《对酒寄严维》)闲适中含着疏放与慵懒;朱庆余闲夜荡舟,看到的是“风波不起处,星月尽随身”(《湖中闲夜遣兴》)的明净疏朗;唐末身处乱离的司空图,在闲适中总有拂不尽的无奈:“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总是此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王官》)王维此处的“闲适”,自然也有独特的面貌。

全诗重在从“静”、“空”处写“闲”。那无声飘落的桂花,使人感到春山中一片静寂,春夜静谧至此,才令诗人感到春山是如此空旷,仿佛除了自己,周围什么都不存在。三、四句的构思也很巧妙,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栖息于山涧中的山鸟,被皎洁的月光惊醒,在山谷里发出宛转的啼鸣。云破月出,何以能令山鸟惊醒呢?这个看上去不太合情理的想象,却把山谷的空静写得十分传神。

王维在诗歌中很善于创造一种内涵独特的空境,它不是空虚无有,而是包含着万有的丰富变化;但这个世界自足自在,远离了一切人为的干扰。这首诗里的云溪春山,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山鸟在安详地栖息,它是那样自在自足,正因为如此,一点皎洁的月光洒落,才会让它感到惊动。月光的力量固然轻柔而微弱,但它毕竟是来自这个空静的春山之外,它拂乱了这个自足的世界,而山鸟的啼鸣,不过是这个平静的世界涟漪乍动的传达。这断续的啼鸣,则让我们更加领略到春山的空静与广大。可见,王维是以内涵独特的“空境”来写月夜春山,融贯了很深的意趣。

诗中所创造的“空境”,就其构思的方式来看,无疑可以见出佛教空理的影响,万有不染执着,生灭自在,便是空性的体现。但王维只是在构思的方式上吸收了佛教的影响,春夜云山的自在安详,那清香素雅的桂花、宛转啼鸣的山鸟,沐浴在皎洁月光下的春山,无一不传达着盎然的生意和诗人怡然陶醉的心情。这种对生活的眷恋与热爱,在佛教看来,同样是未能去除的执着。作为读者,我们被诗中深邃的意趣所触动,却又感到它唤起了自己心中最亲切真实的感受。 shz1DH+HWxxGDu0blDSjAZREqTvwI9M5TWiIfewDGdq8QS30SaMnrPyE2VaZ2i/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