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记第一
明太祖 马皇后

明太祖朱元璋 (1328—1398) 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小名重八,参加红巾军以后改名元璋,字国瑞。祖籍沛县(今江苏沛县),后迁徙到金陵句容(今江苏句容),他父亲朱五四才迁徙到钟离。朱元璋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依靠租种地主田地过活的朱五四曾想方设法送朱元璋去上私塾,但终因生活艰难而停学,后来到地主刘德家放牛。

元至正四年(1344)朱元璋十七岁时,濠州大旱,又遭蝗灾,饥饿疫病流行,父母和大哥相继病死。这时,大姐、二姐已出嫁,三哥也到刘姓家去做入赘女婿,家里剩下他和二哥、大嫂以及侄儿、侄女五人。埋葬好父母和大哥的遗体后,大嫂带着儿女回了娘家。朱元璋和二哥在无依无靠的情况下,商量分头外出逃荒。邻居汪大娘听说他们兄弟俩要外出逃荒,想起了朱五四当年曾到庙里许愿将朱元璋舍身出家之事,就劝朱元璋不如去当和尚以度饥荒。于是朱元璋就到皇觉寺去当了和尚,实际上是小行童,寺庙里干杂役的仆人。

朱元璋在皇觉寺住了五十多天,寺里也断了伙食,只好到外地去化缘游食。和尚“游食”,实际上就是当乞丐。他先往南到庐州,从庐州西折到固始、信阳,往北到汝宁、陈州,东经鹿邑、亳州,转到颍州。这种餐风宿露的流浪生活过了三年多,到至正八年他又回到了皇觉寺。

至正十一年(1351),江淮一带人民纷纷起义,反抗元朝的黑暗统治。其中以颍州(今安徽阜阳)刘福通的起义影响最大。第二年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也与孙德崖等人率众起义,攻占了濠州城。朱元璋于这年春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起初充为步卒,两个月后被调到帅府作亲兵,并提升为九夫长。郭子兴看朱元璋有智谋,才能出众,视他为心腹,把养女马氏嫁给了他。从此,人们就称朱元璋为“朱公子”。后来他回家乡去募兵七百余人,郭子兴就叫他带领,并升他为镇抚。

当时濠州住着几支起义队伍,相互间不断发生冲突,朱元璋觉得这不是办法,决定自谋独立发展。至正十三年冬,他把原来率领的七百人让给了其他人统领,只从其中挑选了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一起到了定远。这时定远张家堡驴牌寨有民兵三千人,因缺乏粮食,走投无路,朱元璋设计把他们招编过来。接着又凭着这一支三千人的队伍,收编了缪大亨在横涧山的义兵二万余人。他抓紧整顿后,随即开向滁阳。进军途中,定远人冯国用及其弟国胜和李善长先后来参加,他们和后来的儒士们一起,成为朱元璋的得力谋士。至正十四年(1354)秋,朱元璋顺利地攻下了滁州。不久,郭子兴率其所部万余人从泗州前来会合。至正十五年(1355)正月,张天祐和汤和率军攻取和州,郭子兴就任命朱元璋负责管理和州的部队。同年三月,郭子兴病死,这时刘福通所部红巾军已于亳州(今安徽亳州)建立了龙凤政权,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郭子兴的妻弟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和州(今安徽和县)紧靠长江北岸,要想大发展,必须打过长江去。面对滔滔江水,却没有足够的船只。朱元璋正为此发愁时,巢湖水军头目俞通海前来乞求支援。朱元璋大喜过望,亲自前往军中,收编于自己麾下。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初,他依靠巢湖千艘战船直驶江南,先攻取牛渚、采石,再乘胜攻下太平,下一个目标就是江南重镇集庆(今江苏南京)。同年八月、九月,朱元璋两次组织进攻集庆,都为元军所败,郭天叙和张天祐战死。郭、张死后,朱元璋就独任元帅府事。第二年三月,他亲率大军三攻集庆,自太平水陆并进,于初十日攻破集庆城,并在第二天改集庆路为应天府。

这时,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国都的张士诚的势力已向常州伸展,迁都于汉阳的徐寿辉部红巾军则向池州扩张。这些虽都是农民起义部队,但彼此之间也是水火不相容的。自恃兵多将广的陈友谅则挟持徐寿辉,首先于至正二十年五月进犯朱元璋统治区。在攻占太平后,陈友谅击杀徐寿辉自立,国号大汉,继续扑向应天,结果在龙湾被朱元璋打得大败。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陈双方又在鄱阳湖大战三十六天,陈友谅中箭而死,其残部逃回武昌。朱元璋亲至武昌前线督战,陈友谅的儿子陈理率部投降。朱元璋于其地置湖广行中书省进行管辖。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即吴王位,建百官。第二年十月,朱元璋向张士诚进攻,到二十七年(1367)九月攻下平江,改平江路为苏州府进行管辖。

朱元璋没有在胜利面前停顿耽乐。在攻下平江后,休整未及一月,立即准备北伐。十月二十一日他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五万,由淮入河北取中原。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二十七日,明军攻克通州,直逼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大惧,于二十八日夜三鼓时分,和后妃太子开建德门,由居庸关北走,逃往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徐达所部明军于八月二日由齐化门进入大都,从此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朱元璋在派兵南平闽广和北伐中原期间,于1368年正月,正式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建都南京,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明朝刚建立时,其官僚机构仍沿用元朝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总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统管地方军政事务。太祖对这一制度极为不满,认为宰相权重,于君国不利。洪武十三年(1380),他以阴谋政变的罪名杀了左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了一千七百多年的丞相制度,改由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空前加强。在此之前,太祖对地方行政已作了改革。洪武九年(1376)太祖下令,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管民政财政,设按察使一人,掌管刑法。又设都指挥使司,置都指挥使,掌管军事。以上并称三司,各自直属中央。这也是加强中央皇权,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

太祖有鉴于元末政府的腐朽统治,因此,他对各级官员详定考课之法,而对贪官污吏的严酷惩治尤为历史上所罕见。他规定官吏贪污钱财六十两以上者,就斩首示众,还要剥皮楦草。他把府州县卫衙门左面的土地庙,作为剥人皮的场所,称为“皮场庙”。在官府公座两旁,各悬挂一个填满草的人皮袋,使官吏触目惊心,知所警惕。

太祖对创办学校培养人才方面也较为重视,当时在中央设有国子监,在地方上也建立府州县学。国子监的规模相当大,洪武十七年时,在监学生有数千人。于是在集贤门外增筑国子监房舍五百余间,称为“外号房”。洪武二十六年,监生达到八千一百二十四名,其中有一部分是外国留学生,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府之一。明太祖不仅热心办学,自己也勤奋好学,从参加红巾军后,常和儒生讲述经史,赋诗作文。他写的有些诗句,既豪放,也有韵味。他写的《皇陵碑》,通篇用韵,述说身世,也很真切。

太祖要他的臣僚对他绝对忠诚,不许他们对他有所隐瞒。为此,他往往派人用特务手段侦察臣下的私下言行,当时最著名的是高见贤、夏煜、杨宪和凌说四人,他说:“惟此数人,譬如恶犬,则人怕。”为使这种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洪武十五年,太祖进一步设置了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从事侦察、逮捕、审问、判刑等,称为“诏狱”。它和后来设立的东、西厂,并称为“厂卫”,成为明朝一代直属中央的特务机构。

明朝的各项制度,基本上是洪武时期所制订。当王朝的统治逐渐得到巩固稳定,外部敌人已经没有力量来和他抗衡,而新王朝内部公侯将相的权势却使他放心不下,猜疑他们会来抢夺皇帝宝座,于是太祖几次制造大案诛杀功臣。洪武十三年(1380),太祖以“擅权植党”的罪名杀了胡惟庸。十年后,洪武二十三年(1390)又兴大狱,将李善长、陆仲亨、唐胜宗等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治罪,同时牵连被杀的达三万余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又以蓝玉谋反案,牵连被杀者达一万五千余人。胡惟庸与蓝玉两案,史称“胡蓝之狱”,历时十四年之久,诛杀四万五千余人,所以人们感叹“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太祖用全部精力来治理他的朱家王朝,希望他的儿孙一代代传承下去。因此,他在加强皇权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把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在全国各地,想要他们来“夹辅王室”。元朝前期因不立太子,常引起宫廷政变,因此,朱元璋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即吴王位时,就立长子朱标为世子,登皇帝位后即立世子为皇太子。太祖满以为如此安排,他的皇位继承就可以顺利进行。但当他六十五岁时(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死,于是只好另立年仅十六岁的嫡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年(1397)十二月,太祖患重病,以为活不长久了,他想起皇太孙的亲祖母李淑妃聪明能干,怕自己死后她会像武则天那样篡权做女皇帝,使江山易姓,就逼使李淑妃上吊自杀,为他殉葬。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十日,七十一岁的明太祖终于死去,葬于南京城外钟山,称为“孝陵”。

马皇后 (1332—1382) 宿州(今安徽宿县)闵子乡新丰里人。母亲郑氏,很早就去世了。父亲马公,性情刚直,虽家境贫寒却助人为乐,与定远人郭子兴为刎颈之交,因此,将女儿托付给郭子兴。不久,马公去世,郭子兴把马氏像自己女儿一样抚育。

元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队伍,受到郭子兴的赏识,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他。当时朱元璋二十五岁,马氏二十岁。至正十四年秋,朱元璋攻下滁州,立了大功,但却因此受到了一些人的妒忌和攻击。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郭天爵也常在父亲面前播弄是非。郭子兴便对朱元璋产生猜忌,甚至把他关了起来,绝其饮食。马氏偷偷给他送吃的,有次将刚烙好的饼揣在怀里给送去,把胸口也烫伤了。最后在马氏的努力下,终算消释了郭子兴的猜疑。

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率军渡江,马氏也带领诸将的家属到了太平,跟着进驻建康。当时战斗不断,马氏与诸将士家属缝制衣服鞋袜供应前线军士。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率大军进攻应天,形势十分危急。马氏尽发宫中金帛衣物,派人送到前方犒赏军士。士兵们深受鼓舞,奋勇杀敌,大败陈友谅部队,取得了胜利。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册封马氏为皇后。马皇后“有智慧,好史书”,深知“善理天下者,以贤才为本”。她经常劝谏太祖,不能独理天下,须选择贤才来共同治理,而人无全才,应“各随其短长而用之”。直到晚年她还殷切地对太祖说:“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

明朝建立后,太祖寻访到马皇后的亲族,准备封官授爵。马皇后恳切地说:国家的爵禄,宜与贤士大夫共之,不应私给妾家,以往朝代的外戚,因骄逸而致祸的不少。太祖听从了她的劝谏,没有给马皇后的亲族封官。马皇后身处富贵之乡,却不忘自己的贫贱出身。她常和太祖说:我们从前都是穷苦人家,今富贵至此,“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马皇后在平时穿着经过反复换洗的旧衣服,每当制作新衣,总把多余下来的布帛做成被褥。在饮食上她也很节俭,遇到水旱灾荒岁月,吃饭时必掺杂麦饭野菜,以提醒自己不忘贫苦的百姓。

太祖性情暴躁,有时会偏听偏信而随意处罚人。参军郭景祥守和州,有人说他的儿子“持矟欲杀父”,太祖大怒,一定要把景祥的儿子杀了。马皇后劝解说,人们所说的不见得是事实,况且景祥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万一错杀,郭家就绝后了。经查询,此事纯属子虚乌有,景祥之子因此获释。事后,太祖对马皇后说:“非汝见之明,吾几杀其子矣!”

宋濂是开国功臣,又是太子的老师,告老还乡家居。其孙宋慎犯罪,宋濂受到牵连,太祖打算将他处死。马皇后劝说:“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太祖不听她的劝说。稍后,马皇后陪侍太祖吃饭时,不碰碗里的酒肉。太祖问何故?马皇后回答说:“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太祖听后感到恻然,饭也吃不下了,第二天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马皇后于洪武十五年(1382)病逝,年五十一岁,葬于南京孝陵,谥“孝慈皇后”。太祖在悲恸之余,决定从此不再立皇后,表示对马皇后的感恩之情。太祖在回忆过去生活时说:“朕念皇后起布衣,同甘苦,曾从朕在军,自忍饥饿,怀糗饵食”,“家之良妻,犹国之良相,岂忍忘之。”对马皇后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评: 朱元璋出身贫苦农民,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可说是千古一人。他经过十五年的斗争,推翻了元朝的腐朽统治。他在创建明朝后,勤奋治国三十一年,整肃吏治,严惩贪官,创立卫所,巩固边防,重视农业,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生产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但他在治国活动中也存有严重的过失,废除丞相制,这既抑阻贤能的辅佐,也更易为权臣和宦官所蒙蔽和利用。他又屡兴大狱诛杀功臣,设立锦衣卫,对官民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更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进步。

马皇后在协助太祖反元斗争、建立明朝和治理国家中都起了重大的作用。她出身贫贱之家,当上了皇后,却能富不忘贫,贵不忘贱,常提醒太祖要关心民间饥寒。她反复劝说太祖治国要“以贤才为本”,“抑远外家”,可谓封建社会后妃中较贤明的一人。 qx7Z5ly3zzypUGxw/0nQW/6VwzU9pck+uVC8b7fFwlDYQ7zUFRE7gVeCJ5taUg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