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记第二
木华黎 安童 摩诃末 哲别 速不台 丘处机

木华黎 (1170—1223) 又作木合黎、模合里、摩喉罗等,扎剌亦儿人,生于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东,世代为成吉思汗家族的臣仆。其父孔温窟哇为成吉思汗随从,后来在与乃蛮部的战斗中,为保护成吉思汗战死沙场。木华黎为孔温窟哇第三子。约金承安二年(1197)孔温窟哇把木华黎兄弟送给铁木真为那可儿(伴当)。木华黎长成后沉毅多智,猿臂善射,与博尔朮、博尔忽、赤老温并称“朵儿别·曲鲁兀惕”,译言“四杰”。

铁木真在与塔塔儿部的一次冲突中失利,牙帐尽失,适逢大雪,只得卧息于野。木华黎与博尔朮站在雪中整夜张毡遮蔽。又一次铁木真行中突遇盗寇,木华黎引弓,三人应声落马。金泰和三年(1203),铁木真与王罕冲突。铁木真派木华黎选精骑夜袭王罕营盘,王罕败逃,最后被乃蛮部人杀死。因为在统一蒙古高原的战争中木华黎立有大功,成吉思汗建国时分封九十五千户,木华黎位居第三,并受封为左翼万户,辖地直至哈剌温只敦山(今大兴安岭)。

自元太祖六年(1211)起,随成吉思汗攻金。时金军在野狐岭集中大军,号四十万。木华黎表示敌我众寡悬殊,非死战不能致胜,亲率敢死队冲击敌阵,成吉思汗号令诸军并力猛攻,大败金兵,伏尸百里。元太祖八年(1213),蒙古军在居庸关前作战不利,木华黎遣哲别统军迂回紫荆口,败金将术虎高琪。在浍和堡之战中大败金兵,进逼中都(今北京)。此后蒙古军分三道南下,木华黎随成吉思汗中军下山东,攻占滨(今山东滨县西北)、益都等城。回师至霸州,招降史秉直、史天倪、史天泽父子等。元太祖九年(1214),从成吉思汗围攻中都,迫使金请和。同年冬,率部征辽东,降高州。次年春,克东京(今辽宁辽阳),并围攻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金将银青率众二十万拒战,木华黎大败金军,杀敌八万,守军被迫献城。又接连攻下辽东大片土地。

元太祖十二年(1217),成吉思汗准备西征,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赐金印,印文为“子孙传国,世世无绝”,命统辖扎剌亦儿、弘吉剌、亦乞列思、兀鲁兀、忙兀及蕃汉各军共约十万之众专事攻金。成吉思汗表示:“太行之北,朕自经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成吉思汗赐以自己所用九纛大旗,说:“木华黎建此旗以出号令,如朕亲临也。”后来南宋使臣到中原见到木华黎,回去向宋朝报告说,木华黎“十年来东征西讨,威震夷夏,征伐大事皆决于己,故曰‘权皇帝’”,还报告说木华黎“衣服制度全用天子礼”,成吉思汗所坐者“乃金裹龙头胡床”,而木华黎的“胡床”与之不同的仅在于“间有用银处”,其鞍马带上的“黄金盘龙饰纹”,也与成吉思汗的一样。

木华黎改变蒙古军以抄掠屠杀为获取财物的主要手段的作法,在中原建立统治。以汉族地主史天倪、史天泽驻真定,张柔驻满城,招降严实所据东平等五十四州县。元太祖十六年(1221),与西夏联军攻陕西。次年秋,南下攻占山西未下诸州,渡河围攻长安、凤翔,因金兵固守,未克。十八年(1223)三月,木华黎渡河还师,至闻喜县,病重,对其弟带孙说他为国家助成大业,擐甲执锐垂四十年,东征西讨,所遗憾的是汴京未下,要他们继续勉力而为。其子孛鲁袭爵,领军继续征金。后来成吉思汗进攻凤翔时,还感叹曰:“使木华黎在,朕不亲至此矣。”

孛鲁子孙世领第三怯薛。有元一代,其子孙袭国王称号者共十二人,有建国王旗帜者七人。作为“大根脚”(即高贵出身),其后人起仕往往以一品至三品的高官为起点,其第四代孙安童、第六代孙拜住与朵儿只均曾为相。

安 童 (1248—1293) 为木华黎四世孙,元世祖外甥,其母为世祖正后察必之姊。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皇帝位,追录元勋,招为宿卫,任四怯薛长,位在百僚之上,时年仅十三岁。安童少年老成,退朝后从不与同龄人玩耍,多接近成人。至元元年(1264),阿里不哥投降,廷议欲惩治其同党千余人。世祖向安童征询意见,安童认为皇室内乱刚平,如以私憾杀人,将无法怀服未附者。世祖因此很器重他。

中统三年(1262)李璮叛乱后世祖决定在中书省加强蒙古、色目人的地位,于至元二年在上都询问崔斌宰相人选,崔斌推举安童和史天泽,被采纳。安童时年仅十八岁,以年少推辞,世祖坚持任命。安童虽为中书右丞相,但毕竟年轻。上任伊始便即建陈十事,与世祖意见不一,在董文用的帮助解释下,世祖才同意采用。至元三年(1266),世祖召见许衡说:安童尚幼,经验不足,要小心辅导。如有建议,请告安童转奏,我必将择善而从。此后,安童深受许衡等人的影响,并选拔姚枢到中书省议事。儒家思想对安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元朝初立,国用甚巨,回回大臣阿合马介绍搜括民财之法,受到世祖的信任。中统三年(1262),阿合马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转运使,掌财赋之权,“欲专奏请,不关白中书”,引起以安童为首的汉族官僚的不满。张文谦对世祖说:“分制财用,古有是理,中书不预,无是理也。若中书弗问,天子将亲莅之乎?”世祖回答说:“仲谦言是也。”至元五年(1268)廷臣密议立尚书省,计划以阿合马领之,以分中书省之权。为排除安童,他们故意上奏说安童“望重”,宜居“三公”之位。世祖命朝臣讨论,汉族士人反对,认为安童为国家柱石,若进“三公”就是“崇以虚名,实夺其权”。结果此议不行,但世祖到底设立了尚书省,以阿合马主之,直接向世祖负责。

初立尚书省时,世祖规定“凡铨选各官,吏部拟定资品,呈尚书省,由尚书省咨中书闻奏”。但阿合马把委任官员的权力抓在自己手里,不与安童协商。这样矛盾更为尖锐起来。安童对世祖表示:“今尚书省一切以闻,似违前奏。”世祖同意安童的意见,认为阿合马依仗自己的信用,越权行事不对,应与安童商量。不久世祖召见阿合马,阿合马当安童面说:“事无大小,皆委之臣,所用之人,臣宜自择。”世祖没有反驳阿合马,安童很是失望,只得作出让步,表示今后除“重刑及迁上路总管始属之臣”以外,其余事务并由阿合马决断。世祖也批准此议。八年安童上奏世祖说大都路总管以下诸员多不称职,应重选人以代。不久,又上奏说阿合马“挟宰相之权,行商贾之实,以谋私利,荼毒黎民,百姓无处申诉”。阿合马非常不满,扬言要当廷辩明此事是非。陕西因连年受灾,民众多处起事。至元八年当地官员要求授杀一儆百的权力。安童不同意,坚持即使有罪应处死者,也须上报。至元十年(1273),各地奏报死囚五十人,安童复审后,将其中十三人减为从军。

至元十二年(1275),安童被调出中书省,从皇子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西十三公里处),防御西北叛王海都。那木罕部下诸王昔里吉等因对给养分配不满而叛变,扣押那木罕、安童。安童被送交海都,直到至元二十一年才被放还。安童归来时,阿合马已死,卢世荣声称能救钞法,增课额,上可裕国,下不损民。世祖听信之,复起用安童为右丞相,以卢世荣为左丞相。安童起初支持卢世荣。但卢世荣的“裁抑权势”政策损害了地主、商人的经济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许多大臣都上告卢世荣的“罪状”。安童也转而反对卢世荣。世祖听从诸臣意见,遂捕卢世荣下狱,命安童与诸臣议世荣所行,当罢者罢之,当更者更之。

至元二十四年(1287),诸王乃颜叛乱,牵连宗王多人。安童受命处置,对罪过较轻者减轻处罚。一次退朝后,获免罪众王在朝门争相逢迎,还有人执辔扶上马。安童泰然处之。有人因此在世祖前进谗言说,那些获赦免者虽然有罪,但都是帝室近亲,丞相再尊,也是臣子,怎能如此傲慢。世祖将离间者斥为小人,说安童这样做是为了让这些宗王能改悔。不久有人上告对世祖说,安童在被叛王拘禁期间曾接受海都的官爵。世祖闻后大怒。曾出使海都的石天麟为安童辩护说“海都是宗亲,就算有反对朝廷的言行,也不是仇敌。安童之所以不拒绝海都任命,是为了释其疑心,导其臣顺”。世祖这才消气。

卢世荣罢免后,元朝政府在财政收支上入不敷出的状况并未改变。至元二十五年(1288),忽必烈决意立尚书省,起用吐蕃人桑哥理财,遭到安童的反对。但世祖不同意,命改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六部为尚书六部,以桑哥为尚书省右丞相,致使中书省名存实亡。忽必烈还让桑哥检核中书省事,中书省臣或受辱,或被杀。同年,安童见天下大务尽归尚书省,一再要求辞职,起初不得批准。至元二十八年,世祖决定罢安童相位,仍领宿卫事。三十年(1293)安童在家中病逝,终年四十七岁。

摩诃末 (?—1220) 是花剌子模沙。“沙”为波斯语Shah的音译,意为“王”。花剌子模为中亚古国,位于阿母河下游,唐代史籍译称“火寻”或“货利习弥”,与康、曹、石、米、何、史、伐地等国合称“昭武九姓”。古代花剌子模人为东伊朗人的一支,信奉祆教。唐代阿拉伯征服中亚后,伊斯兰教自粟特地区向北传播,同时来自咸海东北的操突厥语康里、古思的诸游牧部落也不断南下,使这里的民族成分和文化面貌发生改变。至宋时,花剌子模的居民基本上被操突厥语的民族同化。但其王仍沿用伊朗语旧号,称为“沙”。北宋时成为塞勒柱突厥的属部。

西辽康国八年(1141),西辽战胜塞勒柱帝国桑贾儿算端后,迫使花剌子模沙阿即思称臣,并确定年贡赋为三万金“抵纳”。金大定年间(12世纪70年代),花剌子模国内贵族为争位发生内讧,王子帖乞失投奔西辽,西辽承天后普速完之驸马萧朵鲁不使用武力支持帖乞失归国即位。

花剌子模不断与西哈剌汗朝作战;或进入阿母河以北之地、呼罗珊地区,与塞勒柱帝国发生冲突,甚至进攻伊拉克,威胁报达城,逐渐强盛起来,开始反抗西辽统治。帖乞失算端曾杀死傲慢无礼的西辽使臣,西辽承天后遣其驸马萧朵鲁不企图以武力废黜帖乞失沙,立其弟算端沙,但未能得逞,遂支持算端沙立国于呼罗珊的马鲁。帖乞失沙虽然不断与西辽冲突,但一直避免与西辽决裂,始终向西辽缴纳贡赋。

西辽天禧二十三年(1200)帖乞失子摩诃末即位。在他统治初期,仍维持对西辽的臣属关系。但随着西辽国势的衰落,元太祖元年(1206),摩诃末杀死西辽索取贡赋的使臣,脱离西辽。就在成吉思汗兴起于漠北的同时,花剌子模也在迅速地扩张。元太祖元年,摩诃末占领呼罗珊(今阿富汗、伊朗与土库曼斯坦三国交界处),六年后占领撒麻耳干,再三年越阿母河南下,至元太祖十二年(1217),占领并臣服波斯。此时的花剌子模领土东至塔剌思,西越波斯,北有咸海,南临印度,是与蒙古、金、宋并称的大国。

金泰和四年(1204)成吉思汗的军队消灭乃蛮不亦鲁黑汗所部以后,为追击依附于乃蛮的蔑儿乞残部进入花剌子模境。摩诃末派兵迎击,因蒙古军退却而避免了冲突。塔阳汗之子屈出律南越天山到达苦叉(今新疆库车),到虎思斡耳朵投奔西辽。摩诃末得知此事后,对屈出律进行策反。双方协议从东西合攻西辽,事成后瓜分西辽国土。如摩诃末先手得胜,则花剌子模可拓地直至阿力麻里、可失哈儿和斡端一带,屈出律保有畏兀儿北境的别十八里,直至叶密立和海押立地区;而如果屈出律先手取胜,则原西辽直至忽阐河畔的别那客惕(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西南)的国土均为其所有。元太祖五年(1210),屈出律乘直鲁古出兵征讨河中府(撒麻耳干)之际,起兵作乱。摩诃末乘直鲁古从河中府撤军回救之际,出兵占领锡尔河下游的西辽府库讹迹刊,并东进塔剌思,击败西辽守军。

花剌子模控制区与蒙古有着传统的商业关系。成吉思汗建国后,派出一支五百人的商队赴花剌子模贸易。当商队抵达位于锡尔河畔的花剌子模边城讹打剌时,当地守将贪图财物,竟杀害蒙古商队和使臣,随后又杀死成吉思汗交涉此事的使臣。此事成为蒙古西征的导火线。元太祖十四年(1219),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西征。两年后,成吉思汗子朮赤、察合台、窝阔台攻克花剌子模旧都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科尼亚·乌尔根奇),摩诃末事先离开玉龙杰赤,逃入撒麻耳干。成吉思汗进围撒麻耳干时,摩诃末又先弃城逃亡。成吉思汗遣哲别、速不台追击。摩诃末避入宽田吉思海(今里海)中一个小岛上,不久病死。

成吉思汗与拖雷分兵攻取呼罗珊诸城。摩诃末之子扎兰丁继承父位,坚决抵抗。他先退至哥疾宁,与追踪来的蒙古军展开激战,大败成吉思汗义子失吉·忽秃忽。成吉思汗亲率援军到达,花剌子模军于印度河畔战败,扎兰丁纵马跃入印度河,退入印度。成吉思汗不禁赞叹其勇敢精神,要诸子以为榜样。蒙古退兵后,扎兰丁继续在西域各地组织抵抗,后被人杀死。

哲 别 (?—约1223) 又音译为哲伯、者别、只别、遮别等。其先世为成吉思汗五世叔祖、泰赤乌氏始祖察剌孩领昆之子别速台,其后裔形成蒙古部别速惕氏。原名只儿豁阿歹,金泰和元年(1201)在铁木真消灭泰赤乌氏的战争中被俘,承认曾射杀铁木真坐骑。铁木真爱其诚实忠勇,收而用之,更名为“哲别”,意为“箭簇”,以表彰其善射。次年,铁木真征伐塔塔儿诸部,战胜后族人按弹、火察儿和答力台背约劫掠财物。铁木真派哲别和虎必来去没收掠获的财物,分给诸军。

哲别因骁勇善战,由十户长逐渐迁升,与折里麦、虎必来、速不台号称“朵儿边·那孩思”(蒙古语,意为“四狗”),用以形容他们为具有铜额、凿子嘴、铁心、锥子舌的猛将。泰和四年,铁木真讨伐乃蛮,遣虎必来与哲别为前锋。此战一举擒杀乃蛮首领太阳罕。元太祖元年(1206)成吉思汗分封功臣时,哲别为九十五千户之一。

太祖六年(1211)冬哲别为成吉思汗攻金先锋,攻入长城,进至中都(今北京)城外。金部族军来援,哲别返袭金牧场,驱其马而还。次年冬,哲别进攻东京(今辽宁辽阳),又故意连退五十程,而后组成精兵,日夜急驰袭击获胜。在这一连串胜利之后,成吉思汗兵分三路,大举伐金。

太祖十三年(1218),成吉思汗在乃蛮屈出律篡夺西辽,杀死已降附蒙古的阿力麻里(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西十三公里处故城)哈剌鲁部首领斡扎儿后,侦知其下落,派哲别追讨。哲别率军抵阿力麻里,发现屈出律的军队已经退去。屈出律夺取西辽政权后,向可失哈儿(今新疆喀什)和斡端(今新疆和田)派出军队,在那里横征暴敛。屈出律是聂思脱里教徒,其妃耶律氏信奉佛教,遂强令当地人放弃伊斯兰教,引起人民反对。哲别西进至拔汗那盆地,收降西辽可散城八思哈长官曷思麦里和斡思坚城的哈剌鲁军,驱西辽降军东行至可失哈儿。哲别宣布当地居民可以保持自己的信仰,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持。

屈出律闻讯时,可失哈儿东北的畏兀儿已降附蒙古,经浑八升越天山往忽阐河以北草原的退路被阿力麻里的哈剌鲁部切断,沿阿体八升、纳林河谷进入拔汗那的道路被投降哲别西辽哈剌鲁部堵死,而可失哈儿以东是一片不毛之地,无立国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屈出律只得从可失哈儿向西出逃,进入巴达哈伤地区,为当地人擒获,交给投降蒙古军的西辽将领曷思麦里处死。哲别令他持屈出律首级传示各地,可失哈儿、押儿牵(今新疆莎车)、斡端(今新疆和田)诸城遂望风归附。这时蒙古的西境已与花剌子模全线相接。

元太祖十四年(1219),从成吉思汗西征,为先锋。速不台和脱忽察儿为后援。哲别与速不台均遵照成吉思汗命令,行进时先不惊动花剌子模沙摩诃末;但脱忽察儿违令掳掠,使摩诃末闻风逃逸,其子扎兰丁出战失吉·忽秃忽,直逼成吉思汗大营。哲别与速不台、脱忽察儿迅速回师,使局面转危为安。

不久哲别、速不台与脱忽察儿受命追讨弃国出奔的摩诃末,他们不以攻占波斯诸城为目标,所至之处,只求当地居民投降。在灰里河(今阿富汗赫拉特附近),哲别失利。速不台驻军河东,命士兵点燃三处篝火,以示兵员众多,迫使敌军夜遁。他们四处打听摩诃末的踪迹,迫使摩诃末不断变换躲藏地点。哲别、速不台的军队到达太和岭(今高加索山)地区后,因无法找到摩诃末,便在太和岭之南搜寻。元太祖十七年(1222)春,他们与谷儿只(今格鲁吉亚)军队遭遇,哲别率五千人设伏,速不台率军吸引敌军。结果谷儿只军陷于重围,三万人被歼。击败谷儿只军后,哲别和速不台进取打耳班(波斯语,意为“隘道”,今同名),凿石开道,越太和岭。当地阿兰人与黑海、里海以北的钦察人结盟,准备抵抗。哲别和速不台设计拉拢钦察人,陷阿兰于孤立,战而胜之。接着再击败钦察人。

钦察残部向斡罗思(古俄罗斯)乞援。斡罗思伽里奇侯密赤思老会同乞瓦(今乌克兰首都基辅)侯小密赤思老等率领八万人前来增援。哲别与速不台佯作退兵十二日,引诱斡罗思与钦察联军追击,待敌军疲惫倦怠时,突然发动反击。元太祖十八年(1223)在阿里吉河畔马里乌波里附近大战获胜,俘大小密赤思老,命西辽降将曷思麦里送交朮赤处死。接着,他们抄掠速答黑城热诺亚商人的钱财,而后东向攻打也的里河(今伏尔加河)中游的不里阿耳国,此后取道宽田吉思海(今里海)北,折向东南降伏乌拉尔地区的康里人,最后经锡尔河以北草原与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相会合。哲别在归途中病死。

速不台 (1176—1248) 又译为雪不台、唆伯台、速别台、速别额台等。蒙古兀良哈部人,五世祖捏里必投成吉思汗五世祖敦必乃,四世祖号为“折里麻”,在蒙古语中意为有谋略之人。铁木真败于王罕,退至班朱尼河时处境困难,其父哈班驱群羊进献遇盗,速不台与其兄忽鲁浑前来救援,羊群终于送交铁木真。速不台幼时以质子入侍铁木真,成为其亲信那可儿(蒙古语,意为伴当),以勇猛过人、善骑射而著名,与折里麦、虎必来、哲别号称“朵儿边·那孩思”(蒙古语,意为“四狗”)。

蒙古建国后,以功为第五十一千户长。元太祖六年(1211),从成吉思汗攻金。在攻克桓州之役中,因率先登城,曾受赐金帛一车。元太祖十一年(1216),受命追讨出逃于畏兀儿以西地区的蔑儿乞残部,命阿里出为先锋,侦察蔑儿乞行踪。授计携婴儿用具,沿途弃之,诱使蔑儿乞误以为他们是逃亡者而不设备。次年于西辽故地垂河流域(今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楚河流域)大败蔑儿乞。蔑儿乞残部在霍都率领下继续西逃,速不台紧追不舍。花剌子模沙摩诃末闻知追击蔑儿乞残部的蒙古人已迫近,调集军队,亲自前往忽阐河(今锡尔河)下游的毡的迎击。花剌子模军在侦察中发现蔑儿乞人被蒙古军击败,尾随蒙古军追击之。速不台等出征前,成吉思汗曾命令:尽量避免与花剌子模的冲突,必要时可出让从蔑儿乞人那里所得掳获物的一半以换取和平。花剌子模的大军迅速逼近后,蒙古军欲退却求和,但摩诃末沙自恃力量强盛,寻衅动武。蒙古军被迫应战,以其左翼冲入摩诃末沙所率领的花剌子模的中军,摩诃末沙本人几乎被擒,但摩诃末之子扎兰丁所率右翼获胜,回救中军,使花剌子模军免于失败。入夜,蒙古军为避免事端扩大,悄然撤去。蔑儿乞残部为钦察人收留,速不台曾与钦察部发生过冲突。

元太祖十四年(1219),从成吉思汗西征,参加攻取撒麻耳干、不花剌之役。因侦知花剌子模沙摩诃末出奔,奉命率军万人尾随哲别追击。渡阿母河进入呼罗珊,追到你沙不儿(今伊朗东北境的内沙普尔)以后,与哲别分兵而行。速不台率军攻掠亦思法来因、西模娘、列夷等城,迫使摩诃末沙遁入宽田吉思海(今里海)中一个小岛,不久忧病而死。在攻略波斯、阿塞拜疆各地的战事中,虽未能擒获摩诃末沙,但因收集其所弃珍宝献成吉思汗,受赐大珠、银瓮。

元太祖十七年(1222)进入太和岭(今高加索山脉),破谷儿只军,越打耳班,进入阿速(今高加索山区),再入钦察(今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钦察贵族向斡罗思(古俄罗斯)伽里奇侯密赤思老求援。包括乞瓦(今乌克兰首都基辅)侯小密赤思老在内的诸侯王皆响应出兵。速不台、哲别与钦察、斡罗思联军会战于阿里吉河(今乌克兰日丹诺夫北伽勒伽河),蒙古军获胜,俘杀大、小密赤思老。此后兵锋向东,进入也的里河(伏尔加河的突厥语名称)流域的不里阿耳部,取道宽田吉思海(今里海)北,与已在咸海之北的成吉思汗长子朮赤会合,至乃蛮西界向成吉思汗复命。

元太宗二十一年(1226)成吉思汗出征西夏,因速不台连年征战,免其兵役。速不台自请随征,攻取位于今甘青地交界处的撒里畏兀部及金朝西北边区。次年闻知成吉思汗死讯而还师。

太宗即位后,使尚秃灭干公主。时蒙古在陕西败于金将完颜陈和尚,命速不台驰援。元太宗二年(1230),攻潼关失利,受太宗责备。四皇子拖雷以兵家胜负常事劝解。皇子拖雷以成吉思汗遗策领兵攻金,命速不台从征立功自赎。从拖雷为攻金右翼军,攻克陕西宝鸡,入大散关,绕道南宋境内的凤州(治今陕西凤县东北)、洋州(今陕西洋县)、兴元(今陕西汉中)、金州(今陕西安康)、房州(今湖北房县),然后沿汉水向北,兵锋直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四年正月,太宗率中军在白坡渡过黄河,东向攻下郑州,对汴京形成合围之势。

驻守潼关的金将完颜合达统率的金主力军南下堵截拖雷,未能得逞,又奉金帝之命转向东北援汴。当蒙古军队进至钧州(今河南禹县)西北的三峰山时,金兵围之数匝。拖雷向速不台询以破敌方略,速不台说:“城居之人不耐劳苦,数挑以劳之,战乃可胜也。”适逢风雪大作,蒙古军队进击大胜,金军三十五万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合答被俘后不屈,处死前表达最后愿望,欲亲自与速不台会面。

太宗及拖雷北还后,速不台受命率军三万围攻汴京(今河南开封)。速不台至汴京城下,要求金献城投降。金帝完颜守绪送曹王讹可为质,遣使议和,但因金杀死蒙古使臣而中止。不久金帝逃离汴京。数月后,金元帅崔立献城投降。速不台杀金荆王、益王等全部宗室近臣,俘金后妃及宝器送赴太宗处。入汴京后,速不台曾计划屠城以惩罚金军抵抗,被耶律楚材谏止。次年移师进攻金末帝所避居之蔡州(今河南汝南),金主自焚死,金朝灭亡。灭金后,蒙宋冲突,宋师袭取汴洛之地,速不台决河水灌宋军,大败之。

太宗七年(1235),朮赤子拔都受命西征,因听说钦察部长八赤蛮勇武,唯速不台为对手,遂以为先锋。八年,至黑海以北草原,破不里阿耳部。次年钦察部长八赤蛮沿也的里河(今乌拉尔河)下游逃入宽田吉思海(今里海)中,被擒获。速不台移军进攻不里阿耳及阿兰之地。拔都在与斡罗思的战斗中失利,速不台驰援,一战败之。

元太宗十三年(1241)随拔都进击马扎儿(今匈牙利),诱使马扎儿军至今匈牙利东部索约河畔。速不台结筏渡河,拔都率主力抢夺桥梁失利,传令速不台撤回待机。答曰,愿孤军胜敌,不至秃纳河(今多瑙河)马茶城(今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决不撤回。诸军遂随其攻克马茶城。其前军直抵亚得里亚海滨。

乃马真后元年(1242)初,闻太宗死讯,回师。乃马真后欲立太宗子贵由即皇位,召拔都赴会。拔都因与贵由不善,以病辞,经速不台劝说,遂与乃马真后的使臣相会于也只里河(今伏尔加河)。定宗即位后,至蒙古本土赴朝会,以年迈告退。两年后(1248)病死于土兀剌河(今蒙古土拉河)畔。入元后被追封河南王。

丘处机 (1148—1227) 金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字通密,号长春子。幼亡父母,由亲族抚养成人。十九岁入山学道,次年以全真道教祖王喆为师。金大定九年(1169),随王喆入关,先后居蹯溪(今陕西宝鸡东南)、陇州(今陕西陇县)。王喆死后,他隐居今陕西,交结士人,名声渐著。大定二十八年(1188),应金世宗召至中都(今北京),颇受优遇。金贞祐二年(1214)金朝镇压杨安儿起义时,曾请丘处机帮助。蒙古兴起后,山东为蒙金宋三方争夺之地。丘处机隐居栖霞山中,金宋分别召请,皆不赴。

元太祖十四年(1219),成吉思汗在乃蛮故地时,侍臣刘仲禄荐举长春“有保养长生之术”,耶律楚材也加赞成。成吉思汗遣刘仲禄持虎头金牌召请。刘仲禄兼程数千里,历时数月,太祖十六年(1221)到达山东莱州,向丘处机传达成吉思汗的旨意,说奉天之佑,已成帝业,其境南连赵宋,北接回纥,东为华夏,西为诸夷,需求贤人授以治国之术。丘处机时年已逾七十,他看到成吉思汗“天赐勇智,今古绝伦,道协威灵,华夷率服”,终于答应率弟子西行。他们从莱州出发,经潍阳(今山东潍县)、青州(今山东益都)、常山(今河北正定)至燕京。丘处机得知成吉思汗在万里之遥的西域,且听说刘仲禄要在行前为成吉思汗征选美女,遂致信成吉思汗,表白自己过去不奉金宋召请,而成吉思汗一召便启程,是因为了解了成吉思汗的伟大功绩。但自己年事已高,恐怕经不起途中劳顿之苦,要求在燕京等待成吉思汗归来。但刘仲禄不敢擅许,选毕美女后仍带着丘处机上路了。

他们取道居庸关,到达宣德(今河北宣化)。成吉思汗的使臣带来圣旨,不同意丘处机在燕京等候班师,反以道家传说的老子为化导胡人,不辞艰辛西渡流沙的故事为例,要求丘处机西行。次年春他们经野狐岭(位于今河北张家口外万全县)、抚州(兴和县)、渔儿泊(今内蒙东南达里诺湖)至成吉思汗四弟斡赤斤营帐(今内蒙新巴尔虎旗东辉河旁)。再经呼伦湖,沿克鲁仑河西行,到达蒙古中部回鹘故地,见留居这里的蒙古后妃老小营,“车帐千百”,感叹“古单于未有若此之盛”。成吉思汗留驻蒙古的两位妃子女真歧国公主与西夏公主察哈皆向丘处机提供饮食。他们继续西行,到达金山脚下的镇海城(今蒙古科布多附近),大批在那里屯垦的汉族人和女真人闻讯出来迎接,蒙古俘获的金章宗妃子徒单氏、夹谷氏以及歧国公主的母亲也在欢迎的人群之中,泣不成声。丘处机对刘仲禄和镇海城守田镇海说,他年事已高,接成吉思汗两次圣旨,勉强远行,所经之处皆沙漠、草原,只有这里是农耕地区,秋粮已熟,希望能在这里过冬,留待成吉思汗西征归来时朝见。刘仲禄拿不定主意,征求田镇海的意见。田镇海告诉他,成吉思汗已向沿途各地下旨,如遇丘处机路过,皆不得留下,速送西域。丘处机无奈,只得择日而行。

因金山道险,不利于车仗行走,丘处机于是在那里留下几位门人建筑一所栖霞观,他率其余九位弟子翻越“深谷长坂”的金山。在金山之中,丘处机了解到,这条道路是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即后来的元太宗)西征时修筑的。越金山而南进入“白骨甸”(今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走出沙漠来到“阴山后”(天山以北草原),沿途皆有畏兀儿的城池,其中最著名的是鳖思马(即北庭,位于今新疆木垒县境)。迎接他的人中有僧、道和当地贵族数百人。他发现这里的道士衣冠与中原区别甚大。在欢迎宴席上表演伎乐的都是中原汉人。他在沿途其他畏兀儿城中还看到当地人饮葡萄酒,西瓜大得秤称不起,甜瓜(哈密瓜)大如枕头。在昌八剌城(今新疆昌吉旧城)佛僧告诉他,由此向西再无僧道,那里的人民均信奉伊斯兰教。

一路西行,进入天山,来到“天池”(今新疆赛里木湖)畔,人们告诉他,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西征时修整了这里的山道,建造了四十八座可容两车并行的木桥,使交通条件大为改观。他在今伊犁河谷的阿力麻里城,了解到当地人过去习惯以头顶载水,后来看到汉人的汲水器具,很受启发,一再赞叹“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原本是建立北魏的拓跋人的族称,后来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周邻民族对中原人的称谓。

十月二日过亦列河(伊犁河)西行,十六日至大石林牙(即西辽故都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布拉纳遗址),又行十余日至赛兰城(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西渡霍阐河(锡尔河),一路西行来到“邪米思干”(今撒马儿罕)。当地城守契丹人耶律阿海率各级官员在城郊迎候。丘处机发现,经过战祸,城中居民不过战前的四分之一,随蒙古军而来的汉人、契丹人、西夏人占有田产,成为大地主。

成吉思汗此时已南征至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击溃了花剌子模沙摩诃末之子扎兰丁,正值严冬。丘处机获准留在邪米思干等待明年春天朝见。次年(1222)三月,阿里鲜从成吉思汗行营来传旨慰劳,并告已回师,命长春前往朝见。十五日启程,一路向南,越铁门(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拜孙套山中),南渡阿母河,至雪山。成吉思汗对丘处机拒绝宋金邀请,不远万里来见他很高兴。丘处机向成吉思汗建议,欲统一天下,就不应多杀伤。成吉思汗向他询问治世之方,他指出应以“爱民为本”。成吉思汗问他养生之道,他表示“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并说“清心寡欲”最为重要。他的这些意见很得成吉思汗赏识,因之被称为“神仙”。

耶律楚材和丘处机同在西域时,往来很是密切。俩人岁数悬殊,信仰不同,相遇后却一度颇为融洽友好,常常一起交游,唱和诗句。但释道两家的矛盾后来使两人的交谊破裂了。丘处机在西域成吉思汗营帐待了很长时间,陪伴他从西域回师。过霍阐河(锡尔河)后成吉思汗最后一次召见丘处机,并汇集太子、诸王、大臣,把长春先后奏对之语告诉他们,说“汉人尊重神仙,犹汝等敬天,我今愈信真天人也”。在丘处机的一再要求下,成吉思汗同意他单独沿原路东归。

元太祖十八年(1223)丘处机回到中原,住燕京太极宫(旧址在今北京白云观西侧)。成吉思汗任命丘处机总管天下道教,允准全真教人可以免除赋税差发,可以招致流离的百姓,全真道得以大盛。东还后,成吉思汗还一直想念他,多次遣使传旨问候。丘处机居宣德时,成吉思汗传旨问他归途是否平安,还要求丘处机不要忘记他。丘处机入居燕京后,使者喝剌又来传旨赞扬他“以清净道化人,每日与朕诵经祝寿,甚好”,允许他随处居住。丘处机及其弟子利用蒙古统治者授予的特权扩展全真道势力,并借此在蒙古屠刀之下保护了许多人的性命。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七月,长春病死于燕京,享年八十岁。弟子李志常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录了其西行经过。

评: 木华黎家族在元代地位显赫。木华黎出身成吉思汗家族的奴仆,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征服华北立有大功。安童少年时便担负重任,虽然为世臣元勋后裔,仍然克尽职守,强调法制,接近儒臣。他尽管有时与世祖政见不一,但一直为受信用的重臣,是入居汉地蒙古贵族汉化的典型人物之一。

摩诃末兴起的时代大致与成吉思汗同时,他一直密切注视着蒙古草原的局势,有呑并蒙古之志。惟其国力所据,主要是中亚的绿洲农业,版图虽广,但各内陆绿洲人口和出产均十分有限,与控制了大漠南北游牧民族和华北北部农耕地区的成吉思汗的力量相比处于劣势,理应避免与蒙古的直接冲突。在其边将杀害蒙古商使,开启战端之后,既未谋和,又未集中兵力迎击成吉思汗,反而分兵防守各城,被各个击破。尽管其子扎兰丁和各地军民英勇抵抗,终于不能阻挡蒙古铁蹄,导致亡国之祸。摩诃末开创的基业,反而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地跨欧亚的大帝国打下了基础。

哲别曾经属于成吉思汗仇敌泰赤乌氏,投降成吉思汗后起初为十户长,在消灭乃蛮残部的战事中,开始独当一面;继而充当攻金的先锋;西征前以少量的军队征服了西辽故地的东部;在追击花剌子模沙时,与速不台配合默契,转战今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乌克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各地,所向披靡。在这些远征中,充分表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其战绩与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家相比也毫不逊色。

速不台在四十余年的生涯中,身经百战。成吉思汗统一漠北之后,他在进军西辽故地、消灭蔑儿乞残部的战事中开始了军事远征的生涯。在成吉思汗西征时,与哲别配合追击花剌子模沙,转战今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伊朗各地,并攻入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乌克兰、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归国后,先后参加灭亡西夏和金朝的战争。此后,再受命参加“长子西征”,兵锋直抵东欧。速不台从成吉思汗的一名随骑,成长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之一,参加了元太祖、元太宗两朝几乎所有最重要的战役,并受到敌国名将的钦佩。

丘处机出身贫寒,依靠修行、钻研道藏成为全真道著名道人。由于得到成吉思汗的宠幸,全真道在元代发展到鼎盛阶段。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遗产却是其弟子李志常记录他西行朝见成吉思汗经历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这部游记逼真地描绘13世纪初蒙古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人文景观及成吉思汗远征时期西域的社会状况,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资料。他利用接近成吉思汗的机会,建议节欲止杀,做爱民的君主。这些行为表明他不光是一位道士、伟大的旅行家,而且还是一位和平主义者。 OPtXLtx4TYS+sVgfIjFZgxKtCevn665Z41pbLZFWd4bruerNvWJynPspdpZ4Vph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