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纪事

金大定二年(1162)成吉思汗出生,名铁木真。其父死后,其属民大部分投靠蒙古部中另一支贵族泰赤兀氏,其母诃额仑带着孩子们靠采集、渔猎艰苦度日。

铁木真渐渐长大,泰赤兀氏贵族视为威胁,派出军队来斩草除根。铁木真在锁尔罕失剌的帮助下,逃脱虎口。铁木真与蒙古部中扎只剌氏贵族札木合和脱斡里勒结盟,打败蔑儿乞部,蒙古部的各氏族纷纷前来投靠。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蒙古部召集忽里台大会,贵族们推举铁木真为汗。铁木真开始建立自己的怯薛——护卫军。与札木合的联盟因为札木合之弟盗取铁木真马匹被射死而告终。札木合为报仇,出动十三翼军队来攻。铁木真也将自己的部众分为十三翼迎战,结果铁木真战败。札木合获胜后,支起十七口大锅烹煮俘获的铁木真部众,引起公愤,其部下纷纷叛离,投向铁木真。

蒙古部的世仇塔塔儿部是金朝的属部。金明昌六年(1195)塔塔儿部叛金。次年金派丞相完颜襄统兵征讨,攻至龙驹河(今克鲁伦河),大败塔塔儿部。铁木真闻讯立即与克烈部脱斡里勒汗商量,决定与金军配合,利用此机会向塔塔儿人讨还血债。被金兵击败的塔塔儿人逃至斡里扎河,立足未稳,又遭脱斡里勒和铁木真联军的打击,一蹶不振。战后金朝封脱斡里勒为王,称为王罕,铁木真受封扎兀惕·忽里(乣军统领)。蒙古部中的主儿乞氏是强部。铁木真回师后,连续作战,打败主儿乞氏,兼并其部众。

克烈部与乃蛮长期在蒙古高原西部争强。击败塔塔儿部之后,王罕与乃蛮发生冲突。铁木真与王罕联兵西进,越按台山(今阿勒泰山),打败了乃蛮不亦鲁黑汗的部众。这是铁木真的势力首次染指杭海岭(今杭爱山)以西地区。

泰赤兀氏是铁木真家族在蒙古部内的老对手,他们得到了蔑儿乞部的支持。斡勒扎河之战后,铁木真势力渐强。金承安五年(1200),铁木真与王罕相约进攻泰赤兀氏。泰赤兀氏在斡难河(今鄂嫩河)和月良兀秃剌思之地(今俄罗斯赤塔南之鄂良古依河流域)连战皆败,终被消灭。

铁木真战胜后,蒙古部中撒勒只兀惕、合答斤、朵儿边诸氏与塔塔儿、宏吉剌共推札木合为“古儿罕”,即诸部之汗。金泰和元年(1201),札木合与这些部落共同出兵,企图偷袭铁木真。铁木真得到密报,出兵迎战,在海剌儿河(今海拉尔河)流域大败札木合统辖的联军。

次年铁木真对世仇塔塔儿部发动了决定性的攻击。蒙古旧俗,攻战时,各支贵族对自己的部民有统辖权,在战争中自行进退,随意掳掠。这次出兵前,铁木真颁布命令:作战失利后退之时,应依据统一号令反攻,不从号令者斩无赦。战胜后不许随意处分掳获品,由贵族会议分配。此战铁木真获全胜,彻底消灭了塔塔儿部,蒙古高原东部最肥美的呼伦贝尔草原落入铁木真手中,大大增强了他的实力。

乃蛮不亦鲁黑汗不甘于被王罕、铁木真击败,于同年秋联合斡亦剌惕、被铁木真打败的蔑儿乞、札木合统辖的撒勒只兀惕、合答斤等残部进攻王罕和铁木真。蒙古、克烈联军退到地势险要的金边墙顽强抵抗,乃蛮联军无功而还。

自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铁木真称汗以来,他一直依靠克烈部王罕与对手较量。金泰和二年(1202),王罕与投靠他的蒙古部贵族阿勒坛等人决定宴请铁木真,在席间杀之。铁木真虽事先得知,作了准备,但实力不如王罕,激战失利,率十九骑经过班朱尼河,粮秣损失殆尽,只得射野马为食,饮浑水止渴。这是铁木真征战一生中最艰苦的一次战斗。后来同饮班朱尼河水的人都封为功臣。

失败后,铁木真退往蒙古东部收集亡散部众,迅速再起。铁木真侦知王罕胜利后终日宴饮,不复防备,便秘密召集部众,对王罕发动突袭。铁木真的大军与王罕仓促中召集来的部民激战,王罕大败,自知不能挽回败局,命部下拼死抵抗,自率少数亲随向西逃窜,溃入乃蛮地界,被乃蛮守将可克薛兀杀死。至此,成吉思汗已经占有蒙古高原的东部和中部,成了草原上最强大的君主。

乃蛮部曾是强大的势力,亦难赤汗死后,塔阳汗与其弟不亦鲁黑汗各领一部分居,互不团结。塔阳汗决定先发制人。他派人与漠南汪古部联络,双方夹攻蒙古。汪古部把乃蛮的计划向铁木真告密。

金泰和四年(1204)铁木真决定抢先袭击塔阳汗。他对自己的军事力量作了整顿,将部落按千户、百户和十户编组,任命亲信那可儿(伴当)六人为扯儿必(统领官)。设立了怯薛——护卫军,共有一千五百余人。在纳忽山之战中,乃蛮军主力被占据优势的蒙古军包围,死伤惨重。塔阳汗受伤被俘后死去,其子屈出律突围后越金山而南,投奔塔阳汗之弟不亦鲁黑汗。乃蛮部主力塔阳汗部灭亡了。

次年铁木真越戈壁南下,对西夏进行掳掠。在征服乃蛮的过程中,与乃蛮结盟的札木合从军中临阵脱逃,向傥鲁山(今唐努岭)流窜,结果被自己的那可儿(伴当)缚送给铁木真处死。一系列战争的胜利使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东至哈剌敦山(今大兴安岭),西越按台山(今阿勒泰山)的游牧民都成为蒙古的臣民。

元太祖元年(1206)铁木真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畔召集忽里台大会,称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他将全部百姓分编为九十五个千户,委任功臣、亲信为千户长。并在千户之上设四个万户。他还把宿卫军扩充为一万人,使之成为自己掌握的常备军。命自己的义弟失吉·忽秃忽为断事官,掌管刑政诸事;命在与乃蛮作战中俘获的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创制蒙古文。成吉思汗的建国使一个新的强大势力在大漠南北形成了。

建国后,成吉思汗于其二年(1207)及四年连续对西夏发动进攻,迫使西夏称臣纳贡。在解除侧翼威胁后,成吉思汗发动对金朝的战争。太祖六年(1211)成吉思汗在汪古部的帮助下,攻入金边墙,连战皆捷,并包围中都(今北京)。太祖九年(1214),金朝被迫献公主、金帛求和,以换取蒙古撤兵。成吉思汗退兵后,金宣宗将都城迁至汴京(今开封)。成吉思汗再度发动进攻,于次年攻克金中都。太祖十二年(1217),命木华黎率军经略漠南诸地,招降了金统治区大量地主武装。此后蒙古军征服了今贝加尔湖地区的豁里、吉利吉思诸部,消灭了篡夺西辽统治的乃蛮部残余势力。

太祖十四年(1219)花剌子模杀害蒙古商使,成吉思汗出兵西征。各路蒙古军势如破竹,花剌子模沙摩诃末弃国出逃,成吉思汗派大将哲别和速不台率军紧追,在波斯北部转战搜寻。摩诃末沙病死于今里海中的一个小岛后,哲别、速不台的军队翻越太和岭(今高加索山),击败谷儿只(今格鲁吉亚),在钦察草原大败斡罗思(今俄罗斯)王公与钦察诸部的联军,向东经今里海北,回到蒙古草原。成吉思汗本人一直攻至今兴都库什山地区和印度河流域,打败花剌子模沙之子扎兰丁的军队。太祖十八年(1223)回师。

太祖二十一年(1226)成吉思汗亲率军队越大漠南下进攻西夏,先取今河西走廊各地,然后东进至黄河,击溃西夏军主力,包围中兴府。成吉思汗继续向东进取。太祖二十二年(1227)成吉思汗去世。临逝前嘱咐诸将秘不发丧,以待西夏投降,并授以灭金遗策。同年西夏国主降,西夏亡。

成吉思汗死后,四皇子拖雷监国。元太宗元年(1229),蒙古贵族举行忽里台大会,按成吉思汗遗命,奉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为帝。成吉思汗西征时,木华黎父子在华北攻城掠地,金统治区已缩小到关中和黄河中游一带。元太宗按成吉思汗所遗攻金方略,蒙古军分两路分别从山东、山西向金进攻,同时命拖雷另率一军向宋假道汉中地区,由邓州攻入金南部地区。金主力闻知拖雷兵至,千里回师防御,两军在大雪中血战,金军大败。各路蒙古军包围汴京,由速不台统一指挥。金哀宗见汴京粮尽,先后出奔归德(今河南商丘)、蔡州(今河南汝南)。蒙古军攻取汴京后,与宋军联合向蔡州发动进攻。太宗六年(1334),蔡州城破,金哀宗自尽,金国灭亡。次年,太宗命皇子阔出乘胜向宋与金相邻的荆襄地区进兵,并命皇子阔端从京兆向四川进攻,蒙宋战争开始。

灭金的次年,太宗召集忽里台大会,决定由朮赤之子拔都率各支宗王贵戚和万户以下那颜长子出征钦察、斡罗思诸地,并命从灭金前线回师的速不台为先锋。

当初成吉思汗退兵后,从今兴都库什山逃向印度的花剌子模沙扎兰丁重新进入波斯,继续反抗蒙古统治。元太宗于即位之初即派搠儿马罕为统帅,向西域进兵。太宗二年(1230)冬,进至今阿塞拜疆。扎兰丁不善于团结部属,被部将所杀。搠儿马罕在今高加索地区四出攻战。他死后,太宗派拜住那颜继任统帅。这支蒙古军的胜利使拔都的大军南线免除威胁。

太宗九年,拔都的大军灭亡了今伏尔加河中下游的不里阿儿和钦察,进入斡罗思境。太宗十三年,西征军侵入今中欧的波兰、匈牙利、奥地利、南斯拉夫等地,震动整个欧洲。次年因太宗去世,拔都回师,定居于今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建立钦察汗国。

太宗采纳耶律楚材建议,在中原按户征税。太宗二年(1230),设立十路课税所,主管汉地税赋。灭金后,命失吉·忽秃忽为中州断事官,调查登记中原户口。次年,下旨各地同时开展户口登记。凡军前掳得人口,只有在主家居住者,才属主家,凡另有居处的奴婢,均为国家户口。共籍得一百一十万户。其中七十余万户被分封给诸王驸马贵戚和功臣,余下属大汗。封主在封地内只派达鲁花赤监临,赋税由朝廷征取,按比例分给封主。此次户口登记称为乙未籍户。

太宗死后,帝位空悬四年。其子贵由即位,是为定宗。定宗与统治钦察的拔都矛盾激化。他命大将野里知吉带率军西行,准备以武力对付拔都。定宗本人亲率大军借口回封地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养病以为后援。拔都闻讯后,亦率军东进准备迎击。定宗越金山而南,于定宗三年(1248)三月行至与拔都相距二周程时突然去世,一场大战得以避免。

定宗死后,拔都以诸王之长的身份召集忽里台大会,决定立拖雷长子蒙哥为帝。他派其弟别儿哥率军护送蒙哥进入蒙古。这次忽里台大会的决定遭到窝阔台家族的强烈反对。他们在许多察合台系宗王的支持下,秘密准备利用出席蒙哥即位大典的机会发动兵变。在前往蒙古的途中,因运送兵器的车辆损坏,偶然被蒙哥的属民克薛杰发现,阴谋破产。凡与反对宪宗拖雷即位有关的诸王、大臣都受到严厉惩处。

宪宗的即位使蒙元帝国的皇位转移到拖雷家族,由此引发了后来海都与元政府之间近半个世纪的内战。宪宗命皇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后来又命他出征大理,命另一位皇弟旭烈兀远征波斯,把蒙古国最富裕的汉地和波斯控制在自己家族的手中。宪宗二年(1252),又下旨在全境重新进行户口登记,分封诸王。

宪宗重新调整了波斯、中亚和汉地三大地区的统治机构阿母河、别十八里和燕京三个行尚书省。宪宗因波斯北部的亦思马因教派和占据报达城(今巴格达)的黑衣大食(阿巴斯王朝)尚未臣服,命诸王贵戚各从属民中征发十分之二,组成一支大军由旭烈兀统帅西征,以怯的不花为先锋,在怯失迷儿(今克什米尔)作战的撒里那颜的军队也划归他指挥。旭烈兀于宪宗六年(1256)攻占木剌夷(阿拉伯语,意为“异端者”)诸堡,平定波斯北部。宪宗八年攻克报达,俘杀黑衣大食末代哈里发,灭亡了立国已五百年的阿巴斯王朝,兵锋直抵地中海东岸。旭烈兀乘胜横扫苫国(今叙利亚)。次年春,急行使从汉地来到苫国,向旭烈兀报告了宪宗在四川死去的消息。旭烈兀命怯的不花继续西征,自己率主力东返波斯。同年秋,怯的不花在与密昔儿(埃及的阿拉伯语名称)马木路克王朝的会战中战死,蒙古军大败,西征停止。

后来在至元二年(1265),世祖封旭烈兀为伊利汗。旭烈兀子孙统治的地域(主要是今伊朗、土耳其东部、阿富汗西部及土库曼斯坦南部)被称为伊利汗国,这是元朝的一个宗藩之国。

宪宗二年(1252),忽必烈受命出征大理。大理是云南白族建立的政权,此时国势已经衰落。忽必烈于同年九月从六盘山出师,冬季渡过黄河,一路南下,经临洮、忒剌(今四川松潘),越金沙江进入云南境。宪宗四年,忽必烈包围了大理城,很快破城。大理国主段兴智与权臣高太祥分路突围,高太祥被追杀,段兴智逃向善阐(今昆明)。忽必烈入城后迅速下达止杀令。次年留兀良合台镇守云南后北返。

兀良合台在云南攻城掠地,不久攻克善阐,获段兴智,释而不杀。宪宗五年,兀良合台奉命打通与驻四川蒙古军的联系。他从云南北上,攻取乌蒙(今昭通),进入四川。在叙州(今宜宾)打败宋水军,直至重庆一带。不久又向南进攻交趾(今越南北方)。在交趾接到命令,宪宗亲率大军攻蜀,要他北上会师。兀良合台经今广西、湖南,攻至鄂州(今武昌),渡江后与忽必烈汇合。西南地区的征服使蒙古形成了对南宋的战略大包围态势。

宪宗在四川前线去世后,阿里不哥利用在首都和林监国的身份,向各地诸王驸马大臣遣使,召集忽里台大会,企图自立为帝。忽必烈也不示弱,中统元年(1260)年春,他抢先在自己的封地漠南开平(即后来的上都)召集忽里台大会,宣布即位,是为元世祖。不久,阿里不哥也在和林自称为帝,一场内战爆发了。

阿里不哥控制的主要是漠北、河西地区。双方在川陕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受命镇守关中的廉希宪采取果断措施,矫诏杀死阿里不哥在关中之党刘太平、霍鲁怀等人,调集军队打败从四川前线撤回、接受阿里不哥节制的大军。阿里不哥派阿蓝答儿从漠北南下支援,也未能取胜。世祖在漠南的控制地一直向西伸展到河西走廊。

世祖本人亲自率军出征漠北,占领和林。阿里不哥向西一直溃退到母亲唆鲁禾帖尼的份地吉利吉思,命察合台后王阿鲁忽赴察合台汗国为他筹集钱粮。阿鲁忽归国后背叛阿里不哥,降附世祖。恰在此时汉地发生李璮之乱,世祖不得不从漠北退兵。阿里不哥利用此机会向西域进兵,打击阿鲁忽,虽然获胜,但驻守漠北的诸王纷纷投降世祖,穷途末路的阿里不哥向世祖投降,时为至元元年(1264)。

成吉思汗南征时,中原大乱,豪强四起。山东红袄军落到李全手中。李全不久投降蒙古,成为坐镇一方的世侯。李全死后,其子李璮袭职。阿里不哥之乱的爆发使世祖集中兵力于北方,李璮认为时机已到,向宋请降,发动叛乱。世祖闻讯后,迅速调集各路蒙古宗王和汉军世侯围剿,仅两个多月就平定李璮叛乱,擒杀李璮。

李璮叛变对世祖刺激很大,下旨命汉军世侯交出兵权。地方行政官员也避免由世侯家族垄断,而改行迁转法。在中枢机关开始大量使用色目人以牵制汉人。这些措施既起到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也带有民族歧视的成分,对元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世祖登基后,接受汉法,建元中统,取“中朝正统”之意,从此蒙古国有了正式纪年。他建立中书省,立十路宣抚司,分别作为中枢和地方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多是他藩府中的儒士和旧臣。他开始正式发行纸币——交钞。中统五年(1264)世祖改年号为至元。至元八年(1272)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定国号“大元”。蒙古国的统治重心从此南移到中原汉地,蒙古国从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民族政权,变为中国历史正统王朝系列中的一个朝代。

世祖即位后,设立燕京路宣慰司,不久又设燕京行中书省。中统二年(1261)燕京行省与中书省合并。中统四年改开平府为上都,燕京改为中都。从至元元年起,世祖开始命人逐年整修燕京,以琼华岛湖区周围的旷野为中心修筑宫室。至元九年(1272),改中都为大都。

蒙宋冲突在成吉思汗末期已经开始。宪宗七年(1257)大规模的蒙宋战争开始了。宪宗亲率西路军由陕入川,沿嘉陵江而下,宪宗九年包围合州钓鱼山(今四川合川县东),数月不能克。宗王塔察儿由河南出师,进攻荆襄、两淮地区,攻至长江流域,但战果不大。宪宗不得已临阵换将,代之以忽必烈。宪宗九年,忽必烈在南进途中得知宪宗死讯,但仍坚持渡江,在鄂州(今武昌)与从交趾北上的兀良合台会师。因阿里不哥开展夺权活动,忽必烈采纳汉臣郝经等人的建议,与南宋丞相贾似道约和而北返。

世祖即位后,派郝经使宋,要求订立正式和约。贾似道扣留郝经不报,世祖下诏征宋,但因阿里不哥之乱无力南顾。中统二年(1261),宋将刘整降蒙,建议先取襄阳。于是从至元五年(1268)起,蒙古开始围攻襄阳,切断襄阳与外界联系,多次击败南宋援军。至元十年(1273),元军攻破樊城,襄阳守军投降。

同年,世祖大举攻宋,元军在统帅伯颜率领下顺汉水而下进入长江后,留阿里海牙平定荆湖,伯颜自率主力顺流而下,沿江宋军望风而降。至元十二年(1275),伯颜与他路蒙古军会师于安庆后,在丁家洲大败宋军水师主力,横扫长江下游诸地。次年元数路大军包围临安,宋恭帝出降,南宋灭亡。南宋残余势力在四川和南方各地的抵抗也陆续平定。

元朝统治者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海外征服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征日本、征占城和征爪哇。成吉思汗时代蒙古数度入侵高丽,迫使其国王称臣,由此得知海东有日本国。至元十一年,世祖命忻都、洪茶丘率水师一万五千人从高丽出发渡海发动首次征日之役。登陆日本后,四出抢掠,后援不继,无法深入。在撤回途中突遇大风,损失惨重。灭宋后,于至元十七年再次兴师十余万,出动兵船九千余艘从高丽、浙东分兵两路启航征日。元军在日本的壹歧、平壶两岛登陆,正为下一步行动举棋不定时,台风突起,船舶大部分损坏。元军统帅将领择好船逃回国内,余下的军队被日本消灭。世祖不甘于失败,于至元二十年起发大量民夫建造海船,计划再次征日,后因人民反对而作罢。

占城即今越南南方,是华南前往东南亚海道必经之地,自古以来与我国关系密切。灭宋后,占城与许多海外番国都向元表示臣服。至元十七年(1280),元设占城行省于其国,以为远征海外诸国的基地。占城不愿受蒙古统治者奴役,扣留途经其境前往暹国(今泰国)和马八儿(今印度泰米尔那度省一带)的元朝使臣。世祖闻讯后,命元帅唆都率水师出征占城,遭到占城人民的坚决抵抗,未能使占城屈服,被迫撤军。至元二十一年(1284),世祖有意再兴远征占城之役,但未能实现。

至元二十九年(1292)世祖出动数千军队从泉州启航远征爪哇。当时爪哇适逢内乱,元远征军支持爪哇驸马击败对手,以为爪哇因此唾手可得,不再防备。爪哇驸马突袭元军。远征军不敌,只得退还。

这几次海外征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毫无所得,充分反映了蒙古统治者掠夺他国领土的贪婪性。但从航海史的角度看,宋元之际中国航海技术已经发展到能进行大规模的海上运输,远距离运送大量兵员,已经接近了自然动力航海技术的顶峰,为明代郑和远航的先驱。

成吉思汗时代诸王与大汗争夺土地人口的斗争已经开始。元太宗死后,朮赤之子拔都不满元定宗贵由即位,逐渐形成自帝一方的势力,成为后来朝廷与北方诸王斗争的先声。元统治中心迁往汉地之后,一些分封在北方草原的诸王一再发动叛乱,为时几近半个世纪,其中最主要是海都、昔里吉与东道诸王之乱。

海都叛乱起因于宪宗蒙哥从窝阔台家族夺权。海都是元太宗之孙。宪宗即位后,对未参加谋叛的窝阔台家族宗王未加处分,将海押立(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州境)封给海都。海都利用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位之际,夺取了窝阔台汗国的统治权,并控制了与之争雄的察合台汗国,用反对拖雷家族篡权为号召,联络对忽必烈不满的北方诸王对元朝作战,先后占领了今天山南北地区,并一再向岭北地区进攻。大德五年(1301),元漠北驻军与海都、都哇联军在金山地区发生激战。战后不久海都死去,窝阔台汗国急速衰落下去。

阿里不哥之乱平定后,原先追随阿里不哥的宪宗后裔和阿里不哥诸子多被赦免。世祖为防备海都,派皇子那木罕率左右部宗王越金山而南,进至今伊犁河流域的阿力麻里。北征军中一些诸王对辅佐那木罕的安童分配给养不满,推举昔里吉为首领,于至元十三年(1276)发动叛乱,扣留那木罕、安童等人,此即昔里吉之乱。为争取在中亚有强大势力的海都和钦察汗国的支持,昔里吉把那木罕兄弟送交钦察汗蒙哥帖木儿,把安童交给海都。叛王集团的主要成员还有脱脱木儿、撒里蛮、药木忽儿、明理帖木儿等诸王。昔里吉起兵后,迅速向漠北和欠州(今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用兵。辽东应昌的宏吉剌部万户只儿瓦台与陕西六盘山的诸王吐鲁也起而响应。元平宋后调集蒙汉诸军大举进入漠北,叛王集团步步失利,内部矛盾加剧。脱脱木儿在内争中被杀,撒里蛮与昔里吉于至元十九年(1282)先后降元。至元二十一年,钦察汗国和海都分别把那木罕和安童等人送回元朝。叛党余众不是依附于海都,便是投靠钦察汗国。

东道诸王中,以斡赤斤后裔乃颜势力最大。平宋后,世祖加强对辽东的统治,乃颜与东道诸王中哈丹·秃鲁干、胜纳哈儿和也不干等互相勾结,渐有异志,交通海都,谋图东西合攻元朝岭北戍军。至元二十四年(1287)乃颜叛乱,世祖命各路大军进剿,先切断东道叛王与漠北的联系,再御驾亲征辽阳,为时仅一个多月,便生擒乃颜。此后元政府继续用兵辽阳,相继平定乃颜余党。

元世祖称帝之前所信用的潜邸旧臣和掌握中原军政大权的世侯多为汉人。中统三年(1262)李璮叛乱发生后,世祖对汉人猜疑加深,大量色目人被提拔使用,回回人阿合马因聚敛财富的本领受到世祖的信任。灭宋战争中交钞行用范围急速扩大和与北方诸王的战争的军费增加,迫使阿合马改变交钞与白银挂钩的政策,大量发行交钞,导致物重钱轻。阿合马还对江南新设官府实行“理算”,查验出纳钱谷,借机搜括民财;同时还通过各种手段增收课税,使政府岁入大有增加。阿合马依仗世祖的信任,任用私人,培植亲信,打击异己,引起包括太子真金在内的一些蒙古贵族和各阶层汉人的仇恨。至元十九年(1282),汉人王著等人利用世祖赴上都避暑之机,设计杀死阿合马,使世祖觉察到朝臣和汉人的反抗情绪,只得下令追查阿合马一伙的罪行,以平息民愤。

卢世荣原先是河北大名的商人,经桑哥引荐给世祖。他因出身的关系,对管理政府财政收支,提出很多增收节支的建议,但受到太子真金支持的右丞相和礼霍孙反对。至元二十一年(1284),能言善辩的卢世荣在世祖面前驳倒和礼霍孙,受旨主政。但他的主张受到蒙汉官僚的激烈反对,百余日后便受弹劾下狱处死。

吐蕃人桑哥因胆巴国师的荐举得以接近世祖。桑哥好言财利之事,正投合世祖的喜好,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升任为尚书省右丞相。桑哥当政时,中统钞币值大跌,他企图用发行至元宝钞的办法挽救钞法,结果反而引起币值进一步下跌,民怨鼎沸。他行用阿合马旧法,查检中书省和各地官府钱粮收支,得罪了一大批官僚。据核查结果,已向民间征收的课税距应收额相去甚远,于是迫使各级官员加紧向人民催收,殃及千万百姓。他还卖官鬻爵,收受贿赂。至元二十八年(1291)被下狱处死。

蒙古贵族的耗费无度,加以平定北方诸王之乱和对外征服战争使国用不支,世祖急需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才使阿合马、卢世荣和桑哥这些言利之臣相继执政。

真金立为太子后,其子孙在继承帝位方面的优先权渐被确认。大德十一年(1307)成宗死后,卜鲁罕皇后秘密从金山前线召回安西王阿难答,谋立为帝。右丞相哈剌哈孙秘密遣使分赴南北,通知真金之孙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兄弟。爱育黎拔力八达至大都后,拘禁卜鲁罕后和阿难答,海山也统率漠北劲旅南下。爱育黎拔力八达因海山为兄居长,且有重兵护佑,自愿让位。海山遂即位于上都,是为武宗,并立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约定爱育黎拔力八达终后,帝位复归武宗之子和世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违背前约,封和世 为周王,出镇云南,而立己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和世 在前往云南的途中经过延安时,与一些武宗旧臣越溯漠逃往金山以西。硕德八剌于延祐七年(1320)即位,是为英宗。至治三年(1323)英宗从上都南返途中驻跸南坡时,被权臣铁失等人杀死。谋乱诸王大臣拥立镇守漠北的真金之孙也孙铁木儿即位,是为泰定帝。

泰定帝在位五年,死后丞相倒剌沙在上都奉其子阿剌即八为帝,而武宗旧部燕帖木儿与河南行省丞相伯颜则秘密向漠北和江南遣使,迎接周王和世 与其弟图帖睦儿。图帖睦儿先至大都,于天历元年(1328)自立为帝,是为文宗。燕帖木儿等大将击败上都泰定帝系诸臣。和世 从金山抵和林,也宣布即位,是为明宗。文宗表面上表示愿意退位,奉兄为帝,俩人相会于上都之南,文宗毒死明宗后称帝。

至顺三年(1332),文宗卒,临终下诏立明宗子为帝。燕帖木儿利于立幼,故意舍明宗长子妥懽贴睦尔,立其弟宁宗。但宁宗不久病逝,妥懽贴睦尔才得继立,是为顺帝。

顺帝即位后,伯颜控制朝政,杀燕帖木儿后裔。顺帝在伯颜侄脱脱的帮助下,将伯颜逐出京师。脱脱当政时,黄河水患严重,国入不足,元朝败象已露。脱脱企图通过变钞解决纸币贬值问题,发民夫修河以维持中原生产和财政收入,但这些措施适得其反。变钞使钞币信誉尽失,修河耗费巨额人力物力,人民不堪重负。刘福通、韩林儿等人利用这个机会发动红巾军起义。元统治阶级在全国性的农民反抗中仍然醉生梦死,争权夺利,最终被推翻。 bmaVbIfVKc7rrklKlF5LCbwhtQnuyR1NSevFo8Fje9iLW5SaIWzKflL7/F8o8dM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