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记第十二
胡瑗 孙复

胡 瑗 (993—1059) 字翼之,泰州海陵(江苏如皋)人,为宋代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幼年家境贫寒,其父为小官,收入微薄,生活常常拮据不堪。但天资过人,又能刻苦学习,七岁即能做文章,十三岁便通五经。青年时期,为了排除干扰,专心学习,隐居泰山,“一坐十年不归”。学成之后,并不去参加科举考试,而是返乡授徒,在苏州办起了私学。景祐二年(1035),苏州知州范仲淹奏请朝廷,在苏州创办官学,聘胡瑗为教授,学生闻名而至,越来越多。他创立了一套学规,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加以规劝和约束。范仲淹为了支持胡瑗,使其子范纯祐入学学习。纯祐尊师好学,遵守学规,其他学生跟着也学,没有人再敢违犯学规了。庆历二年(1042),他又以保宁节度推官的身份任湖州(浙江吴兴)州学教授,“四方之士,云集受业”。在苏湖教学期间,他创立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和理论。

庆历四年(1044)在范仲淹推行新政时,宋王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兴学运动,各州县纷纷创办官学。京师开封的太学也从三馆中分离出来,单独办学,但学校简陋,学生较少,只有一二百人,而且管理制度亦很简单。仁宗为办好太学,派人专门去苏湖考察胡瑗的办学经验,以为太学之法,并编成《学政条约》一卷,定为学校的教育法规,从此之后,太学的管理才臻于完备。皇祐四年(1052),宋廷调他任国子监直讲,为太学生讲授《五经正义》,登上国家最高学府的殿堂。

当胡瑗初入太学之时,人们对这位从地方学校调上来的老师不了解,也不信服,因此“谤议蜂起”,企图给他一个下马威。但胡瑗自强不息,诲人不倦,教学确实有方,很快就取得了学生及老师们的信任,影响更加扩大。学生们不远千里而来,使太学原来的学舍容纳不了,不得不安排到其他官舍居住。嘉祐元年(1056)前,太学学生已达三四百人。胡瑗讲《易》学,常有外来旁听者,“或多至千数人”。此时,太学已超过国子学,旁听者众,更为国子学所不及。显然,太学已取代国子学的地位,成为最受欢迎的高等学府。至于参加科举考试的成绩,在胡瑗任教后的十余年间,中进士者多达三百余人,更使国子学望尘莫及。

根据胡瑗在苏、湖及京师太学的教育实践,其成功的特点主要有几个方面:

深刻认识教育的作用。胡瑗一生不进科场,淡于功名,但却重视学校在培养人才、治理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能使天下大治的关键在人才,成就人才的办法在教育,而教育的根本在学校办的如何。这可以说是他决心办学的目的。当时,他感到北宋开国以来虽然重视科举,注意选拔人才,可是不注意兴办学校,学校所学的内容又不合时用,所以国家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不能解决。宋朝武力不强,胡瑗曾向仁宗建议兴办武学,从武将子孙中选拔有智略者三二百人,入学教育、训练。在教育中,他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每日要讲孔子的《论语》,使学生知道“忠孝仁义之道”,有一个好的爱国思想。同时,要讲孙、吴兵法,使学生知道“制胜御敌之术”,以便培养出合格的军事人才。在他看来,一二十年内,只要坚持这样做,一定可以有成效的。由此可知,他既重文,又重武。庆历二年(1042)京师武学的创办,与胡瑗的建议有着直接的关系。

胡瑗明确提出“明体达用”的教育方针。作为一个旧时代的教育家,传授的是孔孟之道,但他认为圣人之道“有体、有用、有文”。所谓体,就是君臣父子、仁义礼乐那一套伦理道德及体现形式,在他看来这是万世不变的东西,故而称为“体”;历史上那些留传下来的经、史、子、集之书,能够使后世人效法的,是谓之“文”,即有文字可鉴的东西;能够根据“体”和“文”,推行于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达到天下大治的,就称之为“用”。即学生不仅要学道德,而且要有智慧讲实用。他批评宋代的科举取士,崇尚“声律浮华之词”,结果是士风偷薄,道德败坏,那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他创造了许多教学新方法。在湖州教学时,他为了改变过去教育重文词,教导学生“趋利禄”的弊病,主张经义实学并重,设经义、治事二斋,分别讲授课程。经义斋以讲儒家经典为主,选择一些有理论、有见解,将来可以任大事的人入斋学习,培养全局性的高等人才。治事斋,又称治道斋,一人专学某一实用课程,如治民、讲武、水利、历算等,同时可以兼一门副科。这种分斋教学、主副兼科的方法,彻底打破旧学校对学生一锅煮的老办法,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以及国家的需要而选择课程。其实,这也是孔子所谓“因材施教”的具体运用。他在太学中使“好尚经术者,好谈兵战者,好文艺者,好节义者”,以类群居而讲习,所以培养了许多专门人才。

在讲授方法上,他既注重讲课口授,使学生得到系统的书本知识,又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商讨、发难,老师也参与其间加以指导,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他还重视直观教学,把各种礼器画成图样,挂在讲堂上,让学生观看。有时,还带领学生走出学校,游学四方,了解四方的风土人情,山川气象,不仅增广见闻,还在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观察中增强爱国感情。

胡瑗在教学中还通过必要的运动、游戏、文娱等活动,调节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学习效率。据记载,他在判国子监时,常教育学生,在饭后及据案久坐后,就应当去参加“射箭、投壶、游息”。有时他集合学生到国子监的首善堂,与学生一起演奏雅乐歌诗,“至夜乃散”,兴致之高,至此乃见。

他是一个深懂乐律的学者,对古代的礼乐很有研究。仁宗景祐初,更定雅乐,下诏求访知音者。经过范仲淹的推荐,他以白衣的身份,被皇帝召见于崇政殿,与阮逸等共同校订钟律,制造钟、磬等乐器。胡瑗撰写有《景祐乐府奏议》、《皇祐乐府奏议》、《皇祐新乐图记》等,是宋代著名的乐律专著。

作为教育家,他教学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特别重视自己的身教。在苏、湖时,他制订的学规,“严条约,以身先之”。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作为教师的一条重要原则,否则,不可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他对学生严师弟子之礼,每面见学生,必穿着公服,虽暑天大热,也不敢懈怠。他严中有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那些诚实聪明的更加通达事理,昏庸愚昧的也激励自己上进,而原来顽皮高傲的则能改去恶习。

正因为如此,胡瑗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被尊为教育之“模范”。

孙 复 (992—1057) 字明复,晋州平阳(山西临汾西南)人,曾以开封府籍贯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以落榜而告终,乃退居泰山十年。

在泰山之阳,他与胡瑗同学,而造就各有不同。他学《春秋》,著《尊王发微》十二篇,自石介而下,皆拜其为师,执弟子之礼甚恭。在那里,他一边办学,一边种竹树桑,生活异常艰辛,面目憔悴,须眉皆白。直到五十岁时,故相李迪慧眼识英才,以弟之女嫁其为妻。后经范仲淹、富弼推荐,乃授他为国子监直讲,仁宗召为迩英阁祗候。

其在国子监任直讲时,与胡瑗同在太学授课。胡瑗讲《易》,听者甚众;孙复讲《春秋》,初讲十日之间,来听者莫知其数,堂上容纳不下,立于户外者很多,与胡氏分庭抗礼。二人在太学时常不合,瑗治经不如孙复,可教导学生的方法,孙复则不如胡瑗,各有所长。孙复讲《春秋》,不拘泥于旧的传注,也不迷惑于有些人对经的曲解,而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言简意赅地讲给学生。

对于孙复的讲解,朝臣中颇有不同意见。说书杨安国称他“讲说多异先儒”,结果罢去直讲之职,贬官到地方上去。翰林学士赵槩等十余人上言,认为孙复“经为人师”,不可以在州县,要求留为直讲,后迁殿中丞而卒,年六十六。当其病重时,韩琦言于仁宗,选择书吏,给以纸笔,命其门人祖无择就孙复家得书十五万言,录藏于秘阁。

评: 胡瑗、孙复及石介,号称三先生,在北宋办学过程中贡献颇多。尤其胡瑗在办教育的目的、方针、作用及教学方法上有许多创见和实践,对后世教育有着极大影响。 GlPHj6OSE66vLkXyuZquX2rdcqB39vEnCpQs6zUzCqy1kxj7VZUjN2dcYP1PVS1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