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纪事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七月,太原留守李渊在其次子李世民、晋阳县令刘文静和晋阳宫副监裴寂等人的协助下,杀死了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招募兵众,北连突厥,自太原起兵,沿汾水河谷南下,连克霍邑(今山西霍县)等河东郡县。接着,又东渡黄河,挺进关中,于十一月攻占长安,挟代王杨侑为帝。次年五月,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缢杀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李渊废黜杨侑,自己登极称帝,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唐王朝建立。

武德元年(618)十一月,唐高祖派秦王李世民率兵在浅水原(在今陕西长武西北)歼灭了金城(今甘肃兰州)军阀薛举、薛仁杲父子。次年四月,李渊又用分化瓦解之策,迫使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军阀李轨降唐,陇右悉平。

武德三年四月,世民又率部东渡黄河,歼灭了马邑(治所在今山西朔县)军阀刘武周。不久,唐军又挺进中原,向盘踞洛阳的隋残余势力王世充部发动攻击,很快便收复了河南地区的多数郡县,并将王世充团团包围在洛阳孤城之中。王世充遣使向河北农民起义军窦建德部求救。窦建德为了与唐保持鼎立之势,率众赴援。次年五月,双方在虎牢(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遭遇。李世民突然发起进攻,生擒窦建德。接着,王世充也开城投降。同年十月,唐将李孝恭和李靖也率部围歼了割据江陵的军阀萧铣。五年十二月,太子李建成率军消灭了窦建德余众刘黑闼部,河北平定。七年三月,李孝恭和李靖又率部东进丹阳(今江苏南京),平定了江淮农民起义军辅公祏部。至此,隋末农民起义军和割据的地主军阀被翦灭殆尽,全国统一。

武德七年(624)四月,唐高祖颁布均田令和租庸调法。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率秦府幕僚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在宫城之北的玄武门设伏,袭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三天以后,李渊即将李世民立为太子。同年八月,李渊又将帝位禅让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登极称帝,是为唐太宗。不久,东突厥颉利可汗乘唐帝位更替之际,率精骑进犯关中,兵临渭水便桥之北。唐太宗整军迎战,颉利见唐军有备,遂与太宗“便桥会盟”。

贞观元年(627)二月,唐太宗以山川地理形便,将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

贞观四年(630)三月,唐太宗所遣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与通汉道行军总管李 等率军生擒了东突厥颉利可汗,余部归降,东突厥汗国亡。接着,唐太宗又力排众议,将突厥降众全部安置在河套地区,设置定襄和云中两个都督府,以其原来的部落首领作为各级长官,对其进行羁縻统治。东突厥归降者自愿入居长安的有数万家,被封为五品以上官员的有一百多人,几乎占了同级官员的一半左右。这一较为平等的民族政策,赢得东突厥降众的一致拥护。于是,西北诸蕃酋长都请求上太宗尊号为“天可汗”。

贞观十年(636)正月,宰相房玄龄和魏徵等人修成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上奏,唐太宗诏令藏于秘阁。

十四年八月,唐交河道大总管侯君集率部平定高昌,唐太宗以其地设置西州,并置安西都护府于此,后又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今新疆库车),统龟兹、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北)和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北)等安西四镇。

十五年正月,唐太宗遣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妻。从此,汉藏两族人民之间友好交往日益加深。

十七年四月,太子李承乾因罪被废为庶人,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次年十一月,唐太宗亲率步骑十多万,东渡辽水,又派将军张亮率水军从东莱渡海,水陆俱发,进攻高丽,先后攻占了辽东地区的十多个城池。十九年九月,兵临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南之营城子)后,久攻不克,又因粮草不继,天气转冷,只得班师。

贞观二十年(646),唐与回纥南北夹击,灭薛延陀汗国。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撰成《帝范》赏赐太子。次年五月,唐太宗去世于翠微宫含风殿,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由于唐太宗在位期间,任人唯贤,虚心纳谏,崇尚节俭,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经济恢复发展,故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睦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东北)女子陈硕真起义,自称文佳皇帝,不久,即被镇压。十一月,太尉长孙无忌撰成《唐律疏议》一书上奏。该书保留了唐律全文,是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封建法典。

永徽六年(655)十月,唐高宗将王皇后废为庶人,武则天被立为皇后。

显庆元年(656),长孙无忌进史官所撰梁、陈、齐、周、隋《五代史志》三十卷。次年十二月,唐伊丽道行军总管苏定方等率部追擒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西突厥汗国亡,唐在其故地设置濛池和昆陵二都护府。

显庆五年(660)八月,唐将苏定方等率部平定百济国,唐在其故地置熊津等五都督府。

麟德元年(664)十二月,唐高宗与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等密谋废除武后。事泄以后,上官仪等被诛杀。从此,武则天独揽大权,天子拱手而已,朝野称作“二圣”。

总章元年(668)九月,唐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 等率众攻克平壤,高丽亡,唐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

咸亨元年(670)四月,吐蕃进军西域,相继攻占十八州之地,唐被迫退出安西四镇。

上元二年(675)二月,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次年二月,唐移安东都护府于辽东。

三年八月,唐始于广州置南选使,选拔委派广、交、黔等州官吏。十二月,太子李贤上所注《后汉书》,赐绢三百段。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唐高宗病死于贞观殿,唐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专决朝政。不久,中宗被废为庐陵王,贬在房陵(今湖北房县),唐睿宗李旦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

光宅元年(684)九月,以徐敬业为首的被贬官员麇集扬州,声称“匡复庐陵王”,由骆宾王撰写了《讨武曌檄文》,聚众反叛。十一月,武则天派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率兵镇压,很快便将其平定。徐敬业等人被杀,骆宾王不知所终。

垂拱四年(688)八月,唐宗室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父子又聚众反对武则天,兵败被杀。接着,武则天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大开告密之门,肆意杀害反对派,形成了恐怖的酷吏政治,致使很多官吏每天在上朝之际,都要和家人诀别,不知今天自己能否平安归家。

天授元年(690)七月,洛阳僧人法明等献上杜撰的《大云经》四卷,声称武则天是弥勒佛降生,当代唐称帝,制颁天下。九月九日,武则天将唐睿宗降为皇嗣,改唐建周,自称大周圣神皇帝,并大封诸武,诸姑姊也都封为长公主。

二年二月,武则天先后贬杀酷吏周兴、索元礼等,以收人心。

长寿元年(692)正月,由于武则天在选任官吏时,不分愚贤,滥封职位,致使官吏冗滥,机构臃肿,故时人为之语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把推侍御史,腕脱校书郎。”但对不称职的官员,武则天亦不惜用严刑峻法,予以诛除;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所以当时英贤亦竞相为其所用。

十月,武威军总管王孝杰率众大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

天册万岁元年(695)二月,受武则天宠爱的僧人薛怀义在放火烧毁了花费巨资建成的明堂以后,又出言不逊,武则天派人将其缢杀。不久,武则天又派人建造天枢,高一百五尺,径长12尺,上刻百官及四夷酋长姓名,武则天自书“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八字。

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和归诚州刺史孙万荣聚众叛乱,攻陷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杀都督赵文翙。武则天当即遣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等二十八将率兵征讨,并改李尽忠名为李尽灭,孙万荣为孙万斩。八月,唐军在硖石谷之战中失利,全军覆灭。接着,建安王武攸宜又充清边道行军大总管,督众征讨。不久,突厥默啜又主动归降,出兵助讨契丹。次年六月,孙万荣兵败被杀,契丹叛乱平定。

圣历元年(698),武则天侄武承嗣和武三思千方百计求为太子,武则天犹豫不决,咨问于宰相狄仁杰。经狄仁杰劝解,武则天醒悟,打消立承嗣和三思之意,把庐陵王李显召回洛阳,立为太子。

长安二年(702)十二月,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于庭州(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统辖天山北路突厥诸羁縻府州,同安西都护府构成唐对西域地区实行统治的两个最高机构。

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因病卧床不起,只有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 及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等率羽林军入宫,杀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逼武则天传位于太子李显。史称“五王政变”。

唐中宗(李显)景龙元年(707)七月,由于韦皇后伙同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和武三思专权用事,对太子李重俊百般凌辱。李重俊不胜其忿,遂率左右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又入宫搜捕上官婉儿等。不久,李重俊兵败被杀。

四年正月,唐中宗派左骁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藏,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为妻,并亲自送到始平(今陕西兴平),又改始平为金城。六月,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帝,韦后临朝称制。不久,相王李旦子临淄王李隆基与其姑太平公主之子薛崇暕等人率羽林军和禁苑工匠入宫,杀韦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等。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太子。

延和元年(712)八月,唐睿宗传位给太子。李隆基登极称帝,是为唐玄宗。

先天二年(713)二月,唐玄宗以靺鞨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渤海国建立。七月,太平公主依仗太上皇李旦之势,专权用事,七位宰相中的五人,均出公主之门。她为了篡权称帝,步其母武则天的后尘,与宰相窦怀贞、萧至忠、崔湜以及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等密谋废立,又与宫人元氏合谋,企图在御膳中下毒。玄宗闻讯,当即与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郭元振及龙武将军王毛仲等人定计,用闲厩马及卫兵三百余人,擒杀常元楷、李慈及窦怀贞、萧至忠等,太平公主亦赐死于家中,公主诸子及党羽被杀者数十人。十一月,唐玄宗拜同州刺史姚崇为宰相,并每事访问,器重异常。姚崇奏请裁抑权幸,爱惜爵赏,接纳谏诤,拒绝贡品等事,玄宗一一应允。

开元二年(714)正月,唐玄宗设置左右教坊于禁苑之中,又选乐工数百人,学习俗乐,并亲自教授法曲于梨园,以右骁卫将军范及任教坊使,时称“皇帝梨园弟子”。同年七月,玄宗又相继颁布两道诏令:宫中的乘舆服御、金银器玩等奢侈之物,全部销毁,以供军国之用。珠玉锦绣,焚于殿前。自皇后以下,都不得穿着珠玉锦绣之衣物。从今以后,天下更不得采集珠玉,织造锦绣等物,违者杖责一百。

三年五月,山东诸州蝗虫成灾,宰相姚崇奏请各郡县要组织百姓,消灭蝗虫。但受到朝野内外的激烈反对,认为蝗虫是代表天意,应当修德免灾,不能扑杀蝗虫。由于姚崇对此毫不动摇,表示愿以身家性命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祸患,玄宗才下诏抗灾。结果,灾情大减,田有收获,人不甚饥。

次年年底,姚崇多次请求辞去相位,并推荐广州都督宋璟自代。宋璟到职以后,审慎择人,随才任用,刑赏无私,犯颜直谏。故后世把“姚、宋”称为贤相,可与贞观时期的“房(玄龄)、杜(如晦)”相提并论。

开元九年(721)正月,监察御史宇文融上奏,以为天下逃户渐多,豪强乘机兼并土地,荫庇人户,致使国家税收锐减,应加以检括。玄宗遂以宇文融为括田使,先后共括得籍外占田八十万顷,逃户八十万户。

十二月,僧一行奉诏与率府兵曹梁令瓒修改《麟德历》,编订新的历书。结果,一行等编成《大衍历》一书,至开元十七年(729)开始施行,先后共历五十多年,并成为中国古代一部较为精密、准确的历书。

十年,由于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均田农民的赋役负担日益沉重,致使逃户日益增多,府兵兵源不断减少。宰相张说遂奏请招募丁壮,宿卫京师,玄宗应允。结果,十天之内,即募得精兵十三万,分隶诸卫,更番上下。至此,府兵制逐渐崩溃,募兵制代之以兴。次年十一月,玄宗又令尚书左丞萧瑀与京兆府及蒲、同、岐、华诸州长官挑选府兵及白丁十二万,谓之“长从宿卫”。十三年二月,又改“长从宿卫”为“ 骑”,分隶十二卫,总十二万为六番。

开元十五年(727)正月,凉州都督王君 大破吐蕃于青海西,因功升迁左羽林大将军。从此,玄宗大开边功,穷兵黩武。次年二月,又改“ 骑”为左右羽林军飞骑。

二十一年十二月,唐玄宗增设京畿、都畿、黔中三道,分江南、山南为东西二道,合前十道为十五道。不久,又于边境地区设置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岭南等十个节度、经略使,统边兵四十九万,战马八万匹,每年支付军衣布料一千二十万匹,军粮一百九十万石。

二十二年四月,吏部侍郎李林甫得到武惠妃的支持,升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官居宰相之职。其人嫉贤妒能,面善心恶,笑里藏刀,被时人称为“口蜜腹剑”。

开元二十四年(736)三月,主持科举考试的考功员外郎李昂与选人发生冲突,有人认为员外郎官品卑下,不能服众。唐玄宗下令:自今以后,由礼部侍郎主持贡举。

二十五年五月,玄宗下令招募丁壮,补充边兵,号称长征健儿。从此,边兵亦由招募组成。九月,又在关中实行和籴之法,很快便籴得粟米数百万斛,诏停当年江淮漕运。从此,关中粟米充足,皇帝不须再到东都就食。十二月,武惠妃去世,唐玄宗思念不已,宫中数千嫔妃,无中意者。有人将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推荐给了玄宗,见后大悦,便让她穿道士服装入宫,号曰“太真”。

二十六年七月,册立忠王李亨为太子。九月,南诏统一云南,玄宗遣使册封南诏王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政权正式建立。

二十七年,宰相李林甫奉诏撰《唐六典》成,上进。全书共三十卷,完整地记载了唐朝中央和地方官制的组成及其沿革,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行政法典。

由于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励精图治,致使天下户数增至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东西两京粟麦每斛值钱不满二百,绢匹之价与此相近。海内富实,行者虽万里,不持寸兵,使社会经济达于极盛,史称“开元之治”。

天宝四载(744)正月,回纥怀仁可汗击杀突厥白眉可汗,后突厥汗国灭亡。八月,唐玄宗将杨玉环册封为贵妃。

六载八月,唐将高仙芝率军平小勃律国,俘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因功被升任安西四镇节度使。

八载四月,天下府兵丁壮逃亡殆尽,折冲府无兵可交,宰相李林甫奏停折冲府上下鱼符。从此,府兵制彻底崩溃,募兵制遂成主要军制。但招募宿卫的禁军兵士均为市井无赖子弟,从不习武练兵。当时承平日久,很多人都认为国内之兵可销。于是,禁止百姓私人挟带武器,子弟有任武官者,均为父兄所不齿。而精兵猛将,都聚集边陲,内轻外重的军事格局已经形成。

天宝十载(751)二月,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统领边兵近二十万。安禄山刑赏己出,日益骄横,又看到天下武备松弛,遂萌生篡夺最高权位的谋反之心。四月,南诏叛附吐蕃,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征讨。唐军大败,战死者六万余众,鲜于仲通仅以身免。不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又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大食战于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东南江布尔),唐军又败。

十一载十一月,李林甫死,玄宗以杨国忠继任宰相,兼领四十余使。从此,国忠专决朝政,公卿以下,均受其颐指气使。

十二载五月,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大破吐蕃。广大河西地区,闾阎相望,桑麻遍野,陇右成了天下最富庶之地。次年六月,剑南留后李宓又率兵七万征讨南诏,兵败被俘,全军覆没。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共十五万兵马,号称二十万,反于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闻讯,当即调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在东都洛阳募兵六万,守卫河阳大桥(在今河南孟县南)。接着又以金吾卫大将军高仙芝率京师五万兵,屯驻陕郡(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西北)。十二月,安史叛军占领东都,封、高二将退守潼关。不久,唐玄宗误听了监军宦官边令诚谗言,处死了封常清和高仙芝,改派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任兵马副元帅,领兵八万,进驻潼关。这时,河北十七郡吏民分别在颜杲卿和颜真卿兄弟的率领下,拥有兵士二十多万,切断了范阳与东都之间的交通,使禄山陷入困境。

至德元载(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不久,唐玄宗派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部从井陉(在今河北井陉西北)东进,会同颜真卿部经营河北。真源县(今河南鹿邑)令张巡率军民坚守雍丘(今河南杞县),多次击败叛军,确保江淮不失。

同年五月,哥舒翰在唐玄宗和杨国忠的严厉威逼下,被迫出兵。结果,兵败灵宝,潼关失守,叛军突破潼关险隘,向长安逼进。六月,唐玄宗与杨贵妃、杨国忠兄妹及部分大臣、皇子,连同禁军将士一千多人出禁苑之西延秋门,向蜀地逃窜。行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境内),禁军哗变,杀宰相杨国忠,又逼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太子李亨在部分大臣的拥戴下,北上灵武(今宁夏吴忠西南)。七月,李亨在灵武即帝位,是为唐肃宗。八月,肃宗将郭子仪和李光弼部从河北召至灵武,并联合回纥骑兵,准备开展大规模的平叛战争。

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和回纥骑兵收复长安。接着,又收复东都。安庆绪退守邺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

乾元元年(758)九月,唐肃宗调遣朔方郭子仪、淮西鲁炅、兴平李奂、滑濮许叔冀、镇西北庭李嗣业、郑蔡季广琛、河南崔光远、河东李光弼、关内泽潞王思礼等九节度使率兵六十万,进讨安庆绪。又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协调和指挥战事。十月,唐军进围邺城,安庆绪向留守范阳的叛将史思明求救。二年三月,史思明率兵十三万赴援,与官军在安阳河北相遇。双方未及布阵,大风突起,飞沙走石,天地昼晦,两军将士大惊,官军向南溃逃,叛军向北撤退。不久,史思明率部来到邺城南,安庆绪出城慰劳,被思明执杀,叛军返回范阳,思明自称大燕皇帝。

上元元年(760)四月,史思明率军南下,攻占东都。次年二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朝义即帝位,改元显圣。

宝应元年(762)四月,唐肃宗病重弥留。张皇后与越王李尔密谋,企图诛杀专权宦官李辅国,事泄被杀,肃宗惊吓而死。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

同年八月,袁晁率浙江东部数万农民,聚众起义,即被唐军所镇压。

十月,唐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统领诸道唐军和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北逃范阳。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史朝义逃至广阳(今河北房山东北)附近,由于众叛亲离,自缢而死。其部将李宝臣、李怀仙、田承嗣相继投降,先后被任为成德、幽州和魏博三镇节度使,是为河北三镇。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此平息。

同年七月,吐蕃乘唐西北边防空虚之际,尽取河西、陇右之地。数年之间,西北数十州相继陷落,自凤翔(今属陕西)以西,邠州(治所在今陕西彬县)以北,皆为吐蕃所有。九月,吐蕃又大举入侵,攻占长安,唐代宗仓皇逃至陕州。唐将郭子仪派人潜入京师,里应外合,驱逐吐蕃,收复长安。十二月,代宗还京。

永泰元年(765)九月,大将仆固怀恩因被边将辛云京和宦官构陷,受到朝廷猜忌而叛乱,引诱吐蕃、回纥等数十万众,大举南下。进军途中,仆固怀恩暴死鸣沙(今宁夏青铜峡南)。吐蕃十万之众抵达奉天(今陕西乾县)后,遭到唐朔方兵马使浑瑊等军民的顽强抵抗,被迫退却。

大历三年(768)六月,幽州兵马使朱希彩与经略副使朱泚、朱滔兄弟共杀幽州节度使李怀仙,自称留后。七年十月,朱希彩又被部将所杀,推朱泚权知留后。代宗遂以朱泚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十年正月,朱泚奏准以其弟朱滔替代己任,代宗诏准。

大历十二年(777)十二月,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相互勾结,不遵朝廷法令,官爵、甲兵、租赋、刑罚等皆由己出,名为国家方镇,实属独立王国。

十四年正月,魏博田承嗣死,其侄田悦自任留后,被代宗承认为魏博节度使。至此,藩镇传子之制遂为成例。

同年五月,代宗去世,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改革赋税制度,制订两税法,把原来按人头征税改由按个人财产和田亩征税,并按国家当年的财政支出制订征税数量。不久,即颁行天下。

三年正月,成德李惟岳被其部将王武俊所杀。唐德宗便将成德镇故地分给征讨有功的将士,但王武俊、康日知、张孝忠以及幽州镇朱滔却因分地不均,心生猜忌,遂与魏博田悦、淮西李希烈、淄青李纳等相互勾结,联兵叛乱。十一月,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共推朱滔为盟主。不久,李希烈又自称天下都元帅,也加入到了叛乱行列。

四年八月,李希烈率众进攻襄城(今属河南)。唐德宗急调泾原(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兵五千人,援救襄城。十月,泾原兵在其节度使姚令言的率领下,抵达京师。因朝廷不给赏赐,所供饮食又粗粝不堪,泾原兵便在长安作乱,德宗仓促逃往奉天。泾原乱兵在长安抢劫数日以后,又推前泾原节度使朱泚为首领。朱泚在大明宫宣政殿即帝位,自称大秦皇帝。接着,又率领叛军西进,将唐德宗团团包围在奉天城中。神策河北行营节度使李晟、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及河东节度使马燧等各奉命率部进入关中,援救奉天。

兴元元年(784)五月,李晟率部收复长安,朱泚败死彭原(今甘肃宁县西北)。七月,唐德宗返回长安。

贞元元年(785)八月,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以谋反被杀。

二年四月,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死,唐德宗以镇将陈仙奇为淮西节度使。七月,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杀陈仙奇,自为留后。

四年十月,回纥合骨咄禄可汗遣使入京,表请将回纥改名回鹘。

九年正月,唐德宗采纳盐铁使张滂建议,开始以十分之一征收茶税。

十七年,杜佑撰《通典》一书成。

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唐德宗死,太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翰林待诏王伾和翰林学士王叔文交结朝士刘禹锡、柳宗元、凌准、程异、李景俭、韩晔、韩泰、陈谏等,开始革新政治。在他们主持下,宣布废除宫市和五坊(雕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小儿,罢盐铁使和节度使的进献“羡余”。同年五月,又以右金吾大将军范希朝为左右神策军京西诸镇行营节度使,欲夺宦官军权。史称“永贞革新”。

八月,宦官俱文珍等扶太子李淳即位,是为唐宪宗,改元永贞。王伾、王叔文被贬杀,韩泰、韩晔、韦执谊、陈谏、凌准、程异、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贬为边州司马,故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三月,夏绥节度留后杨惠琳拥兵叛乱,为兵马使张承金所杀。九月,西川节度使刘辟拥兵叛乱,被奉命平叛的神策军使高崇文擒获,送斩长安,蜀地平定。次年十月,镇海节度使李锜叛乱,被其牙将裴行立等擒获,送斩长安。

三年四月,唐宪宗举行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科制举考试,举人李宗闵、牛僧孺等人直刺时政之弊,言辞激烈,无所回避,被主考官吏部侍郎杨於陵、吏部员外郎韦贯之署为上第。宰相李吉甫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恶意中伤,遂哭诉于皇帝。结果,於陵和贯之均被贬官,牛僧孺等举人均遭淘汰,长时期得不到任用。牛、李(宗闵)诸人遂与李吉甫、李德裕父子结怨,牛李党争从此萌生。

四年二月,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其子王承宗自为留后。唐宪宗以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左右神策及诸道行营兵马使兼招讨处置等使,率兵征讨。但由于官军指挥不力,缺乏统一号令,诸军将领又拥兵自重,不肯用力讨伐,故师久无功。同年十一月,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死,其部将吴少阳自为留后。次年七月,王承宗在官军的长期围攻下,自顾不暇,遂遣使奉表请罪,表示愿意向朝廷上缴赋税,接受朝廷所任官吏,以求悔过自新。宪宗亦因师久无功,军费负担日益沉重,便下诏悉罢诸道行营将士,恢复王承宗成德节度使之职。六年正月,又同意吴少阳为淮西节度使。

七年八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年仅十一岁的儿子田怀谏为留后,但军政却操纵在家僮蒋士则的手中。蒋士则刚愎自用,性情粗暴,专以爱憎用事,诸将都愤恨不平。唐宪宗采纳了李绛的建议,只是下令周围诸道兵严阵以待,并不主动出击,静观变化,伺机行事。不久,魏博士卒果然哗变,推牙内兵马使田弘正为留后,杀蒋士则及其党羽十余人,将田怀谏迁出府外。宪宗闻讯,当即遣知制诰裴度至魏博宣慰,并赏赐镇内士卒钱一百五十万贯,境内六州百姓皆免除一年赋役。军士受赐以后,欢声雷动。田弘正亦奏请朝廷任命节度副使和所缺九十名官员,履行朝廷法令,按时上缴赋税。从此,结束了魏博长达近五十年分裂割据的历史,使其成为国家名副相实的地方州县。

元和九年(814)八月,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自领军务,并纵兵四掠,志欲反叛。十月,唐宪宗发诸道兵进讨。次年二月,唐军主帅严绶由于麻痹轻敌,在慈丘(在今河南泌阳东北)被淮西军击败,退守唐州(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只有李光颜部在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和临颖(今属河南)力战大捷,给予淮西军以重创。吴元济向成德和淄青镇求救,王承宗、李师道多次上表朝廷,请求赦免元济,但却受到唐宪宗的严厉拒绝。同年四月,师道派人进攻河阴(在今河南郑州西北黄河南岸)转运院,焚毁无数钱粮,致使人心慌乱,很多朝臣都请求罢兵,但宪宗不许。六月,李师道又派刺客潜入京师,刺死了平叛最力的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企图迫使朝廷罢兵。宪宗一面诏令严捕刺客,一面又将裴度提升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接替武元衡职务,专主平叛事务。九月,又以宣武节度使韩弘为淮西诸军都统,代替严绶,主持淮西军事。

十一年正月,唐宪宗力排众议,下诏削夺王承宗官爵,命河东、幽州、义武、横海、魏博、昭义等六镇兵一起向成德军进讨。

由于唐军在淮西师久无功,只有北线的李光颜和乌重胤两部奋力拼杀,尚能给吴元济造成威胁。同年年底,唐宪宗任中兴名将李晟之子李愬为唐随邓节度使,主持西部战线。

元和十二年(817)七月,唐宪宗又派宰相裴度赴郾城督战,北线官兵士气大振,在沱口(今河南漯河东南)大败淮西军,迅速向南推进。十月,李愬率西线官军于大雪之夜,攻入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活捉了吴元济,淮西平,长达四年之久的淮西之役至此结束。

十三年二月,成德王承宗看到淮西已平,心中大惧,遂派人求哀于魏博田弘正,表示愿意纳质献地。宪宗应允,河东等六镇兵各还本镇。淄青李师道原亦表示愿纳质割地,但中途反悔。七月,唐宪宗下制条列李师道罪状,并令诸道兵共同征讨。次年二月,淄青兵节节败退,都知马使刘悟率部反正,扑杀李师道及其二子,并遣使请降,淄青镇所辖十二州悉平。至此,割据藩镇竞相上表,纷纷表示愿意接受朝廷约束,朝廷的威信为之一振。

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唐宪宗暴崩于中和殿。右军中尉梁守谦与宦官王守澄等共立太子李恒为帝,是为唐穆宗,并杀谋立沣王李恽为太子的左军中尉吐突承璀。

长庆元年(821)三月,主持科举考试的右补阙杨汝士与礼部侍郎钱徽因事涉请托,被翰林学士李德裕和西川节度使段文昌告发,杨汝士和钱徽均被贬官,所录取的及第进士郑朗等十人亦全被罢黜。其中苏巢为中书舍人李宗闵之婿,故以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之间更相倾轧,牛李党争自此展开。

同年十月,吐蕃遣使请和。穆宗派宰相及大臣共十七人与吐蕃使者论讷罗盟于长安城西。接着,又令刘元鼎前往吐蕃,与其大相缔结盟约。结果,双方共同建立了有名的唐蕃会盟碑,碑文有云“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封境”。此碑至今仍完好地保存于拉萨大昭寺,成了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团结的重要历史文献之一。

三年三月,唐穆宗以户部侍郎牛僧孺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翰林学士李德裕被出为浙西观察使,八年不升迁。于是,牛、李之怨愈深。

长庆四年(824)正月,唐穆宗崩,太子李湛即位,是为唐敬宗,时年十六。敬宗生性贪玩喜乐,尤爱深夜围猎和打马球。宝历二年(826)十二月某天深夜,当他与宦官刘克明及击球军将苏佐明等人围猎狐狸以后,入宫更衣之际,被苏佐明杀死。刘克明等人遂矫诏以宪宗之子绛王李悟掌管国事。枢密使王守澄与中尉梁守谦等人闻讯,立即率卫兵把穆宗第三子江王李昂迎入宫中,并诛杀了刘克明和苏佐明等人。李昂即位,是为唐文宗。

太和三年(829),南诏攻陷成都,大掠子女和手工工匠数万人而去。从此,南诏的手工业技术可与蜀地相比美。

四年正月,李宗闵与牛僧孺相继任相,他们相互联合,共同排挤李德裕之党。

五年二月,唐文宗为了裁抑宦官,改变宦官专权之弊,遂与宰相宋申锡密谋,打算诛杀几个权势最盛者。申锡便将吏部侍郎王璠提升为京兆尹,并以密旨相告。王璠即将此事告知宦官王守澄,守澄便派人诬告申锡企图将漳王李湊扶立为帝,废黜文宗。文宗闻讯大怒,遂将宋申锡贬为边州司马。

七年二月,唐文宗又将李德裕召回京师,任以为相,李宗闵和牛僧孺相继被出为节度使。次年十月,李德裕又在宦官王守澄和昭义节度副使郑注及四门助教李训等人的诋毁下,被贬出京师,李宗闵又被任为宰相。唐文宗曾叹息说:“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太和九年(835)九月,李训和郑注得知了文宗欲诛宦官的打算后,屈意奉迎。文宗便将李训任为礼部侍郎、同平章事,将郑注任为凤翔节度使。从此,李、郑二人权势日隆,炙手可热。十月,李、郑密谋毒死了宦官头子王守澄。十一月,当郑注赴凤翔任职以后,李训便派人谎报左金吾厅后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企图趁文宗偕宦官前往观望之际,将宦官全部诛杀。事泄,宦官在左右中尉仇士良和鱼志弘的率领下,大杀朝官,吏卒及无辜百姓被株连而死者有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从此,天下大事皆决于宦官,宰相只是例行文书而已。

开成二年(837)十月,宰相兼国子祭酒郑覃创立石壁《九经》,立于国子监内,史称“开成石经”。

五年正月,唐文宗死,宦官仇士良和鱼志弘拥立皇太弟李炎即位,是为唐武宗。九月,武宗将李德裕召入京师,任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执掌朝政。不久,回鹘内部发生变乱,回鹘别将句禄莫贺勾引黠戛斯十万余骑,向回鹘发起进攻, 可汗被杀,诸部逃散,一支奔向吐蕃,一支逃向安西,回鹘渐衰。

会昌三年(843)四月,泽潞节度使刘从谏死,其子刘稹匿丧不报,遣使求请为留后。武宗召集宰相商议对策,多数人认为,回鹘余烬未灭,边境仍需守备,如果用兵泽潞,恐国力不支,应权且答应刘稹的要求。但李德裕却认为泽潞处腹心之地,将士又素称忠义。如果一旦将刘稹任为节度,那天下诸镇就会竞相效尤,朝廷威信就会扫地以尽。他还主张遣使说服成德、魏博两镇,协助讨伐泽潞,则刘稹必败无疑。武宗当即采纳李德裕之言,决意讨伐刘稹。四年八月,泽潞兵在官军的四面围攻下,节节败退,其部将郭谊、王协和董可武等杀死刘稹,泽潞叛乱终被平定。

会昌五年(845)七月,唐武宗诏令拆毁天下佛寺四千六百余所、兰若四万,强迫还俗僧尼二十六万多人,收夺寺院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史称“会昌灭佛”。

六年三月,唐武宗病重,诸宦官遂在宫中秘密定策,将光王李怡立为皇太叔。不久,武宗去世,皇太叔即位,是为唐宣宗。四月,宰相李德裕被出为荆南节度使。

大中元年(847)三月,唐宣宗下令:凡在会昌五年中被废寺院,如有僧人能够重新修复者,可任意居住,不得禁止。旨在推翻会昌年间的一切为政措施。

三年二月,由于吐蕃内乱迭起,势力大为削弱,原被吐蕃占领的秦州(治所在今甘肃秦安西北)、原州(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安乐州(治所在今宁夏青铜峡南)和石门、驿藏、制胜、木靖、木峡、六盘、石峡等三州七关相继归顺唐朝。十二月,李德裕死在贬所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琼山东南),长达四十余年的牛李党争至此渐息。

大中五年(851)十月,沙州(治所在今甘肃敦煌西)人张义潮乘吐蕃内乱之机,率众相继收复瓜州(治所在今甘肃安西西南)、伊州(治所在今新疆哈密)、西州(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南)、甘州(治所在今甘肃张掖)、肃州(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兰州(治所今属甘肃)、鄯州(治所在今青海东都)、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南)、岷州(治所在今甘肃岷县)、廓州(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和沙州等十一州之地,并遣其弟义泽奉上述十一州图籍入朝京师,于是河湟之地尽回归于唐。十一月,唐宣宗置归义军于沙州,以张义潮为节度使兼十一州观察使。

九年四月,宣宗下诏说:“州县差役不均,自今每县按照人丁贫富和服役轻重,制作差科簿,送刺史审核后,锁于县令厅中。以后如有差役,应按簿差遣。”差科簿自此始。

大中十三年(859)十一月,唐宣宗死,太子李漼即位,是为唐懿宗。十二月,裘甫领导浙东农民起义,攻陷象山(今属浙江),并向剡县(今浙江嵊县)推进。唐廷派观察使郑祇德调兵镇压。

咸通元年(860)二月,裘甫率众将官军击败,起义农民很快便发展到三万多人。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改元罗平,铸印天平,声震中原。唐廷急忙抽调安南都护王式,率部前往镇压。六月,起义军被官军击败,裘甫被捕,送斩京师,起义终被平定。

四年正月,南诏攻陷交趾(今越南河内),唐懿宗下令徐泗观察使崔彦曾募兵二千赴援,并分八百人戍守桂林(今属广西),约定三年一代。九年六月,戍守桂林的八百戍兵在岭南已戍守六年,曾多次请求更代,但崔彦曾仍要他们再留戍一年。戍兵们闻讯哗变,在都虞候许佶等人的率领下,杀都将王仲甫,推粮料判官庞勋为主,相聚北还,桂林戍兵起义至此爆发。九月,起义军攻克徐州,擒杀徐泗观察使崔彦曾。沿途百姓纷纷加入起义行列,父遣其子,妻勉其夫,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十多万人,威震天下。十月,唐懿宗诏征河南、河东和山南诸道之兵,前往镇压。

十年九月,起义军宿州(今安徽宿县)守将张玄稔叛变降唐,并与唐军主力马举部并力进攻徐州。不久,徐州城破,庞勋死于蕲县(今安徽宿县东南),起义失败。

咸通十四年(873)三月,唐懿宗遣使至法门寺奉迎佛骨,并广造浮屠、宝帐、幡花、幢盖、香 等,均饰以金银宝玉和锦绣珠翠。从长安到该寺三百里之间,车水马龙,昼夜不绝。佛骨抵达京师后,以禁军兵仗开道,继以公私乐队,绵延数十里,其声势和规模远远超过了宪宗元和之时。七月,唐懿宗死,太子李儇即位,是为唐僖宗。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正月,濮州(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北)人王仙芝在长垣(今属河南)聚众起义。不久,冤句(今山东荷泽西南)人黄巢亦起兵响应。唐末农民大起义开始。

三年十二月,王仙芝率众相继攻陷曹州(治所在今山东定陶西南)、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郢州(治所在今湖北京山)和复州(治所在今湖北沔阳西南)等地以后,迅速兵临蕲州(治所在今湖北蕲春北)城下。唐蕲州刺史裴偓因与王仙芝原先有约,答应为仙芝求请官爵,唐朝廷答应委任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黄巢坚决反对招安,当众痛斥王仙芝,并打伤了他的头部。王仙芝在众怒之下,不敢接受官职。于是,在大掠蕲州以后,黄巢与仙芝各率部分道而去。

五年二月,王仙芝部被唐招讨副使曾元裕所率官军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击败,王仙芝被杀。余部由大将尚让率领,在亳州(治所在今安徽亳县)与黄巢会合,并推黄巢为主,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署置官吏。八月,黄巢鉴于中原地区官军的势力较强,遂麾师南下,并从浙江开山路七百里,进入福建。

六年五月,黄巢率部攻占福州以后,曾请求为天平节度使,但朝廷不许。接着,黄巢又上表求请广州节度使,朝廷又不许,仅以率府率之职相授。黄巢继续率众南下,于九月攻克广州。但因士卒染上瘴疫,死者甚众,故又挥师北上,挺进中原。

广明元年(880)十一月,黄巢起义军攻占东都。十二月,又进入长安,黄巢在含元殿即帝位,建国号大齐,改元金统。唐僖宗率百官出逃兴元,并诏诸道出兵,进入关中,围攻长安。

中和二年(882)九月,黄巢所署同州防御使朱温叛变降唐,僖宗以朱温为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次年四月,黄巢在渭南被唐军击败后,遂退出长安,从蓝田进入商山,准备向中原撤退。四年六月,黄巢在泰山狼虎谷被官军追及,自杀身死,唐末农民大起义至此失败。

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十二月,宦官田令孜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为争夺安邑(今山西运城东北)与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两盐池之利,相互交兵。田令孜兵败沙苑(在今陕西大荔南),挟持僖宗出奔凤翔,后至成都。三年六月,王重荣被其牙将常行儒所杀,僖宗以陕虢节度使王重盈代为河中节度使。

文德元年(888)三月,唐僖宗死,左军中尉刘季述率兵迎皇太弟李敏即帝位(次年改名晔),是为唐昭宗。

昭宗大顺二年(891)十月,永平节度使王建攻占成都,宦官田令孜携西川节度使印节投降,唐昭宗遂以王建为西川节度使。从此,王建割据成都。

景福元年(892)八月,唐昭宗以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从此,杨行密割据扬州。

二年九月,昭宗又以钱镠为镇海节度使。从此,钱镠便长期割据杭州。十一月,又以泉州刺史王潮为福建观察使。

乾宁三年(896)九月,湖南留后马殷被任为判湖南军府事。从此,马殷便长期割据长沙。次年十月,王潮死,其弟王审知自称福建留后,后来长期割据福州。

光化三年(900)十一月,左军中尉刘季述和右军中尉王仲先废黜昭宗,立皇太子李裕为帝,企图控制朝廷大权。次年正月,宰相崔胤与护驾、盐州都将孙德昭等杀王仲先和刘季述等,昭宗复位。

天复元年(901)十一月,宦官韩全诲等勾结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劫持唐昭宗到凤翔。宰相崔胤请求宣武节度使朱全忠率兵勤王。

天复二年,南诏清平官郑回的后裔郑买嗣灭蒙氏王族,推翻了南诏王国,建立大长和国。

三年正月,朱全忠率兵进攻凤翔,李茂贞接连败北,只得求和,唐昭宗返回长安。

天祐元年(904)正月,朱全忠杀宰相崔胤。四月,又将唐昭宗迁至洛阳。八月,昭宗被杀,辉王李柷被立为皇帝,是为唐哀帝。次年正月,刘隐自任为清海节度使,此后,则长期割据广州。

四年三月,唐哀帝禅位于朱全忠,唐亡。 PF0vHQCNHdKw1aF8rwWAjqKxleWk/HiTkPP1a4MgTjz5uLal2AcolKN3uHup+hN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