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记第六
冯太后

冯太后 (442—490) 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其先世被称为“海夷”,伯祖冯跋与祖父冯弘(后因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名讳而改称冯文通)相继为北燕政权的统治者,称孤道寡三十年,因此就出身而言,冯氏可算得上“金枝玉叶”。

冯氏的父亲冯朗、伯父冯崇在北燕末年归附魏廷,遂获任用;太武帝拓跋焘平定辽海之后,冯朗举家内徙,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并封辽西郡公。但是冯朗后来坐事被诛,冯氏因此没入宫掖。在此之前,冯氏的姑母已是太武帝的左昭仪。昭仪素有教养,精心抚育冯氏,使她在十四岁时被即位不久的文成帝拓跋濬选为贵人;未几,又立为皇后。从此,冯氏便步入其政治生涯的鼎盛时期。

文成帝去世之时(465),年仅二十六岁,冯氏则乘丧礼的机会,着实表现了一番。按照北魏旧俗,在君主驾崩的三日之后,要将其平时的衣服等物一并投入火中焚烧,文武百官及后宫人员都要临场号哭,以示哀悼。冯氏竟然在高声悲号之际作势跳入火堆,左右见状,赶紧上前抢救,她则双目紧闭,仿佛不胜悲恸而昏厥一般,许久之后才悠悠苏醒。冯氏未被烧伤,却因此声名大振,被朝野传为美谈,威望也就日益提高。

文成帝之长子,皇太子拓跋弘(其母为李贵人)入继大统,即“献文帝”,“冯皇后”也就被尊为皇太后。此时的献文帝年仅十二岁,处理国事时当然显得不够老练,甚至幼稚可笑。于是,时为侍中、车骑大将军的乙浑便乘机专权。他假传圣旨,杀死了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等政敌。接着,又谋害当年有拥立文成帝之大功,后来更德高望重的平原王陆丽。殿中尚书顺阳公拓跋郁见君主年少软弱,奸臣专擅朝政,屠戮忠良,便设法清除乙浑,却反被乙浑杀害。

在此情势下,冯太后十分清楚,当时身任丞相的乙浑已经触犯众怒,而假若除去乙浑也就必然能顺应人心,一举成功。于是,她借拓跋丕告发乙浑意欲谋反的机会,拘捕乙浑,将他处死,时在天安元年(466)二月庚申。冯太后设谋诛杀乙浑一事果然深得人心,她便轻而易举地取得了“临朝称制”的实权,召集中书令高允、中书侍郎高闾及吏部尚书贾秀共同参掌朝政。

翌年,献文帝的长子拓跋宏诞生。按照惯例,长子通常都成为日后的皇位继承人,因此冯太后对拓跋宏倍加呵护,亲自抚养,其目的显然旨在进一步加深自己与这位“未来帝君”的密切关系。正是由于冯太后及其亲宠大臣们的一致拥戴,拓跋宏在三岁时便被立为皇太子,这对冯太后十分有利。

冯太后为人虽然聪明干练,但是于私德方面却颇不检点,她与才貌双全的安平侯李弈关系暧昧,乃至秽闻外传。献文帝对此有所耳闻,心中十分不快。皇兴四年(470),恰逢李弈之兄李敷的好友李 因受贿而被拘禁,罪当处死。有司便禀承献文帝的旨意,要李 告发李敷、李弈兄弟俩的丑事,以“将功赎罪”,免遭一死。李 在犹豫再三之后,竟然同意了这样的“交易”。献文帝既获借口,便将李敷、李弈兄弟俩诛杀;冯太后心如刀割,却也无可奈何,遂与献文帝结下深仇。

延兴六年(476)六月辛未日,已经当了好几年“太上皇”的拓跋弘突然去世,年方二十三岁。他年纪既轻,此前又未抱病,故而这样的暴卒引起了众多猜疑。传闻冯太后伏兵内宫,乘拓跋弘入内晋谒之机,将他杀死;或谓冯太后指使心腹下毒于饮食之中,致令献文帝暴毙。不管怎样,拓跋弘之死乃是出于冯太后之手,却几乎无人怀疑;她因拓跋弘之去世而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力,也确是事实。

冯太后在拓跋宏(即嗣后的孝文帝)出生后,曾经交还临朝听政的权位;如今在“太上皇”拓跋弘死后,则被尊为“太皇太后”,重新临朝执政,一切军国大机,全都取决于她。孝文帝年纪尚轻,并且自幼就处于冯太后的管教下,不免更为敬惧,因此事无巨细,全都听凭太皇太后主宰,而自己则不作决断。

冯太后于是集大权于一身,任用亲宠,威震朝野。其兄冯熙,此前已因冯太后的关系而荣登太傅之位,拜内都大官;此时,则更升任侍中、太师、中书监,领秘书事。后来又转外任,为车骑大将军、开府、都督、洛州刺史等。冯熙的三个女儿相继被孝文帝纳入宫中,两个封为皇后,一个封为左昭仪;冯熙因此获得上书不称“臣”,入朝不跪拜的特权。冯氏一门借着冯太后的权势而宠贵无比。

其他的宠臣,如杞道德、王遇、张祐、苻承祖等人,都是低微的内宫阉官,却竟在半年的时间里位至王公。王睿更是经常出入太后内宫,所获赏赐以千万亿计,并在数年之内就升任宰辅,乃至取得金书铁券,持有“不死之诏”。至于李冲,虽然确实极有才干,并非尸位素餐者,但是他之所以获得冯太后异乎寻常的宠幸、价值连城的赏赍,却还因为与她保持着一层难以在人前道及的密切关系。

冯太后虽然专断独行,任用朝臣也多有亲疏之分,但是对于属下的管教却相当严厉,通常决不允许他们依恃宠幸而为非作歹,有时候,其处罚甚至达到苛刻的地步。例如,侍从稍有过错,往往便加鞭笞,多者百余,少者也有数十,难得予以宽贷。不过,她也深知“恩威并重”的诀窍,在处罚过后,她会很快地寻找机会予以慰抚,赐财封官,致使被罚者往往在数日之间因祸得福,获得更大的富贵。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官吏宁可冒遭受重罚,乃至陷于死地的风险,也不轻易弃官而去,以期荣华富贵“从天而降”。

孝文帝太和十四年(490)九月癸丑日,冯太后崩于太和殿。孝文帝极度悲痛,竟至五天不饮不食。中部曹杨椿苦苦劝谏,晓以大义,认为当以社稷为重,孝文帝这才稍微进粥。冯太后专擅朝政许多年,最终能有如此结局,确属幸运之至。

评: 冯太后虽为女流,却能连续两朝“临朝称制”,主宰国事达二十多年。她固然专擅,有任人唯亲之嫌,并且“私德有亏”,但是与某些男性君主相比,她掌权期间的政治未必更为腐败。相反,若干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革却正是在此期间进行,虽然后人多归功于孝文帝,但是若无冯太后的有力支持,这些改革如何能够付诸实施?显然,冯太后并非徒有名利之心,也有相当的治国能力。 Bo4NRctcvuvBg80oJR0dFpi0CE2WYAq2LTXp8NSioxcOV6E4KTH+0eB9V2uFxS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