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记第十二
刘渊 刘曜

刘 渊 (?—310) 字元海,新兴(治今山西忻县)人。西汉匈奴族首领冒顿的后裔。由于汉高祖刘邦以宗室女与冒顿联姻,所以其子孙便以刘氏为姓。

刘渊的祖父于扶罗因帮助东汉讨伐黄巾军,由此进入太原地区。曹操据有中原以后,分匈奴族为左、右、中、南、北五部,刘渊的父亲刘豹被封为左部帅,居于太原兹氏(今山西汾阳)。

刘渊在中原地区长大,自幼就接受了汉族的文化教育。他以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崔游为师,习读毛氏《诗经》、京氏《易经》、马氏《尚书》,尤其喜爱《左传》、《孙子兵法》,对《史记》、《汉书》和诸子百家也无不浏览。少年时代的良好教育,使他渴望成为文武兼备的全才。他曾对同学说:“我每次读经书史传,总是为随何、陆贾不善武功,周勃、灌婴不谙文章而惋惜。大丈夫立身治世,应该文武皆通。二者不能兼备,实在是君子的耻辱。随何、陆贾遇到汉高祖那样的明君,却不能建封侯之业,周勃、灌婴生逢汉文帝那样的贤主,却不能兴学校之教,实在是太遗憾了。”所以,他不仅全力攻读汉族的文化,而且也不忘习练用兵打仗的武功。

咸熙元年(264),刘渊作为任子(即人质)留居洛阳,很受司马昭的礼遇。王浑、王济父子也很赏识刘渊的才干,不仅与他交往甚密,而且在晋武帝即位后,凭借与武帝的特殊关系,多次向武帝推荐。武帝欣然召见刘渊,一番交谈以后,很喜欢他,认为刘渊的风度和见识,即使西汉的金日 也无法与他相比。王济乘机进言说:“刘渊是文武双全的干才,如果任命他为讨伐东吴的统帅,定可以完成统一大业。”武帝很赞赏他的建议。可是,近臣孔恂、杨珧却坚决反对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刘渊的才干确实值得称誉,但却千万不能委以重任,否则后患无穷。”武帝沉思良久,打消了任用刘渊的念头。

泰始七年(271),凉州落入鲜卑酋帅秃发树机能之手,武帝向群臣征询将帅人选,原籍上党的太子太傅李熹再次推荐刘渊说:“陛下若能发匈奴五部之众,任命刘渊为三军之帅,凉州之乱,定可指日平定。”然而,孔恂又再次反对说:“蛟龙得云雨,非复池中物。刘渊如果真能斩杀树机能,只怕凉州的祸患会更加深重。”于是刘渊又未被任用。

刘渊一再受到歧视和压抑,心中很不痛快。在好友王弥离开洛阳时,向他吐露了自己心中的怨愤。齐王司马攸得知以后,对武帝说:“陛下如果不除掉刘渊,臣担心并州不得久安。”王浑坚决反对说:“大晋正以信义怀绥各族,为什么要因为没有根据的怀疑就杀掉人家的侍子呢?这样也太没有度量了。”武帝认为王浑说得对,刘渊才幸免于难。

咸宁五年(279),刘渊的父亲刘豹死去,刘渊被任命为匈奴左部帅。十年以后,刘渊又被任命为匈奴北部都尉。在此期间,刘渊整顿刑狱,惩治奸邪,又能做到轻财好施,推诚待人,赢得了匈奴五部俊杰的拥戴和归附,幽州和冀州地区的不少知名儒生也不远千里投奔了他。

晋武帝死后,惠帝即位,辅政的杨骏为笼络人心,奏封刘渊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刘渊成了整个匈奴部族的统帅。元康九年(299),由于一部分匈奴人叛逃塞外,刘渊受到牵连,被免除了官职。但此时西晋皇室相互攻杀,烽烟四起,诸侯王都在竭力壮大自己的力量。因此,刘渊又在永兴元年(304)被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起用为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

刘渊的堂祖父、右贤王刘宣见西晋皇室骨肉相残、分崩离析,认为有机可乘,与各部首领商议,共推刘渊为大单于,重建匈奴的宏业。刘渊接到报告,十分高兴,当即以会葬为借口,向司马颖提出了回部落的请求。司马颖没有答应。刘渊虽然感到失望,但却并未灰心。他派人回去告诉刘宣等人,让他们召集匈奴五部的军队,并且会合其他少数民族,打出响应司马颖的旗号,耐心地等待时机。

不久,东海王司马越起兵讨伐司马颖,并州刺史司马腾联合幽州刺史王浚,也向司马颖的大本营邺城发动了进攻。在司马颖应接不暇的危急关头,刘渊乘机对司马颖劝说道:“如今幽、并二镇跋扈,有众十余万,恐怕不是邺城宿卫和附近诸郡士兵所能抵御得了的。臣请求为殿下去游说匈奴五部的士卒共赴国难。”司马颖半信半疑地说:“五部士卒真的能发动吗?即使能够发动,鲜卑和乌桓也不易对付。我想回到洛阳以避其锋芒,然后再设法传檄天下,征召各地军队前来讨伐,你认为如何?”刘渊回答说:“殿下是武皇帝之子,对王室立有大功,四海之内,谁不愿为殿下尽死力呢?有什么难发动的?王浚小人,东瀛公也只是王室疏属,怎么可能与殿下抗衡呢?殿下一旦离开邺宫,就意味着向别人示弱,洛阳是不可能到的;即使可以回到洛阳,威权也不再由殿下控制了。愿殿下抚勉士众,镇静地加以防守。我刘渊请求用二部士卒为殿下摧败东瀛公,用三部士卒为殿下斩王浚之首。两个小人的首级,不需几日就可以悬挂起来了。”一番话说得司马颖十分喜悦,就拜刘渊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同意他回去召集军队。

离开了邺城的刘渊,犹如虎脱牢笼,龙归大海。他一回到左国城(今山西离石东),就被刘宣等匈奴族首领推举为大单于,短短二十天时间,就聚集了五万多人,他以西汉皇室的外甥自居,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一时间,石勒、王弥等人纷纷拥兵归附,势力迅速壮大。在此后的数年中,他派遣石勒、刘曜等骁将频繁出击,所向披靡。在接连获胜的大好形势下,刘渊于永嘉二年(308)正式称帝。

为了灭亡西晋,刘渊把都城迁到了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随即又在永嘉三年以灭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进攻黎阳(今河南浚县)。刘景攻占黎阳后,又大败晋将王湛于延津,把男女三万余人溺杀在黄河里。刘渊接到战报,怒不可遏地指责道:“刘景有什么脸面再来见我?而且又怎能为天下人所容忍?我们要消灭的只是司马氏,老百姓有什么罪?”当即下令将打了胜仗的刘景降职使用。

同年八月,刘渊又派儿子刘聪为统帅进攻洛阳。但连战皆捷的刘聪放松了戒备,遭到了晋军的偷袭而失利。刘渊并不气馁,两个月后命刘聪率军五万再攻洛阳,在黄河南岸大败晋军,但洛阳仍未攻克,只得徐图后举。

永嘉四年,正在厉兵秣马的刘渊突然患了重病,当年病逝于平阳。刘渊在位六年,死后谥为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刘 曜 (?—329) 字永明,刘渊的堂侄。

刘曜自幼丧父,由刘渊抚养长大。他从小就很聪明,气度也与众不同。八岁时曾随刘渊在西山打猎,遭遇雷雨,躲避在大树下,恰有迅雷直扑大树而来,其他人都惊骇得扑倒在地,只有刘曜神色自若。刘渊深感惊异,把他喻为自己家族的千里驹。

刘曜长大以后,勇武过人,能射穿一寸厚的铁,当时号称“神射”。刘曜不仅武功好,而且善于写文章,还写得一手好字。他读书的兴趣也很广泛,尤其喜读兵书,经常自比乐毅和萧何、曹参。时人并不首肯,只有刘聪很推崇他,赞扬说:“永明是汉光武帝和魏武帝一类的人物,乐毅、萧何、曹参诸公是不足道的。”

刘曜二十岁时游历洛阳,由于触犯禁律,论罪当死,逃亡到高丽。后来遇上大赦才回来,隐居于管涔山(在今山西宁武西南)。

永兴元年(304),刘渊建立汉国,自称汉王,刘曜被任命为建武将军。刘渊称帝后,刘曜又晋升为龙骧大将军,封爵始安王,成为刘渊手下的一员勇将。

永嘉四年(310),刘渊病死,太子刘和继立。不久,汉国内部发生变乱,刘渊的第四子刘聪杀了刘和,夺取了帝位,继续刘渊未竟之业,派兵攻打洛阳。这次行动的统帅,是刘聪的儿子刘粲,刘曜和王弥也协助他一同率兵前往。刘曜勇猛冲杀,锐不可当,于第二年六月攻入洛阳,杀了西晋官吏、士民三万余人,焚烧了洛阳,把俘获的晋怀帝迁到了平阳。接着,刘曜又与刘粲一起率军进入关中,攻破了长安,俘获了西晋南阳王司马模。刘曜在征战中屡立军功,被晋升为车骑大将军,改封中山王,留镇长安。

西晋平西将军贾疋率五万军队进攻长安。围城数月,刘曜连战皆败,就驱掠士民八万余人,狼狈逃还平阳。因为这次失败,刘曜受到了刘聪的训斥,被降职为龙骧大将军。永嘉六年七月,刘曜奉命与刘粲一起乘虚攻伐并州的刘琨,袭占了晋阳,因而官复原职。

永嘉七年,晋怀帝被刘聪杀死,秦王司马邺在长安称帝,是为晋愍帝。刘聪派刘曜率军挺进关中,第二次攻打长安。一路上,刘曜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当年九月,刘曜乘长安城中空虚,派部将一举攻入了外城。然而,就在胜利唾手可得的时候,刘曜偏偏又放松了戒备,结果遭到晋将麹允的偷袭。刘曜猝不及防,在长安再一次被打败,只得退回平阳。

晋愍帝建兴二年(314),刘曜再次率军攻打长安,又遭到了麹允、索琳等晋军将领的顽强抵抗,还是未能攻克长安。直到建兴四年,刘曜在扫清周边地区以后,第四次进逼长安。他先一举攻陷了外城,随即断绝了长安城中与外界的联系。长安城内发生粮荒,一斗米价涨到黄金二斤,城内居民饿死大半,兵民大批逃亡,无法制止。在被围困一个月以后,走投无路的晋愍帝只得出城投降,被刘曜送往平阳。历时五十二年的西晋王朝至此灭亡。刘曜被提拔为大都督,都督陕西诸军事,进封为秦王。

西晋灭亡以后,本来就荒淫凶暴的刘聪更加沉湎于酒色,整日游宴于后宫,有时甚至三日不醒,百日不出。大兴元年(318),刘聪病死,皇太子刘粲继位。然而时隔不久,汉国的权臣靳准就发动了政变,杀死刘粲,自号大将军、汉天王。

刘曜闻讯后,立即从长安率军赶赴平阳。石勒也率领五万精锐前来讨伐靳准。这年十月,刘曜到达赤壁(今山西河津西北)。汉国的贵族、大臣纷纷从平阳逃出,归附刘曜。在太保呼延晏和太傅朱纪等大臣的拥戴下,刘曜在赤壁称帝,随即与石勒一起攻灭了靳准。第二年四月,刘曜迁都于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刘曜称帝后,在继续征战的同时,又在长安设置了太学和小学,选择十三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者入学受教;还采取措施抑制奢逸之风,规定没有官职的人不准骑马,每年秋收以后才准许饮酒,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违者一概处死。刘曜还接受大臣的劝谏,停罢了营建寿陵的工程,又把建在沣水两岸的园囿废除,让给贫民耕种。这些举措,使刘聪在位时的奢靡淫逸之风多少得到了遏制。

但是,刘曜在与石勒的关系上却处置失当,激起了石勒的不满和怨恨。大兴二年,石勒自称大将军、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从此,在前赵与后赵两个政权间产生了连续数年的相互攻杀。

大兴三年,前赵的一些部将相继叛降了后赵。接着,刘曜的部将解虎及长水校尉尹车又谋反,与巴氐的酋帅句徐、厍彭等相互勾结。事情败露后,刘曜大怒,杀了解虎和尹车,又把句徐、厍彭等五十余人囚禁在阿房宫的旧址,准备加以诛杀。光禄大夫游子远劝谏说:“圣主用刑,历来只杀首恶,不宜多杀。”游子远冒颜苦谏,叩头流血。却触怒了刘曜,竟把他也关了起来。随后又把句徐、厍彭等五十多人全部杀死,尸体扔在街上,示众了十天,然后才扔到河里。刘曜的残暴行为,激起了巴氐部众的强烈反抗,推举酋帅句渠知为首领,自称大秦,并得到了羌、羯等少数民族的响应。

关押在狱中的游子远得知以后,又从狱中向刘曜上表谏诤。刘曜撕了他的表章,喝令左右将游子远处死。此时,他的儿子刘雅以及郭汜、朱纪、呼延晏等大臣异口同声地谏阻说:“子远囚禁在狱中,生死未卜,仍然不忘谏诤,这是极端忠诚的表现。陛下纵然不听,也不应该杀了他。如果子远早上被杀,臣等也应该在晚上死,以此来宣布陛下的过错。到那时,天下都将舍弃陛下而去,陛下跟谁在一起呢?”直到此时,刘曜才平息怒气,下令赦免了游子远。接着,他又接纳游子远的建议,顺利地平息了巴氐、羌、羯等少数民族的叛乱,使前赵的统治得以稳固。

咸和三年(328),在与前赵的对峙中日益强盛的后赵,由石虎率领四万军队,向前赵发动了进攻。石虎的进军,得到沿途五十多县的响应,很快进逼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刘曜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援救蒲坂。面对刘曜的精锐之师,石虎惧而退兵。刘曜在后紧追不舍,大败石虎的军队,随即乘胜渡过黄河,攻打洛阳,并分遣诸将攻伐汲郡(治今河南汲县西南)、河内(治今河南沁阳),后赵的荥阳、野王等郡太守望风而降,后赵京师也为之而大震,形势对刘曜十分有利。

然而,在这种形势面前,刘曜与石勒的表现却大相径庭。石勒遇险不慌,当机立断,亲率步骑兵四万,抄小路昼夜兼行,赶赴洛阳。而刘曜则陶醉于一时的胜利之中,日夜与宠信的近臣饮酒赌博,一点不体恤抚慰士卒。左右有人提出劝谏,刘曜还十分恼怒,认为是妖言,将劝谏者诛杀。等到听说石勒亲自率军救援,并且已渡过黄河,刘曜又慌得手足无措,把十余万军队沿洛水一字排开,南北长达十余里。结果被石勒轻而易举地进入洛阳城,随即向刘曜发起了攻击。

刘曜年轻时就嗜酒,晚年喝得更厉害。与石勒军队决战的前夕,刘曜竟然还不忘喝酒,痛饮数斗。临出战时又喝了一斗多。临阵一触即溃,喝得稀里糊涂的刘曜匆忙退兵,坐骑又陷入石渠,刘曜从马上摔下,受伤十余处,被石勒的部将擒获。

石勒凯旋,刘曜被押往襄国(今河北邢台),后来,因拒绝石勒令其子刘熙纳降,终于被杀。第二年,他的儿子刘熙被石虎俘获,前赵至此灭亡。

评: 刘渊、刘曜都是匈奴族的首领,自幼都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熏陶。在他们身上,既体现了匈奴游牧民族的尚武精神,又有着汉族文化的影响。他们在西晋皇室骨肉相残、天下分崩离析的形势下乘时而起,最终灭亡西晋,充分表明他们的文韬武略较西晋统治者更胜一筹。但建立政权毕竟全仗武力,虽有少数汉人及少数民族归附,但究竟缺乏广大汉族人民的拥护。加以他们的起落,完全依“成王败寇”的规律运行。势力逐渐强大的部属崛起后,就能以武力取代,于是前赵终于为石勒所灭。 Lu8Hz7vkijb/tGhYu8/qLjz3IttVoIrNQYfUZhAQbktrRgLN+lKbjNzEG2cvdVv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